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橫空出世,創造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奇蹟。近日,根據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三體》的官方微博 @三體電視劇 宣布,第一季正式殺青,並公布殺青特輯,張魯一、李小冉、于和偉、林永健、王子文等主演的造型也首次曝光,很快一股科幻熱潮將再次瀰漫。
近十年來,科幻創作領域迎來了百花齊放。劉慈欣、郝景芳先後獲得雨果獎,華語科幻逐步從小眾走向大眾。由博峰文化推出的《星雲志》系列圖書,將獲得華語科幻星雲獎的一系列經典科幻作品匯聚其中,上市後就獲得了大眾讀者的一致好評。伴隨著又一部作品集《賭腦》的上市,《星雲志》系列圖書算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賭腦》包含了《罪》、《彼岸花》、《賭腦》、《桃花源記》、《濟南的風箏》、《恐懼機器》等7部中短篇科幻作品,全部是第十屆「星雲獎」的獲獎作品。
其中作品《賭腦》的作者顧適自2011年起在《科幻世界》《超好看》《新科幻》等國內外雜誌與平臺發表科幻小說,已出版作品集《莫比烏斯時空》。作品《嵌合體》獲得2016年第七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金獎;《莫比烏斯時空》獲得2017年第28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短篇小說獎。
《賭腦》想像奇絕,將看似沒有關聯的風格和元素嘗試混合在一起,達到一種新奇的體驗效果。作者巧手將武俠、中國風、舞臺劇、賽博朋克、時間旅行……混搭在一起,有一種出人意外的「科幻還可以這樣寫」的新奇感。豐沛的想像力、濃烈的科技感、緊張的情節、流暢優美的文字,讓讀者震驚於思想實驗中閃耀的哲學之光,為那些挑戰認知上線、拷問終極命題的瘋狂構想而顫抖。
《賭腦》曾榮獲2019年第30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中篇小說獎和第十屆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中篇銀獎。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成立於2010年,是中國科幻愛好者通過成都時光幻象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的一個公益性獎項,獎項面對全世界華語科幻領域,每年評選一次。在歷屆華語科幻星雲獎獲獎作品中,有獲得各種殊榮的名作,如劉慈欣的《三體》、郝景芳的《北京摺疊》、韓松的《醫院三部曲》、王晉康的《十字》、陳楸帆的《荒潮》等。
縱觀《星雲志》系列每一部圖書,我們會發現其內容方向包羅萬象,時空、維度、意識存在、文明本源、人工智慧、末日災難、外星生命等等科幻範疇,極具學科特色與文本價值。代表了華語科幻近十年的最佳寫作水平,是獻給廣大青少年和科幻愛好者最好的禮物。無論是江波、顧適、阿缺、張冉的肆意飛揚,還是劉慈欣、韓松、王晉康、何夕的成熟飽滿,或陳楸帆、寶樹、郝景芳、程婧波的沉鬱空靈,都讓讀者在深度之後無窮回味。
科學昌明、科技先進的發達國家,無不有著深厚廣博的科幻底蘊,而今天的中國社會正需要有更多、更好的科幻文學作品去耕耘一片肥沃的科幻土壤。《星雲志》以「讓想像力去旅行」為主題,收錄了華語科幻近十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啟發讀者想像力、創造力和思維力上有著實際而深遠的價值。
作為國內科幻文學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獎項,星雲獎在科幻讀者群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三位創始人均在華語科幻領域有著非凡的公信力和號召力——董仁威,著名科幻科普作家、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創始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榮譽理事;吳巖,南方科技大學教授、國內首個科幻碩士、博士專業開創者;姚海軍,國內最具影響力科幻雜誌《科幻世界》副總編輯和掌舵人。
在中國科幻文學從默默無聞走向閃耀的過程中,「華語科幻星雲獎」的出現讓評獎範圍擴大到所有以華語文字形式表達,讓更多作者有了投身創作的理由,讓所有華語科幻作品都有了得到榮譽的可能。作為檢閱華語科幻創作的標杆及觀察華人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窗口。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盡心盡力為華語科幻培養中堅力量、發掘新生力量。組委會集中華語科幻人共同體的力量,編輯出版了《中國百年科幻史話》,為上百名華人科幻作家樹碑立傳;編制《中國科幻群英譜》;建立時光幻象科幻博物館,籌建中國科幻"星雲殿堂"。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邀請英語星雲獎、日語星雲賞及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組織者來華參會交流,積極吸收國際化辦獎經驗,力爭於頂層設計理念上走在前沿,並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科幻不僅可以最大限度挖掘人類的潛意識,還可以推動科學的發展進步,在某種程度上,科幻代表了人類對未知領域的大膽嘗試,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對於青少年來說,培養自主想像和科幻意識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充分調動青少年的想像力、激發創造力,在青少年固有的學習氛圍和圈子內,適當的在科幻及相關興趣方面進行引導和培養,具有較為積極的正面作用。
《賭腦》的出品上市,標誌著《星雲志》十冊大圓滿收官。未來,博峰文化將推出更多作品,為中國科幻文學產業的繁榮發展而深耕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