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獨有的鳥類——害羞而危險的鶴鴕 Cassowary和叫聲奇異的鷸鴕Kiwi

2021-01-18 魔女屋LYL

鴕鳥目(Struthionformes)

美洲鴕鳥目(Rheiformes)

鶴鴕目(Casuariiformes)

無翼鳥目(Apterygiformes)

䳍形目(Tinamiformes)

此外,本總目尚包括兩個已經滅絕的目:

隆鳥目(Aepyornithiformes)

恐鳥目(Dinornithiformes)


雖然本總目的鳥類都有較大的體型,但亦有小體型的品種,這些鳥類品種都有一個特性:就是翼很短,所以都不能飛翔。胸骨無龍骨突起,雄鳥有交接器(?)。這一總目的鳥幾乎都是分布在南半球。




鶴鴕現已確認了三個種:

南方鶴鴕或雙垂鶴鴕(C. casuarius)居住於澳洲及紐幾內亞。

單垂鶴鴕(C. unappendiculatus)居住於紐幾內亞。

侏鶴鴕(C. bennetti)居住於紐幾內亞及新不列顛。



單垂鶴鴕及侏鶴鴕並不十分著名。所有鶴鴕一般都是羞怯的及鬼鬼祟祟的,生活在森林的深處及遠離人煙的地方。縱然較為人熟悉生活在昆士蘭雨林的南方鶴鴕,也不甚為人了解。

Dwarf cassowary 侏鶴鴕


The dwarf cassowary (Casuarius bennetti) also known as the Bennett's cassowary, little cassowary, mountain cassowary, or mooruk, is the smallest of the three species of cassowaries.

侏鶴鴕也叫本內特的鶴駝,小鶴駝,高山鶴駝,是三種鶴駝中最小的。


The scientific name commemorates the Australian naturalist George Bennett.He was the first scientist to examine these birds after a few were brought to Australia aboard a ship. Recognising them as a new species of cassowary, he sent specimens back to England, where other taxonomists confirmed his perception. 

學名是以澳大利亞自然學家喬治·貝內特來命名的,他是第一個研究這些鳥類的專家,認識到這些是一個新種類的鶴駝,他把標本帶回英國,其他分類學家證實了他的看法。



鶴鴕的演化歷史並不清楚。在澳洲就曾有報告關於化石的品種,但根據生物地理學的解釋這並不肯定是鶴鴕,或可能是屬於史前像鶴鴕的原始鴯鶓。


現在來說最著名的南方鶴駝

The southern cassowary (Casuarius casuarius) also known as double-wattled cassowary, Australian cassowary or two-wattled cassowary,is a large flightless black bird. It is a ratite and therefore related to emu, ostrich, and the Rhea and Kiwi genera. (See also dwarf cassowary and northern cassowary.)

南方鶴鴕是澳洲第二大的鳥,而在世界上則是第三大,僅次於鴕鳥及鴯鶓。雄性南方鶴鴕約1.5-1.8米高,有些甚至可達2米高,體重為60公斤。它們的頭上有一個骨盔,作擊打草叢之用,它亦備有裝甲。雌性的體型較大及更有光澤色彩。

好吧,這個高冠直接讓我想到了《源氏物語》裡的天海佑希


鶴鴕的腳有三趾,每趾都有鋒利的爪。中趾的爪就更像匕首,長120毫米。這爪特別危險,因鶴鴕只要一踢就可以用它來殺死敵人或除去腸子。它們可以以時速50公裡穿越密林,利用頭上的骨盔推倒小樹及叢林。它們可以跳躍達1.5米高,且是遊泳能手。


2004年的金氏世界紀錄就將鶴鴕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一般來說,鶴鴕都是非常害羞的,但當受騷擾時則會以它們強勁的腿猛掃。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及澳軍在紐幾內亞駐守時,就曾被警告遠離它們。它們可以造成致命的傷害。多數的攻擊是因挑撥而起。受傷或陷入絕境的鶴鴕特別危險。鶴鴕能靈巧地利用它們身處的環境,來避開人類的圍捕。由於動物園內員工的受傷率及嚴重性,鶴鴕被認為是動物園中最危險的動物。


無知愚蠢的遊客要不要來試試?


野生的鶴鴕喜歡獨來獨往,到繁殖季節才群集一起交配。雌性鶴鴕每次會生3-8隻蛋。它們的蛋大小約為9-14釐米,呈淡藍綠色(蛋的顏色好好看)。

只有鴕鳥及鴯鶓的蛋比它們的大。雌性鶴鴕不會照顧它們的蛋或幼鴕,雄性鶴鴕會孵化蛋兩個月,再照顧幼鴕九個月。


(哎呀,爸爸照顧寶寶啊!)

好有愛的爸爸帶娃圖


它們以果實為食物,尤其是落下的果實或生在低樹枝的果實。它們也會吃真菌、蝸牛、昆蟲、青蛙、蛇及其他細小的動物。亦有報告指它們襲擊人類,不過這多是因人類入侵它們的領域或是令它們感覺被威脅。


原以為頭冠是軟的,沒想到有這麼大一塊骨頭!


最後來看看北方鶴駝,也叫單垂鶴駝,或者金頸鶴駝。

The northern cassowary (Casuarius unappendiculatus) also known as the single (one)-wattled cassowary  or gold(en)-neck(ed) cassowary, is a large, stocky flightless bird of northern New Guinea. 


南方鶴鴕及單垂鶴鴕因失去棲息地而成為瀕危物種。據估計它們的數量約為1,500-10,000頭左右。在澳洲約有40頭鶴鴕在籠中受保護。失去棲息地令鶴鴕從雨林走到人類社區,造成與人類(尤其是農民)的衝突。但是在一些地方如昆士蘭的美聲海灘,就出現了參觀鶴鴕的旅遊。



澳大利亞這個神奇的地方,除了鶴駝,還有一種更奇怪的鳥叫——鷸鴕 Kiwi

英文名Kiwi就是奇異果,獼猴桃的那個Kiwi,所以也叫奇異鳥、幾維鳥、奇威鳥。

它屬於無翼鳥目下的幾維屬 Apteryx,幾維科 Apterygidae, 是紐西蘭的特產,也是紐西蘭的國鳥及象徵,「幾維鳥」因其尖銳的叫聲「keee-weee」而得名。

無翼鳥目(學名:Apterygiformes)是古顎總目中體型最小的成員。

在古老的紐西蘭的南北兩島上,因為沒有走獸和蛇,鳥類不必逃避,地面上的食物豐富,飛翔能力逐漸退化。這裡分布著很多本地特有的鳥類,而且,不少是無翼鳥,因此,紐西蘭有無翼鳥故鄉的稱號,但大多無翼鳥在近幾百年人類登陸後滅絕了,僅恐鳥就有15種滅絕。鷸鴕是唯一倖存下來的無翼鳥。

鷸鴕的身材小而粗短嘴長而尖,腿部強壯,羽毛如發,由於翅膀退化,因此無法飛行。鷸鴕很容易受到驚嚇,且大部分的活動都在夜間進行,要觀察它們的生態並不容易。它們覓食時用尖嘴靈活地刺探,長嘴末端的鼻孔可嗅出蟲的位置,進而捕食。

它們的壽命可達三十年,算是很長壽的鳥類。

生性慵懶的鷸鴕,一天睡眠可達二十小時。鷸鴕相當害羞,主要在夜間行動。它們的嗅覺很敏銳,連在十公分深以下的土中的蟲兒及氣味也能聞出並抓來吃。它們算是雜食類動物。主要食物包括泥土中的蚯蚓、昆蟲、蜘蛛和其他無脊椎動物,亦會在河澗覓食鰻魚、螯蝦、兩棲類動物,亦會吃果實。


鷸鴕主要的繁殖季節是在每年的6月至翌年3月,如信天翁、海鷗一樣採用一夫一妻制,夫妻關係可長達20年,即使配偶死亡亦會守寡。鷸鴕會挖地穴築巢,較為隱蔽以防被襲,在夜間會召喚配偶交配。

鷸鴕還有一個很「奇異」的習性,即由雄鳥負責孵卵的工作(紐西蘭人也因此稱顧家的男人為「Kiwi husband」)。雌鳥下了蛋之後,角色即轉變為在洞穴外守衛的衛兵。鷸鴕的蛋十分巨大,約半公斤,相當於雌鳥體重的三分之一。

從骨架能看出這個蛋有多大,雌鳥懷著這麼大一個蛋在走路真是辛苦了。


紐西蘭和澳洲基於地緣關係,在過去千萬年均被海洋隔開,遠離亞洲及其他大洲。因此紐西蘭沒有受到來自亞洲的肉食動物的侵擾,使得這片與世隔絕的島嶼,一度成為鳥類的天堂,許多獨特的鳥類也得以在此繁衍,尤其是不會飛的鳥,更是其他大洲所沒有的。

但自毛利人、歐洲人相繼發現這塊處女地以來,他們帶來的外來物種,如鼠、狗、羊、牛、馬、貓等,不僅遂漸變成強勢動物,也改變了紐西蘭的生態平衡。此外,島上的白鼬會對雛鳥構成威脅。加上人類活動如開墾、建設等,破壞和侵犯原本鳥類的棲息地,已使50餘種鳥類走上絕種之路。如巨型恐鳥,站起來高達四米,現在只能在博物館看到它的骨骼標本;又如紐西蘭鷹,有著如虎爪一樣大小的利爪,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老鷹,但它難逃絕種的命運。所幸,動物的保育越來越受重視,例如大奇威鳥、小斑奇威鳥,在斯圖爾特島和少數的森林、國家公園都還可看到它們的蹤跡。

另外,紐西蘭政府鑑於貓類(肉食動物)對鷸鴕的威脅最大,已頒布法例,對有鷸鴕出沒地區的家貓實施宵禁,以減低鷸鴕在夜間出沒時被貓殺掉的概率。


2017年,魔女屋LYL的創始人魔女藍將繼續在法國和大家每天分享她眼中的美好大千世界。

從2014年開始的這個公眾號,獲得了許多付費真愛粉的支持,許多人都是五年,十年地付費訂閱。這給予了魔女藍很大的鼓勵,在法國養育寶貝女兒咪蛋的同時也將繼續維護這一個學習和分享的平臺。

在此感謝廣大真愛粉的真情實意。


付費真愛粉特權:1,每天接收推送,全年365天不間斷。

2,可以使用付費菜單收看以往全部內容。

3,定期會有真愛粉大禮包,本站挑選精品內容向付費用戶發送高清無水印大圖禮包。

4,可以加入微信真愛粉群。匯集同好,交流藝術和生活。


免費用戶:免費用戶每周可以收到兩三次推送。


付費標準:120元/年,VIP會員身份到2017年12月31日截止。

付費方法:1: 微信轉帳支付(此方法首先需要你的微信已經綁定了銀行卡,然後添加魔女藍私人微信號:lemonkono,添加時請註明「魔女屋付費」,非誠勿擾。)


2: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帳號為 woodysleep@126.com(支付之後請在魔女屋LYL公眾號裡回復支付帳號以便我們核對之後添加分組)


相關焦點

  • 現存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鶴鴕
    提起危險強壯的鳥大家可能會想起已經滅絕的恐鳥,非洲的鴕鳥。但是現存世界上最危險的鳥你一定沒聽過叫鶴鴕。鶴鴕又叫食火雞學名南方鶴鴕(Casuarius casuarius) , 英文名 為Cassowaries, 又稱雙垂鶴鴕, 是一種人們知之甚少的鳥類, 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等地, 被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它光用爪子就能把人割喉,甚至開膛破肚、將人的內臟扯出。
  • 除了鴕鳥和企鵝,還有哪些鳥不會飛?
    要說鳥類最大的特點,除了長羽毛,應該就是會飛行了。但是有一些鳥卻放棄了飛行能力,只為更好地適應陸地和海洋裡的生活,比如鴕鳥和企鵝。除了它倆,鳥類中還有不少叛逆者,也選擇了逃離藍天的生活,你知道都有誰嗎?
  • 它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身高高達1.7米左右,殺傷力極強
    現在你知道的的最厲害的鳥類是什麼?小編我知道的最厲害的就是雕類了。但是有這麼一隻鳥它有翅膀,但是不能飛,它身高1.7米。體重約70千克,是已知世界上最危險的鳥,它就是鶴鴕產於澳大利亞巴布亞地區的一種大型不能飛的鳥類,為鶴鴕目鶴鴕科唯一的代表。
  • 它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殺傷力極強,被列入吉尼斯紀錄
    鶴鴕,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也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雖然它有翅膀,但它不能飛,它有三個腳趾,而它的爪子如匕首般十分鋒利,主要分布在紐幾內亞或澳大利亞等地區。鶴鴕,重約70千克,高1.7米左右。在二戰時期,駐守紐幾內亞的美軍和澳軍,都被警告遠離鶴鴕的棲息地,不能去招惹它們,因為它們的領域意識非常強。一般情況下,鶴鴕都是很害羞的。但是,一旦有人踏入鶴鴕的領域時,鶴鴕就會開啟暴走模式,對踏入領域的敵人進行攻擊。鶴鴕曾一爪子把狗的肚子劃開,勾出其內臟,十分兇殘。對付狗和馬這種動物,鶴鴕只需一招就能讓它們有來無回。鶴鴕非常聰明,它們會巧妙地利用環境,去避開人類的追捕,甚至反擊。
  • 世界奇異風景之鶴駝帶娃
    鶴鴕(學名:Casuarius casuarius):為鶴鴕目鶴鴕科的鳥類,共有1屬3種,又稱「食火雞」。體型高大,最大的鶴鴕身高150釐米。3趾,其中內趾具一長而鋒利的爪,用於防禦。頭頂具保護性角質頭盔。在森林中穿行時可擊打草叢。它們的雙翼比鴕鳥和美洲鴕鳥的更早退化,不能飛。
  • 世界上十大最危險的鳥類!第九名居然捕獵人類。
    ,在春季築巢的季節裡,它是澳大利亞最主要的鳥類之一。這是2017年世界十大最危險鳥類之一。這種遊隼裝備有強大的翅膀,令人難以置信的剃刀般鋒利,鉤狀的喙,使它們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之一,飛行時速達320公裡。
  • 日本東北 「全世界最危險的鳥類」鶴鴕逃跑
    原來,鶴鴕被稱作「全世界最危險的鳥類」,是生活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等地的熱帶雨林裡的瀕危物種。生性兇猛,善於奔跑,一旦不幸被它踢到,鶴鴕銳利的爪子有可能會把人的皮肉撕裂。據秋田縣相關人員介紹,飼養鶴鴕的是一位70多歲的男性。他共養了兩隻鶴鴕,雌雄各一隻。原本它們被關在飼養室內,外面有兩把鎖嚴加把守,安全措施十分完備。但當天早上,他給鶴鴕餵完食,走的時候卻忘了鎖門。
  • 世界上最兇猛的鳥類,一腳就能讓人穿腸爛肚,被稱為「殺人鳥」!
    相信大家平時都見過許許多多的鳥類,像經常出現在大家視野中的麻雀、燕子,又或者是飼養在動物園中的鴕鳥、大雕等等。我們所認識的鳥類大多都是比較溫順的,一般見到人都會迅速的逃離。然而在世界上卻存在這樣一種鳥,它們不僅生性兇猛,而且還會對不速之客果斷出擊,這種鳥便是鶴鴕。鶴鴕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等地,為鶴鴕目鶴鴕科唯一的代表。鶴鴕的體型十分龐大,一隻成年的鶴鴕能夠長到150釐米高。與其他鳥類不同的是,鶴鴕的頭頂有一個具有保護作用的骨質頭盔。
  • 鶴鴕:長相最接近恐龍的現存鳥類,因極具危險性入選吉尼斯紀錄
    鶴鴕生活在紐幾內亞、澳大利亞東北部和周邊的幾個島嶼上,是古顎下綱、鶴鴕目、鶴鴕科的鳥類,目前現存三個物種:南鶴鴕(Casuarius casuarius)、單垂鶴鴕(Casuarius unappendiculatus)和侏鶴鴕(Casuarius bennetti),其中最常見的是南鶴鴕。
  • 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曾有軍隊都被警告要遠離這種鳥
    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非洲鴕鳥平均高度2.5米;最重重量為155千克,非洲鴕鳥的傷害力也很強,一腳都可以踢死獅子等猛獸,但最危險的鳥類不是非洲鴕鳥,而是排行第三大的鶴鴕!2007年,鶴鴕被金氏世界紀錄收錄進「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是因為鶴鴕的爪子如匕首般鋒利,要是攻擊人類,能夠將人類內臟鉤出,很多犬類和馬都被鶴鴕一腳致命,殺傷力非常強!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及澳軍在紐幾內亞駐守時,就曾被警告遠離它們,這種生活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等地的大鳥,連當時軍隊都被警告遠離,可見在當地人心目中,這種大鳥的傷害力有多麼恐怖!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鳥類家族,個個都是巨型鳥類,最高的兩米五
    但如果按照目來劃分的話,其實所有的鳥類(全世界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並命名的共計有9021種鳥類)是可以分為三個總目的,分別是突胸總目、平胸總目和企鵝總目(僅談論今鳥亞綱)。今天我們主要來科普一下平胸總目。平胸總目的定義是:翼退化、胸骨不具龍骨突起,不具尾綜骨及尾脂腺,羽毛均勻分布不形成羽片,雄鳥具有發達的交配器官,足趾適應奔走生活而趨於減少。
  • 鶴鴕作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兩腳獸在它面前不堪一擊
    歷史上首次記錄鶴鴕攻擊人類的事件發生在1926年4月6日,當時16歲的菲利普·麥克萊恩和他的弟弟在去森林玩耍的路上遇到了一隻長相奇怪的鳥類,抱著好奇心用木棒敲打,結果受到這隻鳥猛烈反擊,被踢倒在幾米之外,並且脖子還被鳥的爪子劃破,最後由於頸動脈失血過多而死。
  • 「殺人鳥」鶴鴕作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兩腳獸在它面前不堪一擊
    類似的傷人事件還有很多,這不,在2004年鶴鴕就被吉尼斯記錄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由於自身的特殊性,鶴鴕在動物園也會被特殊關照。正如其名,殺人鳥鶴鴕長著匕首一樣的利爪,可以將人開腸剖肚。另外,鶴鴕還是世界第三大鳥,僅次於鴕鳥及鴯鶓。鶴鴕屬於鶴鴕目鶴鴕科,由於雙翼很早就退化了,和鴕鳥一樣不會飛行,主要生活在紐幾內亞南部的低地雨林和澳洲東北部。
  • 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可達90公斤,瀕臨滅絕,被飼養還將人殺死
    當然該鳥類確實厲害,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的巨大物種。根據科學紀錄顯示,食火雞又稱為鶴鴕(學名:Casuarius),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主要是分布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等地。根據科學記載來看,最大的鶴鴕高150釐米,羽衣黑色,喉部有兩個紅色垂肉,頭部藍色,具保護性骨質頭盔。腿長,強健有力,有尖銳的爪,以種子和漿果為食。所以說並不是肉食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