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觀網|讀者擔憂美國大米質量 現行標準下無需談砷色變

2020-12-06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文/張雅琦】在美國牛肉之後,中國又對美國大米敞開了大門。

不過這次涉及到中國人每天都要吃的主食,觀網的讀者也就更加關心了。

有同學覺得進口美國大米這事挺好的。

小魚喝水解讀

美國的地用來種農作物蠻好的,大平原多而且機械化程度也高。

地卜師解讀

我國的糧食自產自足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問題在於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個是環境和經濟一時半會不能滿足的,所以進口糧食等農作物是可以的,但是檢驗檢疫要保證,進口量也要有計劃。

但是,有同學分外擔憂,直言美國大米不能吃。

直心少年解讀

千萬別吃美國大米,特別是糙米。

由於美國大米產區大多為原先的南方棉花種植園,這些土地在工業化大量使用農藥前就有上百年利用砒殺滅土壤害蟲的歷史,積累的砷汙染普遍嚴重超標。而水稻是所有糧食作物中砷富集能力最強的作物,水稻吸收的砷主要富集在稻殼麩皮中,所以糙米中的砷含量可能超出中國砷含量標準(美國目前還沒有食品中砷含量的聯邦標準)。

之前美國知名獨立消費者雜誌Consumer Reports》一份研究顯示,美國人每天吃一次大米,體內含砷量將增加44%。研究調查了近700種不同的米製品,從嬰兒配方穀物(米粉)、義大利麵條和大米飲料,發現很多產品具有「令人擔憂」的無機砷水平。

研究測試發現,嬰兒若每日進食2次米糊等食品,砷的攝入量會較單獨餵母乳高50倍,鎘高150倍,鉛則高8倍。此前有研究顯示,少量砷亦會增加患癌風險,鎘則可導致神經及腎臟受損。

研究人員化驗的嬰兒食品中不乏知名品牌,包括Organix、喜寶、雀巢和Holle等。研究指出, 讓人擔憂的是,這些嬰兒食品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毒元素,如砷、鎘、鉛、鈾。這些有毒元素主要來源於原材料。

報導指出,在嬰兒食品中,這些有毒元素必須確保含量特別低。而對於以稻米為基礎的食品,高濃度的砷就是一大擔憂。早在數年前,英國食品標準局就發布官方警告稱,由於存在含有砷,嬰幼兒應該停止食用米糊。

《Consumer Reports》指出,精白米比糙米(brown rice)含砷量低,美國南部的阿肯色、路易斯安那、密蘇裡和德克薩斯種植的大米含砷量總的來說比較高。而在對比檢測的樣品中,從印度、泰國等地進口的和加州產的大米砷含量較低。

美國聯邦政府沒有食品含砷標準,但環保署對飲水有含砷標準。新澤西標準更為嚴格,允許含砷量只相當於環保署標準的一半。但據CNN報導,美國40%的大米產品含砷量超過新澤西的標準。

FDA之前也公布了200多種大米樣品和米製品的含砷量初步研究結果。該機構說,它將收集並分析1200種樣品。到樣品分析完成的時候,再決定是否需要提出新建議。

就目前來說,FDA樣品中的砷含量同《Consumer Reports》的研究結果一致。但根據現有數據和科學文獻,FDA聲稱尚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建議消費者改變消費大米或米製品的習慣。

但是,《Consumer Reports》建議人們每周吃大米不超過兩個四分之一杯(quarter-cup)。對於5歲以下兒童,該機構建議不要每天飲用大米飲料,嬰兒食用大米穀物每天不超過一次。

《Consumer Reports》的大米含砷報告的針對性很強。大米含砷的有關報導兩年前就出現了,所針對的是美國人吃米的兩個特點。其一是不洗米,這是因為精米經過處理,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外殼被去掉了,作為營養幹預的手段,幾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被人工添加回去,如果洗米的話,就被洗掉了,失去了添加的意義;二是近年來提倡吃沒有經過精加工的糙米,以攝取米殼中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而砷主要存在於殼中。

但即便是吃米,也有辦法可以避免過量攝入砷。《ConsumerReports》的建議是:一看產地,含砷高的米多來自美國南部各州,原因是這些地區有兩百多年的棉花種植濫用含砷農藥歷史,導致土壤中砷含量過高,長期重工業排放的其他金屬和有毒物質也已滲入土壤和水域中,而產自加州及進口的大米問題就沒有這麼嚴重;二是蒸米飯之前多洗幾遍,能去掉很大部分有害物質,當然同時添加的有益成分也被一桶去除了,但權衡利弊還是應多洗幾遍,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補充;三是減少糙米的攝入量,一半糙米一半精米,反正糙米的膳食纖維和各種營養成分遠不如全谷;四是儘量少買含有大米成分的食品。

而在2014年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年度大會上,國際食品安全法典委員會首次通過了由中國牽頭完成的大米中砷的限量標準:每千克0.2毫克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6_01_25_349106.shtml

聽起來好可怕,美國大米真的不能吃嗎?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新的大米烹飪方法可以除砷,並保持原有礦物質營養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以這種新的方式烹飪大米可以去除糙米中50%以上的天然砷,以及74%的白米中的砷。近期《全面環境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顯示,以某種方式烹飪米飯可以去除50%以上的自然發生砷糙米,74%白米飯。重要的是,這種新方法不會降低大米中的微量營養素。
  • 【科技日報】從大米鎘超標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滯後
    最近,廣東市場上檢測出產自湖南等地的大米鎘超標的事件,引起媒體和公眾廣泛關注。然而,縱觀此次事件,無論從稻米產地湖南攸縣土壤中鎘汙染來源的查找,還是廣東相關部門採取何種方法進行檢測,都顯得含混不清,而這些問題的背後,都無法迴避地指向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嚴重滯後。
  • 學姐來了|食品添加劑——不必談之色變
    根據2014 年 12 月國家衛計委(現衛健委)頒布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以下簡稱標準)中的定義,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用香料、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也包括在內。」
  • 特定方式煮飯砷少又營養
    近日,發表在《整體環境科學》上的一篇新研究稱,以某種特定方式煮米飯,可以去除糙米中超過50%的砷,白米中73%的砷。重要的是,這種方法不會減少大米中的微量營養元素。砷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由於它是水溶性的,因此會在大米中積累,而大米更多地生長在洪水泛濫的田地裡,其所含的砷大約是其他穀物的10倍。
  • 檢測汞與砷 原子螢光檢測技術及其不確定性分析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汞與砷會以各種化學形態侵入到環境中,會汙染空氣,汙染水質及土壤,同時也會造成食品汙染,直接間接地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檢測技術中原子螢光檢測技術則可以用來檢測飲用水中汞和砷的含量,土壤中砷含量及食用大米中汞含量是否超出國家標準,用以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與身體健康。本文主要對原子螢光檢測技術及其不確定性進行分析,以期對相關人員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 電力設施磁感應強度還不如剃鬚刀 市民無需「談電色變」
    對此,業內專家認為,電力設施產生的磁感應強度遠小於剃鬚刀、微波爐、空調等家用電器,目前全球尚未有確鑿的科學依據表示其會威脅人類健康,居民無需「談電色變」。    變電站不影響人類健康安全    根據上海市電力公司統計,目前上海內環以內擁有35千伏電壓等級以上的電站159座,外環以內有390座。
  • 雀巢否認米粉含砷 是因在華標準「寬」幾百倍?
    新聞背景瑞典查出雀巢米粉含砷嬰兒米糊就是家長常給寶寶吃的嬰兒輔食米粉,主要是以大米、小麥、黑米等為原料。記者前天從瑞典國家食品局了解到,一些暢銷的嬰兒食品中含有有毒物質砷。陳鬱阿杜家長網上質疑雀巢在我國和國外難道有兩套「標準」?昨天晚上,網上有細心的家長驚訝地發現,關於米粉含砷在多少微克範圍內算正常,我國標準和瑞典公布的「含毒」標準相差幾百倍!記者就此採訪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對此消息得到證實。
  • 燃煤電廠溼法脫硫廢水中砷的脫除技術研究進展
    燃煤電廠溼法脫硫廢水中砷的脫除技術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  來源:《現代化工》  作者:陳玉強 張勝寒等  2018/3/20 8:40:19  我要投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基於近幾年國內外關於砷脫除研究文獻
  • 為何「肽吉大米」能重新定義世界好米的標準?
    每一粒米都要善待,懂得米,米才會滋養人。古話說的『隻字必惜,貴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在哈拉海的國有農場,郭老師捧著豐收的肽吉大米,就像捧著自己的孩子一樣,意味深長地對身邊記者說道。自2015實驗成功,到2019年首次一萬畝再次迎來大豐收,郭老師和清華大學建研院生命生態設計團隊,為了這一天,已經足足努力了許多年。
  • 廣西具備對大米中重金屬快速測定能力 買米常換牌-廣西新聞網
    我區已具備對大米中重金屬快速測定能力,專家提醒——     買大米記得常換品牌和產地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王春楠)在廣西,大米及其製品是群眾的主要口糧。但您知道嗎,受汙染的大米很容易蓄積汞、砷、鉛、鎘等重金屬,危害人體健康。4月12日,記者從自治區質監局獲悉,我區已具備對大米中汞、砷、鉛、鎘等重金屬進行快速測定能力,這對維護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有重大意義。
  • 政策解讀:硒鋁氟限量標準為何不見了
    我國大米鎘限量一直嚴於國際標準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2010年將鎘的PTWI(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改為PTMI(暫定每月耐受攝入量)並調低數值。 大米是我國居民膳食中鎘的主要來源,控制大米鎘含量幾乎能控制我國居民1/2的鎘膳食汙染。
  • 談「糖」色變?糖友們也可以甜蜜過萬聖節!
    2、雙糖 由二分子的單糖通過糖苷鍵形成,在一種單糖的還原基團和另一種糖的醇羥基相結合的情況下,顯示出與單糖的共同化學性質,諸如還原於Fehling溶液、變旋光化、脎形成等(如麥芽糖、乳糖),通過還原基結合的單糖則無這種性質(如蔗糖、海藻糖)。
  • 談「性」色變?兒童性教育該怎麼教
    回應中說,他們希望性知識能和其他科學知識一樣,被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讓兒童感覺到認識生殖器官跟認識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一定要保護好。    性教育在我國起步比較晚,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人談「性」色變,總覺得「性」是一個難以啟齒的話題,但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醫生表示,「性教育,父母是老師,家庭是課堂」,對孩子進行正面性教育是啟蒙的必要,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證。
  • 麻雀搶食大米死亡原因在查 部分大米入市流通
    但截至7月4日14時,尚有55公斤大米未召回。   「這是一個很難辦的事情。」胡穎廉說,事故原因還沒有真正查清楚,安全風險沒有消除,但現有法律法規還不允許對這樣的農產品、食品進行暫扣、召回處理。   那位國家部委的官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如果宜昌、重慶兩地的檢測機構對這批大米進行檢測,發現有問題,那這批大米必須要封存暫扣處理。
  • 最新嬰幼兒食品重金屬檢測報告:嘉寶、愛斯時光等輔食超歐盟標準
    – 6月齡以上汞檢測值:4.06ppb(0.00406mg/kg)③15種嬰幼兒食品中砷或(和)鉛含量較高,對嬰幼兒智力影響較大,「已使得美國0-2歲嬰幼兒在智力測試中丟失超過1100萬分」(由一家毒理學和經濟研究機構Abt Associates進行的評估),而以大米為主要原料的食品影響最大。
  • 【網絡闢謠】特定方式煮飯砷少又營養
    砷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由於它是水溶性的,因此會在大米中積累,而大米更多地生長在洪水泛濫的田地裡,其所含的砷大約是其他穀物的10倍。謝菲爾德大學之前的一項研究發現,英國在售的大米中有一半超過了歐盟委員會對嬰幼兒食用大米中砷含量的規定。一定量的砷幾乎會影響到身體的每一個器官,並可能導致皮膚損傷、癌症、糖尿病和肺部疾病。
  • 讓法國人無法入口,讓美國人談之色變的蝸牛,到底有多強悍
    美國的鯉魚可以說外來物種入侵嚴重地區的人們對於這些生物是談之色變也沒有太過考慮物種入侵的問題,例如上世紀90年代,美國的一個男孩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將三隻非洲蝸牛作為寵物飼養了起來。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舉動,竟讓它們在七年之內就繁衍了近一萬八千隻後代!這就是典型的生物入侵案例。
  • 食品汙染物限量新標6月1日施行:大米中鎘等限量嚴於國際標準
    》標準進行解釋說明。新標準逐項清理了以往食品標準中的所有汙染物限量規定,整合修訂為鉛、鎘、汞、砷、苯並[a]芘、N-二甲基亞硝胺等13種汙染物在穀物、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調味品、飲料、酒類等20餘大類食品的限量規定,刪除了硒、鋁、氟等3項指標,共設定160餘個限量指標。
  • 健康湖州丨特定方式煮飯砷少又營養
    近日,發表在《整體環境科學》上的一篇新研究稱,以某種特定方式煮米飯,可以去除糙米中超過50%的砷,白米中73%的砷。重要的是,這種方法不會減少大米中的微量營養元素。砷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由於它是水溶性的,因此會在大米中積累,而大米更多地生長在洪水泛濫的田地裡,其所含的砷大約是其他穀物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