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大米事件追蹤:大米廠家沒檢測鎘工商部門幫忙送檢

2020-11-22 中安在線網站

  天平工商所的執法人員再次對東源糧油經營部進行檢查羊城晚報記者譚超攝

  羊城晚報訊記者譚超報導:5月21日,廣州市長陳建華作出指示,廣州市範圍內米和米製品必須出具鎘的檢測合格報告,才能上架經營或使用(詳見本報21日A3版報導)。22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天河區天平糧油批發市場了解到,廣州市工商局天河區分局天平工商所當天早上已經召集市場內50個經營大米的老闆開會,要求各大米批發商嚴格執行市政府的指示。

  工商嚴查大米鎘含量檢測報告

  22日,各工商所均收到了廣州市工商局轉發的市食安辦通報。天平工商所的負責人與大米批發商開完會後,又繼續對天平糧油批發市場進行現場檢查。工商部門強調,除了必須提供鎘含量合格的檢測報告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流通環節大米經營者還應當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履行食品進貨查驗制度和進貨查驗記錄製度,其中包括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等有效證明文件。此外,如果是進口大米,還應提供有效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

  下架大米上封條「暫不銷售」

  根據廣東省工商局最新的抽查報告,天平糧油批發市場內的東源糧油經營部銷售的湖南省天曙牌香絲苗米被檢出鎘含量為0.76mg/kg,是標準上限(≤0.2 mg/kg)的幾近4倍。22日,天平工商所的執法人員再次對東源糧油經營部進行檢查,據該檔口的老闆介紹,「自從3月份被檢測出大米鎘超標後,不僅沒有再進該品牌的大米,而且所有湖南大米都不進了。」

  據一位執法人員現場介紹,22日上午開始,各工商所開始對米和米製品經營者開展全面現場檢查,凡不能出具鎘檢測報告的米和米製品,一律先行下架。不過,不少大米批發商反映,「無法馬上提供鎘含量的合格檢測報告,廠家寄送過來需要時間,而下架的話又沒有儲存的地方。」對此,工商局的執法人員表示,「沒有倉庫的話,下架的大米可先移至店鋪的後面,並打上封條表明暫不銷售。」

  鎘含量檢測費用僅需80元

  此外,還有不少批發商提出,廠家是沒有檢測報告的。如東興糧油貿易商行的林經理就表示,大米廠家不會對每批次的大米都進行自檢,因此某些批次的鎘含量檢測報告是不可能索取的。

  在東北遼寧神農嘉總經銷部的門店裡,一位工作人員甚至表示,從來都沒有檢測過鎘,「東北是平原,從來沒有出現過大米鎘超標的問題,所以我們的大米從來都沒有這方面的檢測報告。」

  對此,工商所的執法人員表示,「還是先行下架,廠家沒有檢測報告,工商部門會幫助批發商聯繫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如果檢測合格,就可以再次上架銷售。」

  那麼,批發商送檢大米的成本會不會很高?工商所的執法人員表示,「由於只需要檢測鎘一個項目,所以費用應該不高。」昨日,羊城晚報記者致電廣州市質監局了解到,到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檢測大米,如只檢測鎘一個項目,每批次的費用僅需80元。

  佛山高明封存兩批「鎘大米」

  來自當地兩個糧食加工廠,目前一家自送復檢等結果,另一家已自行停產

  羊城晚報訊記者黃曉晴報導:省政府公布31批次鎘大米名單,佛山市高明區兩批大米「上榜」。22日,記者前往兩間涉事糧食加工廠走訪,發現鎘大米已被封存。其中,一家加工廠的負責人表示,該廠的大米來源於周邊,以往的檢測中大米鎘含量均合格,唯有4月12日生產的一批被檢出鎘超標,目前該廠已經自送復檢,正在等待結果;另外一家則已自行停產。

  據了解,兩家「上黑榜」的企業是佛山市高明區西安荷豐糧食加工廠、佛山市高明區更合鎮卓成糧食加工廠。

  西安荷豐糧食加工廠位於西安鎮石硯坊,已經營十多年,較為簡陋,其4月12日生產的15kg/袋裝雪花粘米被檢出鎘含量為0.3mg/kg,超出標準值0.1mg/kg。目前,該加工廠仍在正常生產。

  22日上午,幾名高明區工商、質監部門的執法人員到廠裡檢查。被檢出鎘超標的大米被質監部門貼上了封條,產品名稱為「雪花粘米」。加工廠負責人歐女士介紹,問題大米是3月份收購的晚稻,加工分裝為100包大米,每包30斤,賣出11包,工廠工人吃了10包,剩餘79包被封存。

  加工廠內另一批尚未拋光的大米,也被貼上了封條,存放在另一個角落。歐女士稱,兩者都是同一批稻穀加工出來的,但後者是否鎘超標,尚未檢測,暫時封存。

  更合鎮卓成糧食加工廠4月10日生產的50kg/袋裝大米鎘含量0.48mg/kg,超出標準值0.28 mg/kg。4月19日,該廠3噸大米被查出鎘超標。該加工廠負責人陳女士表示,這批稻穀是4月9日購進的,總計30噸。廠裡用這些原料加工出27噸大米產品。4月19日接到3噸大米鎘超標的檢測結果後,應有關部門要求,該廠隨即封存了全部27噸大米。

  陳女士稱,由於不知道怎麼處理上述27噸大米,自大米被封存之日起,卓成糧食加工廠就停止了生產。「怎麼處理這些大米呢?質監部門也還沒有告訴我們。」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

  多吃含鋅蔬菜可減少鎘的傷害

  羊城晚報訊記者林世寧、實習生張適報導:鎘超標大米屢被檢出的消息,讓不少人擔心不已,萬一吃了鎘大米怎麼辦?如何避免潛藏的食品重金屬含量超標可能帶來的危害?

  22日,在「節約糧食,從我做起——2013年廣東省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盧永根建議,「飲食多樣性,可以儘量避免誤食重金屬超標食品帶來的危害。」據悉,該活動由省科協、省教育廳主辦。

  在啟動儀式後的講座中,針對近期廣州多批次大米被檢出鎘汙染,盧永根給市民支招:「如果擔心吃了鎘超標大米,傷害身體,可以多吃含鋅量高的蔬菜,例如西蘭花,可以減少鎘大米對健康的傷害。」

  另外,盧永根特別提醒:「西洋菜在水環境中生長,會吸收水裡的重金屬,有些地方就是利用西洋菜來治理水源的重金屬汙染,要儘量少吃。」

  南方網編輯:鍾素萍

  作者:譚超

相關焦點

  • 福州四措施堵截"鎘大米" 鎘超標產區大米檢測安全後才能賣
    福州四措施堵截"鎘大米" 鎘超標產區大米檢測安全後才能賣www.fjnet.cn 2013-05-25 06:58  王烽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福州四措施堵截「鎘大米」榕城一些超市已要求大米供應商提供最新的質檢報告,特別是來自江西的大米
  • 廣州免費為市民檢測大米鎘含量 檢測點大排長隊
    南方日報訊 (記者/成希 實習生/杜靜 梁市)昨日起,每逢周二越秀區工商分局將聯合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專家,免費接受市民送檢大米進行鎘含量的檢測。此外,大米中的石蠟、米粉中的吊白塊、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乳製品的三聚氰胺,以及豬肉的瘦肉精等26個項目也可以幫您快速檢測。  昨日,市民在越秀區東山肉菜市場、越秀區工商分局機關大樓處排起了長龍,其中大米無疑成為市民送檢的焦點,不少群眾更肩負著幾家檢測大米的任務。據越秀工商分局食品科負責人介紹,送檢的大米需要過秤並填寫個人信息相關信息,全程只需一分鐘。
  • 湖南鎘超標大米收自當地農戶 官員稱或由肥料帶入
    因之前媒體爆出深圳從湖南採購的萬噸大米鎘超標,致湖南米業遇冷。新華社記者 白禹 攝  自5月16日廣州公布部分抽檢大米鎘超標後,作為其中多批次超標大米的產地,湖南攸縣和衡東縣通報稱,涉事米廠手續齊全,周邊也無重金屬企業。  生產環節如無汙染,是不是原稻的問題?但這些原稻均收自當地農戶,當地環保部門稱該流域監測,並無鎘超標。汙染大米的鎘從何而來,亟待相關部門查明公布。
  • 有人舉報江西九江現"鎘大米" 調查組赴現場檢驗
    舉報信稱,環保志願者在九江市九江縣港口街取樣送檢後發現,村民所產稻穀及其耕地中重金屬鎘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標。10日傍晚,九江市柴桑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就此事發布回應,表示已經組織調查組趕赴現場調查,將集中收存疑似汙染大米,待檢驗結果確認後,對確屬汙染的大米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理。
  • 金索坤-多種方法檢測鎘大米時間對比
    近年來,「鎘大米」事件層出不窮。尤其是近期的「雲南昭通市鎮雄縣銷毀一批來自湖南益陽的重金屬超標大米」的報導又一次引起了大眾對於「鎘大米」的關注。此次事件7家涉事企業被立案調查,事件相關的99425公斤大米被銷毀。對穀物中尤其是大米中鎘元素的檢測再次成為急切的需求。
  • 廣東中山檢出鎘大米 同一批次米在珠海檢測合格
    廣東中山檢出鎘大米 同一批次米在珠海檢測合格 2013年05月27日03:14 來源:南方都市報
  • 廣東韶關農業局就鎘大米非毒大米言論致歉
    中新網韶關7月16日電(李凌 黃雲伍)廣東韶關市農業局16日就該局副局長陳少夢「鎘超標大米不是毒大米韶關市農業局副局長陳少夢近日在廣東省全國人大代表土壤重金屬汙染專題調研座談會上,就自己對鎘大米的認識發表了看法:鎘超標大米並不是毒大米,吃一兩年沒問題。陳少夢說:「鎘是一個長期的汙染,偶爾吃一餐超標的,長期都是安全的,這個可以說是沒事。什麼毒大米,我看吃一兩年沒問題。」該言論15日經媒體報導,引起極大反響。
  • 遏制鎘大米刻不容緩,土壤重金屬檢測是根本!
    4月24日,湖南省益陽市委宣傳部表示,針對「雲南昭通市鎮雄縣銷毀一批來自湖南益陽的重金屬超標大米」的報導,益陽市通過調查核實相關情況,決定對7家涉事企業予以立案調查。鎘等重金屬汙染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初期,日本富山縣由於鎘引起的「痛痛病」使鎘汙染走向人類視野,教科書中的歷史事件如今卻近在眼前。
  • 鋼研納克:從源頭深度剖析鎘大米——檢測綜合解決方案參考
    鎘大米重現江湖,這次還是湖南。4月24日,湖南省益陽市委宣傳部表示,針對「雲南昭通市鎮雄縣銷毀一批來自湖南益陽的重金屬超標大米」的報導,益陽市通過調查核實相關情況,決定對7家涉事企業予以立案調查,坐實了問題大米來自湖南益陽。
  • 鎘大米再現江湖,檢測一刻不能放鬆
    鎘大米事件根據澎湃新聞報導,2020年4 鎘是一種有害重金屬,進入人體可引起骨痛等症狀,嚴重時將導致「痛痛病」。因此,鎘米也被公認為「毒大米」。這麼大量的毒大米流入市場,這意味著糧食安全相關的監管和檢測還需加強。
  • 鎘大米、鎘超標、鎘中毒,鎘這個元素究竟有多麼恐怖?
    鎘大米事件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的潘根興教授,早在幾年前,就發現了種植水稻的土壤中重金屬超標的狀況,其中稻米對於鎘汙染的吸附作用明顯強於玉米、大豆等其他的作物品種。基因越好的大米,就越容易吸收土壤裡的重金屬。南京一小學查出鎘超標大米 目前學校已全部查封剩餘大米。2019年6月21日,南京市花港第一小學被查出一批大米鎘超標。公告中稱,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和骨骼損傷等危害。
  • 鎘大米再現江湖 重金屬超標食品案件該怎麼罰
    據了解,這次的鎘大米之所以被發現,是雲南昭通市鎮雄縣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日常檢查工作中,發現了一批不合格米線,進而追溯到了這批鎘超標大米。經溯源,根據其大米包裝袋上標註名稱顯示,這7家企業均屬湖南省益陽市。4月24日,益陽市回應稱,已對涉事的7家企業立案調查。 此次系列案件中鎘大米的關注度最高。「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那麼鎘大米中的鎘到底是什麼?有什麼危害?來源於哪裡?有什麼預防汙染的措施?對於監管部門如何科學嚴謹的查處相關案件?
  • 科學生活:人體攝入鎘有哪些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你即使吃了幾次鎘大米也不會馬上中毒。因為,鎘汙染造成的健康危害需要長期積累才會顯現,在時間上具有滯後性。「也就是說,鎘的毒性累積而損害人體的效應是長期的,即使停止了食用高鎘大米,損害健康的狀況依然會持續。這對在鎘汙染區自種水稻自食大米的農民而言,以及對一直吃高鎘大米的城鎮居民來說,尤需警惕。」
  • 涉事米廠3月底已知鎘超標 鄰居稱前日才停止加工
    但他的鄰居透露,這家米廠直到5月19日才停止加工大米。  在廣州市食藥監局公布的鎘超標的8批次米及米製品生產廠家中,湖南攸縣佔了五個批次,其中大同橋鎮大板米廠一家獨佔三個批次。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該廠負責人否認在加工環節出現汙染情況,並稱所有大米原料均來自當地。
  • 鎘大米,敲響校園食品安全警鐘
    儘管此次學校食堂大米檢測出重金屬超標應為個案,但學生食堂所使用大米檢測的機制,包括採購大米的相關證書是否有貴金屬檢測項目,反饋給學校的抽檢結果能否更快,均應該引起相關部門和學校的重視。    事件:    食堂大米鎘含量超標    2016年南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南海轄區範圍內的區屬直管學校食堂、高等院校食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食堂及集中用餐配送單位共47家企業開展抽檢。抽檢的品種為大米和餐用具,抽檢總數為283批次,其中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99.3%。
  • 調查:抽樣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
    10%左右的市售大米鎘超標受到鎘汙染,可能引發骨痛病。昨天有媒體報導了這一內容,引發了市民的廣泛關注。記者昨天採訪了從事這一調查的南京農業大學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研究所的教授潘根興,他回應說,「不是市場上所有的大米都是這樣的,江蘇的樣品就沒啥問題,只能說我們抽查樣品的10%存在鎘超標,大家不必恐慌」。
  • 以史為鑑:盤點近些年震驚全國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
    但總是有一些商家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而置大眾的健康於不顧,從而出現一個又一個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近十幾年來震驚全國的食品安全事件。此次事件,總共有6個嬰孩因喝了毒奶死亡,逾30萬兒童患病。如果說三聚氰胺事件摧毀了國產奶粉,那麼從2005年-2011年之間屢禁不止的皮革牛奶事件,則徹底摧毀了國產液態奶。
  • 檢測顯示:「麻雀搶食大米」樣品符合國家標準
    新華網重慶7月9日電(記者周凱)記者9日從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麻雀搶食大米」已經完成送檢樣品檢測,國家規定的29個指標檢測結果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近日,有媒體報導「湖北宜昌一碼頭麻雀搶食散落大米後集體死亡」,引發群眾擔憂。
  • 湖北回應「麻雀死亡事件」:大米檢測合格
    據新華社電(記者 李思遠)湖北省宜昌市政府8日召開專題會議決定,「麻雀死亡事件」將由食品安全事件轉為野生鳥類農藥中毒問題查處,由相關部門對麻雀死亡的中毒原因繼續調查。  在宜昌市政府發布消息之前,8日19時,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對外確認,「湖北宜昌麻雀死亡事件」中所涉大米抽樣樣品檢測已完成,所有樣品均符合國家標準。  宜昌市副市長劉建新表示,涉事大米再次被確認不含有呋喃丹,各個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經專家分析,事件已經不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宜昌市依法將其由食品安全事件轉為野生鳥類農藥中毒問題查處。
  • 麻雀死亡事件大米檢測合格 中毒原因繼續調查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8日召開專題會議決定,「麻雀死亡事件」將由食品安全事件轉為野生鳥類農藥中毒問題查處,由相關部門對麻雀死亡的中毒原因繼續調查。  在宜昌市政府發布消息之前,8日19時,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對外確認,「湖北宜昌麻雀死亡事件」中所涉大米抽樣樣品檢測已完成,所有樣品均符合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