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火星離地球最近,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在這時候發射

2021-02-08 科海拾貝2020

火星是我們地球的鄰居,也是目前為止人類最適合移居的星球。為了探索研究火星,人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美國從60年代開始,就發射了許多探測器火星車去往火星,最近SpaceX的馬斯克更是把將人類移民去火星當成SpaceX的主要目標。我們中國最近也發射了天問一號前往火星,開始了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火星探索之旅。

我們注意到,今年無論是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阿聯的火星探測器,美國毅力號火星車都是在今年7月份前後發射出去的,而最近的新聞卻告訴我們,10月6日是地球與火星距離最近的時間,為何不在這個時間把火箭發射出去呢?

軌道的基本知識

為了理解火箭在7月份發射的原因,需要了解一些軌道的基本知識。

地球與火星都是都是圍繞太陽在運動,為了便於理解,我們把它們的軌道都簡化成圓形,火星的軌道更大一些。

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都有這樣的體驗,用一個繩子拉著一個重物做圓周運動,我們的手會感到有一個拉力。繩子長度一定時,讓這個重物轉得越快,這個拉力越大。

這樣一種想要飛出去的趨勢,可以假定為一種虛擬的力,離心力,它的公式為F離=mv/r。其中m為質量,v為速度,r是軌道的半徑。

在太陽系之中,太陽可以理解成人的手,地球與火星就是那個重物了。那牽住地球與火星不讓它們飛走的繩子又是什麼呢,這個無形的繩子就是萬有引力了。萬有引力的公式為F萬=GMm/r,其中G為萬有引力常數,M為其中一個物體的質量,在太陽系中可以理解成太陽的質量,m為另外一個物體的質量,在太陽系中可以理解成地球或者火星的質量,r為軌道半徑。

要是一個物體的軌道穩定,必須使F離=F萬。這個等式的兩邊都有m可以消去,可以理解為在圓形軌道上物體的速度只與軌道有關,與物體本身質量無關。

霍曼轉移軌道

地球與火星處於太陽不同的軌道之上,他們的速度不一樣,地球通常是365天圍繞太陽轉一圈,火星通常是687天圍繞太陽轉一圈。這意味著它們的角速度不一致,地球與火星的距離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之中。我們不能直直向地球外部發射一枚火箭到達火星,這也就決定了不能在10月6日與火星最近的時候發射火箭。

那我們是怎樣把載荷送到火星的呢,是否考慮到火星和地球的相對速度,然後直直地向上發射一枚火箭,然後到達火星被火星引力捕獲呢。

不是的,太空飛行器走的是一條通常情況下最節省燃料的軌道,被稱作霍曼轉移軌道。

我們首先把需要去火星的載荷發射到地球的低軌道上,它和地球一起圍繞著太陽轉,在載荷到達綠線和黃線相交的地方,利用火箭發動機對在載荷進行一次加速。

離心力的公式是F離=mv/r,當速度增加之後,也就是v變大,離心力會變大,此時的萬有引力已經不足以將載荷束縛在原有軌道之上,它會遠離太陽,在遠離的過程中需要克服重力做功,速度不斷減小。

到達黃線和紅線的交接處之後(紅線就是火星軌道),速度已經很小,這時候的離心力是小於萬有引力的,它的軌道會不斷的變小,同時速度不斷增大,如果不做幹預,會形成一個橢圓軌道。

但如果在黃線和紅線的交接處讓載荷進行一次加速,使離心力與萬有引力相等,那麼載荷就可以進入紅線(火星)的圓軌道了。當然,我們需要考慮好地球和火星的相對速度,使得載荷到達火星軌道的時候,火星也剛好運行到那裡,所以每兩年多才有一個去往火星的窗口期。

基本上這就是我們將載荷送入火星軌道的方法,也是載荷在送入火星軌道的過程中需要多次加速的原因。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10月6日火星離地球最近,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在這時候發射
    火星是我們地球的鄰居,也是目前為止人類最適合移居的星球。為了探索研究火星,人類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美國從60年代開始,就發射了許多探測器火星車去往火星,最近SpaceX的馬斯克更是把將人類移民去火星當成SpaceX的主要目標。
  • 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在火星衝日那天發射?
    [cp]【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在火星衝日那天發射?】有人誤認為,火星衝日的當天,如果此時從地球上正對火星發射一個探測器,沿地球火星兩點之間的直線飛行。不是旅程最短嗎?答案是不可能。首先,由於火星不是靜止的而是不停地沿著自己繞太陽的軌道運行,即使探測器能正對火星飛行,它也不可能遇上火星。
  • 火星探測器並不是在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時出發的
    我們經常能在關於火星探測方面的文章中看到:為什麼火星探測器要每隔26個月才會有一次發射時機?那是因為每隔26個月火星與地球距離最近,在火星和地球距離最近時發射探測器可以節省燃料 ,到達火星的時間最短。
  • 火星衝日明日上演,今年為什麼火星探測器扎堆去火星?這就是原因
    我們從地球向火星發射探測器是有特定的時間的。而這個特定的時間和一種奇特的天文現象有關係。這個天文現象就是火星衝日。而2020年10月14日就會發生火星衝日的天象。那麼什麼是火星衝日呢?火星衝日就是地球運行到了火星和太陽之間,三者看上去正好位於一條直線上。火星和地球在各自的運行軌道上以不同的速度圍繞著太陽公轉。地球每365天就會圍繞太陽轉一圈。火星位於地球軌道的外側。
  • 何時發射火星探測器?
    在成功發射地球衛星之前的1925年,德國工程師霍曼(W. Hohmann)就計算出從地球到其他天體的最節省能量的路線,被稱為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是一條從地球到火星的最節省能量的飛行路線。從地球出發的探測器只要沿著地球火星霍曼轉移軌道飛行,最終就能到達火星。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日期不能隨意選擇,要選在發射窗口。發射窗口為火星衝日前2-3個月。
  • 火星1號探測器:人類發射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開啟人類火星探測
    今年,火星探測將再次迎來熱潮,這是自2013年11月5日印度發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和2013年11月18日美國發射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以來,時隔7年,再一次迎來了火星探測的熱潮。從2013年末至今,便再也沒有其他國家曾向火星發射過探測器了,但2020年卻不同,就在今年,我國將在7、8月份發射自主研製並本國內發射的「問天一號」火星探測器,同時,美國也將在這一年重啟火星探測任務。
  • 發射火星探測器窗口期的間隔為26個月,你了解是為什麼嗎?
    咱們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很是振奮人心吶!要知道發射探測器到火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發射探測器到火星需要非常大的推進動力,為了節省動力,找準地火距離較近的一個發射窗口器就非常的關鍵,錯過這個窗口器就要再等26個月才遇上下一個窗口器。那麼,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兩個窗口器為什麼間隔26個月這麼久呢?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一下火星的一些信息。
  • 你知道 為什麼發射火星探測器要選窗口期嗎?
    咱們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很是振奮人心吶!要知道發射探測器到火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發射探測器到火星需要非常大的推進動力,為了節省動力,找準地火距離較近的一個發射窗口器就非常的關鍵,錯過這個窗口器就要再等26個月才遇上下一個窗口器。那麼,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兩個窗口器為什麼間隔26個月這麼久呢?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一下火星的一些信息。
  • 為什麼今年火星探測任務很多?通往火星大門已打開,錯過再等兩年
    2001年4月7日「2001火星奧德賽號」探測器發射。2003年6月10日「勇氣號」火星探測器發射,7月7日「機遇號」火星探測器發射。2013年11月10日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物探測器發射。2018年5月5日「洞察號」火星探測發射。從歷年來美國火星探測器任務的發射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端倪來。特別是從2001年到2007年這幾年,美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間隔時間差不多都是兩年多。
  • 中國的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走最近的路線?天問一號面臨哪些風險
    本文共有三個問題要探討,第一個問題,地球公轉周期是一年,有人覺得應該每年都有一次跟火星相遇的機會啊,為什麼每隔26個月才能發射一次火星探測器呢?第二個問題是,兩點間線段最短,明明走直線距離更近,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走直線呢?第三個問題,中國今年發射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有哪些看點呢?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月10日左右將被火星捕獲
    打開APP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月10日左右將被火星捕獲 上方文Q 發表於 2021-01-07 10:16:05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
  • 火星將在10月6日最接近地球
    北京時間10月6日晚上10時,地球將移動到最接近火星的地點。此時,地球距離火星大約 6207 萬公裡。上一次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情況發生在2003年,是火星6萬年內距地球最近的一次。這次地火距離雖不如2003年近,但也只是稍遠一些。2003年8月27日,地球距離火星約5576萬公裡,而直到2287年8月28日,這個記錄才會被打破,那時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約為5569萬公裡。
  • 為什麼最近各國扎堆去火星?一文講清火星發射窗口
    來源:澎湃新聞最近火星發射檔期有點滿。阿聯的「希望」最先啟程,中國緊跟著發出「天問」,美國則把「毅力」留到了7月底。要不是疫情耽擱了,歐空局和俄羅斯合作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原本也會湊這個熱鬧。為什麼去火星要扎堆?
  • 火星到達離地球最近的位置,天問一號飛到哪裡了?
    10月6日火星行至距地球最近點,只有6,200萬公裡,10月14日火星衝日,即火星、地球、太陽連成一線,衝日時火星最亮,最適合觀測。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茫茫太空走了75天,並在10月1日國慶節發回自拍,祝福祖國繁榮昌盛,他已經飛行超過2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火星10 月 6 日距離地球最近,當晚可賞 「超亮」火星
    IT之家 10 月 5 日消息 新華網報導,今年的 10 月 6 日 22 時 18 分,火星將運行至最接近地球的地點。天文專家表示,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我國公眾可以欣賞到超級明亮的火星,其亮度甚至超過了當晚的木星,成為夜空中 「最亮的星」,光彩奪目。火星在夜空中呈現為一顆明亮的紅色天體。
  • 十天內3個國家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火星移民開始了嗎?
    十天之內3個國家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火星移民開始了嗎?我是館長,我們一起來看看2020年7月20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發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由日本三菱重工H2-A火箭搭載,成功發射升空。這是阿聯首次,也是阿拉伯世界首次星際探索。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
    郭文彬 攝影中國網訊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個任務,將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從而建立起人類對火星更為全面的認知。 為什麼現在發射?
  • 火星10月6日距離地球最近 明天晚上看「超亮」火星
    據新華社天津電 10月6日22時18分,火星將運行至最接近地球的地點。天文專家表示,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我國公眾可以欣賞到超級明亮的火星,其亮度甚至超過了當晚的木星,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說,今年10月14日火星「衝日」。
  • 中國: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首顆"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據相關報導,截至7月23日,包括前蘇聯、美國在內,全球已有8個國家共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1、那麼,在眾多行星之中,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登錄火星火星與地球最近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由內往外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火星乾旱,多巖石,比較寒冷,巖石、砂土和天空是紅色或粉紅色的,因此經常被稱作&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