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鉛、鋅這兩種原料的全球最大供應國,同時需求量也居全球第一位。與此同時,過去大量不規範的鉛鋅採礦及冶煉已對中國一些地方的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其中也包括有「彩雲之南」之稱的雲南。
6月9日,綠色和平發布的《「鉛鋅」萬苦:雲南省蘭坪鉛鋅礦汙染調查報告》稱,與雲南金鼎鋅業有限公司距離不足百米的雲南省怒江蘭坪縣金頂鎮,農田土壤重金屬嚴重超標,兒童血鉛超標。
蘭坪縣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這個自然勝地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2004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蘭坪縣金頂鎮鉛鋅礦儲量1426萬噸,是亞洲儲量最大的鉛鋅礦。
4月上旬,綠色和平調查員採集了金頂鎮的耕地土壤、河水樣本,以及家居灰塵樣本。檢測結果顯示,金頂鎮的環境中普遍存在嚴重鎘和鉛汙染,廣泛耕地土壤質量已超出國家III類土壤標準。超標最高的樣本鎘含量是142mg/kg,為國家III類土壤標準的142倍;鉛含量是4240 mg/kg,為國家III類土壤標準的8倍。
綠色和平調查員通過回歸分析發現,採樣點的鎘、鉛、鋅的濃度(mg/kg)與其到金鼎鋅業冶煉廠的距離(km)存在顯著的相關關係。隨著距離的減小,濃度呈指數級遞增的趨勢。
檢測結果還發現,靠近冶煉廠的村戶(如距離核心廠區不到400米的麥杆甸村和香柏村,屬於600米衛生防護範圍內),村民家中的灰塵含有極高濃度的鉛,起居室亦有鉛中毒風險。
多項科研顯示,兒童、孕婦和老人的健康更容易受重金屬汙染的影響。
綠色和平組織的報告中提供了這樣的案例:7歲的楊志依血鉛超標,他的父親在離家不遠的雲南金鼎鋅業有限公司上班。楊志依的夢想是長大後當一名醫生,因為可以治病救人。但她不知道自己就是一個病人,而實際上,她的很多小夥伴們也都血鉛超標。同村的楊樹燕、楊樹芝兩姐妹在縣醫院檢查,顯示血鉛超標。
蘭坪縣衛生局2010年開展的一次體檢顯示,緊鄰礦場的麥稈甸村民小組61名兒童中,有59人血鉛超標。2012年,大理學院一份題為《蘭坪鉛鋅礦區鎘汙染及其對育齡婦女生殖結局的影響》的研究報告,依照不同汙染程度把蘭坪縣各地區分為高汙染組、低汙染組及不受汙影響的對照組。報告指出,蘭坪縣內婦女的發鎘及尿鎘樣本過半數均高於國際標準,各組別婦女的發鎘含量超標比率均超過九成,情況相當嚴重。同時,發鎘與尿鎘含量隨年齡增加,說明鎘在婦女體內日漸積聚。
據綠色和平的調查報告介紹,蘭坪鉛鋅礦在1980至1990年代開始被當地人小規模開採,直至2003年,四川宏達集團開始入駐該地,並成立雲南金鼎鋅業有限公司,過去十多年,該公司在金頂鎮獲取累計36億元利潤。
雲南金鼎鋅業有限公司是一個鉛鋅礦採、選、冶煉、制酸為一體的大型企業。據云南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信息發布系統的最新信息稱,該企業的主要汙染物為冶煉、硫酸生產過程中生產的廢氣;燃煤鍋爐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選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共計11個廢氣排放口,11個廢水排放口。
據綠色和平汙染防治項目主任江卓珊介紹,為了通過竣工驗收審批,2006年,金鼎鋅業有限公司曾經編制麥杆甸村和香柏村的搬遷方案,可是事隔9年,搬遷的選址還是沒有消息。
界面新聞記者撥打了該公司安全環保部楊姓負責人以及該公司官網上的多個電話,但均未有人接聽,截止發稿前,界面未能聯繫到該公司對相關問題進行置評。
數據顯示,雲南是中國鉛鋅蘊藏量最高的省份,佔全國總儲藏量的30%以上。
江卓珊指出,多年來的鉛鋅礦開採冶煉已致雲南成為中國西部重金屬汙染最嚴重的省份,綠色和平本次調查報告中所提到的蘭坪縣礦僅是該省眾多重金屬汙染案例中的其中一例。
「希望金鼎鋅業有限公司和當地政府儘快安排村民搬遷,同時,為解決更長遠的重金屬汙染問題,雲南省政府應儘快檢討有色金屬行業規劃並做出改進。」 江卓珊說。
但從雲南省全省情況看,重金屬汙染治理形勢並不樂觀。去年12月,環保部公開點了雲南省的名,稱該省按期完成《重金屬汙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目標「存在較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