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6月26日消息,昨晚,俄羅斯世界盃小組賽進入了最後一輪的較量,這輪過後,世界盃16強就將產生。目前,36場比賽戰罷,各隊共打入97球,場均接近2.7球。
其中,要說最為精彩的一粒進球,或許很多球迷都會想到C羅對陣西班牙隊時的那腳任意球。因為無論從關鍵性,還是主罰的質量來看,都是精彩絕倫。
再來回顧一下 本文圖均為 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圖直播中的足球解說員,包括媒體說C羅這腳任意球是個典型的「電梯球」。
那問題來了,什麼是「電梯球」?怎麼踢出來的?C羅這個球是不是「電梯球」?球迷常說的「香蕉球」和「落葉球」又與之有何不同?
講真,這些問題,很多老球迷都是一知半解。所以,看完下面的解釋,你的球迷段位會提高不少哦!
香蕉球先來說說香蕉球。
香蕉球,因為球的運動軌跡是弧形的,類似香蕉形狀,因此以「香蕉球」得名。「男神」球員貝克漢姆就以擅踢香蕉球著稱,有「貝氏弧線」的美譽。
貝氏弧線,精準制導。這些不可思議的進球,吸引著物理學家參與到對足球運動軌跡的分析中來。
實際上,香蕉球(弧線球)就源於物理現象——馬格努斯效應。
這個理論解釋起來有一點點難,各位看官請儘量理解。
假設在無風的情況下,足球以一定速度直線運動,此時,氣流只會對皮球產生阻力。如果試圖「大力出奇蹟」,直線射門時,除非你瞄得很準,否則很可能打到人牆,或者偏出球門。
怎樣能讓足球越過人牆後拐進球門呢?
答案:讓足球旋轉起來。
球員在踢球的一剎那,通過摩擦使足球產生旋轉。當足球在空中一邊飛行一邊自轉時,也會帶動周圍氣流旋轉。
球的一側,旋轉產生的氣流和飛行中的相對氣流的方向相同,氣流速度加快;另一側,旋轉產生的氣流和飛行中的相對氣流的方向相反,氣流速度減小。
兩側氣流相對球的速度不同,會形成壓力差。氣流速度小,壓強大;氣流速大,壓強小。這個時候,高壓區會向低壓區產生一個橫向力。
旋轉的足球在飛行中受橫向力的影響,會有明顯的偏轉,從而形成弧線。這就是馬格努斯效應。
香蕉球的關鍵是球員觸球時一剎那的腳法——不但要使球向前,而且要使球急速旋轉。不同的旋轉方向,球的轉向也不同。這需要運動員的刻苦訓練,方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落葉球什麼是落葉球呢?
簡單對比來說,香蕉球,足球是左右旋轉,而落葉球,足球則是豎直旋轉,有點類似桌球裡的弧圈球。
看上圖,物理上講,如果一個前進的球體同時向前旋轉,這個球達到最高點後會急速下墜,弧度比正常的拋物線大。
落葉球下墜時也會顯得飄忽,如果門將判斷失誤,通常會措手不及。
電梯球很多新球迷可能對「電梯球」知道的還不多,先來欣賞幾個動圖↓
注意了,球本身沒有任何旋轉。這就是電梯球,跟香蕉球(弧線球)截然不同,球本身沒有旋轉,初始速度很快,迅速上升且突然下墜,有人形象地比喻為「先將電梯迅速升到6樓,再急速降到1層」,因此得名「電梯球」。
除此以外,電梯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飛行過程中,有一定的飄忽感,會出現左右S型詭異路徑,讓守門員不好防守。排球中的「飄球」也是同樣原理,高水平運動員可以讓排球過網後出現周期性的擺動或者突然下墜。
電梯球什麼原理?電梯球,為什麼會有這麼詭異的路線呢?
一般來說,足球的初始速度要踢到100—120公裡/小時,才會形成電梯球。而且,電梯球由於空氣阻力作用飄忽不定,所以守門員很難判斷。
2012年,世界上很有名的物理學家Cohen和他的學生發表過一篇論文,詳細解釋過電梯球的物理原理。
Cohen教授認為,對非旋轉球體,當起始速度小於末端速度時,球體成拋物線運動,而當起始速度遠大於末端速度時,球下落時急墜。
實際上,如果按簡單的物理知識來解釋也不難。我們知道,空氣阻力跟物體速度平方成正比,速度越快,阻力越大。電梯球的初始速度要很快,踢出後,球本身受到空氣阻力也會突然增大,而且短時間會把球在水平方向的力消耗掉,這個時候,足球就會主要受重力影響,迅速下落。
見上圖,左邊這個初速不太快,它的下落是比較平緩的;而當初速和末速比值到達100,出現了急墜。所以對守門員來講,如果你看到那個球往球門去了,你本來以為它會飛出去,實際上它可能急墜,鑽進網窩。
這個物理現象也很常見,比如大家看到的煙花,在空中爆炸盛放後,並不是呈現一個長長的拋物線,而是迅速下墜,道理跟電梯球是一樣的。
那電梯球怎麼踢?跟香蕉球、落葉球在踢法上有何區別?看下面這個表你就知道了↓
好了,電梯球、香蕉球、落葉球大家應該大體知道了。那麼,我們再來看看C羅對陣西班牙時的那腳任意球,是什麼類型呢?
通過鏡頭慢放可以發現,球速非常快,球本身有微小的旋轉,而球自轉的方向是側旋,最後也有明顯下墜。貌似都有點不符合啊。。。
小編只能解釋為,這是一個「電梯球+香蕉球」特點於一球的任意球。呵呵噠。
C羅球技就是高!
(原題為《C羅的絕技電梯球是什麼原理?香蕉球和落葉球有何不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