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不到1米6,丈夫卻有1米7還多。22年來,丈夫因癱瘓在床,每天的吃喝拉撒睡都由她來照顧,隨著年齡增長,她抱丈夫上下床時,就明顯感覺到有點力不從心了。2018年底,在外打工的兒子回家後,在屋裡給安裝了一臺「愛情吊機」。這樣,每天丈夫想下床時,她只要按動吊機按鈕,就可以輕鬆地把沉重的丈夫從床上輕鬆吊起。
她叫姚啟芳,是安徽阜南縣新村鎮人。據她介紹,丈夫張丙夫是1996年在江蘇一個礦上打工時發生了事故,造成脖子和腰等身體重要部位被砸成重傷,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出事那年,我們的大兒子只有3歲,小女兒剛出生幾個月。當時,礦上的老闆除了支付他住院治療費用外,出院後的一切治療費用全部是俺們自己承擔的。」姚啟芳說。
丈夫出事後,家中承包的幾畝土地耕種和一家老小生計全落到了姚啟芳的肩膀上。說起那段經歷,與張丙夫同齡的的妻子姚啟芳仍淚流不止。 「那時,我也沒有別的出路,只能這樣硬咬著牙堅持了下來。掙一點算一點。」
姚啟芳的付出,讓張丙夫看在眼裡、暖在心中,也令他重新振作。「老婆每天要照顧我的吃喝拉撒睡,怕我有想法,她就跟我說,只要她活一天就照顧我一天。」張丙夫說,是妻子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圖為2018年11月29日,張丙夫躺在輪椅上,看著妻子勞動。
同時,姚啟芳的精心照顧給了張丙夫繼續生存的勇氣,並因為變得堅強起來。2010年,張丙夫考慮再三,向妻子提出開個小賣鋪的想法,一方面可以吸引村民來買東西串門,減輕孤獨和寂寞感,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家庭帶來一點經濟收入。張丙夫的想法得到了妻子支持,在申請辦理了營業執照後,在家裡開了一間小賣鋪。從此,他便躺在床上照看著小店。向周邊村民售賣日常生活用品,給家庭盡點微薄之力。
擔心張丙夫長期躺在床上會導致肌肉萎縮,姚啟芳在張丙夫的床鋪上方裝了一個簡易拉環,這樣躺在床上也能鍛鍊。「這些年,我一直堅持這樣鍛鍊,上肢才能夠靈活運動。」為了減輕姚啟芳的負擔,張丙夫也試著躺在床上自己吃飯、喝水,慢慢地,在吃、喝上竟然可以自理了。
2017年 6 月份,女兒打工回家時,給張丙夫帶來了一部智慧型手機,並在一個直播平臺上給父親註冊了帳號,教他如何通過直播平臺,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全國網友。對於只有小學 5年級文化知識的張丙夫來說,做直播是完全陌生的。為了學習,他每天早晨 5點打開手機進入網頁,開始看別人直播,一直要看到晚上 12 點才算結束。因為手指不靈活,打字聊天對他來說是件費勁的事,往往五六個字要花上 2分鐘才能打出來。
在姚啟芳的鼓勵下,張丙夫一邊學習,一邊做直播,內容有妻子姚啟芳給他按摩的過程、村民來店裡購物和孫子在自己床邊玩耍的場景。這些「土裡土氣」的內容,觸動了很多網友的心,「粉絲」數量迅速上漲到 3000多個。圖為2017年9月2日,張丙夫在做直播時,一名小孩子在一旁好奇觀看。
張丙夫說,自從癱瘓後,他很少外出,甚至連村口都沒有去過,但沒想到通過上網,他一下認識了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的網友,這讓他很是激動和興奮。
姚啟芳對癱瘓丈夫的不離不棄,以及張丙夫的不幸經歷和自強精神,贏得了網友稱讚。期間,還有不少本地和外地網友,開著車帶著油、面和其他生活用品來看望他。網友們的善舉讓姚啟芳和張丙夫都很感動。
姚啟芳說,丈夫張丙夫出事時,一雙兒女年齡還小,怕連累她,張丙夫曾讓她離開這個家庭。但姚啟芳沒有放棄他和這個家庭,一直年復一年地照料著他。
如今,孩子已經成家,並常年在外打工。而她因為對癱瘓丈夫的不離不棄,在2018年底被當地評為「新村好人」。(圖/文 韓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