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二元論—生命的起源和進化給了我們大自然的屬性

2020-12-02 最美的季節遇見你

人之所以被稱作是人,那是因為每個個體的人組成了人類社會,並在社會中生存和繁衍,有社會的存在所以人就構成了人類,而社會的構建是需要一定數量的人作為載體,人具有了協作分工,人類社會也就形成了,人在社會中形成了人具有的一種屬性,那就是社會屬性,這也是人作為人類的一個很重要的屬性。

一個脫離社會的人類個體不能被稱作人,是因為這個動物不具備人類的社會的生存技能,也沒有繼承人類社會的文明和文化,但是分析這個動物的DNA,考察他的智商,他肯定會和社會中的人類是沒有什麼區分的,那這個動物到底算不算人?

脫離社會而存在的人,雖然不具備人類的的文明和智慧,可畢竟他是人類的後代,在他的身體裡有著人類的基因信息,如果利用這個生物的遺傳基因,合成一個生命的胚胎,等胚胎成熟出生,並在人類社會中培養成長,那整個生物的後代又會是一個完整的人;因此人不僅僅是具有社會屬性就能被定義成為人,將人類的那些近親當做人一樣從小在社會裡培養,依然無法成為和人類一樣有獨立行為能力的人,另一方面他們也無法和人類完成繁衍,因此這些人類的近親即便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變成人類,這是有人的生物學特性中的遺傳密碼所決定的。

因此在這裡提出,人類是不僅具備社會屬性的,而且在生物學角度也必須是具有人類的一切構造和功能,在遺傳密碼上是是有完整遺傳信息的人,這樣的生物才能算是真正的人類。而這種生物學角度來定義的分類所具備的前提條件就是我們人類有極度相似的遺傳信息。

說到遺傳信息就必須提出DNA,也就是人類基因組,又稱人類基因體;人的基因組,由23對染色體組成,其中包括22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人類基因組含有約31.6億個DNA鹼基對,而這31.6億個鹼基對所包含的就是人類特有的信息,包括人類的器官構造、人類的先天的意識信息、人類的遺傳密碼,總之這些信息就是人類獨有的一個重要標誌。

而決定人類之所以不是其他動物的標誌就是人類而獨有的DNA所包含的信息,那這些信息是怎麼用鹼基對排序的方式來表達的呢?那就是大自然的神奇,我們人類是屬於自然界的生物,而自然界的秘密太多了,我們只能知道其中的一部分,深根究底我們還需要走很長的路,也正是因為自然界,讓我們具備了人類獨有的這個信息。

那對於大自然或者說自然界,我們又怎麼去認知呢?我們通常說的狹義的自然界就是相對於我們而獨立存在的地球的生態圈,包括陽光雨露、大氣、土壤、水分、以及我們人造以外的所有的客觀的存在。大自然是孕育生命的一個場所,大自然的環境決定了是否具有生命這種形態的存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狹義上的大自然,然而廣義上的大自然是包含我們人類和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所有的一切,而這一切就孕育出了生命,孕育出了人類,因此我們人類是屬於大自然的,具有大自然中客觀存在的一切屬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屬性。

要了解人的自然屬性,那就必須了解大自然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宇宙是如何孕育出生命的,宇代表時間的延伸,宙代表空間的延伸,在時間和空間裡面物質、能量、信息造就了生命,造就了人類,因此人類和其他生命體一樣是在宇宙的蘊養中誕生的,想要了解我們自己生命的自然秘密,想要了解客觀世界,那我們必須了解生命的本質。

就我們人類目前的認知能力,除了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都沒能發現任何形式的生命的存在,因此地球這個生命的溫床孕育了宇宙中一種非常奇特的物質存在的形式,那就是生命體,而生命的獨特也讓地球的存在更加有特殊的意義,而對於宇宙中存在的一些客觀的規律,我們只能是了解其運行的原理,但是這些原理又是由誰來制定的規則呢?生命又是在什麼樣一種規則下誕生的呢?

認識生命就是認識我們本身的一個開端,因為我們人類就是一個生命體,我們通過對生命的理解,對生命起源的探索,來追溯人類的歷史,以便於人類在以後更加清晰地對自己進行改造,當然同時我們也要尊重生命。同樣要認識人的雙重屬性,也必須先認識生命。

生命是指一切生物具有的一個區別於非生物的特徵,也就是說生物都有生命;生命在這個宇宙中是一種極其特殊的存在,如果離開地球,你就會覺得生命的稀缺和珍貴。生命體是不同於其他物質的,生命體是可以進行自我遺傳複製的,生命體可以和外界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生命體是在自我複製下不斷進化的,生命體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可以進行自我信息複製和遺傳。

不同於宇宙中的物理定律,無論是量子理論還是相對論都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普遍存在於宇宙的各個角落的天體中,但是生命卻是迥然不同的,迄今為止地球上被發現的生物種類有200萬種,未被發現的會更多,估計超過一千萬種,然而這種生命體在我們的認識中,在我們的探索中只發現在地球上存在,月球、火星、太陽系、銀河系我們一直在探索生命的痕跡,可至今沒有發現有和我們地球上類似的生命體的存在。

太陽系其他星球已經是被徹底的證明了的,所以生命體的存在不是普遍的,也許出現在十億年前,也許出現在二十億年前,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生命體的形成是一步一步進化的結果,這個進化過程是漫長而又艱難的,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和因素出點問題,那也許就不會在地球上出現生命。

宇宙中其他的星系中還有沒有其他像地球一樣會存在生命體的天體呢,我們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因為宇宙太過於遼闊了,我們的能力和技術對宇宙的認識太過於局限,目前還是只能發現宇宙中距離我們比較近的一部分,所以在銀河系,本星系群,室女座星系團,超級星系團中均有可能存在生命體,也許某個星球上存在生命體的文明會比地球上人類文明先進得多,也許某個星球上的生命體才剛剛發育,當然也有可能某個星球上的生命體達到了高度的發達,而後又在隕落,陷入了長期的沉寂。

也許宇宙中各星球生命體的存在是偶然的,一個輪迴的發展和進化,最終被宇宙的力量所摧毀,毫無保留,毫無蹤跡,過一個漫長的周期,又會出現在另外一個星球上。

假如地球上的生命體不是源自外星球,而是自身孕育形成的,那麼可以假想在宇宙大爆炸過程中,地球經過數十億年的運動,逐漸有了比較適合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在偶然的外力作用下某些無機物分子通過和碳元素組合形成了有機物分子,有機物分子再經過數百萬年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了鹼基對,再經過數百萬年鹼基對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了DNA或者RNA,接著在極其偶然的情況下,形成了可以自我複製的最簡單生命體。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體可能連細胞都不是,可最終在適宜的環境下簡單的生命體逐步形成了單細胞生物,通過宇宙射線的催化,單細胞生物進化成了多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慢慢的進化,成為了比較複雜的生命體,然後再進化就有了我們人類這樣較高文明的生命體。

從簡單的生命體到複雜的人類生物,這其中經過了諸多的巧合,如果有一個環節因素出現差錯,生命的進化沒能繼續,那生命體就不可能形成,我們人類也不會存在,我們也不會在這裡思考我們的來處。

我們人類有2.5萬個基因,有三十億個鹼基對,母體孕育的卵子是單細胞,父體孕育的精子也是單細胞,然而卵子和精子結合以後,在兩者的基因融合以後,受精卵在遺傳密碼的指揮下開始分裂,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嬰兒胚胎,嬰兒誕生發育成熟後又有了精子或者卵子,從而可以繼續進行遺傳進化。

生命的形成過程就是我們產生精子和卵子的過程,這一個過程就是我們吸收外界的物質,利用能量將外界的物質變成單細胞的精子和卵子,其中包含碳氫氧氮硫磷等元素,而生命體的進化則是從受精卵開始逐漸裂變最終形成一個高度進化的生命體,於是我們就可以探知生命體的形成,就是我們性成熟後在體內酶和激素的催化作用下發生的聚合反應。

科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具備了很高度發達的科技水平,但是拿出我們的任何一項最尖端的技術創造一個物質,和一個最最簡單的生命體如細菌、病毒等進行比較,都是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的。也就是說我們人類用無機物是無法製造出一個具有生命遺傳性的生命體。

生命結構的精妙、複雜、龐大都是目前人類科技望塵莫及的,然而人造生命卻在不斷的探索,似乎人可以製造出生命,但是這種人造生命只不過是將現有的DNA進行改造,而後裝進一個細胞中,這種生命體嚴格意義上只不過是一種拼裝,不能說是製造,即便這種人造生命具有遺傳複製的能力,但是不可能在自然界中大規模的繁衍,畢竟我們每一種已知的生物體都是經過了幾十億年的優化組合和進化形成的。

假如有一天人類可以用單純的無機物合成一個有機的生命體,而這個生命體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可以自我生存和繁衍,那這個生命體才能被稱作是真正的人造生命,因為即便是最簡單的人造生命體,那也是生命體,這樣來說我們人類的文明就像傳說中的上帝一樣,可以制創造生命,當然這需要高度發達的科技才能做到的,目前我們還距離真正的人造生命很遠,然而地球上的生命體最初是自然而然生成還是由宇宙規律背後的創造者創造,這些還為未可知。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我們地球只有無機物,無法自己合成生命最初的本源,只不過在外星生物體發射的探測設備到達地球後,外星生命體發射的探測器攜帶和運送進來的一些具有生命體特徵的物質逐漸在地球上生根發芽,形成了適合於地球環境的生命體形成,經過漫長歲月的進化,形成了我們目前的格局。

就比如我們地球人類向外太空發射宇宙飛船,宇宙飛船正好隕落在某一個適合的星球,在這個星球上那些原始的有機的生命體本源開始生根發芽,最終形成了該星球的生命體;很可能我們的生命源頭也是來自外太空某一處的文明,就像細菌的孢子在空氣中傳播一樣,古老的地球在接受了這樣一種種子後開始了生命的存在和繁衍。

不管是地球自身的條件的孕育還是來自外太空漂泊過來的種子,通過考古學和已經發現的化石,我們可以知道生命體在地球上至少進化了幾十億年,在這幾十億年的過程中,也不知道有沒有外星文明來拜訪,但也可能我們人類在地球滅亡的時候也不可能發現外太空的文明,因為距離太過於遙遠,因此當地球快要毀滅,或者地球因為外界環境問題發生生物的全部滅絕的時候,我們人類會將地球上的生命體特徵進行收集,並且像細菌散發孢子一樣將我們的文明用太空飛船散發出去,無獨有偶,地球上的生命體又會寄宿在另外一顆適合發展的星球上開始了新一輪的進化和文明的發展。

相對於宇宙的永恆我們人類的生命的形成和發展只不過是大河裡面的一朵浪花,瞬間即逝,然而對於我們每個生命的個體,有責任和義務去探索和想像我們的形成,了解人類的整個進化過程;我們是幾十億年進化的結果,我們每一個生命體都是經過多麼幸運的機緣才能夠形成的。

地球上的生命,至少目前我們看來無疑是孤獨的存在,因為地球存在這種特殊的生命體物質,不同於能量,不同於物質,是一種能量和物質以及信息的結合體,相對論將能量和物質、信息結合了起來,也許有一天有一種理論將生命體和能量和物質以及信息結合起來,那樣我們才能真正的探知我們的存在,也許在經過億萬年後我們這種生命體會消逝,無論是高等生物還是細菌和病毒,都將蕩然無存,也許有一天生命體又會出現在地球上,這就是輪迴,這就是生命的歸宿。

然而在我們已知的宇宙中我們是幸運的存在,雖然地球是無比的孤獨,但是在地球上有幾千萬種不同的生命體的陪伴著我們,人類和其他生命體構成的生態圈就像人類社會一樣,既存在著共生關係,又存在著競爭關係,因此我們人類不會感到孤獨,生命的源頭是簡單的大分子,那麼我們和地球上的細菌、病毒、樹木、花草、蟲魚鳥獸一樣,都是來自一種偶然。

人類這種獨特的生命存在形式和地球上其它生物有相同之處也有區別,相同的是都具有生命的特點,不同點在於我們人類和其他生物在外形和內在有不同之處,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我們的智力水平和邏輯思考能力差距比較大,因此在自然界裡面我們先要把我們人類這種生命體研究透徹、認知清楚,這樣會知道我們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生物學上,人被分類為真核總界、動物界、後生動物亞界、後口動物總門、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羊膜總綱、哺乳綱、真獸亞綱、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狹鼻猴次目、類人猿超科、人科、人亞科、人族、人屬智人種;這都是我們人類自己在認知過程中通過類比進行的一種分類,當然人類也將自己稱為高等動物,認為自己擁有高度發達的大腦,當然在地球上人類的大腦的確是最為發達的,因為我們還沒有發現比人類大腦發達的生物。

精神層面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意識的概念,能夠創立自己的哲學,通過哲學去認知和改造這個客觀的世界而在神話學中,人的意識也會被拿來與其他的人類的近親作對照。文化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複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尤其是他們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持與協助的目的。當然還可以以文明的角度去區分,人類具有自主創造的能力,可以創造出燦爛的文明,是目前唯一我們人類是已知的可以進行哲學探索的動物。

然而用這樣的劃分是我們人類自己定的,即便現在沒有發現超過人類大腦智慧的生物,但並不代表以後沒有,或者說在別的時空裡面有某種高度發達的文明存在,而這種文明裡面的生命形式和我們地球上的卻完全不同,不能固定的認為生命形式只能以地球這種形式存在,就譬如如果人工智慧發展到具有了自我複製和遺傳信息的階段,那能夠自我複製遺傳信息的這種情況就可以被視作生命的傳遞,那這樣的話,生命可以用機器的形式存在,所謂的機器就是和我們人類認為的機器類似,但是要精密和複雜得多,他們不需要氧氣,也不需要進食,而是需要某種能量,能量肯定是少不了的,因為我們人類這種生命就是物質、能量、信息的結合體。

另外還存在一種可能,那就是人類在將來會製造複合生命體,也就是給自己的大腦提供一個強有力支撐的身體,身體可能是各種機械的加強版,從而人類可以不再直接進食,而是將各種營養輸送到機器,機器在輸送給大腦,讓大腦能夠充分自由地活著,這可能還需要上萬年的時間才能達到,雖然比較困難,但也不是沒可能。

人類目前是統治地球的,絕對的統治說不上,因為有可能有某種致命的病毒或者超級細菌,可以將人類全部滅掉,可在動物這個層面上,沒有什麼物種能夠限制得住人類的恣意妄為,於是人類在地球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全然不顧其他生物的生存狀態,除了人類,其他生物基本上都被當做人類的附屬品,生殺大權全部握在人類的手上,從這個角度去看,除了人類以外,其他的生物的智力水平相差不是很大,可人類作為第一梯隊或者說領跑者領先第二名太多太多,這也就產生一種可能,人類或者本來屬於外太空生物;還有一種可能,在地球四十多億年的進化史中,人類是躲避過生物大滅絕的唯一倖存者,因此其他生物要落後於人類至少十幾萬年。

當然人類霸佔地球是暫時的,也有一種可能,在特定階段,某種生物發生大量突變躍遷,智力水平達到了人類同等水平,或者在地球上以絕對的力量佔據優勢,或者能力和智力超過了人類的水平,這個時候人類就會從地球的霸主地位上掉下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那我們人類算是會徹底的被奴役。

因此人類要認知自身發展的規律,尋找自己的本源,認真思考人類與地球,人類與其他生物之間的共存關係,不要徹底的釋放人類貪婪的本性,肆無忌憚地攫取地球的不可再生資源,開發生物武器、或者製造毀滅性武器,全然不顧地球上的生態環境,不顧其他生物的感受,這樣最終只會給我們人類帶來後患。當然也有一天,人類會自取滅亡,在貪婪的本性之下,製造出大殺器,將自己送進地獄,而此後地球的生態又要數億萬年才能夠恢復,也許另外一種和人類一樣相對高度發達的生物會脫穎而出。

據我們能觀察到的宇宙空間,就只有地球具有這種生命體,如果我們在地球上,會感到生機勃勃,然而把人類放在外太空,我們就會覺得虛無和空洞,才能感受到我們地球是那麼的獨一無二,那是一種絕對的的孤獨,因為除了地球,我們從來也沒找到存在生命的星球,所以人類不應該俯視一切生命,至少要用平和發展的心態去認知和我們共同生存了數億萬年的生命體,也許我們都是同源,由最初的那幾個無機分子演變而來。

當然生物之間存在著競爭的關係,可更多的是一種依存關係,如何去保持一種相互之間的平衡是最重要的,這些事情我們看著是很遙遠的,然而如果人類不加注意,就會因為這種超一等的存在,給地球造生態系統成毀滅性的打擊,屆時地球上的生命就會全部毀滅,太陽系再度陷入沉寂。

從生命的本源的理解來看,我們人類文明在達到一定程度以後,我們可以製造出生命體,或許我們可以製造出類似生命的類生命體,這種類生命體和地球生命體一樣,可以吸收物質和能量,可以儲存和處理信息,可以完成自我的複製,或者是在硬體設施磨損以後將信息轉移到另外的硬體設備中,也可以是僅僅依靠一片矽晶片而存在,這樣生命就會永存於宇宙中,除非宇宙坍塌掉,完全掉進黑洞,因為在高度發達以後生命體會轉播到任何一個星球。

當然就目前這個階段來說,人類的起源並不是某一種超過人類文明的高等文明創造的,而是在地球上通過漫長又漫長的時間進化而來的,每一種地球上的生命體和人類都是源自同一個生命母體,而這個生命母體的生成是在非常非常偶然的機會下形成的,而這個生命的本源具有的一切自然屬性都分發給了後來不同的生命體,而不同的生命體在地球的複雜的環境中進化成不同的物種,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或者是微生物我們都是來自於一個母體,這個母體就是地球上最開始孕育形成的生命之源。

生命之源可以吸收能量、可以吸收交換物質、可以接受儲存信息並處理信息,而且可以進行自我繁衍,這種最原始的功能就給了我們所有的生物,人類作為一種地球的生物,也是來自這個生命之源,當然在某一過程中遺傳發生變異,從而形成我們人類,而人類的變異讓我們能夠脫穎而出。

而人類包含在自己基因裡面的信息就是人類從生命之源分出來的這一支包含的所有進化信息,這些信息包含了人類的所有的能夠向前進化的指令,也就是人類的欲望在促使人類不斷地更新換代,生命不斷地在傳遞,而人類的結構越來越趨於複雜和精密,這主要體現在大腦的結構上。

人的自然屬性就是人從生命之源的進化中所遺傳過來的信息,而這種信息在體內會精密的產生各種化學物質,從而控制人的意識和行為,驅動人類不斷向前進化,然而生命進化的終點是什麼?這有待於我們去哲學思考,需要我們去認知,但人的自然屬性就是和原始的動物、植物們共同具有的屬性一樣,不斷地繁衍生命,不斷地升級生命的形態。

人的社會屬性是人為了生存而所具備的遺傳信息,人的自然屬性是人為了繁衍和進化而具備的遺傳信息,這些信息都刻畫在人的DNA中,一旦一個人類降生,他就要趨向社會,他就要生存下來,他就要繁衍後代,傳遞生命,這就是生物的使命,因此人具有兩種屬性,一種是生存的屬性,一種是繁衍的屬性,也就是對應的人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兩屬性的本質結合起來人類才符合被叫做人類的那種定義。

人的兩種屬性同時存在於人的意識當中,因此人在具體的生存和生活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矛盾,那就是因為生存和繁衍所要遵循的規律是不同的,這就構成了人性的矛盾。

相關焦點

  • 生命起源百年探索:進化論、資訊理論、熱力學誰是主角?
    來自進化論的啟發無論科學家們採取何種途徑來尋找生命的起源,大多數人都會借鑑查爾斯 · 達爾文在1859年《物種起源》中的思想來幫助解答。雖然達爾文不認為當時的科學可以直接解釋生命起源,但他的許多觀點成為了這個領域進步不可或缺的靈感來源。
  • 生命起源百年探索:進化論、資訊理論、熱力學誰是主角?
    引人注目的是,1994年,美國宇航局採用了達爾文的定義來指導對宇宙中生命的研究:生命是一個能夠進行達爾文進化的自我維持的化學系統。隨著科學家們擴展達爾文進化論的指導範圍,一些人質疑我們是否需要一個能超越它的新理論。
  • 體質人類學: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了解生命起源與進化過程
    (二)文化屬性1、文化屬性決定了另一種研究的方法論。 2、體質人類學對於文化研究的重要貢獻:發現黑猩猩也可以改變生存環境——行為是通過社會組織傳遞而非生物遺傳。理論標準:適者生存舉例:幼年黑猩猩正在向母親學習,如何用「魚竿」釣到白蟻。 問: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 人性二元論,為什麼就必須是二元呢?
    量子的世界和宏觀世界的聯繫是什麼?的確人類的認知還是處於一個很初級的階段,我們的認知還很膚淺,當然一切的認知都是為了讓我們人類的生命更好地進化,求知慾其實根本不是一種欲望,但是我們所認知的一切都被記錄,分為兩個類別,一個是社會科學,一個是自然科學,而所有的科學也就是我們記錄的各種信息。
  • 生命起源: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質疑及解惑
    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並非什麼演化都是進化,進化論,是以史為鑑,要找出生命生存規律和發展方向的系統性的科學理論,是對物種起源和發展的一種科學證明。2、針對觀察和證據的質疑:進化論不是事實,從未被直接觀察到。——間接觀察也是觀察,引力從未被觀察到,但是物體下落的現象,使得引力的存在成為事實。
  • 有人說進化論是謊言,誤導人類起源真相,真的嗎?
    在《出現危機的理論:進化論》一書中,作者尖銳地批評:「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他認為,進化論不僅誤導了整個生物學,而且誤導了心理學、倫理學和哲學等許多領域,誤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化論鼓吹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法則,教唆人類不擇手段賺取財富,讓人相信人是動物的後裔,從而衍生出「狼圖騰」等非人性文化。事實上,進化論的誕生,也讓西方心理學在生理上找到了「人性本惡」依據:人的欲望是最本質的本性,是自然進化必然結果。
  • 綜合進化論推翻進化論?人類起源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關於人類的起源,自從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發布之後,直到如今,進化論一直都是較為主流的一種解釋人類從何而來的理論。  在進化論成為主流理論之前,一般都認為人類來源於神的創造,也就是《神創論》。
  • 生命起源假想論有幾種?你知道多少?
    有了DNA和蛋白質,才有了原核生物,後來原核生物進化成真核生物,經過35億年的慢慢進化,才有了今天千姿百態、生機盎然的千萬億生命。全世界生命起源的假說竟然有5種?但卻只有中國文化找到了真理!5.精源論17世紀,歐洲人發明了顯微鏡。
  • 生物化學對生命起源和進化的可能解釋
    地球上的生命究竟是如何開始的?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曾暗示,生命可能起源於一個「溫暖的小池塘」,由構成生命的絕大多數的必要元素組成。然而,達爾文更多地關注的是生命進化的過程(《進化論》在很多方面定義了今天的現代生物學)而不是生命的起源。
  • 人類起源?達爾文進化論漏洞百出?
    今天,筆者要帶大家看一看我們從小學到的生物知識,「生物進化論」,也是目前的唯物主義世界頗為主流的一種人類起源的假說。當然目前為止也只是一個假說而已,沒有完整全面的證據能夠確切證明「生物進化論」的真實性,畢竟人類的科學也就是隨著一個接一個的假說被提出和推翻的過程中慢慢完善和進步的。
  • 學術研究:進化論的十大謬誤
    然而,對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前寒武紀大爆炸」等話題,進化論一直未能作出合理解釋,這些也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倘若進化論無法讓我們感到信服,那麼,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我們必須另闢蹊徑。
  • 「Edison-人類起源」進化論,神創論,地外文明外星人創造論
    我是EDISON在現如今的地球上,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地球物種,人類的起源眾說紛紜一直煩惱著我們,有人會問,這重要嗎?我想這種感覺是不是就仿佛坐擁億萬財富,卻不知自己出身何處一樣,讓我們人類少了一點歸屬感?達爾文先生的進化論假說,似乎為我們指明了來時的路。
  • 漫談地球生命起源,你相信生物進化論還是地球動物園假說?
    我們時常在思考,外星人真的存在嗎?但是考慮的宇宙的時間和空間廣度,外星文明應該是存在的。但其實科學家也一直想要搞懂兩個關鍵性的問題:首先就是如果環境適宜條件滿足,就一定會誕生生命嗎?其次是只要給生命足夠的時間去發展,最終就會演化出智慧文明嗎?
  • 捍衛進化論!一場關於「人類起源」的大論戰
    生物進化論——衝擊「神權」的重磅炸彈1859年,50歲的達爾文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實地考察和不斷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生物進化論」,並將其發表在《物種起源》一書中。其實,達爾文在成書後,考慮到「生物進化論」可能對主流價值觀產生的嚴重衝擊,已經對很多敏感的篇章進行了大量刪減,並且有意避開了兩個話題:生物的最初起源和人類由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他將全書從一千多頁刪減到四百多頁,暗示了人類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但卻偏偏沒給上帝預留位置。
  • 生命起源,我們可能來自原生湯,丹布朗《起源》
    達爾文的進化論闡述了我們從海洋中的生命最終進化為人類的歷程。相當於是解答了從1到100,然後從0到1還沒有答案,即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如何產生的。宗教神創論:創造論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神所創造。比如上帝、阿爾修斯。在《聖經》上說,「起初,神創造天地「。2. 宇宙生命論:這一假說提倡「一切生命來自宇宙」的觀點,認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來自宇宙間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飛來」。
  • 遊子吟|第六章 創造論與進化論|2 兩種模式​
    【正文】遊子吟|第六章  創造論與進化論|2 兩種模式來源/《遊子吟——永恆在召喚》既然進化論和創造論不能用科學方法證明或否定,關於起源的看法是憑信心而不是憑眼見建立的。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客觀地、合乎科學地來討論起源問題。因為我們的信心不應該是憑主觀意願或輕率、盲從的,而是基於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分析和思考而建立起來的。基督徒接受創造論是因為他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相信《聖經》是完全無誤的。《聖經》明白地教導說,「起初神創造天地」(創一1)。同時,他們也確信,神啟示人類的兩本書──《聖經》與《大自然》決不會相互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
  • CICC科普欄目 |淺談生命的起源-----從米勒實驗說起
    一、化學進化論與米勒實驗  在生命起源問題上,化學進化論目前為多數人所接受,類似於達爾文進化論中的思想:從簡單到複雜的生命進化樹,該學說認為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無機物可以轉變為有機物,有機物可以發展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體系,直到最後出現最原始的生命體機----一個最簡單、最原始的細胞,既原細胞(protocell
  • 人類的起源究竟是什麼?3項「漏洞」否認進化論,祖先是條魚?
    人類到底是從何而來的一直是困擾科學家的終極謎團,科學家們認為這個問題關係到人類未來的命運,在達爾文進化論出現之前,我們並未對人類的起源有更多的了解,一直到1859年,似乎物種起源給了人類起源更為合理的解釋。人類進化的整個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 達爾文:他熱愛大自然,寫成《物種起源》一書,創立了進化論學說
    放學了,查理·達爾文(1809—1882)和同學們走在美麗的田野上。藍藍的天上飄著白雲,和煦的陽光照著大地,遠山近樹一片蔥綠,小鳥在林中唱歌,不知名的蟲兒在草叢裡鳴叫。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和這充滿生機的大自然結合得多麼和諧啊。「草地裡有這麼多蟲,我們來做捉蟲比賽,怎麼樣?」
  • 生物起源,也許不只是進化論這樣簡單
    今天想寫一點兒關於認識世界和生物起源的文字。宇宙萬物都是客觀存在的。人類對於萬物的認識還處於比較淺顯的階段。【物質】都是由粒子組成,地球上所有的碳基生命當然也都是粒子組成的。粒子的不同組合形式構成了地球生物的多樣性,粒子團的不同形態演化為每一個生命個體從新生到消亡的過程。根據能量守恆和質量守恆,粒子可以轉換形態持續存在,它的每一次轉換都意味著除舊布新。打破一個舊「世界」,構建一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