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太陽系是扁平的?真實太陽系運動軌跡,超出你的想像

2020-08-19 科學與未知

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個很普通的恆星系,因為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1000億個這樣的恆星系,太陽系只不過是這1000億大家族中一個普通的一員,但是太陽系也是獨特的,因為就目前為止只有在太陽系中發現了生命和文明,太陽系能夠誕生出生命得益於它獨特的構造,從教科書上我們可以知道,太陽系的大體結構是中間是太陽,然後四周有八顆恆星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這八顆恆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而生命就誕生在距離太陽第三遠的地球上,這八顆行星億萬年來一直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於是就形成了我們所在的太陽系。

我們從書上看到的太陽系

其實在之前太陽系是有九顆行星的,被踢出行星行列的那顆星球就是著名的冥王星,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太陽系行星行列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的運行軌道不在太陽系的黃道平面上,那什麼是黃道平面?所謂的黃道平面是各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時形成一個軌道平面,各大行星運行軌道都在這個平面上,唯獨冥王星的運行軌道不在,冥王星的運行軌道與黃道平面形成了一個17°的傾斜角,由於冥王星運行軌道不在黃道平面上,又或者科學家出於情感因素覺得冥王星影響了太陽系的「美觀」,因此最終把冥王星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沒有了冥王星的太陽系,八大行星都在黃道平面上運行,看起來非常的美觀,也更好理解。

冥王星不在黃道平面被踢出行星行列,沒有了冥王星,其他行星都在黃道平面,這樣美觀多了

不過有人說,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太陽系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太陽系,真實的太陽系其實比教科書要複雜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靜止的太陽系圖,其實太陽系每時每刻都在運動

原來我們上學時候從書中看到的太陽系其實是靜止的,但實際太陽系並非是靜止不動的,太陽系也存在公轉現象,太陽系其實是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它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現象是相同的,地球帶著月球圍繞太陽公轉,太陽則帶著八顆行星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地球的運行狀態是這樣的:月球圍繞著地球旋轉、然後月球被地球引力牽引著圍繞太陽旋轉,地球帶著月球往前飛行,在太陽周圍形成了一個圓形的運行軌跡。

從黃道平面看太陽系運行圖

從中我們可以推測出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應該是這樣的:八顆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然後太陽攜帶著這八顆行星往前飛行,在銀河系周圍形成一個圓形或者橢圓形運行軌跡,在太陽系往前飛行的時候,八顆行星在圍繞著太陽系旋轉的時候也被太陽拖著往前飛行,於是我們腦海就形成這樣一個畫面:太陽系攜帶著八顆圍繞它旋轉的行星往前飛行,在太陽系飛行途徑的地方留下長長飛行痕跡,這才是太陽系真實的運行軌跡圖,可能用文字講解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很抽象,下面就用動態來表達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相信你一看就會明白,如下圖:

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靜態展示

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太陽帶著八顆行星往前飛

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

像不像一位青蛙媽媽帶著八個小蝌蚪在池塘裡面遊泳,唯一的區別在於真正的蝌蚪是跟在青蛙媽媽的後面,而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運行軌道和太陽是在同一個平面,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黃道平面,之所以八顆行星和太陽都運行在同一個軌道平面,這與太陽系形成有關,太陽系剛形成的時候,那些宇宙塵埃星雲都分散在同一個平面上,後來由於引力、碰撞等原因這些星雲塵埃形成了太陽和其他行星,儘管形成了星球,但是它們與太陽在同一個平面沒有發生改變。

從黃道平面上方觀測的太陽系運行圖

以黃道平面為參照物看到的太陽系運行圖

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形成了統一的軌道平面,也就是黃道平面,教科書上給我們展示的太陽系其實就是以太陽系的黃道平面,但是這樣是無法了解太陽系的真實面貌的,因為除了可以在黃道平面觀測太陽系,還可以從太陽系的側面、後面、上方等廣角角度去觀察太陽系,如果從這三個面觀察太陽系,就可以看到太陽系其實是太陽拖著其他八大行星向前飛行,這才是太陽系最真實的運行面貌,如果你知道了太陽系的真實運動軌跡圖,也基本可以想像出銀河系的真實軌跡圖了。

——————————————

科學、未知、解密、揭秘、宇宙、生命、文明,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科學與未知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是扁平的?真實的太陽系模擬運動軌跡圖,超出你的想像
    ,真實的太陽系其實比教科書要複雜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靜止的太陽系圖,其實太陽系每時每刻都在運動原來我們上學時候從書中看到的太陽系其實是靜止的,但實際太陽系並非是靜止不動的,然後太陽攜帶著這八顆行星往前飛行,在銀河系周圍形成一個圓形或者橢圓形運行軌跡,在太陽系往前飛行的時候,八顆行星在圍繞著太陽系旋轉的時候也被太陽拖著往前飛行,於是我們腦海就形成這樣一個畫面:太陽系攜帶著八顆圍繞它旋轉的行星往前飛行,在太陽系飛行途徑的地方留下長長飛行痕跡,這才是太陽系真實的運行軌跡圖,可能用文字講解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很抽象,下面就用動態來表達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相信你一看就會明白
  • 你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顛覆你的認知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疑惑,我們的太陽系不是扁平的嗎,為什麼旅行者1號要捨近求遠沿著太陽系的平面飛行,花費40多年才飛出太陽系,如果旅行者1號朝著太陽系上下兩個方向飛行,不是可以更快的飛出太陽系嗎?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太陽系其實這個觀點太過於片面了,因為只憑藉我們教科書中的太陽系平面圖,就片面地認為旅行者1往下或許往上飛行,就可以很快飛出太陽系,其實真實的情況是不管旅行者1號是往下還是往上飛行,都不能很快地飛出太陽系,甚至比從「平面」飛出太陽系還要慢,為什麼這麼說呢?
  • 你還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其實是這樣的
    冥王星不在黃道平面被踢出行星行列,沒有了冥王星,其他行星都在黃道平面,這樣美觀多了不過有人說,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太陽系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太陽系,真實的太陽系其實比教科書要複雜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靜止的太陽系圖,其實太陽系每時每刻都在運動原來我們上學時候從書中看到的太陽系其實是靜止的,但實際太陽系並非是靜止不動的,太陽系也存在公轉現象,太陽系其實是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它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現象是相同的,地球帶著月球圍繞太陽公轉,太陽則帶著八顆行星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地球的運行狀態是樣的:月球圍繞著地球旋轉
  •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真實運動軌跡,顛覆你的認知!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真實運動軌跡,顛覆你的認知!太陽系是一個由8顆行星以及,67顆衛星和無數的小天體組成的天體系統。在這個天體內所有的一切都是共同圍繞太陽旋轉的,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的太陽系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但是你知道太陽系在銀河系中運動的真實軌跡面貌嗎?
  • 你認為太陽系是平的?真實模擬太陽系軌跡圖,顛覆你的理解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想知道,我們的太陽系不是平的,為什麼旅行者1必須沿著太陽系的平面飛行,而飛出太陽系需要40多年,如果旅行者1朝太陽系的兩個方向飛去,他能不能飛得更快?旅行者1已經離開了太陽系飛事實上這種觀點太片面了,因為僅僅依靠我們教科書中的太陽系計劃,我們認為旅行者1可以飛下來或飛起來,然後飛可以很快離開太陽系,事實上無論旅行者1是向下還是向上飛,都不能很快飛出太陽系,甚至比從「平面」飛飛得慢,為什麼呢?
  • 太陽系在星際空間中的真實運動軌跡,你見過嗎?
    在星際空間中太陽系的真實運動軌跡: 太陽風就是太陽不斷釋放出帶電粒子,流經太陽繫到達海王星的軌道。日球層是太陽風和太陽的磁場,作為保護太陽系的泡沫,使它免受宇宙射線的傷害。日球層橫跨230億英裡(370億公裡),太陽帶著整套「裝備」,穿過星際空間。 儘管先前的工作表明,太陽在穿過星際空間時,它有像彗星一樣的尾巴,一直伸展到太陽系後面。
  • 超震撼,太陽系真實運轉軌跡,顛覆你的「傳統概念」
    旋轉著的太陽系提起太陽系,你的腦海中出現的太陽系的樣子一定是這樣的:真實的太陽系運轉是這樣的:是不是覺得很震撼?很顛覆你以往對太陽系的印象啊?它就是像顆彗星一樣運動,旁邊帶著八大行星。嚴格而言,地球的公轉軌跡是無止境的螺旋。所以,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旋轉中,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
  • 超震撼,太陽系真實運轉軌跡,顛覆你的「傳統概念」
    旋轉著的太陽系提起太陽系,你的腦海中出現的太陽系的樣子一定是這樣的:或者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平時在科普讀物上見到的太陽系就是長這樣的。我們都知道,地球和它的兄弟們都是圍繞著太陽運轉,這沒錯。但是,太陽系的運轉並不是太陽待在中間不動,行星圍繞它轉圈。真實的太陽系運轉是這樣的:是不是覺得很震撼?
  • 太陽系是扁平的,旅行者號向上向下飛,是不是很快會飛出太陽系?
    太陽系是扁平的,但太陽的引力範圍不是扁平的;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處於黃道面,但太陽系其它天體未必都處於黃道面,外海王星區的柯伊伯帶離散盤天體軌道大多和黃道有夾角,有的甚至垂直。當引力、氣體壓力、磁場和自轉共同作用在收縮的星雲時,它開始變得扁平成為旋轉的「原行星盤」,直徑大約200個天文單位,並且中心有一個稠密的原始恆星。最終中心形成了太陽,周圍逐漸形成了行星,它們的公轉方向完全和太陽的自轉方向一致,這個「原行星盤」的盤面就是日後的黃道面。從以上敘述可看出,太陽系各大行星及主要天體大都處於黃道面,使太陽系物質分布呈扁平形狀。
  • 別再被天體模型限制你的思維,來看看太陽系真實的樣子
    太陽系的直徑大概為兩光年也就是說光線從太陽系的這頭傳到太陽系的另一頭需要兩年時間,要知道光線從太陽傳播到地球需要8分十五秒,從地球傳播到月球需要1.2秒,這樣想想兩光年這距離實在是嚇人,當然在宇宙的尺度來講兩光年並不算遠。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 行星軌跡圖樹立了我們的宇宙觀,真實的太陽系,比例如此誇張
    文/惜談行星軌跡圖樹立了我們的宇宙觀,真實的太陽系,比例如此誇張從小學數學課堂中學過比例尺概念之後,大家就都知道我們在出版物圖片上所見的地圖、模型都不是真實的大小尺寸,而是進行整體比例縮小之後的狀態而我們也都知道太陽系是一個遼闊的空間範圍,當我們學習或者嘗試了解太陽系當中幾大行星的運行模式時,都會參照行星運行軌跡圖:幾大行星都有各自圍繞太陽的運行軌道。但是這些出版物是為了方便大家清晰明了地了解行星之間的關係和狀態,但它們是否真的代表太陽系的真實狀態呢?相信大家肯定沒有從行星軌跡圖旁邊看到比例尺的標誌吧。
  • 網友疑惑:太陽系不是扁平的嗎?為何飛船不向下飛出太陽系?
    在討論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網友就很疑惑:太陽系不是扁平的嗎?為何飛船不向下飛出太陽系?,也就是網友口中所說的「扁平」的,那麼如果人類的飛船在這個扁平空間內向上或者向下飛行,是不是更容易飛出太陽系呢?首先太陽系是扁平的這個說法是不對的,你不能因為行星的大致軌道在近似於同一水平面就說整個太陽系就是扁平狀的。但是實際上太陽的引力作用於整個太陽系,沒有說太陽系引力只作用於水平方向的。
  • 太陽系究竟有多大?真實比例震驚你!
    要用一個形容詞來形容真實的太陽系,那最合適的詞恐怕就是空曠。  如果用一個長寬都是100米的正方形操場來模擬整個太陽系,太陽所佔的空間不到1毫米,而這1毫米的太陽中卻有著整個太陽系99.8%的質量。而地球呢,大約只有你一根頭髮的直徑的十分之一大小,放在你面前你都看不到。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太陽繫到底有多大?
  • 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什麼太空飛行器不向上或者向下發射飛出太陽系?
    從各種圖片及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太陽系的星體幾乎都處於同一個平面上,也就是說太陽系是扁平的,上下區域幾乎都是空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類發射的太空飛行器都是在扁平空間內飛行,而不向上或者向下飛行,那樣不是更加容易飛出太陽系嗎?
  • 真實比例的太陽系
    你喜歡天文學嗎?你認識太陽系嗎?一說到太陽系,你腦海中是不是出現這樣一幅圖畫:太陽位於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整整齊齊排布其中,在各自的軌道中圍繞著太陽不停地轉呀轉,整個太陽系有點像一個巨大的永不停歇的旋轉木馬。腦海中的太陽系是不是這個樣子?
  • 太陽系銀河系都是扁平的,地球兩端的南北極夜空還能看到星星嗎?
    太陽系和銀河系是確實是扁平的,至少從視覺上來看是這樣,不過認識太陽系和銀河系卻耗費了不少時間,現在從小學的科學教科書中,太陽系行星環繞,銀河系棒旋星系,但這卻是建立在無數天文學家的努力之上。認識太陽系曾經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託勒密地心說有這相當嚴格的邏輯來解釋地心說中碰到難以想像的問題,比如行星逆行就是一個最明顯的BUG,而數千年中儘管有人懷疑這個說法,但只有到了哥白尼時代才真正提出了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
  • 太陽系是扁平的,向上或者向下飛,不就能很快飛出太陽系了麼?
    太陽系是扁平的,旅行者向上飛不是很快就能飛出太陽系麼?說的好有道理,竟然無言以對。當然這對於腦筋急轉彎的回答,肯定是令人滿意的,但就科學角度來看,似乎有幾個問題得搞搞清楚!太陽系真的是扁平的嗎?地球是一個球體,太陽也是一個球體,那麼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組成的太陽系是什麼形狀?還真是扁平的,因為無論是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雲說形成的太陽系,還是現實中這些天體的分布,無一不是扁平的。
  • 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何「旅行者號」不向上或向下飛行,離開太陽系
    大家都知道,目前來說,人類是地球上的「主宰者」,也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了,人類擁有那麼高的智慧,再加上好奇的天性,所以就有了疑惑:都說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什麼宇宙探測器不往上或者往下,飛出太陽系呢?
  • ​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何飛船不向上或向下飛行,來走出太陽系?
    我們都知道人類在地球上來說是最高智慧的生命體,人類擁有這麼高的智慧再加上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何飛船不向上或向下飛行,來走出太陽系?,而且也有專門的設備也已經在向太陽系的邊緣探索著,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何飛船要水平探索,不能垂直方向走出太陽系?
  • 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實運動軌跡是怎樣的?複雜程度超乎想像
    然而,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非常快,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超光速了,而且運動方式非常複雜。那麼,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方式是怎樣的呢?地球的運動速度到底有多快?作為太陽的行星,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平均運動速度為每秒30公裡,繞行一圈的時間為1年。從太陽系的角度來看,地球環繞太陽運動的軌跡為一個近似的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