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本《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因為內容出現包括「陰莖」「陰道」男女生殖器等圖片,被家長質疑「尺度太大」而引發爭議,「聲討」不斷。最終,這本讀本慘遭「下架」命運。
對此,編寫此書的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在其官方微信「愛與生命」作出回應。回應中說,他們希望性知識能和其他科學知識一樣,被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讓兒童感覺到認識生殖器官跟認識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一定要保護好。
性教育在我國起步比較晚,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人談「性」色變,總覺得「性」是一個難以啟齒的話題,但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醫生表示,「性教育,父母是老師,家庭是課堂」,對孩子進行正面性教育是啟蒙的必要,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證。
那麼,應該怎樣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呢?
性教育,看看國外如何做
美國:性教育覆蓋幼兒園至中學
在美國,性教育是青少年的必修課。美國孩子的性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直到高中畢業,全美95%的中學都對學生進行性教育。很多州通過了性教育法律,並要求重點教授預防愛滋病的知識。
研究表明,在美國38%的中學生想和父母討論關於性的問題,65%的父母和孩子談論有關性的問題「覺得自然」或「很自然」。另一項研究發現,94%的父母和孩子談論過性的問題,超過一半的父母和孩子談論過青春期、性和生殖、愛滋病和同性戀等問題。
美國學校裡的性教育大體分為兩派:全面性教育和禁慾性教育。主張全面性教育的人認為,應當教育年青人在感情和身體成熟前禁慾,但是也應該教給他們避孕和防病的知識。禁慾派則強調杜絕所有婚前性行為,不要講授避孕防病等知識,並認為如果講授,則是在鼓勵青少年發生性行為。有近三分之二的美國學校實行全面性教育,即教育年青人不要急於發生性行為,如果發生,則要採取安全措施。
事實表明,全面性教育並未使美國青少年的性活動或性伴侶增加,青少年的避孕意識明顯提高。一半以上的美國人認為,年青人對性的表達和關注是其成長過程的一部分,處理這個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提供知識和服務。
英國:性教育立法列入必修課
英國引入性教育的時間不晚,但是一直沒有要求所有學校都開課,而且授課方式也是各行其是。2017年初,英國終於決定以立法形式,正式將性教育列入全國必修課程,所有11歲以上的學生都要接受這種教育。
英國教育部發言人表示,2000年以前制訂的那種鬆散和任意選課的規定已經過時,現行的性教育將在政府部門的監管下統一傳授性生理知識,指導孩子們建立健康的兩性關係和防止疾病等,同時保留學生和家長自願終止和退出該課程的權利。
最新的英國立法中增加了對兒童保護的條例,包括教育孩子們抵制由電子技術傳播的不良信息、笑話和圖片以及報警的途徑。同時也規定,向未成年人發送此類淫穢語言、視頻和圖片的將被起訴和懲罰。據報導,英國小學生性犯罪案例近4年來增加了近兩倍,有些專家認為性教育需要進一步普及。
在課堂上,老師們從講解性別差異開始,不避諱性愛、生育以及相關疾病的傳播。但是課程重點放在對人的尊重,兩性相互之間的坦誠、平等和責任上。課堂上不評判性經驗的對錯,但是對所有孩子的提問敞開解答,並鼓勵孩子們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在兩代人之間開誠布公地討論,消滅神秘感和壓抑感,以降低孩子遭到性傷害的可能性。
芬蘭:從給幼兒講故事開始
芬蘭社會的性教育觀念從上世紀60年代就被政府和教育部門所重視,在加強性道德教育的同時,側重從性保健的角度開展性教育。從上世紀70年代中開始,性教育進入芬蘭中小學教學大綱,根據國家公民保健法,1972年避孕諮詢被劃入地方政府必須提供免費服務的基本公民保健範疇。
芬蘭社會工作者認為,性神秘是造成無知和愚昧性問題的關鍵,有損於全社會公民的整體健康,科學健康的疏導性教育遠比限制、封堵青少年的好奇和衝動有效,要讓青少年自然和健康地看待性問題、處理兩性關係,並承擔性行為責任。
芬蘭的性教育成效被世界人口與發展會議樹為典範,各種各樣的性教育出版物圖文並茂,連娃娃都有性教育小兒書。芬蘭有一本暢銷書叫《我的身體》,從幼兒的視角和思維方式提出問題,用具有情節的故事和圖畫形象生動地作出解答,在對孩子釋疑中自然地灌輸了性道德和性知識。當書中的小女孩拉西問爸爸她是怎麼來的時,爸爸是這麼回答的:「……夏天在郊外你不是也看到兩隻蝴蝶趴在一起嗎?動物這樣做是為了生小寶寶,可是爸爸媽媽是因為相愛。有一天,我們趴在床上做了一件只有大人才能做的事,爸爸的精子鑽到媽媽的卵細胞中,這就是你!當然那時你只有針尖那麼大,你在媽媽肚子裡一天天長大,後來鑽了出來,就成了我和媽媽的寶寶。」
日本:三年級開始強制性教育
當前日本大多數小學都已普及性教育,學生從三年級(9歲或10歲)起開始強制接受性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女性例假和男性生理問題。小學四年級,教男女生理構造,包括初精、初潮、受孕、生產,還會有課後小測驗。而到了中學,學生們已經可以從課堂上學到一些粗略的避孕知識了。
瑞典: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開展兒童性教育的國家之一,其性教育亦稱「避孕教育」,成為世界性教育的典範。瑞典從1942年開始對7歲以上的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教師採用啟發式、遊戲式的教學方法,在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中學講授生理與身體機能知識,到大學則把重點放在戀愛、避孕與人際關係處理上。
性教育要循序漸進
除了學校重視性教育外,更重要的在於家長和家庭。性教育,父母是老師,家庭是課堂。父母在孩子不同年齡階段如何對其進行性教育?性教育的時候都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呢?掌握以下性教育方法非常有必要。
嬰兒期性教育:父母多親密接觸
嬰兒期性教育主要是通過媽媽的愛撫和母乳餵養。媽媽和孩子的親密接觸,可以提高嬰童的神經系統敏感,也有助於促進嬰孩的大腦細胞發育。與成人身體接觸不足的兒童,其智力、性敏感都將受到程度不等的損害。所以嬰兒期的教育特點是滿足嬰兒食慾的同時,還要滿足嬰兒皮膚觸覺的發育需求。
幼兒期性教育:認識自我性別
幼兒期性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自我性別。此時應該開始灌輸初步的性道德觀念,如讓男孩愛護尊重女性等,學會基本的性衛生知識,如大小便前後要洗手,不可把小棍等物塞入小便的孔竅中等。1歲半是對孩子進行性生理教育的非常好的時機,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讓同齡的男孩女孩一塊洗澡,讓他們裸露著小身子識別彼此在生理結構上的差異,鼓勵他們觀察對方與自己不同在哪裡。孩子在2歲~4歲時進入性蕾期,這一時期的性教育是今後性成熟的基礎。不少孩子在2歲左右開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這是他們的一種性遊戲。避免孩子玩生殖器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儘快告別開襠褲,每天給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便轉移其注意力。
兒童期性教育:肯定其心理加以疏導
6歲起到10歲的小學期兒童可能會出現一些厭惡異性,不願意和異性接觸或同坐的情況,這些都是兒童心理髮育的正常現象,家長可以多予以指導,不應該粗暴幹涉。這時兒童已經進入學校學習,社會知識和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如果發現孩子厭惡自己的性別角色,則應該及時糾正,以防發生性別角色倒錯現象。此時要教給孩子性衛生的基本知識,學會保持性器官的衛生,同時應該教會孩子知道如何保護自己,鼓勵孩子的獨立傾向,教給孩子男女交往的一般道德規則,要孩子自尊、自愛。
青少年期性教育:針對性的性教育尤為重要
相對於年幼孩子的性教育而言,青春期少年的性教育顯得格外的重要。因為此期孩子先後進入人生第二個發育階段,外形和第二性徵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要對男孩女孩分別進行針對性的性教育。女孩子表現為月經來潮,男孩子表現為初次出現遺精,他們已經開始注意異性,有了朦朧的性意識,對異性開始有了好奇和交往的要求。此時的性教育內容主要為: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經期衛生知識、男女交往的原則及注意事項、女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初步的婚戀道德原則、明確法律與道德對兩性關係的基本要求,防止性罪錯的發生。
繪本陪你溫和啟動性教育
「媽媽的胸部為什麼比爸爸的大?」
「媽媽的乳房裡會有牛奶嗎?」
「我為什麼不能像哥哥一樣站著尿尿?」
當孩子問到這樣的問題時,家長若沒有心理準備,真會被問得不知所措,這時候,很多家長都只能以「長大後你就知道了」這個「萬能」說辭來搪塞。其實,多讀一些性教育方面的繪本,可以幫助家長們溫和地對孩子啟動性教育。
《小雞雞的故事》(日)山本直英/編,(日)佐藤真紀子/繪,蒲蒲蘭/譯
這本繪本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生命的誕生、生殖器的清潔、保護自己不要受到性侵害,等等,表達出「每個孩子都是寶貴的生命」的美好情感,孩子們能夠從書中學會愛、學會尊重、學會保護自己,健康快樂地成長。
《學會愛自己》(全3冊)
(美)克雷文/著,(美)柏斯瑪/繪,劉敏/譯
這套繪本共3冊,分別為《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親我》《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
其中《不要隨便摸我》是教給孩子進行自我性保護的圖書;《不要隨便親我》不但教給孩子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很好地保護自己,也告訴大人們一個道理: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達對他(她)的愛,才是真正愛他(她);《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說的雖然是大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主題,但是其中介紹的一些應對危機的方法卻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可以給孩子們很多幫助。
《東方兒童性教育繪本》(全3冊)
(韓)鄭智泳等/著繪,黃仙/譯
本套書共3冊,分別為《我的弟弟出生了》《我是女孩,我弟弟是男孩》《我寶貴的身體》。
該繪本上世紀90年代在韓國出版後,不斷再版,至今已經重印了40餘次。書中體現的對兒童性教育的深刻理解和作者所站的高度,被譽為韓國性教育的經典之作。本書選取了乾淨清爽、溫馨細膩的東洋畫繪畫風格,講述了生命的可貴,言簡意賅地用文字和圖畫告訴孩子該如何保護自己,學會拒絕。
本報記者 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