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軌跡圖樹立了我們的宇宙觀,真實的太陽系,比例如此誇張

2020-12-04 趣玩歷史

文/惜談

行星軌跡圖樹立了我們的宇宙觀,真實的太陽系,比例如此誇張

從小學數學課堂中學過比例尺概念之後,大家就都知道我們在出版物圖片上所見的地圖、模型都不是真實的大小尺寸,而是進行整體比例縮小之後的狀態。而我們也都知道太陽系是一個遼闊的空間範圍,當我們學習或者嘗試了解太陽系當中幾大行星的運行模式時,都會參照行星運行軌跡圖:幾大行星都有各自圍繞太陽的運行軌道。

但是這些出版物是為了方便大家清晰明了地了解行星之間的關係和狀態,但它們是否真的代表太陽系的真實狀態呢?相信大家肯定沒有從行星軌跡圖旁邊看到比例尺的標誌吧。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試圖重現太陽系的真實比例,如果沒有,我們可以今天來一起看一看。我們曾經的宇宙關可能就是依照這樣一張行星運行軌跡圖來建立的,但當我們對這個太陽系比例進行重構之後,也許就能還原大家一個真實的宇宙觀了。

重構之前,我們肯定要了解一系列真實的數據,各大行星的直徑大小,彼此之間的距離差距都是不得不關注的。但是這些數據都是千萬公裡級別的。我們就直接向大家展示縮小之後的大小吧,由於太陽就是太陽系的中心,它的直徑大小是140萬公裡,那麼我們就暫且將太陽設立為一個一米的小圓球,那這個比例尺就有點驚人了:1:1400000000。那當太陽變成一米的小圓球之後,其他的行星又變得如何呢?跟太陽之間的距離又是多少呢?

根據和太陽的距離遠近來依次羅列,水星變成了一個直徑0.348釐米的小圓球,它位於距離太陽約41米的地方。金星個頭大一點,0.8釐米,距離太陽約77米,我們地球變成了0.9釐米,但是離太陽約107米。跳過火星、木星和土星,我們來看看大一點的天王星,跟一米的太陽相較,體型較大的天王星也還只是一個3.65釐米的小圓球,但是它卻距離太陽2000多米。餘下的就不一一羅列了,但是各位有興趣的可以上網查找這些行星的大小跟距日距離之後,自己建個模型。

但是從小編羅列的這些數據,大家就應該能夠看出,太陽系真實的比例跟我們平時所見到的行星軌跡圖實在相差太多了。幾個幾釐米的小球之間相差幾百上千米,而真實的距離我們要放大十四億倍......是不是很誇張呀!

估計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宇宙觀受到了衝擊,但是從實際情況考慮,我們的出版物是不可能還原真實的比例的,為我們所展示的圖片內容也是根據行星大小和距日距離相對模擬出的狀態,但是大家也不能被這些圖片誤導,真實的太陽系可不是這麼擁擠的,甚至還顯得空曠得異常誇張呢。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是扁平的?真實的太陽系模擬運動軌跡圖,超出你的想像
    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太陽系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太陽系,真實的太陽系其實比教科書要複雜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黃道平面看太陽系運行圖從中我們可以推測出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應該是這樣的:八顆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然後太陽攜帶著這八顆行星往前飛行,在銀河系周圍形成一個圓形或者橢圓形運行軌跡,在太陽系往前飛行的時候,八顆行星在圍繞著太陽系旋轉的時候也被太陽拖著往前飛行,於是我們腦海就形成這樣一個畫面:太陽系攜帶著八顆圍繞它旋轉的行星往前飛行,在太陽系飛行途徑的地方留下長長飛行痕跡,這才是太陽系真實的運行軌跡圖,可能用文字講解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很抽象,下面就用動態來表達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相信你一看就會明白
  • 你還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其實是這樣的
    冥王星不在黃道平面被踢出行星行列,沒有了冥王星,其他行星都在黃道平面,這樣美觀多了不過有人說,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太陽系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太陽系,真實的太陽系其實比教科書要複雜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靜止的太陽系圖,其實太陽系每時每刻都在運動原來我們上學時候從書中看到的太陽系其實是靜止的,但實際太陽系並非是靜止不動的,太陽系也存在公轉現象,太陽系其實是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它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現象是相同的,地球帶著月球圍繞太陽公轉,太陽則帶著八顆行星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地球的運行狀態是樣的:月球圍繞著地球旋轉
  • 科普:太陽系是扁平的?真實太陽系運動軌跡,超出你的想像
    冥王星不在黃道平面被踢出行星行列,沒有了冥王星,其他行星都在黃道平面,這樣美觀多了不過有人說,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太陽系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太陽系從黃道平面看太陽系運行圖從中我們可以推測出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應該是這樣的:八顆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然後太陽攜帶著這八顆行星往前飛行
  • 你認為太陽系是平的?真實模擬太陽系軌跡圖,顛覆你的理解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想知道,我們的太陽系不是平的,為什麼旅行者1必須沿著太陽系的平面飛行,而飛出太陽系需要40多年,如果旅行者1朝太陽系的兩個方向飛去,他能不能飛得更快?旅行者1已經離開了太陽系飛事實上這種觀點太片面了,因為僅僅依靠我們教科書中的太陽系計劃,我們認為旅行者1可以飛下來或飛起來,然後飛可以很快離開太陽系,事實上無論旅行者1是向下還是向上飛,都不能很快飛出太陽系,甚至比從「平面」飛飛得慢,為什麼呢?
  • 你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顛覆你的認知
    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太陽系其實這個觀點太過於片面了,因為只憑藉我們教科書中的太陽系平面圖,就片面地認為旅行者1往下或許往上飛行,就可以很快飛出太陽系,其實真實的情況是不管旅行者1號是往下還是往上飛行,都不能很快地飛出太陽系,甚至比從「平面」飛出太陽系還要慢,為什麼這麼說呢?
  • 真實比例的太陽系
    太陽系天體大小的真實比例太陽系中的主要天體如果按照比例縮小會是怎樣的呢?太陽系天體距離的真實比例我們設想一下,在學校的操場中心放置著縮小成一間教室這麼大的太陽。你猜猜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會在什麼地方?跑道上?不是!
  • 太陽系的真實比例是什麼樣的?
    太陽系的真實比例實在不太好描述,因為有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假如要看到完整太陽的話,那麼水星甚至地球都看不清了,如果要看清地球的話,那很抱歉,太陽也只有局部了!下圖就可以可以用比較直觀的模式來感受下太陽的大小!
  • 課本中太陽系配圖比例失調,這才是太陽系天體大小和距離真實比例
    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一些關於太陽系的基礎知識了。我們從課本上了解到,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括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六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
  • 真實的太陽系比例,顛覆你的認知
    下面的三幅圖是我們地理課本或地圖冊看到的太陽系:太陽系太陽系那我現在告訴你,這些圖片裡的行星和太陽的比例是完全失真的。真實的比例應該是.........。。。。。。。。。。。。。。。。。接下來再看看其他的行星的真實比例:(算了好久)水星:直徑0.7毫米,相當於一顆芝麻大小,距離籃球10.6米,差不多在三分線附近;金星:直徑約1.8毫米,相當於一顆南方大米大小,距離籃球18.6米,差不多在對面罰球線的位置地球:直徑約2
  • 看完太陽系的真實比例,才發現我們對天文尺度的認知太淺顯了!
    在開始我們今天的主題——「認知太陽系的真實比例」之前,先給大家講幾個概念,好讓大家對太陽系有個基本的認知。1、什麼是天文單位(A.U)?關於太陽系的真實比例,先來一張太陽、木星、地球的真實對比圖,如果太陽縮小成為一個約1.64米直徑的圓球,那麼地球大概就是小的時候玩的玻璃彈珠。
  • 平常我們看到的關於太陽系圖片,天體之間的比例是真實的嗎?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平常我們看到的關於太陽系圖片,天體之間的比例是真實的嗎?人類有能力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之後,對於太陽系是最頻繁關注的,相信大家能夠比較熟悉的也是太陽系,畢竟我們的地球就生存在太陽系當中。眾所周知,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關於八大行星的圖片。
  • 太陽系的真實比例,遠超你的想像
    ,它是被潮汐鎖定的,它是被潮汐鎖定的,從地球上其實我們看,從地球上看水星金星其實是很難觀測的,它們都是「地內行星」,所以水星和金星大部分時間是和太陽是「同框」的,這兒金星水星,也就是說我們看它們的時候基本上太陽就像個遠光燈,照的旁邊啥都看不見,所以地內行星通常都是靠傍晚那一會兒,那一小段兒時間才能來觀測,大部分時間是很難觀測到的,這也是為啥系外行星很難被觀測到的原因,因為行星只能靠反射它的恆星的那一點點光
  • 為什麼一張圖片上無法呈現出真實的太陽系八大行星
    最近在想,為什麼沒有一張真實比例圖的太陽系呢?如果網上沒人做,我為什麼不親自嘗試一下呢?於是,我開始做了起來。當我把八大行星的圖片格式固定好後。我發現要展示相對準確的還是比較難實現的。這算是ps中能展示相對精確的比例了儘管有些誇張,但是我覺得還能接受。於是我想著以真實的距離展示出來。
  • 原來這才是真實的太陽系比例,過于震撼
    有關太陽系模型的圖片我們已經很是熟悉,但是你知道嗎?這些模型圖片中各行星的大小和位置比例一直都是不準確的。因為太陽系的範圍實在是太大了,人們很難按照真實的比例做出來。而我們課本上看到的圖片只是教材編寫人員為了便於我們形象直觀的了解各行星。
  •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真實運動軌跡,顛覆你的認知!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真實運動軌跡,顛覆你的認知!太陽系是一個由8顆行星以及,67顆衛星和無數的小天體組成的天體系統。在這個天體內所有的一切都是共同圍繞太陽旋轉的,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的太陽系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但是你知道太陽系在銀河系中運動的真實軌跡面貌嗎?
  • 太陽系究竟有多大?真實比例震驚你!
    你認識太陽系嗎?  一說到太陽系,你腦海中是不是出現這樣一幅圖畫:  以太陽為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整整齊齊排布其中,在各自的軌道中圍繞著太陽不停地轉呀轉,整個太陽系有點像一個巨大的永不停歇的旋轉木馬。  要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真實的太陽系,那最合適的詞恐怕就是空曠。
  • 四個新發現顛覆原有宇宙觀,真實的宇宙原來是這樣?充斥多種物質
    最近就有研究人員總結了最新的四個發現,每一件都超乎人們的想像,一個全新的宇宙觀正在科技的支持下不知不覺地建立起來 而研究發現,宇宙中布滿了星際塵埃,並且油脂碳原子的比例佔宇宙碳總量的1/4。
  • 為什麼教科書上的太陽系示意圖比例都是錯的?真實宇宙極為空曠
    我們常常會看到類似下面的太陽系宣傳圖片。教科書上也大致如此。此類圖其實存在嚴重誤導,真實的太陽系幾乎沒有辦法在行星全都可視的情況下用一張普通A4紙來呈現。假設我們以冥王星為邊界,將冥王星與太陽間的平均距離假設為4米直徑,然後看一看太陽系各天體的真實大小,以及與太陽的距離按同樣比例會是什麼樣。冥王星與太陽距離 ~ 40天文單位(長度單位,歷史上約等於地球跟太陽的平均距離。
  • 「等比例模擬太陽系」大型科普活動
    2018年科技活動周將於5
  • 可能連美國宇航局也發現不了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尼比魯
    太陽系有多少個顆行星?想必大家都會回答八個。不過可能會有些小夥伴依稀記得是九大行星。這也不怪你們,因為以前的確是九大行星。只是後來悲催的冥王星被降級成了矮行星,所以才成了八大行星。但其實,還有一顆傳說中的行星,只是連美國宇航局「NASA"也找不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