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冬季應謹防靜電傷身體

2020-12-02 中國政府網

    冬天,我們經常碰到許多怪異的現象:早晨起床梳頭,卻越梳越亂,甚至「怒髮衝冠」;老朋友見面,彼此指端剛一觸及,便感到指尖蜂蟄般刺痛;晚上熄燈脫衣就寢,黑暗中噼噼啪啪的響聲伴著藍色閃光;有一些心律失常的人無法查找到器質性病變及誘因,然而聽從醫生建議改穿純棉衣服之後,心律很快恢復正常……原來,這些現象都是靜電「刺激」的結果。

    ■氣候和環境導致人體產生靜電

    研究表明,人體產生靜電一般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乾燥的空氣;二是不導電的化纖衣物。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多風,少雨雪,氣候十分乾燥,空氣溼度長時間低於40%,這就造成皮膚表面異常乾燥,電阻值增大。當人體活動時,皮膚與衣服之間以及衣服與衣服之間互相摩擦,導致局部皮膚有大量電荷堆積。如果身著化纖衣物,電荷不易導出,如果手碰到金屬導電物,人體靜電會突然釋放,手指就會有被電擊的感覺。此外,現代城市建築是高樓大廈密集,房屋多由鋼筋水泥澆鑄而成,再加上使用大量的電器設施,室內靜電積聚不易釋放,加之純毛、羊絨、化纖服飾的廣泛應用,所有這些都可產生強大的靜電,使人們生活在越來越強的靜電包圍之中。

    ■屁股一蹭,電壓1800伏

    靜電看不見摸不著,附著於物體表面,在與其他物體相互作用時才會釋放能量。據專業機構測算,屁股在椅子上一蹭會產生1800伏以上的電壓;當感覺到電擊時,人身上的靜電電壓已超過2000伏;當看到放電火花時,身上的靜電電壓已經超過3000伏,這時手指會有針刺般的痛感;在室內走動可能產生6000伏電壓;翻閱塑料說明書大約產生7000伏靜電幹擾;當聽到放電的「啪啪」聲音時,身上的靜電電壓已高達7000伏至8000伏。

    ■靜電汙染可引發心身疾病

    靜電不僅容易在危險場合(如儲氣罐洩漏)誘發爆炸和火災事故,也對人體健康有許多不利的影響。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西裡戈廉諾教授研究發現,靜電能對人體造成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損害。過多的靜電在人體內堆積,會引起腦神經細胞膜電流傳導異常,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使人出現頭暈、頭痛、失眠、煩躁不安、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狀。對神經衰弱和精神病患者危害則更大。靜電幹擾也可改變人體的正常電位差,影響心肌正常的電生理過程及心電傳導。

    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統老化,抗幹擾能力減弱,這種外來的靜電幹擾常可導致心律失常、心動過速,誘發早搏甚至房顫。波士頓哈佛公共衛生研究所的迪金森博士研究顯示,靜電對老弱病孕人群的危害更大。它可幹擾紅細胞的膜電位,造成血管內紅細胞的聚集,使中老年人容易發生心肌梗死或腦血栓;可致孕婦體內孕激素水平下降,繼而引發流產或早產;抑制中老年男性的性激素生成,引起早衰及男性性功能減退。靜電還可導致皮膚乾燥、過敏、瘙癢、紅斑和色素沉著等。另外,靜電吸附的大量浮塵,夾雜著多種致病菌,可傳播流感、肝炎、結核等傳染病。

    ■消除靜電汙染有六個辦法

    有關專家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消除靜電和避免靜電的傷害要注意以下幾點:

    ⑴衣著宜寬大輕柔,應選擇純棉、真絲材料的服裝,以減少靜電的產生。

    ⑵勤洗澡和換衣服,能有效消除人體表面聚集的電荷和帶電塵埃。

    ⑶避免長時間呆在高樓大廈和電腦雲集的工作間內,要適當到戶外活動。看電視或用電腦後要及時清洗雙手和面部,使用保溼性能好的護膚品,以保證皮膚表面的水分含量。

    ⑷居室內不要使用化纖地毯,臥室內儘量少擺放電器。房間要經常通風換氣,並注意將空氣溼度保持在50%左右,乾燥季節可啟用加溼器或放一盆冷水,也可種些盆栽花草。

    ⑸對體內積存的靜電可通過輸出的方式將其消耗掉。如在室內赤腳行走,讓腳直接接觸地面,以便釋放體內積蓄的靜電。在觸摸門把手、水龍頭等電導體時,先用指甲接觸導體或兩手先搓一搓,也可以先觸摸溼毛巾之類物品,使身體積蓄的靜電能迅速釋放出體外。

    ⑹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飲水,同時補充鈣質和維生素C,可減輕靜電影響。

相關焦點

  • 【安全】冬季防靜電,新技能get!
    冬季來了,天氣會越來越冷,除了寒冷之外,冬季最讓人討厭的靜電也來了。開個門都要小心一點,謹防「觸電」;牽個手也要考慮清楚,兩手一碰,針刺般的疼痛;梳頭時,頭髮會「飄」起來;脫個衣服「噼裡啪啦」感覺自己是只漏電的皮卡丘。
  • 提醒|冬日來臨,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提醒|冬日來臨,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2020-12-02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惕冬季「無形殺手」,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據海慈醫療集團高壓氧科孫蓬蓬副主任介紹,隨著冬季的來臨,尤其是最近氣溫明顯下降,城郊居民使用煤炭取暖的不安全隱患也相應增加。  孫蓬蓬告訴記者,一旦發現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應迅速打開門窗進行通風、換氣,斷絕煤氣來源,迅速救出病人,置空氣清新地方,使之呼吸新鮮空氣,對症處理等。對昏迷病人採取平臥位,解開衣扣,鬆開腰帶,保持呼吸道通暢,在此同時注意保暖。如呼吸心跳已經停止,應立刻進行急救。  「第一時間採用吸氧、輸液、降顱內壓、擴充血容量等支持治療及控制感染,加速CO排出,改善機體缺氧,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 冬季防靜電,先做好保溼
    一脫衣服就噼裡啪啦響,甚至火星四濺;衣服經常黏著頭髮,甩都甩不掉;走路時裙子吸腿特尷尬;開門拿東西被「電擊」……乾燥冬季,靜電讓人特別煩惱。該如何減輕這些困擾呢?  1.身體要保溼。冬季氣溫、溼度都低,皮膚變得乾燥,摩擦後容易產生靜電。可通過每天及時塗抹身體乳、護手霜來加強保溼、滋潤皮膚,防止靜電聚集。
  • 冬季寒冷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寒冷 謹防一氧化碳中毒由於近日受冰凍災害影響,供暖受到影響,群眾生火取暖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性大幅增加,為了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四平市應急管理局做出如下提示這其中,冬季用煤爐取暖 由於煙囪阻塞、倒煙以及門窗緊閉引起的中毒,最為常見。除此,煤氣管道洩漏也是常見原因之一。另外,冬季低氣壓、低風速、溼度大,也是不利於煙道排煙的高危氣象要素。發生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場所主要包括使用煤爐取暖的居室(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排煙不良的家庭廚房、熱水器安置不當的衛生間、密閉的空調汽車內等場所。
  • 冬季防靜電小貼士 及時排掉身上的靜電
    在冬季,不少人都被靜電所困擾。專家表示,為防靜電,平時可以多穿著純棉衣物,同時注意勤洗手、洗臉和洗澡。  靜電的產生多是由人體活動時皮膚與衣服的摩擦引起,這些靜電會被儲存起來,在開門、握手時瞬間釋放,產生放電現象。
  • 冬季馬蜂喜藏晾曬衣物中 醫生提醒:被蜇後應及時就醫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月13日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 剛套上襪子,腳趾像被針扎一樣疼;穿上褲子,大腿一陣刺疼;準備套被套,竟抖出一隻馬蜂……本月以來,省人民醫院接診了50餘名被馬蜂蜇傷的市民。「腳剛伸進襪子裡,就跟針扎一樣痛,再伸出來腳趾就腫了,一著地疼得厲害。」
  • 怎樣消除身體的靜電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靜電的困擾,尤其是在天氣比較乾燥的冬季更加是讓人苦不堪言,那麼在遇到靜電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身體的靜電怎樣才能消除呢?下面我將簡單的介紹一下怎樣消除身體的靜電,希望能夠幫到您。
  • 冬季常吃辣可抗寒?小心傷身體!
    中醫常說冬至「一陽生」,意思是此時是陽氣開始生發時期,人的養生在此時也應以養陽護陽為要。那麼,陽氣是什麼?《黃帝內經》中講,陽化氣,陰成形。陽化成身體所需的能量,陰形成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體。如果身體陽氣受損,就會生百病,沒有了抵抗力。要想護好陽氣,其中一條就是不要嗜食辛辣。嗜食辛辣,耗損陽氣冬季飲食裡,我們有個很常見的誤區,覺得吃辣暖身,不會感冒。殊不知,嗜食辛辣會使人精神亢奮,過分耗散陽氣,導致陽氣虧虛。
  • 冬季乾燥,如何預防靜電起火?
    冬季乾燥,如何預防靜電起火?   冷空氣南下 斷崖式降溫 起床靠的是勇氣 躲在被窩裡 穿衣服?穿襪子?
  • 冬季人體如何防靜電
    據醫學專家介紹,靜電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危害。人體產生的靜電幹擾可以改變人體體表的正常電位差,影響心肌正常的電生理過程及心電在無幹擾下的正常傳導。這種靜電能使病人加重病情或誘發早搏等,持久的靜電還會使血液的鹼性升高,導致血清中的鈣含量下降,鈣的排洩增加,從而引起皮膚瘙癢、色素沉著,影響人的機體生理平衡,幹擾人的情緒等。  冬天空氣過於乾燥,人體皮膚和服裝之間很容易產生靜電,高者瞬間靜電壓可達上萬伏,造成人體不適。
  • 人體靜電過強是腎虛的先兆 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而且,靜電比過去的危害更為突出,其原因是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電冰箱、電視機等各種電器的普及,純毛、羊絨、化纖服飾的廣泛使用,高樓大廈的林立,所有這些都可產生強大的靜電,使我們生活在越來越強的靜電包圍之中。   有專家認為,冬季天氣乾燥,容易產生靜電。而靜電對人體又有不小的危害。
  • 冬季容易產生靜電 教你幾招分分鐘除去靜電困擾!
    原標題:教你幾招 分分鐘除去靜電困擾!   冬季頭髮容易產生靜電,令很多女性十分苦惱。花了心思打扮好的髮型被靜電毀了不說,還會影響人體健康。那麼,頭髮靜電怎麼辦呢?冬天如何去除靜電?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建議吧!
  • 食藥監局提醒:理性購買靜電理療器
    昨日本報從廣東省食藥監局獲悉,近期該局收到多起關於消費者使用購買的靜電理療器後身體產生不適的投訴。食藥監局提醒,靜電理療器並非人人適用。省食藥監局提醒,購買家用醫療器械時,在產品宣傳材料中如果出現有患者的名義和形象為產品功效作證明或推薦的;出現說明治癒率或者有效率的;含有「包治」、「根治」「完全無毒副作用」等字眼的,都屬於誇大宣傳,切忌輕信。
  • 吃什麼食物能減輕身體靜電
    不要以為冬季的靜電只是在人們身上閃一下,痛一下就沒事了,要知道持久的靜電會使人體血液的pH值升高,機體抗氧化能力減弱,從而讓人產生疲勞、頭暈、頭痛、咳嗽、視力下降等一系列症候群。那麼吃什麼能消除靜電呢?專家表示,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是有效防靜電的方法。補水。
  • 人體靜電過強是腎虛之先兆 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診斷 靜電太強是腎虛的先兆冬季多風、少雨雪,空氣溼度長期低於40%,在這樣乾燥的環境裡,因摩擦而產生的靜電瞬間電壓可高達幾千伏至上萬伏。當人們相互握手、拉門把手、開水龍頭甚至脫衣服都會「觸電」。
  • 靜電引火災自助加油危險?專家:規範加油可避免
    閩南網12月1日訊 「靜電作祟,自助加油小心『引火燒身』。」最近,微信朋友圈內一條這樣的視頻被大量轉發,不少車主看得心驚。視頻中,一名女子自助加油時,回到車上片刻,下車後拉了幾下毛衣再拿起加油槍,槍口竟噴出大火……專家分析,這是毛衣摩擦產生靜電,才使加油槍瞬間起火。
  • 廣東省食藥監局提醒:理性購買使用靜電理療器
    廣東省食藥監局提醒:理性購買使用靜電理療器發布時間: 2015-05-15 08:50:59   |  來源: 廣州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昨日本報從廣東省食藥監局獲悉,近期該局收到多起關於消費者使用購買的靜電理療器後身體產生不適的投訴。食藥監局提醒,靜電理療器並非人人適用。
  • 教你幾個竅門,對冬季「靜電」說拜拜
    新年到了但乾燥的冬季還未結束困擾了大夥整個冬天的靜電
  • 市食藥監局提醒:謹防諾瓦克病毒 貝類煮熟才能吃
    為有效預防諾瓦克病毒感染性腹瀉,日前,上海市食藥監局發布謹防諾瓦克病毒的提醒,稱幼兒、老人、孕婦和其他免疫力較弱的人,應避免進食沒有烹煮的食物或含有不會被煮熟的原料的食物,如三文治、色拉等。所有食物,特別是貝類海產,必須徹底煮熟才可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