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河南商報記者 王海科
採寫:河南商報記者 鄭筱倩
實習生 逯彥萃 張科峰
「我在火車站旁住過,可沒想到如今的聲響比跑火車還厲害」。
60歲的劉大爺的家緊挨鄭州市中州大道農業路立交橋,噪音成了他們家的頭疼事。
看到商報的曬承諾、促落實欄目,他來電話問,「今年年初我就聽說離居民區近的立交橋要加隔音牆,咋到現在還沒動靜呢?」
探訪
地點:中州大道農業路立交橋
狀況:「汽車噪聲吵過火車站」
劉大爺家在鄭州市中州大道與農業路交叉口附近一小區的最東頭,正對著中州大道農業路立交橋。
雖然住在8樓,可一旦大貨車通過,屋裡就充斥著震動的噪音。「就這我還是又加了一層窗戶。」劉大爺說。劉大爺在南召縣原雲陽火車站附近住了幾十年,兩年前來鄭州。來了才知道,這裡特別是夜裡,耳朵都震得嗡嗡響,一夜別想消停,比在火車站還吵。
地點:河醫立交橋 狀況:「我的窗外像大海」
王女士的家在鑫苑景園1號樓13樓,和立交橋的距離大概只有20米。
王女士說,住在這就跟住在海邊一樣,白天黑夜都是「譁譁的」,一天到晚都不敢開窗戶。在王女士家,記者想體驗一下,剛打開一扇窗,隔壁房間的王女士丈夫立刻抗議:「吵死了,快關上。」
而河醫立交金水路和棉紡路交叉口拐角處,就是水工家屬院,臨街的那排房子,距離立交橋只有3.6米,僅一個車道的距離。在這裡住了14年的石先生說,這兩年,明顯感覺噪聲汙染越來越嚴重。晚上睡覺時,感覺身子下邊躺的不是床,成按摩椅了,「我這房子簡直處在『地震帶』上,關窗開窗都鬧心。」
疑問
承諾靠近居民區的立交橋要隔音
實施得咋樣了
「年初我就聽說,鄭州市緊鄰小區的立交橋上要建隔音牆,咋現在還沒動靜呢?」劉大爺說。
記者了解到,2月23日,鄭州市正式下發了《2011年鄭州市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
「方案」在涉及交通噪聲治理方面,明確提出,對城區內已建立交橋交通噪聲進行有效治理,在臨近住宅小區的橋體上建設隔聲屏障,降低交通噪聲對周邊居民的影響;新建立交橋要嚴格落實噪聲汙染防治要求,建設交通噪聲防護設施。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規劃局、市建委。
鄭州市的相關工作目前進展情況如何,河南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如果你有類似煩惱或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今日9點後致電0371—86088237,或發郵件至sblh111@126.com,或@河南商報的新浪官方微博留言或發私信。
附
我國環境噪聲汙染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建設經過已有的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輕軌道路,有可能造成環境噪聲汙染的,應當設置聲屏障或採取其他控制噪聲汙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