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是銀河系中一個很普通的恆星系,因為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1000億個這樣的恆星系,太陽系只不過是這1000億大家族中一個普通的一員,但是太陽系也是獨特的,因為就目前為止只有在太陽系中發現了生命和文明,太陽系能夠誕生出生命得益於它獨特的構造,從教科書上我們可以知道,太陽系的大體結構是中間是太陽,然後四周有八顆恆星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這八顆恆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而生命就誕生在距離太陽第三遠的地球上,這八顆行星億萬年來一直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於是就形成了我們所在的太陽系。
我們從書上看到的太陽系
其實在之前太陽系是有九顆行星的,被踢出行星行列的那顆星球就是著名的冥王星,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太陽系行星行列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的運行軌道不在太陽系的黃道平面上,那什麼是黃道平面?所謂的黃道平面是各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時形成一個軌道平面,各大行星運行軌道都在這個平面上,唯獨冥王星的運行軌道不在,冥王星的運行軌道與黃道平面形成了一個17°的傾斜角,由於冥王星運行軌道不在黃道平面上,又或者科學家出於情感因素覺得冥王星影響了太陽系的「美觀」,因此最終把冥王星踢出了太陽系行星行列,沒有了冥王星的太陽系,八大行星都在黃道平面上運行,看起來非常的美觀,也更好理解。
冥王星不在黃道平面被踢出行星行列,沒有了冥王星,其他行星都在黃道平面,這樣美觀多了
不過有人說,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太陽系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太陽系,真實的太陽系其實比教科書要複雜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靜止的太陽系圖,其實太陽系每時每刻都在運動
原來我們上學時候從書中看到的太陽系其實是靜止的,但實際太陽系並非是靜止不動的,太陽系也存在公轉現象,太陽系其實是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它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現象是相同的,地球帶著月球圍繞太陽公轉,太陽則帶著八顆行星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地球的運行狀態是這樣的:月球圍繞著地球旋轉、然後月球被地球引力牽引著圍繞太陽旋轉,地球帶著月球往前飛行,在太陽周圍形成了一個圓形的運行軌跡。
從黃道平面看太陽系運行圖
從中我們可以推測出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應該是這樣的:八顆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然後太陽攜帶著這八顆行星往前飛行,在銀河系周圍形成一個圓形或者橢圓形運行軌跡,在太陽系往前飛行的時候,八顆行星在圍繞著太陽系旋轉的時候也被太陽拖著往前飛行,於是我們腦海就形成這樣一個畫面:太陽系攜帶著八顆圍繞它旋轉的行星往前飛行,在太陽系飛行途徑的地方留下長長飛行痕跡,這才是太陽系真實的運行軌跡圖,可能用文字講解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很抽象,下面就用動態來表達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相信你一看就會明白,如下圖:
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靜態展示
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太陽帶著八顆行星往前飛
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
像不像一位青蛙媽媽帶著八個小蝌蚪在池塘裡面遊泳,唯一的區別在於真正的蝌蚪是跟在青蛙媽媽的後面,而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運行軌道和太陽是在同一個平面,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黃道平面,之所以八顆行星和太陽都運行在同一個軌道平面,這與太陽系形成有關,太陽系剛形成的時候,那些宇宙塵埃星雲都分散在同一個平面上,後來由於引力、碰撞等原因這些星雲塵埃形成了太陽和其他行星,儘管形成了星球,但是它們與太陽在同一個平面沒有發生改變。
從黃道平面上方觀測的太陽系運行圖
以黃道平面為參照物看到的太陽系運行圖
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形成了統一的軌道平面,也就是黃道平面,教科書上給我們展示的太陽系其實就是以太陽系的黃道平面,但是這樣是無法了解太陽系的真實面貌的,因為除了可以在黃道平面觀測太陽系,還可以從太陽系的側面、後面、上方等廣角角度去觀察太陽系,如果從這三個面觀察太陽系,就可以看到太陽系其實是太陽拖著其他八大行星向前飛行,這才是太陽系最真實的運行面貌,如果你知道了太陽系的真實運動軌跡圖,也基本可以想像出銀河系的真實軌跡圖了。
——————————————
科學、未知、解密、揭秘、宇宙、生命、文明,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科學與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