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 為什麼發射火星探測器要選窗口期嗎?

2020-10-03 知客心

咱們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很是振奮人心吶!要知道發射探測器到火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發射探測器到火星需要非常大的推進動力,為了節省動力,找準地火距離較近的一個發射窗口器就非常的關鍵,錯過這個窗口器就要再等26個月才遇上下一個窗口器。那麼,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兩個窗口器為什麼間隔26個月這麼久呢?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一下火星的一些信息。

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距離是大約5500萬公裡,地球和火星在太陽的同一側,並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火星與地球最遠的距離是大約4億公裡,地球與火星分別在太陽的兩邊。地球繞太陽一周大約要365天,而火星繞太陽一周大約687天,所以地球繞完太陽一周,火星才繞太陽半圈多一點。

地球與火星距離最近的時候

假設地球和火星都繞太陽逆時針公轉,如下圖a所示,地球、火星和太陽在同一直線上,地火距離最近點,作為發射火星探測器的一個窗口器;當地球繞太陽一周之後,火星繞了太陽半圈多一點,如下圖b所示;地球開始繞太陽第二周,火星繼續繞太陽轉,當火星繞完太陽一周時,地球還沒完成兩周,火星繼續繞太陽轉,地球準備跟上火星,形成第二次近日點,如下圖c。

這時候火星繞了太陽一周多,而地球繞太陽兩周多,也就是一共用了26個月地球再次與太陽、火星共線且與火星同側,這就是為什麼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兩個窗口器間隔26個月。實際上,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時候並不是在太陽、地球、火星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而是如下圖這樣的情況:

也就是說,地球準備追上火星共線之前要把火星探測器發射出去,圖中清晰地展示了從地球前往火星的路線圖,圖中內圓表示地球公轉軌道,外圓表示火星公轉軌道,圖中外切於地球公轉軌道同時內切於火星公轉軌道的橢圓軌道就是「霍曼轉移軌道」,太陽在「霍曼轉移軌道」的一個焦點上,同時近日點和遠日點分別位於地球公轉軌道上和火星公轉軌道上。

相關焦點

  • 發射火星探測器窗口期的間隔為26個月,你了解是為什麼嗎?
    咱們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很是振奮人心吶!要知道發射探測器到火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發射探測器到火星需要非常大的推進動力,為了節省動力,找準地火距離較近的一個發射窗口器就非常的關鍵,錯過這個窗口器就要再等26個月才遇上下一個窗口器。那麼,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兩個窗口器為什麼間隔26個月這麼久呢?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一下火星的一些信息。
  • 中美兩國即將發射火星探測器,太空競賽要開始了?來看看我國實力
    根據參考消息網6月3日的消息,我國計劃在今夏進行首次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而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計劃在夏天進行新一輪的火星探測計劃。屆時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運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而美國的新一代火星車「毅力號」也將由運載火箭運上太空。
  • 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發射,關於天問一號我們要知道這些
    2020年7月23日北京時間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天問一號」將在深空中飛行大約7個月的時間,2021年2月份左右到達火星。在前幾天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以及未來幾天發射的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都會在明年的二月份會師火星。
  • NASA毅力號發射!火星生命之謎終有解?選在這時發射是為何?
    這次發射的毅力號的探測任務是什麼呢?為什麼阿聯、中國和美國都選擇在這個時期發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的主要任務毅力號的任務主要任務當然是繼續火星生命的探索,同時也將進行一項前無古人的探索——火星聲音的收集。
  • NASA毅力號發射成功!你覺得NASA能發現火星生命嗎?
    這次發射的毅力號的探測任務是什麼呢?為什麼阿聯、中國和美國都選擇在這個時期發射火星探測器?而「毅力號」就要打破這個局限,它的目標是通過攜帶兩個麥克風來聆聽和收集火星的聲音。這些麥克風將收集降落時的音頻,以及這顆火紅星球的環境噪音和漫遊車工作時的呼嘯喧囂。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時期發射?前一段時間,中國的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引爆了全世界,早些還有阿聯,而如今又是NASA,大家一定都很奇怪,為什麼這麼多國家要在這個時候扎堆送探測器上火星呢?有什麼理由嗎?
  • 何時發射火星探測器?
    從地球出發的探測器只要沿著地球火星霍曼轉移軌道飛行,最終就能到達火星。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日期不能隨意選擇,要選在發射窗口。發射窗口為火星衝日前2-3個月。 什麼是火星衝日呢?先來了解火星的運行情況。
  • 火星上發生了什麼?中美歐印阿5個國家都要發射火星探測器
    2020年,對於中國航天來說是關鍵一年,今年我們不但要執行嫦娥5號任務,還將向火星發射中國探測器。 據專家介紹,這次發射任務將實現「一步到位」,一次發射三個火星探測器,包括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著陸器以及火星巡測器。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今天中午12點40分,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順利點火併成功地將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器送進地火轉移軌道,目前火箭已經進入二級滑行階段,箭器分離後「天問一號」將朝著火星飛去,將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和其他國家相比,亮點在哪裡?
    據媒體報導,我國計劃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發射我國的野心很大,想要一次性實現火星環繞,著陸以及巡視,在國際上還沒有先例。而這三個目標的難度之高,也超過了任何以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
  • 剛宣布發射成功,NASA就發布緊急聲明,美國火星探索難道要涼了?
    而事實上,人類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發射探測器探索過火星了,並且也正是因為人類對火星的來了解的深入,才會在後期的太空探索中如此的賣力,不翻過任何一個探測窗口期的機會。美國是目前為止,世界各國中對火星探測最為詳細的一個國家,甚至可以說,人類世界目前對火星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來自於美國。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因此,多國都會選擇在這個窗口期進行登火和探火的探測任務。 上次最佳探測窗口期是在2018年6-7月,今年的7-8月是最佳探測窗口期,下次則要等到2022年。等到了窗口期,具體定在哪一天作為發射日期,會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因素來確定。 探索意義 探索未知,尋找能源、擴展人類生存空間。
  • 探秘火星,這些天氣冷知識你知道嗎?
    火星氣象研究了有什麼意義哦?實際上,這次「天問一號」要觀測火星的溫度、氣壓、風速、風向等大氣數據,這是它的重要工作之一。隨著氣候變化、資源減少、環境問題等日趨嚴重,尋找第二家園成了人類實實在在要做的事情,而臨近的星球中,火星是相對可能適合人類生存的。
  • 人類開始進行太空競賽了嗎?今年多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目的是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時隔兩年多之後,人類再次迎來了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窗口期據了解,今年共有三個國家計劃在夏天發射火星探測器,率先發射的是阿聯的「希望號」,然後是中國的「天問一號」,就在前幾天美國的「毅力號」也發射升空了。不久的未來我們將看到火星上同時出現三個國家的探測器,這是前所未見的。根據報導,美國宇航局已在佛羅裡達州的空軍基地完成了「毅力號」的發射任務。
  • 火星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意味著什麼?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火星環繞、著落和巡視探測,可謂那麼不禁有人會問:「為什麼會取這個名字呢,有什麼深刻含義嘛?」其實,了解過我國太空探測任務的人都知道,我國月球探測工程於2004年正式開展,並命名為「嫦娥工程」。
  • 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在火星衝日那天發射?
    [cp]【火星探測器為什麼不在火星衝日那天發射?】有人誤認為,火星衝日的當天,如果此時從地球上正對火星發射一個探測器,沿地球火星兩點之間的直線飛行。不是旅程最短嗎?首先,由於火星不是靜止的而是不停地沿著自己繞太陽的軌道運行,即使探測器能正對火星飛行,它也不可能遇上火星。更主要的是由於太陽引力作用探測器不可能正對火星方向飛行,但是只要達到一定的起始速度探測器就能在或長或短的預定時間內到達火星軌道,而不是到達火星。
  • 全球7個國家或地區共計發射了47個火星探測器,都探測到了啥
    截止到2020年7月20號,加上剛剛發射成功的阿聯探測器希望號,全球共7個國家或地區向火星發射了47個探測器,成功18次,成功率不足40%,其中著陸任務17次,成功8次,成功率不足50%。相對於月球探測,火星探測成功率為什麼會這麼低?這麼低的成功率下,為什麼人類還對火星探測這麼感興趣呢?
  • 火星探測難嗎?打開西瓜視頻,這裡有關於火星的一切
    激動之餘,或許大家對火星更感興趣了。-天問一號什麼時候抵達火星?-為什麼美國的火星探測器也在最近發射?-火星探測有啥用呢?-火星探測難嗎?-中國跟美國誰能成為第一個把人送上火星的國家?問題一:為什麼美國的火星探測器也在最近發射?這是因為火星的發射是有窗口期的,火星跟地球處於太陽系同一側是比較好的時期,這個時間周期是兩年。
  • 美國為什麼緊跟中國之後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很簡單,沒有陰謀
    這幾天要說最讓人振備的消息就是中國火星測任務天問一號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了,這是中國首次向火星發射探測器。那什麼時候天問可以到達火星呢?七個月。沒錯,需要整整個七個月天問火星探測器才能夠到達火星。為什麼要這麼久呢?
  • 美國宇航局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發射
    毅力號因為演習中數據問題不得不再次推遲發射,如果不能在今年的發射窗口期內成功發射,那真只能再放兩年了——歐洲-俄羅斯的 exomars 探測器 Rosalind Franklin就因為降落傘系統而沒辦法趕上2020這趟車,不過好消息是發射窗口期比我們預想中的要久一些,也許還能更長。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火探測
    因此,多國都會選擇在這個窗口期進行登火和探火的探測任務。上次最佳探測窗口期是在2018年6-7月,今年的7-8月是最佳探測窗口期,下次則要等到2022年。等到了窗口期,具體定在哪一天作為發射日期,會根據不同國家,不同因素來確定。探索意義探索未知,尋找能源、擴展人類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