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述評:大米鎘含量標準是否過嚴?

2020-11-22 財新

  【財新網】(記者 鄭道)湖南相當數量大米鎘含量超標的新聞,近半年來一再發酵,致使湖南全省大米銷售遭遇重創。學者內部關於中國大米鎘含量標準是否過嚴問題,再起辯論。

  財新記者赴湖南省當地採訪時發現,湖南省的鎘超標大米中,固然有鎘超標較嚴重的稻米,但數量更多的可能是輕微超標大米。後者鎘含量超過現有國家標準0.2毫克/千克,但普遍低於0.4毫克/千克,其中又以0.2毫克/千克-0.3毫克/千克之間居多。

  由於南方水稻土壤等原因,湖南省之外的江西、湖北、廣西等省份,也存在相當大數量的鎘輕微超標大米。

相關焦點

  • 廣州免費為市民檢測大米鎘含量 檢測點大排長隊
    廣州免費為市民檢測大米鎘含量 檢測點大排長隊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成希 實習生/杜靜 梁市)昨日起,每逢周二越秀區工商分局將聯合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專家,免費接受市民送檢大米進行鎘含量的檢測。
  • 鎘大米事件追蹤:大米廠家沒檢測鎘工商部門幫忙送檢
    22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天河區天平糧油批發市場了解到,廣州市工商局天河區分局天平工商所當天早上已經召集市場內50個經營大米的老闆開會,要求各大米批發商嚴格執行市政府的指示。  工商嚴查大米鎘含量檢測報告  22日,各工商所均收到了廣州市工商局轉發的市食安辦通報。天平工商所的負責人與大米批發商開完會後,又繼續對天平糧油批發市場進行現場檢查。
  • 湖南鎘超標大米收自當地農戶 官員稱或由肥料帶入
    因之前媒體爆出深圳從湖南採購的萬噸大米鎘超標,致湖南米業遇冷。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自5月16日廣州公布部分抽檢大米鎘超標後,作為其中多批次超標大米的產地,湖南攸縣和衡東縣通報稱,涉事米廠手續齊全,周邊也無重金屬企業。  生產環節如無汙染,是不是原稻的問題?但這些原稻均收自當地農戶,當地環保部門稱該流域監測,並無鎘超標。汙染大米的鎘從何而來,亟待相關部門查明公布。
  • 食品汙染物限量新標6月1日施行:大米中鎘等限量嚴於國際標準
    新標準逐項清理了以往食品標準中的所有汙染物限量規定,整合修訂為鉛、鎘、汞、砷、苯並[a]芘、N-二甲基亞硝胺等13種汙染物在穀物、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調味品、飲料、酒類等20餘大類食品的限量規定,刪除了硒、鋁、氟等3項指標,共設定160餘個限量指標。
  • 【科技日報】從大米鎘超標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滯後
    最近,廣東市場上檢測出產自湖南等地的大米鎘超標的事件,引起媒體和公眾廣泛關注。然而,縱觀此次事件,無論從稻米產地湖南攸縣土壤中鎘汙染來源的查找,還是廣東相關部門採取何種方法進行檢測,都顯得含混不清,而這些問題的背後,都無法迴避地指向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嚴重滯後。
  • 調查:抽樣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
    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受到鎘汙染,可能引發骨痛病。昨天有媒體報導了這一內容,引發了市民的廣泛關注。記者昨天採訪了從事這一調查的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的教授潘根興,他回應說,「不是市場上所有的大米都是這樣的,江蘇的樣品就沒啥問題,只能說我們抽查樣品的10%存在鎘超標,大家不必恐慌」。
  • 科學生活:人體攝入鎘有哪些危害?
    「也就是說,鎘的毒性累積而損害人體的效應是長期的,即使停止了食用高鎘大米,損害健康的狀況依然會持續。這對在鎘汙染區自種水稻自食大米的農民而言,以及對一直吃高鎘大米的城鎮居民來說,尤需警惕。」    疑是中毒應做檢測治療    要想早期發現是否有重金屬中毒,可以通過血、尿中重金屬的檢測,看體內重金屬含量是否超過人體的正常參考值的最大限值。
  • 漯河檢驗檢疫局:大米中鎘的測定能力驗證獲滿意結果
    近日,漯河檢驗檢疫局實驗室接到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測試評價中心組織實施的能力驗證反饋結果,參加的大米中鎘(Cd)的測定能力驗證獲得滿意結果。鎘不是人體必需的元素,鎘過量會使人體出現很多不良症狀。通常鎘中毒會導致咽喉幹痛、乾咳、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者出現支氣管、蛋白尿等。如長期接觸,會導致肺水腫、腎損害: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可能性。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大米中鎘生物有效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鎘(Cd)是土壤汙染中常見的有毒元素,全國首次土壤汙染普查結果顯示,重金屬Cd 汙染加重,全國土地Cd 的點位超標率為7.0%。有一項全國性調查表明,在礦區附近生產的所有稻米中,近65%的稻米中的鎘含量超過了米鎘國家食用標準(0.2 mg/kg)。
  • 廣東2208批次大米120批鎘超標 最嚴重接近標準值6倍
    廣東省食安辦23日公布廣州市等10個地市大米鎘含量抽檢數據。其中廣州檢出不合格批次最多,清遠產的連州油粘米鎘超標最嚴重,接近標準值的6倍。茂名市、潮州市全部合格。  據省食安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4月,廣東省組織開展了大米質量安全摸查工作,各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加強了對轄區內大米生產、流通、餐飲等環節的抽檢。
  • 鎘大米、鎘超標、鎘中毒,鎘這個元素究竟有多麼恐怖?
    基因越好的大米,就越容易吸收土壤裡的重金屬。南京一小學查出鎘超標大米 目前學校已全部查封剩餘大米。2019年6月21日,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學被查出一批大米鎘超標。公告中稱,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和骨骼損傷等危害。
  • 研究揭示飲食策略能降低大米中鎘的生物有效性
    鎘是環境中常見的有毒重金屬,經口攝入途徑是民眾暴露重金屬鎘的首要途徑。減少飲食中鎘的暴露是降低風險的有效可行策略。其中一個降低暴露風險的方法是儘量食用鎘含量低的農產品;另一方面,降低Cd在體內循環中的生物利用度是減少Cd暴露的另一種策略,而膳食補充劑在減輕或預防鎘中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我要上觀網|讀者擔憂美國大米質量 現行標準下無需談砷色變
    而水稻是所有糧食作物中砷富集能力最強的作物,水稻吸收的砷主要富集在稻殼麩皮中,所以糙米中的砷含量可能超出中國砷含量標準(美國目前還沒有食品中砷含量的聯邦標準)。之前美國知名獨立消費者雜誌《Consumer Reports》一份研究顯示,美國人每天吃一次大米,體內含砷量將增加44%。
  • 華南植物園揭示飲食策略能降低大米中鎘的生物有效性
    鎘是環境中常見的有毒重金屬,經口攝入途徑是民眾暴露重金屬鎘的首要途徑。減少飲食中鎘的暴露是降低風險的有效可行策略。其中一個降低暴露風險的方法是儘量食用鎘含量低的農產品;另一方面,降低Cd在體內循環中的生物利用度是減少Cd暴露的另一種策略,而膳食補充劑在減輕或預防鎘中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廣西具備對大米中重金屬快速測定能力 買米常換牌-廣西新聞網
    但您知道嗎,受汙染的大米很容易蓄積汞、砷、鉛、鎘等重金屬,危害人體健康。4月12日,記者從自治區質監局獲悉,我區已具備對大米中汞、砷、鉛、鎘等重金屬進行快速測定能力,這對維護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有重大意義。
  • 賀江水今明兩天到順德 甘竹灘鎘鉈含量未超標(組圖)
    區環保監測站數據顯示,目前最上遊的甘竹灘水域及均安杏壇兩水廠取水點,其水體鎘、鉈含量均未超標,且遠低於評價標準。順德水業控股公司表示市民可放心用水。  最新監測數據:西江水鎘鉈含量極低  據區環保監測站站長吳宗永介紹,賀江水流到達順德境內要耗時5天左右。
  • 廣東韶關農業局就鎘大米非毒大米言論致歉
    中新網韶關7月16日電(李凌 黃雲伍)廣東韶關市農業局16日就該局副局長陳少夢「鎘超標大米不是毒大米韶關市農業局副局長陳少夢近日在廣東省全國人大代表土壤重金屬汙染專題調研座談會上,就自己對鎘大米的認識發表了看法:鎘超標大米並不是毒大米,吃一兩年沒問題。陳少夢說:「鎘是一個長期的汙染,偶爾吃一餐超標的,長期都是安全的,這個可以說是沒事。什麼毒大米,我看吃一兩年沒問題。」該言論15日經媒體報導,引起極大反響。
  • 深圳市售貝類抽檢七成鎘超標 帶子扇貝元貝超標最嚴重
    糧食水產品檢出鉛鎘今年5月,廣東省抽檢的20批次大米中,深圳有6批次大米檢出鎘超標。而2012年深圳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結果顯示,深圳抽檢的427份糧食類樣品中,有1份檢出鉛超標、4份鎘超標。3787份,其中鉛含量超過國家安全標準的24份,檢測合格率為99.4%;鎘含量超過國家安全標準的64份,檢測合格率為98.3%。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精度稻米重金屬檢測儀3分鐘完成大米「體檢」
    用X射線給大米打一「槍」,3分鐘就可以查出被「體檢」大米是否重金屬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