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寶媽
窒息傷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特別是嬰兒期的寶寶,如果被物體擋住鼻子和嘴巴,是非常危險的,今天先來說說寶寶容易發生窒息的情況有哪些
第1.蒙被缺氧症候群,也叫做捂熱綜合症,很多爸爸媽媽白天都在忙工作,晚上想和寶寶睡在一張床上共度親子時光,但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兒來說,成人的床單、被角、甚至爸爸媽媽的身體都很危險,可能爸爸媽媽一個翻身被子就蒙住了寶寶的口鼻,而一歲以下的孩子是沒有能力自主挪開被子
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建議家長儘量讓一歲以內的寶寶睡嬰兒床,如果想方便看寶寶的話,可以將嬰兒床挨著爸爸媽媽的床
,
不要讓嬰兒睡在任何柔軟的物體上,比如說大型的毛絨玩具,成人的被褥等等
儘量讓寶寶面朝上睡覺,也不要在嬰兒床上放置一些玩具、被子等等
第2.家具的縫隙有很高的窒息風險,比如:床和圍欄之間,床和衣櫃家具之間的縫隙,有的家長可能覺得這沒什麼,但對孩子來說一旦卡在縫隙裡空氣不足就可能造成窒息
家具之間的間隙至少要保證20釐米,最後檢查嬰兒床墊和護欄之間的間隔,縫隙小於2釐米,否則容易困住手腳指
第3.塑膠袋,有的寶寶會把塑膠袋套在頭上玩躲貓貓,但實際上塑膠袋有非常高的窒息風險,90%的受害者是一歲以下嬰兒
所以提醒各位家長使用塑膠袋,要養成隨手收納的好習慣,不要隨意亂丟,讓小寶寶輕易拿到,更不要在寶寶睡覺的地方放塑料包裝袋
第四.繩帶勒頸,繩帶勒頸造成的窒息小到10個月大到8歲,都是繩帶勒頸的高發年齡
勒頸的物品通常有圍巾、帽衫繩、窗簾繩、甚至洋娃娃的髮絲等等
如何預防?
1.在國際上規定22釐米是繩帶的安全長度標準,所以建議,我們要以22釐米作為排查的標準,看看孩子的帽衫繩,玩具繩是否在安全範圍內,如果不是要及時拆除扔掉
2.外出給孩子戴圍巾時,不要勒得太緊,進入室內或者孩子活動的時候要及時的解開圍巾,絕不讓寶寶戴著圍巾乘坐自行車或電動車
3.儘量讓寶寶遠離有長度的繩帶,如果要玩跳繩等遊戲,爸爸媽媽一定要陪在身邊
4.我們要及時的教孩子安全使用繩帶,讓他們學會如何解開繩帶
第四.異物卡喉,三歲以內的小寶寶喜歡用嘴巴來探索世界,不管拿到什麼都喜歡往嘴裡放,再加上這個年齡段的小寶寶咀嚼功能還不完善,呼吸道也比較窄,所以很容易被玩具的細小顆粒、花生、葡萄等小東西卡住
如何預防?
1.對於吞咽能力不足的1~4歲幼童,最好把食物切成薄片餵著吃
2.要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吃東西時保持穩定的坐姿,不要逗孩子
3.儘量收好小物件和零食,不要讓孩子輕易拿到
4.經常檢查家裡的玩具、電器小部件,包括電池、玩具、磁力球等,以防這些小物品出現鬆動
5.對於三歲以下的寶寶購買玩具時要避免購買小於3cm的玩具
END
如果喜歡,請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