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鎘超標大米收自當地農戶 官員稱或由肥料帶入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3月15日,湖南山嶺米廠的一名工人躺在原糧庫的糧堆上休息。因之前媒體爆出深圳從湖南採購的萬噸大米鎘超標,致湖南米業遇冷。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自5月16日廣州公布部分抽檢大米鎘超標後,作為其中多批次超標大米的產地,湖南攸縣和衡東縣通報稱,涉事米廠手續齊全,周邊也無重金屬企業。

  生產環節如無汙染,是不是原稻的問題?但這些原稻均收自當地農戶,當地環保部門稱該流域監測,並無鎘超標。汙染大米的鎘從何而來,亟待相關部門查明公布。

  據新華社電 湖南攸縣3家大米廠生產的大米在廣州被查出鎘超標後,攸縣官方21日通報了不合格大米的鎘含量範圍,披露原稻主要收自當地農戶,主要銷往廣州和攸縣本地。

  通報說,根據廣州方面的抽檢結果,攸縣大同橋鎮大板米業三個批次抽檢不合格,鎘含量分別為0.37mg/kg(庫存2650公斤)、0.45mg/kg(庫存150公斤)、0.51mg/kg(庫存2100公斤);攸縣高和夏生大米廠一個批次抽檢不合格,鎘含量為0.36mg/kg(庫存500公斤);攸縣石羊塘田星大米廠一個批次不合格,鎘含量為0.31mg/kg(庫存200公斤)。

  這3個廠家的原材料稻穀主要從攸縣大同橋鎮、上雲橋鎮、菜花坪鎮、石羊塘鎮、桃水鎮等當地農戶家收購。

  通報說,在當地生產的大米被廣州檢出鎘超標後,攸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展開了調查。要求涉事米廠將問題大米召回和下櫃,並責令停業整頓。同時,攸縣質監局已對3家問題企業成品庫的大米進行監督抽查,並已送至省級法定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全面分析產品的質量狀況。

  攸縣方面表示,據初步調查,3家涉事米廠均手續齊全,符合生產要求,3家企業周圍10公裡內沒有重金屬企業。質監、工商、糧食等職能部門也做到了嚴格執法和履行職能。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抽檢結果。其中有8批次大米及米製品鎘超標,涉及湖南攸縣3個米廠5個批次的大米,湖南衡東縣1個米廠的1批次大米,以及廣東東莞市2個批次的米粉。

  ■ 追訪

  鎘從何而來?湖南環保官員稱或由肥料帶入

  湖南攸縣、衡東縣實測「鎘大米」所涉流域未現鎘超標;當地官員稱鎘汙染大米途徑需專家解釋

  攸縣環保部門提供的5月份水源檢測顯示,鎘含量遠遠低於國家標準;衡東縣環保部門則稱,從未監測到境內湘江中鎘超標,鎘的來源目前仍是謎團。

  湖南省環保廳法制宣傳處處長陳戰軍介紹,湖南省環保廳環境監測站的實測數據涉及一百多個斷面信息,其中涉及湘江流域的有70個左右,此次鎘大米所涉湖南攸縣、衡東縣區域在湘江流域內,他們實測了這片區域的鎘含量,並未超標。

  陳戰軍說,如果環境背景中鎘不超標,攸縣及衡東縣為何會生產出鎘米,他傾向於認為是肥料帶入的。如果是由肥料帶入,肥料中的鎘也會滲入土壤和水域造成超標,那為何卻從沒測出環境背景鎘超標?陳戰軍表示對此沒有發言權,需要農業專家解釋。

  綜合《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報導

  標準

  我國大米鎘標準比國外更嚴

  新京報訊 我國大米標準與歐洲、美國相比,尤其是鎘、鉛等重金屬的限量究竟高還是低呢?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和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都向記者指出,對於鎘的限量值,我國標準是0.2mg/kg,國際食品法典標準(CAC)規定大米鎘限量為0.4mg/kg,歐盟是0.2mg/kg,日本也是0.4mg/kg。而鉛,美國並沒有制定大米的鉛限量;CAC規定穀物糧食鉛為0.2mg/kg,我國和歐盟的標準也都是0.2mg/kg,「這都說明作為我國主要口糧,大米標準限定是較為嚴格的。」

  影響

  鎘中毒潛伏期為15到20年

  新京報訊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昨晚向記者表示,鎘中毒的潛伏期一般是15到20年,但對於食用鎘超標的大米,產生的危害要看一個人的體質以及攝入量大小。如果一個人的整體體質好,不會有特別的影響,但如果是缺鐵、營養不良等人吃了,鎘汙染就易產生嚴重影響。

  朱毅說,人體吸收鎘主要有3個渠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其實消化道吸收的鎘並不多,反而是要留意吸菸,這是吸收鎘的一個大來源,通過呼吸系統吸收的鎘可佔到30%。另外,朱毅也建議不要長時間食用同一產地和同一品牌的大米。吃不同產地的大米從營養角度可以更均衡,也可以規避一些食品安全風險。

  測試

  北京大米監測未現鎘超標

  新京報訊 對於大米重金屬汙染問題,記者在本月初曾請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對大米的鉛、鎘、鉻等重金屬做過實驗測試,市食品監控中心當時也監測了40多份大米樣本(見本報5月7日報導),這些大米來自北京的超市、批發市場等流通環節,涉及30個品牌,包括袋裝米、散裝米,均沒有發現鉛、鎘、鉻重金屬超標現象。

  市食品監控中心介紹,自2007年起就對大米展開重點風險監測,一份大米要檢測近40個指標,包括各種重金屬和一系列農藥殘留檢驗,去年一年內監測了北京316個大米樣本,均未發現問題。

  專家解讀

  土壤鎘汙染主要因採礦冶煉

  新京報訊 針對目前熱議的鎘米汙染,多位專家表示,土壤鎘汙染主要來自採礦、冶煉行業,工廠排放廢氣中含有鎘,可能會通過大氣沉降影響較遠的地方。

  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表示,鎘汙染大部分來自開礦,工業排放的鎘不是很多,主要來自冶煉廠。另一位中科院專家也表示,採礦和冶煉會導致土壤鎘汙染,此外,一些肥料中也含有重金屬鎘。即使冶煉廠距離遠,其排放的廢氣擴散後也可能隨降雨落到農田中。

  這位專家表示,現在工廠的重金屬排放標準較嚴格,也不排除是當地因多年來工業生產歷史,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累計造成的鎘汙染。

  他表示,要尋找稻米鎘超標的原因,需對當地大氣、水和土壤都進行檢測。

  「鎘大米」事件回放

  16日

  廣州市食藥監局公布一季度抽檢數據,8批次米及米製品鎘超標。

  17日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一學生申請公開「鎘大米」相關信息。

  17日晚

  4家鎘超標米使用單位及鎘含量公布,但超標米品牌及生產商未公布。

  18日

  鎘超標米生產商及品牌被公布。

  20日

  廣州順德區檢出9批次鎘超標大米,產地涉及湖南、江西。

  21日

  湖南超標大米產地攸縣及衡東縣的4個涉事米廠停產接受調查,當地稱周邊無重金屬企業。

  21日

  廣州市食藥監局局長回應:此前只公布監測結果,不公布廠商的做法的確欠妥。

  新京報記者 廖愛玲 金煜(除署名文章)

相關焦點

  • 調查:抽樣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
    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受到鎘汙染,可能引發骨痛病。昨天有媒體報導了這一內容,引發了市民的廣泛關注。記者昨天採訪了從事這一調查的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的教授潘根興,他回應說,「不是市場上所有的大米都是這樣的,江蘇的樣品就沒啥問題,只能說我們抽查樣品的10%存在鎘超標,大家不必恐慌」。
  • 記者述評:大米鎘含量標準是否過嚴?
    【財新網】(記者 鄭道)湖南相當數量大米鎘含量超標的新聞,近半年來一再發酵,致使湖南全省大米銷售遭遇重創。學者內部關於中國大米鎘含量標準是否過嚴問題,再起辯論。  財新記者赴湖南省當地採訪時發現,湖南省的鎘超標大米中,固然有鎘超標較嚴重的稻米,但數量更多的可能是輕微超標大米。
  • 鎘大米、鎘超標、鎘中毒,鎘這個元素究竟有多麼恐怖?
    基因越好的大米,就越容易吸收土壤裡的重金屬。南京一小學查出鎘超標大米 目前學校已全部查封剩餘大米。2019年6月21日,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學被查出一批大米鎘超標。公告中稱,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和骨骼損傷等危害。
  • 鎘大米事件追蹤:大米廠家沒檢測鎘工商部門幫忙送檢
    下架大米上封條「暫不銷售」  根據廣東省工商局最新的抽查報告,天平糧油批發市場內的東源糧油經營部銷售的湖南省天曙牌香絲苗米被檢出鎘含量為0.76mg/kg,是標準上限(≤0.2 mg/kg)的幾近4倍。22日,天平工商所的執法人員再次對東源糧油經營部進行檢查,據該檔口的老闆介紹,「自從3月份被檢測出大米鎘超標後,不僅沒有再進該品牌的大米,而且所有湖南大米都不進了。」
  • 涉事米廠3月底已知鎘超標 鄰居稱前日才停止加工
    湖南攸縣大同橋鎮大板米廠負責人楊仕斌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說。但他的鄰居透露,這家米廠直到5月19日才停止加工大米。  在廣州市食藥監局公布的鎘超標的8批次米及米製品生產廠家中,湖南攸縣佔了五個批次,其中大同橋鎮大板米廠一家獨佔三個批次。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該廠負責人否認在加工環節出現汙染情況,並稱所有大米原料均來自當地。
  • 重金屬超標不是毒 雷人「官員科普」笑掉牙
    中廣網廣州7月1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提起鎘超標大米,人們都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在廣東省土壤重金屬汙染最嚴重的一個市--韶關市,農業局副局長陳少夢卻表示:鎘超標大米不是毒大米,吃一兩年沒問題。如此調調,前來調研的廣東省全國人大代表首先提出了質疑。
  • 廣東2208批次大米120批鎘超標 最嚴重接近標準值6倍
    廣東省食安辦23日公布廣州市等10個地市大米鎘含量抽檢數據。其中廣州檢出不合格批次最多,清遠產的連州油粘米鎘超標最嚴重,接近標準值的6倍。茂名市、潮州市全部合格。  據省食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4月,廣東省組織開展了大米質量安全摸查工作,各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加強了對轄區內大米生產、流通、餐飲等環節的抽檢。
  • 福州四措施堵截"鎘大米" 鎘超標產區大米檢測安全後才能賣
    福州四措施堵截"鎘大米" 鎘超標產區大米檢測安全後才能賣www.fjnet.cn 2013-05-25 06:58  王烽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福州四措施堵截「鎘大米」榕城一些超市已要求大米供應商提供最新的質檢報告,特別是來自江西的大米
  • 【科技日報】從大米鎘超標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滯後
    最近,廣東市場上檢測出產自湖南等地的大米鎘超標的事件,引起媒體和公眾廣泛關注。然而,縱觀此次事件,無論從稻米產地湖南攸縣土壤中鎘汙染來源的查找,還是廣東相關部門採取何種方法進行檢測,都顯得含混不清,而這些問題的背後,都無法迴避地指向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嚴重滯後。
  • 中科院稱雲南廣西等地農作物砷超標極嚴重
    洪水衝垮了上遊廢棄的尾砂壩,導致下遊萬餘畝農田有害元素最高超標246倍,農作物基本絕收,臨近的刁江100多公裡河段魚蝦絕跡,沿河地區全部汙染。直到2004年,仍有60%的農田寸草不生,成為荒漠,刁江下遊的河池市長老鄉多年來報名應徵入伍的青年,竟沒有一個能通過體檢關。
  • 廣東貴嶼電子垃圾拆解業致嬰兒體內重金屬超標
    首席記者|楊江對被貼上了「鎘米」標籤的湖南大米趕盡殺絕,並未能徹底消除廣東人舌尖上的恐慌,因為「鎘大米」重重迷霧尚未解開,「鎘蔬菜」的傳聞又得到了廣東省農業廳相關官員的證實。這條消息怎能不令人憂心忡忡?
  • 科學生活:人體攝入鎘有哪些危害?
    幾年來,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教授潘根興和他的研究團隊,在全國六個地區(華東、東北、華中、西南、華南和華北)縣級以上市場隨機採購大米樣品91個,結果同樣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多位學者表示,基於被汙染稻田絕大多數不受限制地種植水稻的現實,10%的鎘超標稻米基本反映當下中國的現實。
  • 深圳市售貝類抽檢七成鎘超標 帶子扇貝元貝超標最嚴重
    其中帶子、扇貝、元貝超標最嚴重,最高超10倍;市民食品攝入鉛含量未超標美國一份關於「紐約健康和營養檢測調查報告」顯示,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血液中鉛、鎘、汞等重金屬含量高於來自其他亞洲地區的移民,鉛比其他亞洲新移民高出44%,報告稱可能與亞洲人飲食有關。深圳人體內的重金屬含量到底如何?
  • 鎘大米再現江湖 重金屬超標食品案件該怎麼罰
    據了解,這次的鎘大米之所以被發現,是雲南昭通市鎮雄縣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檢查工作中,發現了一批不合格米線,進而追溯到了這批鎘超標大米。圖片來源 雲南共青團微博 據鎮雄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反饋,本次銷毀的不合格大米主要存在著黴爛變質、保質期超期、重金屬超標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問題,涉及15起案件,共銷毀大米99425公斤。在這15起案件中有13起重金屬超標案(主要是鎘超標),沒收並銷毀大米77350公斤,佔總銷毀比例的77.8%;查處時間為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涉及生產企業7家。
  • 廣東韶關農業局就鎘大米非毒大米言論致歉
    中新網韶關7月16日電(李凌 黃雲伍)廣東韶關市農業局16日就該局副局長陳少夢「鎘超標大米不是毒大米韶關市農業局副局長陳少夢近日在廣東省全國人大代表土壤重金屬汙染專題調研座談會上,就自己對鎘大米的認識發表了看法:鎘超標大米並不是毒大米,吃一兩年沒問題。陳少夢說:「鎘是一個長期的汙染,偶爾吃一餐超標的,長期都是安全的,這個可以說是沒事。什麼毒大米,我看吃一兩年沒問題。」該言論15日經媒體報導,引起極大反響。
  • 廣州免費為市民檢測大米鎘含量 檢測點大排長隊
    廣州免費為市民檢測大米鎘含量 檢測點大排長隊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成希 實習生/杜靜 梁市)昨日起,每逢周二越秀區工商分局將聯合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專家,免費接受市民送檢大米進行鎘含量的檢測。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精度稻米重金屬檢測儀3分鐘完成大米「體檢」
    用X射線給大米打一「槍」,3分鐘就可以查出被「體檢」大米是否重金屬超標。
  • 廣西具備對大米中重金屬快速測定能力 買米常換牌-廣西新聞網
    但您知道嗎,受汙染的大米很容易蓄積汞、砷、鉛、鎘等重金屬,危害人體健康。4月12日,記者從自治區質監局獲悉,我區已具備對大米中汞、砷、鉛、鎘等重金屬進行快速測定能力,這對維護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有重大意義。
  • 食品汙染物限量新標6月1日施行:大米中鎘等限量嚴於國際標準
    農獸藥殘留等限量另行制定  食品汙染物是食品從生產(包括農作物種植、動物飼養和獸醫用藥)、加工、包裝、貯存、運輸、銷售直至食用等過程中產生的或由環境汙染帶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學性危害物質。食品中汙染物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