多起血鉛超標事件敲響重金屬汙染警鐘 整治提速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近期,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發生了332人血鉛超標的汙染事件。5月18日晚,環保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向媒體通報說,造成此次血鉛超標事件的原因是,浙江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違法違規生產、職工衛生防護措施不當;當地縣、鎮政府未實現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承諾;以及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監管不力。

  除德清外,今年以來,經媒體披露的血鉛超標事件還有安徽懷寧兒童血鉛超標事件和浙江台州血鉛超標事件。事實上,2010年,全國也發生了6起影響較大的血鉛超標事件,這些血鉛超標事件大多與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的汙染密切相關。對此,陶德田透露,對發生重大鉛汙染以及由鉛汙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地區,環境保護部將對該區域所在地級市實行區域限批,暫停該市所有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

  以鉛汙染為代表的重金屬汙染防治被環保部部長周生賢稱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環境保護的頭等大事」,可為什麼血鉛超標事件依然頻繁出現?

  問題公司為何能通過環保審核

  此次惹禍的浙江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年產值4.5億元,職工1000人。據當地媒體報導,這家德清縣最大的企業不僅頗具規模,而且還曾通過了ISO14000環保認證,2010年又通過上市前的環保核查。然而正是這樣一家看似模範的企業,卻在違法排汙,甚至受到當地有關部門的保護。

  從今年3月開始,住在海久公司附近的一些居民陸續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血鉛超標。這引起了企業職工和附近居民的緊張,他們紛紛去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數百人血鉛超標。

  5月2日,德清縣政府開始組織海久公司周邊村民進行血鉛檢測,海久公司也安排職工進行了職業病防治體檢,共計有332人血鉛超標,有53人住院治療。

  據環保部調查,造成鉛汙染的原因是海久公司組裝車間的鉛塵無組織排放,血鉛超標的332人中,有327人為該公司職工及其家屬。

  4月29日,海久公司已經被當地政府責令停產整頓。5月13日,廠區內主要涉鉛設備已被拆除。儘管汙染源已經被控制住,但值得追問的是,這家汙染企業為什麼多年來屹立不倒,還能通過一系列環保審核?

  環保部的調查稱,海久公司治汙設施落後,存在違法違規排汙行為,但政府及環保、衛生等相關部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未能適應形勢要求,未將環境風險較大的鉛蓄電池等重金屬汙染企業納入重點監管對象,沒有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違法問題。

  雖然德清縣衛生部門曾多次對該企業進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發現該公司車間內存在鉛塵、鉛煙超標情況,但未有效督促企業整改。3月初,已經有部分企業職工和群眾自行體檢發現血鉛超標,但仍沒有引起縣衛生部門高度重視。

  2010年,海久公司通過了應該極其嚴格的上市前環保審核,這背後又有怎樣的貓兒膩?據悉,在做上市環保審核時,當地環保部門有報告稱,在核查過程中,發現海久公司的500米衛生防護距離內尚有113戶居民應該搬遷。當時,德清縣政府承諾,在一年半內完成這113戶的拆遷工作。可據當地媒體報導,目前,只有25戶完成了搬遷。

  對海久通過上市前的環保審核一事,環保部說,海久公司所在的新市鎮政府和德清縣政府,為使海久公司能夠順利通過環評、驗收和上市核查,在未徵得群眾同意的情況下,單方面就搬遷問題多次向有關監管部門作出承諾,但並未履行。

  陶德田表示,針對德清血鉛事件,環境保護部決定對湖州市實施全面區域限批,取消湖州市德清縣生態示範區資格;責成浙江省儘快依法追究地方政府主要領導人責任,及肇事企業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血鉛超標事件因何頻繁發生

  從2009年8月的陝西省鳳翔縣615名兒童血鉛超標,到今年初安徽懷寧的20多名兒童血鉛超標,以及兩個月前的浙江台州168人血鉛超標,多起血鉛超標事件敲響了重金屬汙染的警鐘:除了公眾熟知的水和大氣汙染之外,以鉛鎘汙染為代表的重金屬汙染也正在威脅著老百姓的健康,而且重金屬的汙染更難治理。

  面對頻繁發生的血鉛事件,業界專家認為,既有整個行業工藝水平落後的原因,也有地方政府為汙染企業充當保護傘的原因。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曾透露,近年來發生的血鉛超標事件多與鉛蓄電池企業等涉鉛行業相關。今年3月,環保部專門對全國388家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進行汙染排查。調查發現,鉛蓄電池行業中,除少數大型企業較為規範外,大多數中小企業存在建設項目違法問題多、汙染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危險廢物處理不當、衛生防護距離不落實等問題。一些汙染企業沒有納入當地環保部門的監管範圍。張力軍說,這個問題暴露出地方上對重金屬汙染企業的監管不全面、不細緻。

  據專家介紹,目前我國不少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還在採用「燒結-鼓風爐煉鉛」工藝,這種工藝汙染較重,特別是在一些邊遠地區,無組織排放,沒有進行任何處理。

  鉛蓄電池企業對自己存在的汙染問題也很清楚。近期,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召開了緊急理事會,重點分析了鉛蓄電池行業的6大環境問題:企業對鉛酸蓄電池生產汙染重視程度不夠;企業環保資金投入不足;環保設施管理不善;塵毒點的設備工裝落後;對鉛汙染的信息公開程度不夠;生產區域與社會居民群體和公共設施安全防護距離不夠。

  在一些地區,工藝落後、汙染較重的鉛蓄電池企業反而成了政府招商引資和竭力保護的香餑餑。近年來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也帶火了蓄電池行業,一些地區紛紛給出優惠政策,「築巢引鳳」,完全不顧蓄電池行業的環境風險。

  最典型的例子,是造成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新山社區部分兒童血鉛超標的安慶博瑞電源有限公司,它就是當地環保部門參與招商引資「請」來的項目。

  重金屬汙染整治提速

  今年2月,國務院批覆了《十二五重金屬汙染防治規劃》,這也是國務院批覆的「十二五」的第一個專項規劃。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解讀規劃時說,國務院第一個批覆重金屬汙染防治規劃,足以折射中央對重金屬汙染防治的重視。他同時還透露,重金屬汙染防治的資金以百億元為單位。

  根據「十二五」規劃,重金屬汙染防治的目標包括,到2015年,重點地區重金屬汙染排放的總量要比2007年削減15%,非重點地區的排放總量不得超過2007年。整治的內容既包括對造成鉛、汞、鉻、鎘、砷等汙染的企業的整治,也包括對被汙染土地的恢復,以及對受害兒童的及時救治。

  在周生賢看來,「重金屬汙染防治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環境保護的頭等大事」。隨後,在環保部一系列的工作安排中,屢屢提到了對重金屬汙染的整治。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說,今年,環保部將聯合監察部等9部委開展專項行動,著力打擊鉛蓄電池行業的違法企業和違法行為,地方環保部門要對本轄區全部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開展地毯式排查,對於沒有履行環評手續、沒有完成「三同時」驗收、汙染治理能力不匹配、長期超標排放的企業,一律堅決依法停產治理。

  一個月前,在環保部召開的9部委環保專項行動聯席會上,張力軍提出要做到「六個一律」,即對未經環評或達不到環評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設;對環保、安全設施、職業健康「三同時」執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產;對無汙染治理設施、汙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或超標排放的,一律停產整頓;對無回收危險廢物資質從事廢鉛蓄電池回收的,一律停止非法經營活動;對不能依法達到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的,一律停產整頓;對發生重大鉛汙染事件的,一律追究責任。

  5月18日,環保部還下發了《關於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汙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其核心內容是,要實行重金屬汙染責任終身追究制,對發生重大鉛汙染以及由鉛汙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地區,環境保護部將對該區域所在地級市實行區域限批,暫停該市所有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對造成環境危害的肇事企業立即責令停產,停止排放汙染物。因重金屬汙染造成群發性健康危害事件或造成特大環境汙染事故的,依法對造成環境危害的企業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追究刑事責任。今後凡發生重金屬汙染事件的地區,當地政府主要領導必須承擔主要責任。

  據悉,環境保護部日前還針對浙江省台州市、湖州市連續發生的血鉛超標事件,專門約談了浙江省環保廳和台州市、湖州市主要負責人。 本報記者 劉世昕

相關焦點

  • 國內頻繁發生多起血鉛超標事件 重金屬汙染整治提速(三)
    血鉛超標事件因何頻繁發生從2009年8月的陝西省鳳翔縣615名兒童血鉛超標,到今年初安徽懷寧的20多名兒童血鉛超標,以及兩個月前的浙江台州168人血鉛超標,多起血鉛超標事件敲響了重金屬汙染的警鐘
  • 湘江流域重金屬砷超標715倍 中遊現「血鉛兒童」
    湘江流域重點汙染區砷超標最高715倍,鎘超標最高206倍  【區域·城市】湖南首份重金屬汙染調查結果公布  專家:有效緩解重金屬對農產品的汙染比消滅重金屬汙染更重要  每一項數據都值得警惕:郴州三十六灣礦區甘溪河底泥中,砷含量超標715.73倍;郴州三十六灣礦區甘溪村稻田中,鎘含量超標206.67倍;嶽陽桃林鉛鋅礦區汀畈村稻田鉛含量最高值達1527.8mg/kg(即每千克含有1.5克),超標5.093倍。  據了解,這是湖南第一份湘江流域重點工礦區重金屬汙染調查結果公布,官方對此暫無表態。
  • 盤點2014年中國水汙染危機事件
    2014年是中國水汙染危機爆發的一年,4月份在甘肅蘭州和湖北武漢接連出現了兩起重大水汙染事件,然後是多起重金屬水汙染事件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
  • 綠色和平:雲南一血鉛村土壤中鎘與鉛含量嚴重超標
    6月9日,綠色和平發布的《「鉛鋅」萬苦:雲南省蘭坪鉛鋅礦汙染調查報告》稱,與雲南金鼎鋅業有限公司距離不足百米的雲南省怒江蘭坪縣金頂鎮,農田土壤重金屬嚴重超標,兒童血鉛超標。蘭坪縣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
  • 湖南郴州疑因重金屬汙染嚴重禁醫院查兒童血鉛
    兒童檢測血鉛四處受阻找了幾天,竟然在整個郴州市找不到一家可以做兒童血鉛檢測的醫院「這也間接說明郴州的重金屬汙染很嚴重了,連醫院都不敢檢測,媒體披露立即被封殺,這是心裡有鬼的做法。」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如是說。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郴州新報》文章的刪除不僅沒有平息市民的猜疑,相反,這起刪文事件在當地進一步發酵。
  • 「咬筆能致血鉛超標」:無知還是冷漠?
    原標題:「咬筆能致血鉛超標」:無知還是冷漠?   基層官員只不過裝傻,拿民眾的健康、甚至不惜拿300多名兒童的生命為代價,換取自己心目中的官帽,換取美輪美奐的政績數字而已。   昨天,全國網民都在為湖南衡東縣大浦鎮鎮長蘇根林科普,並且為他的智商表示著急。
  • 09生態建設十大負面事件出爐 多地遭垃圾圍城
    新華網北京2月6日電 由中國產業報協會和中國環境報導網聯合評選的2009年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十大負面事件日前揭曉,進一步向公眾敲響了環境保護的警鐘。這十大負面事件是:一、重金屬汙染事件頻發2009年8月,湖南武岡市發生了因企業汙染造成兒童血鉛超標的事件,354名兒童血鉛「疑似超標」。幾乎在同一時間,陝西鳳翔縣因東嶺冶煉公司鉛排放超標,有數百名兒童血鉛超標。而同年發生的湖南瀏陽鎘汙染事件已造成了兩人死亡、500餘人尿鎘超標,廠區周邊土壤、農田、林地等被汙染。
  • 郴州被指禁止醫院查兒童血鉛
    記者看到,頭版頭條位置是題為《血鉛檢測為啥這麼難?》的文章,文章說的是:今年2月8日,郴州市民黎玲玲帶兒子黃雄到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做血鉛檢測,被告知已無法檢測此項目。市民郭敏也反映,2011年6月,她帶著兩歲多的女兒到該院去做血鉛檢測,也被告知無法檢測。
  • 湖南郴州醫院停測血鉛事件調查
    新華社湖南郴州3月29日專電題:「檢測不了」還是「禁止檢測」——湖南郴州醫院停測血鉛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 陳文廣 湖南郴州市是著名的「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由於先前過度開發,導致當地重金屬汙染嚴重,不少當地居民血鉛超標。郴州當地曾要求全力防治。
  • 安徽「十三五」重金屬汙染綜合防治規劃
    未發生涉重金屬突發環境事件。  (二)重金屬防治效果  「十二五」末,全省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等五種重點重金屬汙染物排放量比「十二五」初期明顯削減,高於國家平均削減水平。「十二五」本,全省城鎮集中式地表飲用水水源、地表水國控斷面的重金屬汙染物監測達標率100%;重點區域水環境、大氣環境重金屬汙染物監測達標率100%。
  • 廣東貴嶼電子垃圾拆解業致嬰兒體內重金屬超標
    霍霞認為:「鉻汙染可能對當地新生兒的健康構成威脅。」汕頭大學醫學院劉俊曉的碩士論文《電子垃圾拆解區兒童重金屬暴露及氣質評估》顯示,2008年其通過檢測貴嶼85名3-6歲兒童的血鉛水平和智力水平,「結果顯示貴嶼兒童血鉛水平明顯高於鄰鎮陳店,並且貴嶼3-4歲年齡段兒童智力水平明顯低於鄰鎮陳店。」
  • 江西弋陽30餘孩童血鉛超標 檢驗遭當地醫院拒絕
    厭食、長不高、時不時肚子疼,這是江西弋陽潮水巖村三十多個孩子自去年以來共同的一個症狀。醫院的微量元素化驗結果顯示,這些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血鉛超標,甚至是血鉛中毒。  為此,心急如焚的家長們把質疑的目光瞄向了離村子僅隔一條馬路的水泥廠。但經環保部門監測:水泥廠排出的廢煙並不含鉛。造成孩子血鉛超標的原因仍舊是一個未解之謎,調查仍在進行當中。
  • 東北黑土地或將消失 我國10%耕地遭重金屬汙染
    但是,近年來,伴隨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大地不斷遭到各種汙染的傷害。僅僅因土壤汙染防治不足、環境監管乏力,導致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就頻頻發生,2008年以來,全國已發生百餘起重大汙染事故。目前我國大地汙染現狀嚴峻,成因十分複雜,形成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殤」。
  • 江門農用地暫未發現重金屬超標 灌溉水汞超標是舊數據
    土壤重金屬超標率超過50%?灌溉水汞超標達47.7%?「中槍」的新會農業部門昨回應——  江門農用地暫未發現重金屬超標 灌溉水汞超標是舊數據  7月11日,有消息傳出「珠三角土壤28%重金屬超標」,並指「新會超標超過50%」,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 敲響警鐘!氯氣中毒再成泳池殺手 窺視遊泳館氯氣洩漏事件潛規則
    8月2日19時許,北京一家遊泳館裡發生了一起疑似氯氣洩漏事件,致多人呼吸道不適,出現頭暈嘔吐症狀。炎炎酷暑之下,遊泳本應是最消暑的運動方式,卻總有這種令人心痛的事件發生,這起事件為大家敲響了泳池安全的警鐘。
  • 【科技日報】從大米鎘超標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滯後
    最近,廣東市場上檢測出產自湖南等地的大米鎘超標的事件,引起媒體和公眾廣泛關注。然而,縱觀此次事件,無論從稻米產地湖南攸縣土壤中鎘汙染來源的查找,還是廣東相關部門採取何種方法進行檢測,都顯得含混不清,而這些問題的背後,都無法迴避地指向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嚴重滯後。
  • 珠三角多地蔬菜重金屬超標
    新華網廣州6月20日電(記者張建華)廣東有關部門對珠三角土壤檢測結果顯示,由於土壤汙染,珠三角多地蔬菜重金屬超標率達10%-20%,耕地受重金屬汙染問題較突出。
  • 郴州醫院停測血鉛:測不了還是禁止測
    新華網湖南郴州3月29日電(記者 陳文廣)湖南郴州市是著名的「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由於先前過度開發,導致當地重金屬汙染嚴重,不少當地居民血鉛超標。郴州當地曾要求全力防治。時隔數年,卻又再度曝出「郴州各醫院停測血鉛事件」,居民無法在郴州本地進行血鉛檢測,而不得不輾轉外地檢測。
  • 湖南益陽「513學生溺水事件」再次敲響安全教育警鐘
    湖南益陽「513學生溺水事件」再次敲響安全教育警鐘 2017-05-18 11:24:00來源:央廣網
  • 地下水重金屬汙染修復技術研究進展
    然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及工業的迅猛發展,礦產資源的開採、冶煉等環節,地下水重金屬汙染問題日益突顯。重金屬汙染分布和特點問題,國內外有學者已進行相關研究。重金屬汙染與礦產資源的開採、冶煉密切相關,如在湖南、陝西、青海等礦石開採業較為發達的省份,部分地區地下水重金屬超標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