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曉」號發現金星雲中巨大條紋結構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科技日報東京1月14日電(記者陳超)日本神戶大學、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組成的研究小組近日宣布,他們通過「拂曉」號金星探測器發現,覆蓋金星的雲中存在巨大的條紋結構,並通過大規模數值模擬,再現並闡明了條狀結構的機理。

金星上空45—70公裡處被厚厚的硫酸雲層覆蓋,觀測困難,因此金星的大氣現象尚有許多未知部分,如大氣超循環等。調查金星氣象,可加深對地球氣象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理解。

「拂曉」號首次觀測到金星北半球從西北至東南方向、南半球西南至東北方向有數條寬幅數百公裡、延伸近萬公裡的白色條狀結構,呈南北對稱貫穿赤道。研究小組將其命名為「行星規模條狀結構」。這種巨大條狀結構在地球上尚未觀測到,是金星特有的現象。

研究人員將「拂曉」號上的IR2照相機捕捉的金星下層雲詳細數據,與金星大氣數值模擬計算程序「AFES-Venus」的高解析度模擬進行了分析比較,發現行星規模條狀結構的成因關鍵是「寒帶噴射氣流」。在地球的中高緯度地帶,消除南北大溫差的大規模流動(傾斜不穩)形成溫帶氣旋、移動性高氣壓和寒帶噴射氣流。模擬結果顯示,金星大氣雲層也有同樣作用機理,在高緯度帶形成噴射氣流;而在低緯度帶,由於大規模流動分布和行星自轉效果的大氣波動(羅斯比波),會出現從赤道至緯度60度附近的巨大渦旋。噴射氣流加入其中,形成渦旋傾斜、伸展,北風和南風衝突形成條紋狀會聚區。在會聚區,南北風變成強烈下降流,在薄雲層領域形成行星規模條狀結構。羅斯比波與雲層下部的橫跨赤道的波動(開爾文波)結合,因此維持了南北對稱性。

研究成果刊載在近期的《自然·通訊》上。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日本「拂曉」號探測器發現金星雲中巨大條紋結構
    [摘要]「拂曉」號首次觀測到金星北半球從西北至東南方向
  • 金星大氣層發現巨大弓型結構
    金星大氣層發現巨大弓型結構2017-01-17 15:47 來源: 科技日報 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16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拂曉」號(Akatsuki)探測器,在金星高速移動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一個巨型靜態結構。
  • 金星大氣層發現巨型弓型結構
    一項新研究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拂曉號」探測器在金星高速移動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一個巨型靜態結構。
  • 日本探測器發現金星大氣層神秘弓型結構
    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16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拂曉」號(Akatsuki)探測器,在金星高速移動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一個巨型靜態結構。這一意外發現表明,金星的大氣動力學情況比人們之前預想的更為複雜。金星環境嚴苛,但大氣層某一部分的氣壓與溫度卻與地球非常類似,因而一直是科學家極感興趣的對象。不過,金星大氣也有匪夷所思之處,其比地球大氣層更為厚重濃密,上層大氣中的雲能以每秒100米的速度移動,幾乎是金星緩慢自轉速度的60倍。而地球最高風速也只有自轉速度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
  • 金星大氣層上出現跨越10000公裡的條紋,和硫酸雲有關係?
    科學家們在金星的雲層中發現了跨越很遠距離的神秘條紋圖案。這一發現使我們對這個距離太陽第二近的奇怪行星上的惡劣條件和氣候有了新的認識。由於赤崎號太空探測器上的紅外線掃描技術,這些圖案正在慢慢地被人們看到:它能夠在45-70公裡(28-43英裡)高的硫酸雲下面窺視,而硫酸雲通常使金星的表面和較低的雲層無法被我們的望遠鏡看到。研究小組解釋說:「我們第一次成功地再現了觀測到的條紋結構的模式,這是在金星大氣的高解析度全球模擬中發展起來的強向下流動區域。」
  • 天文知識__金星探測器
    它的圖像為當時金星表面最好的高解析度雷達地圖 2麥哲倫號發現至少85%的金星表面覆蓋著火山流。數據表明,儘管地表溫度很高(887華氏度或475攝氏度),氣壓很高(92個大氣壓),但完全缺乏水分。這使得金星上的侵蝕成為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因此,表面特徵可以持續數億年。 3大陸漂移等現象在金星上並不明顯。
  • 金星上已經發現微生物?
    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是個意外的收穫!這一發現引發了諸如生物如何在金星上生存等許多問題。在地球上,一些微生物可以耐受環境中高達5%的酸性物質,而金星上的雲層幾乎完全是由酸性物質構成的。 日本「拂曉」號(Akatsuki)探測器拍攝的金星細節假彩色圖像。
  • 金星上已經發現微生物?
    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是個意外的收穫!這一發現引發了諸如生物如何在金星上生存等許多問題。在地球上,一些微生物可以耐受環境中高達5%的酸性物質,而金星上的雲層幾乎完全是由酸性物質構成的。 日本「拂曉」號(Akatsuki)探測器拍攝的金星細節假彩色圖像。
  • 金星生命:標記天文學家在金星雲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分子磷化氫
    今天,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宣布在金星雲中發現了一種稀有分子--幾十年來,天文學家們一直推測金星上的高雲可以為微生物提供一個棲身之所--不受灼熱表面的影響,但需要忍受很高的酸度。對磷化氫的檢測可以指出這種外星「空中」生命。英國加的夫大學的團隊組長簡·格裡夫斯說:「當我們第一次發現金星光譜中的磷化氫時,這是一次震驚!」他首先從夏威夷東亞天文臺(ESO)運營的詹姆斯·克萊克麥克斯韋望遠鏡(JCMT)的觀測中發現了磷化氫的跡象。
  • 金星上是否已發現微生物存在?
    本周,科學家們宣布了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金星大氣中存在微生物生命的初步證據。太空迷們都知道,金星表面酷熱難耐,熱得足以融化鉛。這是最不可能找到任何生命的地方之一。但是金星微生物的跡象並不是來自該行星的表面,而是來自其大氣層,那裡的環境還可以合理地描述為「與地球近似」 。應當注意,這個新發現還不是金星上有生命的確定證據。但研究人員給出的理由令人信服。
  • 金星適合人類居住嗎?大氣層結構比預想的更複雜
    「拂曉」號探測器是日本首顆地外天體氣象衛星,主要目的是研究金星的大氣情況。「拂曉」號探測器在2015年末成功進入金星軌道,並於2016年4月開啟了對金星的正式探測。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2017年1月16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拂曉」號(Akatsuki)探測器,在金星高速移動的大氣層中發現了一個巨型靜態結構。這一意外發現表明,金星的大氣動力學情況比人們之前預想的更為複雜。金星環境嚴苛,但大氣層某一部分的氣壓與溫度卻與地球非常類似,因而一直是科學家極感興趣的對象。
  • 金星發現生命存在可能性,中國為何沒有探測過金星?
    天文學家近期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天體生物學家認為這種物質可能是金星的生命跡象,通過生活在雲層中的微生物,進行呼吸作用產生磷化氫。這項研究主要依賴於地面望遠鏡數據,天體生物學家已經開始計劃,準備挖掘出金星的生命奧秘!
  • 金星上的黑條紋為何存在?微生物生命的證明?新探測任務整裝待發
    金星D號探測任務的目標,金星上的微生物。這種超旋轉是通過研究一種更奇怪的現象而發現的。金星的大氣層中有一些黑色的條紋,顯示出奇怪的特性。從1960年代我們知道條紋的存在,直到今天我們也不知道它們是什麼以及它們為什麼存在在那。這些條紋很奇怪。它們早就應該混入大氣中消失的。但它們沒有。更奇怪的是,它們吸收紫外線,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們的成分可能性。雖然我們對它們的成分一無所知,但有可能是由氯化鐵組成的。
  • 科學家檢查雲圖,發現驚天巨浪正穿過金星,覆蓋2/3面積!
    2017年著名的「拂曉號」金星探測器在金星上有了一些驚人的發現,它原本打算在2010年切入金星軌道並環繞運行,結果控制失敗,因此它等待時機在5年後再次與金星相遇的機會一舉成功!「拂曉號」金星探測器被稱為「金星氣候軌道器」,它最擅長的就是研究金星的氣候,以及金星大氣中的運動模式,試圖從表面這些毫無關聯的現象追蹤到金星這些氣候的成因!
  • 科學家檢查雲圖,發現驚天巨浪正穿過金星,覆蓋2/3面積!
    2017年著名的「拂曉號」金星探測器在金星上有了一些驚人的發現,它原本打算在2010年切入金星軌道並環繞運行「拂曉號」金星探測器被稱為「金星氣候軌道器」,它最擅長的就是研究金星的氣候,以及金星大氣中的運動模式,試圖從表面這些毫無關聯的現象追蹤到金星這些氣候的成因!
  • 破曉號探測器在金星發現新現象,讓科學家極為興奮,究竟是什麼?
    事情還要從2015年12月份說起,人類發射的首顆能夠穩定全面考察金星的探測器「破曉」號終於抵達了金星。由於金星惡劣的環境,雖然科學家已經往其他行星發射了無數的探測器,獲取了非常詳盡的資料,但是對金星的了解還處於較大的空白當中。隨著歐洲金星快車任務的技術,這顆「破曉」號探測器成為了唯一一顆在那地域環境中持續考察金星的探測器。
  • 2010發射的金星探測器,在金星有了重大發現,讓科學家高興不已
    2010年,日本發射的首顆金星探測器&34;號是人類最近的一次金星探測活動,經過5年的太空飛行,&34;號探測器終於進入到金星的軌道,成為了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金星探測器。可能有人會說了,那麼多的金星探測器都無法對金星進行探測,這個&34;號探測器有什麼特別之外,能夠有重大發現嗎?
  • 天文學家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與生命有關的跡象
    ,以及金星高雲中的磷化氫分子。Calçada / NASA / JPL / Caltech一個由英國卡迪夫大學教授Jane Greaves為首的國際天文學科研團隊昨日通過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宣布,他們在金星的雲層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分子——磷化氫,這種分子在地球上的自然來源只有一個
  • 韓媒:金星上發現疑似生命跡象,雲中痕跡沒有生命無法解釋
    科學家還無法解釋一種叫做膦的物質是如何在沒有生命的情況下漂浮在金星的雲中的 英國《金融時報》 14日(當地時間)報導說,在金星周圍的雲層中發現了一種暗示存在生命的物質。 最近的科學雜誌《自然》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包含英國,美國和日本天文學家的聯合觀測結果。
  • 日探測器偏離軌道繞太陽轉 6年後將再戰金星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   與金星「擦身而過」、未能進入預定軌道的日本探測器「拂曉」號將在6年後再戰金星,借再次接近金星之機挑戰進入環繞金星的軌道。然而在宇宙極其惡劣的環境中,電池消耗及強烈的輻射等都是「拂曉」號面臨的一道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