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工商所的執法人員再次對東源糧油經營部進行檢查羊城晚報記者譚超攝
羊城晚報訊記者譚超報導:5月21日,廣州市長陳建華作出指示,廣州市範圍內米和米製品必須出具鎘的檢測合格報告,才能上架經營或使用(詳見本報21日A3版報導)。22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天河區天平糧油批發市場了解到,廣州市工商局天河區分局天平工商所當天早上已經召集市場內50個經營大米的老闆開會,要求各大米批發商嚴格執行市政府的指示。
工商嚴查大米鎘含量檢測報告
22日,各工商所均收到了廣州市工商局轉發的市食安辦通報。天平工商所的負責人與大米批發商開完會後,又繼續對天平糧油批發市場進行現場檢查。工商部門強調,除了必須提供鎘含量合格的檢測報告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流通環節大米經營者還應當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履行食品進貨查驗制度和進貨查驗記錄製度,其中包括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等有效證明文件。此外,如果是進口大米,還應提供有效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
下架大米上封條「暫不銷售」
根據廣東省工商局最新的抽查報告,天平糧油批發市場內的東源糧油經營部銷售的湖南省天曙牌香絲苗米被檢出鎘含量為0.76mg/kg,是標準上限(≤0.2 mg/kg)的幾近4倍。22日,天平工商所的執法人員再次對東源糧油經營部進行檢查,據該檔口的老闆介紹,「自從3月份被檢測出大米鎘超標後,不僅沒有再進該品牌的大米,而且所有湖南大米都不進了。」
據一位執法人員現場介紹,22日上午開始,各工商所開始對米和米製品經營者開展全面現場檢查,凡不能出具鎘檢測報告的米和米製品,一律先行下架。不過,不少大米批發商反映,「無法馬上提供鎘含量的合格檢測報告,廠家寄送過來需要時間,而下架的話又沒有儲存的地方。」對此,工商局的執法人員表示,「沒有倉庫的話,下架的大米可先移至店鋪的後面,並打上封條表明暫不銷售。」
鎘含量檢測費用僅需80元
此外,還有不少批發商提出,廠家是沒有檢測報告的。如東興糧油貿易商行的林經理就表示,大米廠家不會對每批次的大米都進行自檢,因此某些批次的鎘含量檢測報告是不可能索取的。
在東北遼寧神農嘉總經銷部的門店裡,一位工作人員甚至表示,從來都沒有檢測過鎘,「東北是平原,從來沒有出現過大米鎘超標的問題,所以我們的大米從來都沒有這方面的檢測報告。」
對此,工商所的執法人員表示,「還是先行下架,廠家沒有檢測報告,工商部門會幫助批發商聯繫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如果檢測合格,就可以再次上架銷售。」
那麼,批發商送檢大米的成本會不會很高?工商所的執法人員表示,「由於只需要檢測鎘一個項目,所以費用應該不高。」昨日,羊城晚報記者致電廣州市質監局了解到,到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檢測大米,如只檢測鎘一個項目,每批次的費用僅需80元。
佛山高明封存兩批「鎘大米」
來自當地兩個糧食加工廠,目前一家自送復檢等結果,另一家已自行停產
羊城晚報訊記者黃曉晴報導:省政府公布31批次鎘大米名單,佛山市高明區兩批大米「上榜」。22日,記者前往兩間涉事糧食加工廠走訪,發現鎘大米已被封存。其中,一家加工廠的負責人表示,該廠的大米來源於周邊,以往的檢測中大米鎘含量均合格,唯有4月12日生產的一批被檢出鎘超標,目前該廠已經自送復檢,正在等待結果;另外一家則已自行停產。
據了解,兩家「上黑榜」的企業是佛山市高明區西安荷豐糧食加工廠、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卓成糧食加工廠。
西安荷豐糧食加工廠位於西安鎮石硯坊,已經營十多年,較為簡陋,其4月12日生產的15kg/袋裝雪花粘米被檢出鎘含量為0.3mg/kg,超出標準值0.1mg/kg。目前,該加工廠仍在正常生產。
22日上午,幾名高明區工商、質監部門的執法人員到廠裡檢查。被檢出鎘超標的大米被質監部門貼上了封條,產品名稱為「雪花粘米」。加工廠負責人歐女士介紹,問題大米是3月份收購的晚稻,加工分裝為100包大米,每包30斤,賣出11包,工廠工人吃了10包,剩餘79包被封存。
加工廠內另一批尚未拋光的大米,也被貼上了封條,存放在另一個角落。歐女士稱,兩者都是同一批稻穀加工出來的,但後者是否鎘超標,尚未檢測,暫時封存。
更合鎮卓成糧食加工廠4月10日生產的50kg/袋裝大米鎘含量0.48mg/kg,超出標準值0.28 mg/kg。4月19日,該廠3噸大米被查出鎘超標。該加工廠負責人陳女士表示,這批稻穀是4月9日購進的,總計30噸。廠裡用這些原料加工出27噸大米產品。4月19日接到3噸大米鎘超標的檢測結果後,應有關部門要求,該廠隨即封存了全部27噸大米。
陳女士稱,由於不知道怎麼處理上述27噸大米,自大米被封存之日起,卓成糧食加工廠就停止了生產。「怎麼處理這些大米呢?質監部門也還沒有告訴我們。」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
多吃含鋅蔬菜可減少鎘的傷害
羊城晚報訊記者林世寧、實習生張適報導:鎘超標大米屢被檢出的消息,讓不少人擔心不已,萬一吃了鎘大米怎麼辦?如何避免潛藏的食品重金屬含量超標可能帶來的危害?
22日,在「節約糧食,從我做起——2013年廣東省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建議,「飲食多樣性,可以儘量避免誤食重金屬超標食品帶來的危害。」據悉,該活動由省科協、省教育廳主辦。
在啟動儀式後的講座中,針對近期廣州多批次大米被檢出鎘汙染,盧永根給市民支招:「如果擔心吃了鎘超標大米,傷害身體,可以多吃含鋅量高的蔬菜,例如西蘭花,可以減少鎘大米對健康的傷害。」
另外,盧永根特別提醒:「西洋菜在水環境中生長,會吸收水裡的重金屬,有些地方就是利用西洋菜來治理水源的重金屬汙染,要儘量少吃。」
南方網編輯:鍾素萍
作者: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