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緊跟中國之後發射火星探測器?原因很簡單,沒有陰謀

2020-12-06 腦洞歷史觀

這幾天要說最讓人振備的消息就是中國火星測任務天問一號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了,這是中國首次向火星發射探測器。

那什麼時候天問可以到達火星呢?七個月。沒錯,需要整整個七個月天問火星探測器才能夠到達火星。為什麼要這麼久呢?

原來,探測器它並不是直線就往火星上發射的,而是飛一個橢圓的軌跡,從一個軌道切到另一個軌道。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特別省油。因為探測器在軌道運行的時候,它只需要依靠慣性就可以飛行,全程只需要在轉軌,兩個軌道拱點間加油就可以了。所以雖說路程變遠了,但是油卻可以節省很多。

這個可以轉軌的通道叫「霍曼轉移軌道」。

這次天問要完成三個任務:繞、落、巡。進入火星的軌道繞行,再軟著陸火星,最後還要釋放火星車巡視火星表面。通常來講,這應該是分三次來完成的,火星的探測可以月球難太多了。

因為距離遠,到後通訊會存在延遲的情況,其本上後面都需要依靠探測器自身大腦去思考了,並且這個火星表面也不平靜,如遇到風速特別快的時候,軟著陸就特別的難。

中國之所以三個任務一起上,主要還是為了節約經費,錢不多,省著花。

其實人類史上火星探測任中,47%都是失敗了的。

俄羅斯最近火星探測幾乎都是失敗的,美國有失敗過。

過幾天美國也要發射火星控測器了,為什麼美國也選在這幾天發射呢?原來發射火星也必須選對時機的,就是要求火星與太陽在同一側,發射才是最方便。這個周日期是26個月。那如果錯過這個時期,需要等到兩年後了。

這次美國的火星探測器叫毅力號,它的最重要的一個任務是在火星上部署一架叫機智號的火星直升機,這是第一臺能在另一個行星上有動力飛行的飛行器。

美國還制定了一系列的太空計劃,如2024年太空人要次登上月球,2037年實現載人火星。這些太空計劃,跟我們中國的太空探測計劃有很多重疊的地方。

環球時報就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發布了一則新聞《中國為什麼非要去火星?》,為什麼非要去火星?

因為火星是跟離地球最近,並且與地球最為相似的星球,我們想通過對於火星的探測,去了解火星是地球的過去還是地球的未來。

將來有沒有可能讓火星變得宜居?

那怎麼做呢?

其實有一本書,早就知講到讓火星變得宜居的方法了。這就是羅賓遜的火星三部曲:《紅火星》《綠火星》《藍火星》。

作者羅賓遜是科幻小說的頂級大咖,他獲得了世界奇幻獎1次、雨果獎2次、星雲獎3次,並且6次摘得軌跡獎的桂冠。其中《紅火星》榮獲1993年星雲獎;《綠火星》榮獲1994年雨果獎、1994年軌跡獎;而《藍火星》則榮獲1997年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1997年軌跡獎……

總之這書出版後,是橫掃各類大獎,拿獎拿到手軟的那種,這三部小說,也被認為是將來火星移民的奠基之作。

故事以地球派出一百位技術員前往火星,去改造火星為開始。

這一百個人,本希望把火星改造成人類的烏託邦,可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的移民到來,事情完全脫離他們的想像,超出了他們可控範圍。

各方利益在火星上交集,新舊移民之的矛盾,新火星跟母星地球還發生了戰。雖然最終火星獲得了獨立,可是火星的面臨重重問題。

可以說,這部小說不僅僅是科技類科幻小說,還是一部強社會學設定的社會學小說,難怪劉慈欣感嘆到:「火星三部曲』把人類最空靈的想像寫得有如新聞報導一樣真實。羅賓遜仿佛曆史的見證者,忠實地記錄下了一部未來必將發生的史詩。」

這書特別厚,是真正的大部頭長篇科幻小說。劉慈欣說是不是真正的科幻迷,看這書就知道了,因為書比較硬,不像爽文那樣,讀起來那麼輕鬆,只有真正的科幻迷願意花時間靜下心來看。

雖說這是一部比較硬核的書,不過十歲以上的孩子這個暑假可以看看,激發孩子對科學的熱愛。

人類未來一百年的太空探索史可能就寫在這一部書裡了。點下面的橫條就可以購買這套書,一套三本,原價193,現在團購只要105包郵,出版社直接發貨。

相關焦點

  • 火星倒計時:中國,美國,阿聯本月發射探測器
    隨著紅色星球火星距和地球之間的距離縮短到只有5500萬公裡,中國,美國和阿聯這三個國家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分別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天問一號」(中國)、「火星2020」(美國)和「希望」(阿聯)探測器都已就位,希望能利用這個每26個月一次的狹窄「發射窗口」。這三個國家的太空機構計劃向這顆行星發送探測器,用於尋找過去存在生命的證據,並為人類在將來某一天登陸火星鋪平道路。從地球抵達火星軌道大約需要六到七個月的時間。
  • 為什麼中國、美國和阿聯三國,都選擇在今年往火星發射探測器?
    這次是我國首次準備往火星用發射探測器,不過我們並不「孤單」,2020年確實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火星探索年」。今年,除了我國會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之外,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歐盟也都會向火星發射各自的探測器。美國是火星探測的絕對老大,已經向火星發射了多個探測器,目前好奇號火星車和洞察號探測器在火星進行探測活動。
  • 多個火星探測器計劃七八月升空 美國由於特殊原因落後中國
    目前,計劃在7—8月擇機發射的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和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已進入發射「倒計時」。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的發射也備受關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7月1日發布消息稱,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由於運載火箭突然出現問題而再次推遲一周發射,目前新的發射時間選定在了7月30日之後,它本想打算搶先於我國發射火星探測器,但現在因為某些問題可能要落於我國之後了,我國也可能因此躋身於太空探索的領導者。
  • 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在登月計劃實行的同時還不忘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前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再是美國發射。前蘇聯前前後後總共發射了16枚火星探測器,成功的只有4個。而美國發射了8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6個。到了90年代,美國又發射了5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2個。俄羅斯和日本各發射了一個,但都失敗了。有趣的是,印度竟然發射了一個還成功了。由上面這些數據得知,美國在該領域還是更勝一籌。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北鬥卻遭遇意外推遲,美國在擔心什麼?
    編輯:布星據新華社報導: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阿聯與美國比賽推遲火星探測器發射
    2020年7、8月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時間。今年原本有四個火星探測器要發射分別是: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俄羅斯與歐洲航天局合作的火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其中俄羅斯與歐洲航天局合作的火星探測器因新冠肺炎已確認推遲到2022年發射。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我們也知道最近各國都在「扎堆」進行火星探測,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以現在的航天水平來看,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探測火星要比探測月球在實際操作上難得多。要知道人類經常光顧的月球的距地距離為38萬公裡,而火星地球之間最近的時候距離也遠達5500萬公裡,最遠的時候更是要達到4億公裡。因此火星探測是一個非常講究時機的活動。
  • 中國歷史性一天: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領先美國
    智東西7月23日消息,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 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美國網友:沒有對比性,美國再次獲勝
    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阿聯火星探測器要來了!火星探測變簡單了嗎?
    要想獨立探測火星,除了能完全獨立製造探測器以外,全程發射和監控都要自己來完成。能造火箭的國家很多,能造探測器的國家也不少,但有獨立測控網的國家只有三個——美國、俄羅斯、中國。火星探測失敗案例主要集中在前期探測階段,主要失敗數據都是前蘇聯貢獻的。那個時候,美蘇的測控系統都不太成熟,沒有測控地火轉移軌道的經驗,失敗也是正常的。
  • 中國將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也是|泛讀
    今年7-8月,中國將用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裡的最大個進行發射。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美國「毅力」號探測器也將於7月發射。China is launching a mission to Mars this summer.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借力俄羅斯火箭,被推遲兩年發射,最終失敗
    不過,高失敗率並沒有阻擋人類探索火星的熱情。除了美國、俄羅斯、歐洲等老牌航天大國之外,中國也開啟了火星探測計劃,並於2011年做了首次嘗試。因為俄羅斯也要發射火星探測器「福布斯-土壤」,當時的中國「螢火一號」計劃與「福布斯-土壤」攜手同往火星。為什麼需要搭載俄羅斯的火箭?這其中有兩個很客觀的因素。首先,火星探測器首先要脫離地球的引力,就必須獲得超過11.2公裡/秒的第二宇宙速度。
  • 緊跟「天問一號」之後,NASA毅力號佛州發射升空,為何慢我國一步
    文/皓月相信「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時的震撼場景,還印在大家的腦海中遲遲不能散去。而就在剛剛,7月30號晚上7點50左右,一枚名叫宇宙神5號的運載火箭在佛州一個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帶著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前往火星進行探索。這也將會是今年繼希望號、天問一號之後,人類第三次發射執行火星任務的太空飛行器。這次跟毅力號一起前往火星的還有一架名為機智號試驗火星直升機。
  • 下個登陸火星的是誰?美國新探測器也將發射
    按照計劃,中國將在本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這麼重大的航天任務中,包含哪些重大技術看點,後續又有哪些不能錯過的關鍵節點呢?探測這個紅色星球的意義在哪裡,中國為什麼要探火呢? 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之後,按照計劃,美國「火星-2020」探測器也將攜帶「毅力」號火星車開啟火星之旅。到底哪個火星車與著陸器將成為著陸在火星表面的下一個太空飛行器呢?根據中國官方日前發布的信息,中國首個火星車高度為1.85米,重約240公斤,設計壽命為3個火星月,相當於92個地球日。
  • 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時刻鈦媒體快訊|7月30日消息:美國東部時間30日上午7時50分(北京時間19時50分),搭載「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的Atlas-V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預計探測器在發射約1小時後與火箭分離,從而完成此次發射任務。
  • 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偉大時刻,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全面領先美國
    今年7~8月迎來火星探測的最佳發射窗口期,這期間包括中國的「天問一號」、「NASA火星2020」、「阿聯希望號」,等在內的火星探測器都將陸續升空。「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伴隨著「長徵5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正式邁出了火星探測的第一步,它將在宇宙中飛行大約7個月抵達火星,將一次性實現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探測等任務,「天文一號」,將會讓中國成為第二個將火星車送往火星表面的國家。
  • 十天時間三個國家,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今年有個大新聞,都是跟火星相關的,有連續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7月20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名字就叫著 HOPE,這個探測器將在7個月後到達火星。並開始收集火星上的成份,比如,大氣成份,氣候,溫度之類的,阿聯正式說他們準備在2017年就移民火星。
  • 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晚發射7天,為什麼能早3個月著陸火星?
    然而,就在我國的「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約一周之後,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於北京時間7月30日19點50分,在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搭乘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想必很多人注意到,本年度截止到目前,世界上已有3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分別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而如若不是今年突發的疫情「從中作梗」,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合作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原本計劃也會在這個時間段向火星出徵。
  • 西媒:中國本月或將領先於美國發射火星探測器
    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外媒稱,中國有關部門已宣布,其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將在本月底之前擇機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布消息稱,「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於7月20日至25日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擇機發射。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7月6日報導,這意味著,中國或將領先於美國的「火星2020」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在7月底發射「火星2020」探測器,該探測器將搭載「毅力」號火星車(「好奇」號的接班者)。報導稱,「天問一號」的名字取自中國古代詩詞,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
  • 三國火星探測器,中國有望超越俄羅斯,美國仍是第一,阿聯呢?
    而在中國探測器之後約一星期,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也將經歷同樣的考驗,可以說成敗在此一舉。不過,中美兩大航天強國,都不是今年火星迎來的第一個地球來客: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兩天前同樣抵達火星軌道,並使得阿聯成為了第五個抵達火星軌道的國家,而中國只能屈居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