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氣候乾燥,起床時難免會覺得喉嚨幹痛、皮膚幹癢。加溼器也因此成了很多北方家庭冬季必備的小電器。但若使用不當,加溼器反而會傷害健康。
加溼器用洗嗎?應該用什麼水?可以加精油嗎?關於加溼器的所有問題,專家為你一次說清。
受訪專家: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健康分析測試中心主任 魯建國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 韓淑華
本期編輯:王家璇
清潔是關鍵,每天要換水
加溼器使用前一定要認真清洗,否則在內壁積攢了一年的細菌或真菌隨著噴出的氣霧進入室內,散落在灰塵中或物品上。
這些微生物在遇到適宜溫度、溼度時快速生長,通過細小的水滴顆粒,進入人體的呼吸道和肺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發燒、呼吸道感染,甚至會導致肺炎。
建議: 最好堅持每天換水,每兩周徹底清洗一次,尤其是剛啟用的加溼器,一定要保證清潔。清洗時,儘量少使用殺菌消毒劑,可用流水反覆衝洗,然後用軟布拭去水箱周邊的水垢。
老人和小孩,最好不要用自來水
為圖方便,許多人都在加溼器裡倒自來水。但自來水中一般都含有氯,還有雜質,甚至細菌,當菌群進入空氣,對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兒童等人群有一定傷害。
建議:建議使用涼白開、純淨水或含雜質較少的蒸餾水。如果家裡條件有限,可以在加入加溼器前,將自來水放置兩天。
空氣溼度應保持在45%~65%
空氣溼度過低,尤其是低於20%時,可吸入顆粒物就會增多,容易造成呼吸系統不適、皮膚乾燥等;空氣溼度為45%~65%時,病菌不易傳播;若高於80%,則會導致細菌、塵蟎、黴菌滋生,使人出現呼吸系統不適,免疫力下降等症狀。
建議:在家中裝個溼度計,隨時監測空氣溼度,也可以通過感官來粗略判斷空氣溼度情況:如果感到皮膚乾燥、眼睛發癢,鼻腔和咽喉發乾,可能就是空氣溼度過低;如果感覺悶熱,牆上、地板和桌面等存在凝結的水汽,可能溼度過高,應停止使用加溼器,並適當開窗通風,否則可能會引起過敏及哮喘等問題。
不能對著臉吹,至少離人2米
加溼器工作時,存在於水中的雜質、細菌、金屬離子等各種雜質、病菌也會隨著水霧一起飄散到空氣中。
如果此時加溼器正對著臉,或者離人體頭部太近,直徑小於2.5微米的細小顆粒物就會穿過人體呼吸系統的層層屏障,直達肺泡內部,從而引發呼吸系統疾病,而且還可能受到輻射。
肺炎
合理擺放的情況下,加溼器的霧氣會隨著風吹散在空中,達到均勻加溼的效果,但很多人喜歡將加溼器對著自己吹。
如果距離加溼器太近,無疑會將內壁細菌「毫不浪費」地吸入呼吸道和肺臟,進而出現咳嗽、胸悶等呼吸道症狀,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加溼器肺炎」。如果是皮膚過敏患者,一張臉經過細菌的「均勻」滋潤,很容易過敏。
輻射
我們常用的加溼器有風扇型和超聲波型兩種。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環境研究所曾做過一項測試,風扇加溼器有比較大的輻射,貼近大個的風扇加溼器測試輻射時顯示,低檔使用時輻射度為49mt(輻射單位),高檔使用時為32mt,1米之外則衰減為0.52mt。超聲波噴霧加溼器通過測試發現,其輻射極小,無論距離遠近,都可以放心使用。
建議: 儘量選擇超聲波型加溼器。噴霧量大的加溼器最好不要離人體太近,尤其不能對著臉部,至少要離人體2米左右。此外,為保證加溼效果,加溼器應放置在距地面0.5米~1.5米高的穩定平面上。
隨便加「料」會傷身
有人把加溼器當「消毒器」用,添加消毒劑、酒精、白醋、精油、花露水等,這是不可取的。
如果消毒劑濃度高,可能導致上呼吸道損傷。白醋的濃度非常低,直接散發出來再稀釋到空氣中,不但達不到殺菌目的,反而刺激咽部黏膜。也不建議在加溼器中放精油、花露水等揮發性的產品,這類產品含有化學成分,一些過敏體質的人吸入易患哮喘等疾病。
別一直開著,勤開窗通風
很多人會全天或整夜開著加溼器,房間特別容易溼度過大,霧氣朦朧。
建議每開2小時停一段時間,開窗讓室內空氣流通。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加溼器不適合所有人群使用,如關節炎、糖尿病人應慎用加溼器,空氣潮溼會加重病情。
來源: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