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從大米鎘超標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滯後

2020-11-22 中國科學院

最近,廣東市場上檢測出產自湖南等地的大米鎘超標的事件,引起媒體和公眾廣泛關注。

然而,縱觀此次事件,無論從稻米產地湖南攸縣土壤中鎘汙染來源的查找,還是廣東相關部門採取何種方法進行檢測,都顯得含混不清,而這些問題的背後,都無法迴避地指向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嚴重滯後。

記者22日就此專門採訪了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陳懷滿研究員。作為我國最早開展土壤環境質量研究的科學家之一,他認為,包括此次事件在內的層出不窮的重金屬汙染問題,再次為土壤環境質量和農產品安全敲響警鐘。想要全面嚴控土壤環境質量,避免重金屬汙染農產品事件再次發生,必須即刻從完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入手,建立一個適合中國土壤類型、普遍適用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系列或系列標準。

目前,判斷土壤汙染的依據,主要是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但這個近20年前制訂的標準已明顯不適應當前我國土壤環境狀況,環保部也曾公告徵求修訂意見,但截至目前還未有新標準出臺。

陳懷滿說,由於我國土壤的類型十分複雜,各種土壤類型性質存在較大差異,現有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缺乏普遍適用性。同時,現有國標對一些重金屬標準的定值可能存在過保護或保護不足的問題,如國標中僅列出8種重金屬和2種有機氯(HCH和DDT)含量指標,而現實生活中比重大於5的重金屬約有45種。

那麼,是否憑目前列出的這8種重金屬指標就可以判斷土壤汙染呢?陳懷滿認為不盡其然。他解釋說,重金屬是土壤的固有組分,普遍存在於土壤中,是一種自然現象,因而沒有必要「談其色變」。通常情況下,一些重金屬,例如銅、鋅、鐵等是人類健康的必需元素;但由於人為活動而造成的外源化學物質影響,有可能造成土壤—植物系統中重金屬含量升高。當超過一定的負載容量時,才有可能產生不良影響。

判斷土壤重金屬超標或汙染的標準是「土壤汙染三要素」,即有可識別的人為汙染物,有可鑑別的汙染物數量的增加,有現存或潛在的危害後果,三者缺一不可。但在實踐中,由於對概念理解的差異性,往往混淆了沾汙和汙染的差別,以至於時有誇大重金屬汙染的現象。

陳懷滿特別強調,土壤重金屬汙染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影響農產品中重金屬含量有多種因素,如土壤中重金屬濃度、植物生長條件、農作物品種等。同樣是被重金屬汙染的土壤,種植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就會造成農產品重金屬含量超標;但如果種植棉花,就不存在汙染的問題。同樣種植水稻,雜交稻比普通稻吸收的重金屬更多。

陳懷滿建議,應廢除當前的單一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根據我國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的需要、國內外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的進展情況來制訂「土壤環境質量保護限量標準」(具有唯一性),以及「土壤有害物質限量系列標準」(具有多重性)。

「土壤有害物質限量標準」是以土壤負載容量法為依據制訂的,由於其限量標準與土壤利用目的緊密相連,可作為是否汙染及汙染程度的依據。而以保護土壤資源自身為目的的「土壤環境質量保護限量標準」,是以土壤背景值為依據制訂的,不能用來判斷土壤是否汙染以及汙染的程度,僅僅能夠表明有外源物質的侵襲、累積以及累積程度。這樣,根據不同土地利用目的選擇不同評判標準,就可以避免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的現象。

「一旦新國標出臺,就可以此為標準評價當前這塊土地是否適宜種植農作物,究竟適合種植哪一種農作物。對於重金屬含量偏高的地區也可以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總之,對土壤環境質量重金屬影響的正確理解有助於減少或避免對土壤汙染或汙染土壤的誤判,制訂科學、合適的標準也有助於土壤環境質量的客觀評估和整體布局。」陳懷滿說。

(原載於《科技日報》 2013-05-23 01版)

相關焦點

  • 湖南鎘超標大米收自當地農戶 官員稱或由肥料帶入
    通報說,在當地生產的大米被廣州檢出鎘超標後,攸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展開了調查。要求涉事米廠將問題大米召回和下櫃,並責令停業整頓。同時,攸縣質監局已對3家問題企業成品庫的大米進行監督抽查,並已送至省級法定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全面分析產品的質量狀況。  攸縣方面表示,據初步調查,3家涉事米廠均手續齊全,符合生產要求,3家企業周圍10公裡內沒有重金屬企業。
  • 記者述評:大米鎘含量標準是否過嚴?
    【財新網】(記者 鄭道)湖南相當數量大米鎘含量超標的新聞,近半年來一再發酵,致使湖南全省大米銷售遭遇重創。學者內部關於中國大米鎘含量標準是否過嚴問題,再起辯論。  財新記者赴湖南省當地採訪時發現,湖南省的鎘超標大米中,固然有鎘超標較嚴重的稻米,但數量更多的可能是輕微超標大米。
  • 調查:抽樣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
    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受到鎘汙染,可能引發骨痛病。昨天有媒體報導了這一內容,引發了市民的廣泛關注。記者昨天採訪了從事這一調查的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的教授潘根興,他回應說,「不是市場上所有的大米都是這樣的,江蘇的樣品就沒啥問題,只能說我們抽查樣品的10%存在鎘超標,大家不必恐慌」。
  • 鎘大米、鎘超標、鎘中毒,鎘這個元素究竟有多麼恐怖?
    鎘大米事件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的潘根興教授,早在幾年前,就發現了種植水稻的土壤中重金屬超標的狀況,其中稻米對於鎘汙染的吸附作用明顯強於玉米、大豆等其他的作物品種。基因越好的大米,就越容易吸收土壤裡的重金屬。南京一小學查出鎘超標大米 目前學校已全部查封剩餘大米。2019年6月21日,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學被查出一批大米鎘超標。公告中稱,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和骨骼損傷等危害。
  • 綠色和平:雲南一血鉛村土壤中鎘與鉛含量嚴重超標
    與此同時,過去大量不規範的鉛鋅採礦及冶煉已對中國一些地方的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其中也包括有「彩雲之南」之稱的雲南。6月9日,綠色和平發布的《「鉛鋅」萬苦:雲南省蘭坪鉛鋅礦汙染調查報告》稱,與雲南金鼎鋅業有限公司距離不足百米的雲南省怒江蘭坪縣金頂鎮,農田土壤重金屬嚴重超標,兒童血鉛超標。
  • 深圳市售貝類抽檢七成鎘超標 帶子扇貝元貝超標最嚴重
    糧食水產品檢出鉛鎘今年5月,廣東省抽檢的20批次大米中,深圳有6批次大米檢出鎘超標。而2012年深圳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顯示,深圳抽檢的427份糧食類樣品中,有1份檢出鉛超標、4份鎘超標。3787份,其中鉛含量超過國家安全標準的24份,檢測合格率為99.4%;鎘含量超過國家安全標準的64份,檢測合格率為98.3%。
  • 廣東韶關農業局就鎘大米非毒大米言論致歉
    中新網韶關7月16日電(李凌 黃雲伍)廣東韶關市農業局16日就該局副局長陳少夢「鎘超標大米不是毒大米韶關市農業局副局長陳少夢近日在廣東省全國人大代表土壤重金屬汙染專題調研座談會上,就自己對鎘大米的認識發表了看法:鎘超標大米並不是毒大米,吃一兩年沒問題。陳少夢說:「鎘是一個長期的汙染,偶爾吃一餐超標的,長期都是安全的,這個可以說是沒事。什麼毒大米,我看吃一兩年沒問題。」該言論15日經媒體報導,引起極大反響。
  • 鎘大米事件追蹤:大米廠家沒檢測鎘工商部門幫忙送檢
    下架大米上封條「暫不銷售」  根據廣東省工商局最新的抽查報告,天平糧油批發市場內的東源糧油經營部銷售的湖南省天曙牌香絲苗米被檢出鎘含量為0.76mg/kg,是標準上限(≤0.2 mg/kg)的幾近4倍。22日,天平工商所的執法人員再次對東源糧油經營部進行檢查,據該檔口的老闆介紹,「自從3月份被檢測出大米鎘超標後,不僅沒有再進該品牌的大米,而且所有湖南大米都不進了。」
  • 科學生活:人體攝入鎘有哪些危害?
    鎘是一種重金屬,長期積累將對人體的骨骼、腎臟造成危害,是對人體健康威脅最大的有害元素之一。新生兒體內幾乎不含鎘,人體中的鎘幾乎全部是出生後從食物和環境中蓄積的。    作為重金屬,鎘原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與人類生活並不交會。但是工業革命釋放了這個魔鬼。國外有研究推算,全球每年有2.2萬噸鎘進入土壤。
  • 廣州免費為市民檢測大米鎘含量 檢測點大排長隊
    廣州免費為市民檢測大米鎘含量 檢測點大排長隊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成希 實習生/杜靜 梁市)昨日起,每逢周二越秀區工商分局將聯合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專家,免費接受市民送檢大米進行鎘含量的檢測。
  • 廣東2208批次大米120批鎘超標 最嚴重接近標準值6倍
    廣東省食安辦23日公布廣州市等10個地市大米鎘含量抽檢數據。其中廣州檢出不合格批次最多,清遠產的連州油粘米鎘超標最嚴重,接近標準值的6倍。茂名市、潮州市全部合格。  據省食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4月,廣東省組織開展了大米質量安全摸查工作,各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加強了對轄區內大米生產、流通、餐飲等環節的抽檢。
  • 我要上觀網|讀者擔憂美國大米質量 現行標準下無需談砷色變
    地卜師解讀 我國的糧食自產自足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問題在於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個是環境和經濟一時半會不能滿足的,所以進口糧食等農作物是可以的,但是檢驗檢疫要保證,進口量也要有計劃。 但是,有同學分外擔憂,直言美國大米不能吃。
  • 福州四措施堵截"鎘大米" 鎘超標產區大米檢測安全後才能賣
    福州四措施堵截"鎘大米" 鎘超標產區大米檢測安全後才能賣www.fjnet.cn 2013-05-25 06:58  王烽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福州四措施堵截「鎘大米」榕城一些超市已要求大米供應商提供最新的質檢報告,特別是來自江西的大米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大米中鎘生物有效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鎘(Cd)是土壤汙染中常見的有毒元素,全國首次土壤汙染普查結果顯示,重金屬Cd 汙染加重,全國土地Cd 的點位超標率為7.0%。有一項全國性調查表明,在礦區附近生產的所有稻米中,近65%的稻米中的鎘含量超過了米鎘國家食用標準(0.2 mg/kg)。
  • 遏制鎘大米刻不容緩,土壤重金屬檢測是根本!
    4月24日,湖南省益陽市委宣傳部表示,針對「雲南昭通市鎮雄縣銷毀一批來自湖南益陽的重金屬超標大米」的報導,益陽市通過調查核實相關情況,決定對7家涉事企業予以立案調查。鎘等重金屬汙染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初期,日本富山縣由於鎘引起的「痛痛病」使鎘汙染走向人類視野,教科書中的歷史事件如今卻近在眼前。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精度稻米重金屬檢測儀3分鐘完成大米「體檢」
    用X射線給大米打一「槍」,3分鐘就可以查出被「體檢」大米是否重金屬超標。
  • 廣東貴嶼電子垃圾拆解業致嬰兒體內重金屬超標
    但實際上,根據目前的消息,至少10年前,湘粵兩地的糧食系統對湖南大米鎘超標問題很可能就都已知曉,只不過出於區域政治尤其是經濟利益的考慮,並未通曉公眾。直至2009年,深圳糧食集團退回了萬噸來自包括中儲糧湘潭直屬庫、常德直屬庫、長沙直屬庫在內的多個直屬庫的鎘超標大米,湘粵兩地糧食系統圍繞「鎘大米」的矛盾才開始激化。
  • 廣東成功研發土壤重金屬鈍化劑 或破解土壤鎘汙染
    原標題:廣東成功研發土壤重金屬鈍化劑 或破解土壤鎘汙染  科研人員選用鎘含量超標10倍以上土壤進行修復實驗,種植的6種水稻中,除了一種稻米鎘含量為0.28毫克/千克外,其他5種均低於國家食品衛生標準限量值0.2毫克/千克。   本報訊 (記者李妍 通訊員劉如春、趙秋香、謝苗)重金屬含量超標的「鎘米」令人膽戰心驚。
  • 涉事米廠3月底已知鎘超標 鄰居稱前日才停止加工
    但他的鄰居透露,這家米廠直到5月19日才停止加工大米。  在廣州市食藥監局公布的鎘超標的8批次米及米製品生產廠家中,湖南攸縣佔了五個批次,其中大同橋鎮大板米廠一家獨佔三個批次。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該廠負責人否認在加工環節出現汙染情況,並稱所有大米原料均來自當地。
  • 重金屬超標不是毒 雷人「官員科普」笑掉牙
    中廣網廣州7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提起鎘超標大米,人們都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在廣東省土壤重金屬汙染最嚴重的一個市--韶關市,農業局副局長陳少夢卻表示:鎘超標大米不是毒大米,吃一兩年沒問題。如此調調,前來調研的廣東省全國人大代表首先提出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