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化到底是中國本土的,還是外來的文明?

2020-12-05 寫乎

作者:劉宏宇

這一年多來,愛國情緒爆棚,涉及方方面面。筆墨爭執中,相關「歷史」、「文化」的話題,也跟著熱到燙手。一時間,什麼話都寫得出、罵得出。

不久前,看到朋友圈裡一篇講到三星堆的文章,發布的朋友,評論中說起三星堆到底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還提到「爺爺」、「孫子」等詞彙,似乎的意思,是要說即便外國有什麼看上去跟我們的很像甚或更怎麼怎麼的古代成就,也還是「孫子」,奉勸「某些人」(這仨字兒近一年多來時常見,頻度超過以往多少年的總和)別搞反了誰是「爺爺」誰是「孫子」……

儘管,那段十分不短的評述,真的是沒咋看明白,讀了貼出的文章,更沒發現文章內容跟那「爺爺」、「孫子」的評論有啥直接關係,可卻激起了聊聊三星堆的念頭。

(一)三星堆遺蹟遺存顯現巫鬼文化特徵

想來,會是有一些人對三星堆文化是否與我們「似乎」熟知(「似乎」而已)的華夏文明同源存疑,因為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在美學風格上的確比較「相異」。但因為「相異」的存疑,就說是「異類」,再進而引申到「異族」、「異域」,謹慎點兒說,還是有欠考慮。

所謂美學上的相異,可能更集中體現在人物造像的風格上。如是,簡單概括,「異」處大致是在兩個方面:一是線條顯得直硬,二是面目比較猙獰。

當然,還有個重要特徵,似乎跟傳統的、人們更習慣的「華夏文明」產物缺乏可比性,就是人物造像的眼睛——三星堆出土的人物造像,眼睛是誇張地、非自然地吐出的,說是從眼窩長出兩根短犄角,也不為過。

據說,這種誇張的、非自然的凸出的眼睛,跟西方某些早期類似物件,存在相似性。或許,這也是「外國」說的一縷旁證。

人物造像線條直硬、面目猙獰,理性推想地講,或許並不是三星堆文化及其所可能的「源頭」或「衍生」所特有,而更可能是巫鬼文化的普遍、較普遍特徵。

巫鬼文化,是託生於巫鬼崇拜的文化。巫鬼崇拜,則是最古老的大自然崇拜和原始圖騰崇拜的「後繼」。

按照迄今為止的生命科學和哲學基本認識,可以認為,人類是唯一「有」並且「需要」意識屬性的「崇拜」的物種。

作為大自然的產物,人類,理論上,不可能獲知大自然的一切,更不可能真正本質地改變大自然,哪怕是「最高物種」,哪怕可以終究創造出真正高明(而不是現在這樣子)的科學與技術,也還是逃脫不了對大自然的「依附」。

但因為生存及更妥當生存的需要,人類需要認知大自然,需要解決「未知」。這個動作,自從人類成其為人類亦即產生近乎純粹歸於「主觀」的意識活動的那天起,就開始了,至今。

早期人類,因為相對更無知,對大自然懷有祈望、感恩、畏懼、憎惡等等相互交織的複雜情感,同時很厚道地認定,自己(人類本身)對大自然的「依附」,因而產生了「崇拜」的精神需求。

隨著文明的發展,崇拜,作為社會化了的人類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精神活動,也隨之改變或者說「進化」。其中一個重要階段,就是巫鬼崇拜。

巫鬼崇拜的典型特徵,在今天的語境中,可以用八個字概括:神秘、無常、晦澀、嚴厲。其最主要的行為,表現在兩個方面:祭祀,和,佔卜。

那可不是今天仍可見到的很帶有「表演」性質的「祭祀」,也不是今天被很多人看作「兒戲」的算卦式的佔卜。究竟是怎樣的,不敢妄言。只說一例——甲骨文。

甲骨文,確切說,是鐫記著我們今天叫「甲骨文」的那些出土的龜甲獸骨,是我國商代(亦稱「殷商」)中後期留下的。那時候,正是華夏大地「巫鬼崇拜」和巫鬼文化最盛行的時代,那些龜甲獸骨,就是用於佔卜的材料;上面鐫記的文字,就是「卜辭」、「卜解」。

被考古證明幾乎是同期的「司母戊方鼎」,也是巫鬼文化的產物,應該是用於祭祀。那座龐然大物的圖片,隨便都能搜得到。只看一眼,就能感受到「直硬」的線條。跟時代較後的周朝乃至更後的秦漢時期相類器物相比,「直硬」之外,也或許能從造型和紋飾上,讀出「猙獰」的味道。總之,是很不同。但或許,稍作對比,卻可能比較直觀地發現,那勞什子的模樣,倒是跟三星堆所呈現的某種風格,有著一定程度的相似。

可惜的是,司母戊方鼎和甲骨文的商代,沒有,至少現在還沒有,呈現給今人完整、豐富的人物造像。有朝一日,若能見到,筆者妄揣,大致也會發現,其與後來華夏文明的相類產物,有著挺明顯的「相異」,而竟與三星堆出土的那些,有著「親戚」般的相似。

因為,它們具有共同的、至少也是相當接近的精神特徵,就是——巫鬼文化。

(二)巫鬼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關鍵階段和必由之路

簡單講,巫鬼崇拜及其派生的巫鬼文化,是人類飽受大自然「教訓」後的「階段的理性認知結果」。從全球角度論,那近乎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在意識寄託領域的必由之路。

最早也是最原始的崇拜,是「大自然崇拜」——雷電引起了火,洪水吞沒了一切,毒蟲猛獸防不勝防,疾病繁育九死一生……早期人類,面對所有這些,都不僅幾乎束手無策,更差不多完全不明根由。能力和認識所限,他們把一切未知,都認作是大自然的意志。於是就通過可以達成的各類活動,由物質到精神地,向大自然求問、祈望。那個「大自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可能是對他們影響最深刻的某種具象。

比如我們先民的「花崇拜」。花,象徵繁育;繁育,帶來更多人口;更多人口,意味著生產力強、族群(部落)興盛……

基本就是這麼個邏輯。

在數不勝數的各種「具象化」的大自然崇拜中,我們民族先祖的花崇拜,屬於比較平和也比較先進的。為什麼這麼說,話就長了,或許另文詳述。

相類似的,還有山崇拜,就是崇拜高山或高聳凸起的自然景觀。

相比稍稍更原始些的,也有河流或泉的崇拜、樹木崇拜、動物崇拜,等等。其中有些,今天還能在某些偏僻地方的「欠發達」族群中,可以感觸到。我國西南邊陲一些地方,至今也還口口相傳著諸如「神樹」、「神魚」的傳說。

這類崇拜,相比更趨於「概念化」的花崇拜和相對「穩固」的山崇拜(比如匈奴人奉為神聖的「狼居胥山」,便是當地或發源於那個地方的部族的固定的自然崇拜對象),其崇拜對象,更為具體,也存在著一定的不穩定性——崇拜的河流變化了(改道、乾涸)、泉眼枯竭了、樹木亡朽了、動物死掉甚至絕種了……又或者,崇拜者舉族遷徙到了別的地方,遠離了原本的、確定的崇拜對象,而又不舍或說「不敢」改弦更張,就會把「消失」了的(甭管怎麼消失的)崇拜對象,通過圖像、符號之類的「改進」,加以「象徵化」。於是,就有了託生於「個別具象」的大自然崇拜的「原始圖騰崇拜」。

這種改變,更多見於相對弱小、定居能力較差的族群。而相比起來具有較高生產力、人口基數較大、人口結構(性別比例、年齡層次)合理、定居能力強的部族,則更趨於把具象的崇拜對象「抽象化」。

然而,抽象化也好,象徵化也罷,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特別是屬於比較強盛族群的人們,漸漸發現,大自然是那麼的無常,那麼的暴虐,姆們誠心誠意待它,它卻總是給的福祉少、降下災難多!

這時,人類固有的「劣性」,就暴露了——不去意識以至「反省」是否向大自然索取過度,而是更趨向於認定,在大象無形的大自然中,隱含著「反人類」的兇殘與暴戾,而這樣的「負面」且強大的力量,是由看不見但卻是存在著的「巫鬼」所掌控。於是,質樸的、真誠的大自然崇拜,在這樣的認識之下,演變成逢迎(也可以說「屈從」)、貢獻(也可以說「賄賂」)莫名其妙的「巫鬼」的「奴性」的崇拜,即巫鬼崇拜——不自省的下場,便是奴性!

歷史地看,巫鬼崇拜及其文化的產生、興盛,暗含地標誌著——人類的文明已經發展到與「自然」不能保持「天然」的「和諧」的程度!這個和諧的打破,可以認為是今天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人類成為地球的主人」的開端!

還是歷史地看,打破人與自然的「天然和諧」也好,彰顯神秘、無常、晦澀、嚴厲的特徵也罷,在距今大約四千年到兩千年的上古階段,幾乎遍及當時所有世界上主流文明的巫鬼崇拜、巫鬼文化,是人類對於自然由「完全的被動」向「爭取主動」轉變的裡程碑、分水嶺!

中國也好,外國也好,巫鬼崇拜、巫鬼文化,不管今天看去,是多麼的蒙昧、冥頑、黑暗,在當時,都是意識形態相較之前的「躍進」,都是人類自主的文明得以發展的關鍵!

(三)三星堆與「中國」或「外國」

回到「三星堆」——具有典型巫鬼文化特徵的上古文明遺蹟。

有資料講,三星堆文化的「主人」,最早是在「華夏」,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帶有「被迫」色彩地遷徙到了今人發掘出他們的地方。其時,恰逢抽象化的大自然崇拜向巫鬼崇拜的轉變期或者「中原」巫鬼文化的盛行期。

中原的巫鬼文化,興於商代,盛於「殷商」也就是商代中期及以後,隨著商朝在公元前十一世紀中葉終結,巫鬼崇拜及其文化,被取代商朝成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當作「亡國殤民」的「有害物」,大力、迅疾地加以摒棄、肅清;具有較完善人文基礎的周王朝,只用數十年,便將其所秉持的「人主」的「德文化」(道德文化),貫諸影響力所能及的廣大區域(大致包括今陝西、河南、山東全境,山西、河北、安徽大部,江蘇、湖北、甘肅、寧夏部分地域),完全取代了巫鬼文化。是以,在這個廣大區域亦即今天的我們通常認為更具「華夏文明底蘊」的地方,極難見到有巫鬼文化的留痕。

而更早就遷徙到「蜀道難」地方的三星堆文化,卻沒受到巨變式的影響,留下了今天我們能夠看到、感受到的巫鬼文化遺存。

關於三星堆,上面說的,是「從哪兒來」。還有個問題,就是「到哪兒去」——三星堆展示給今人的文明,後來怎樣了?

關於這個問題,有三種說法:

其一,再遷徙。

其二,湮滅。

其三,回歸。

所謂「再遷徙」,是說在今天發掘到他們的那個地方,他們存留、發展了一定時期,後因自然條件、族群發展空間等多方面原因,又向更遠的地方遷徙去了。這一說,如果成立,那麼可以想像的遷徙方向,倒真有可能「出國」了。不過,筆者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依據兩三千年前各方麵條件所能揣測的「出國」方向,無非東南亞(中南半島)或南亞(印度半島),再要往「西方」,從四川出發,不「回歸」中原,是去不成的!而在今天的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卻沒有哪怕只是「一點點」相似的考古發現或現實痕跡。

對比河姆渡文化,獨木舟、勾欄式建築這些,就是其向南至東南亞遷徙的證據性留痕。

相比「再遷徙」,「湮滅」之說,或許可能性還更大。

所謂「湮滅」,說的是由於嚴重自然災害(包括瘟疫)或者不可修復的戰亂(包括被入侵和內戰)或者二者兼有的重大災難性事件,致使部族嚴重創傷,「家底」賠光,族群解體,相對孤立的小社會,就此沉入歷史塵埃。

這裡要說明:一個族群甚至國家的「湮滅」,不是非要到「雞犬不留」的程度才「算數」,失去了「重建的基礎」,就會滅亡。所謂「重建的基礎」,主要三點:

第一,生產能力,包括勞動力和勞動技術。

第二,人口發展潛力——如果倖存人口基數過低或者性別比例、年齡層次這些結構性指標嚴重失調,加上相對孤立的存在狀況,極大可能會最終以離散和自然死亡的形式,致使整個部族「完全消失「。

第三,必須的外部資源。簡單說,如果沒有了可以耕種的土地,沒有了可以繁衍的家畜,沒有了用於建造房屋、烹飪取暖的草木,哪怕只是「一時間」,人的肚子就等不起!

如果,能從水文、戰爭、地質等方面挖掘出具有可信度的「類同時期」的地方資料,湮滅的說法,可能會更被認同。

還有「回歸」說。就是說他們後來又沿著早先的「來路」,遷徙回了曾經的故土——華夏中原。雖未見任何支持這種說法的「硬證據」,但筆者仍執著寄望此說能「成立」,仍祈望,他們,三星堆文化的締造者和守護者,終於還是「回家」了,融入在浩浩華夏文明之中,代代繁衍,成了今天中華大家庭裡不分彼此的你我他。

由上可見,筆者是認為,三星堆文化,不僅源自華夏,而且也並沒有「外傳」到哪兒,跟外面的誰誰誰,都沒有絕對的可比性,更毋論誰是「爺爺」,誰是「孫子」。

有一點,還可以說說,就是「中國」、「外國」的問題。

關於「中國」的稱謂,筆者曾撰文解說。在此再贅一言——三星堆也好,其他同期、近期在今天我國境內發現的文化、文明遺存也罷,在其產生、發展的時代,尚無今天我們理解的「中國」的概念。因而,也無所謂今天被某些人嚴重敏感的「外國」的概念。

退一萬步,就算,我們今天看到的三星堆文化,源自今天我們國家疆域之外(從線路上看,可能性幾乎為零),終究也還是落地生根在了今天發掘出他們的這塊土地上。或者說,到底,他們終究是在今天屬於「中國」的地方(而且是「大內地」),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若此,是否也就可以說:他們,三星堆文化的締造者、守護者,歷盡千難萬險,最後選擇了今天這塊地方,把它建設成了心中的天堂,世代繁衍生息、相親相愛,把情感、智慧,根植在了他們認定的熱土、樂土,給璀璨、多元、高度包容的華夏文明,留下一抹至今仍賞心悅目的燦爛雲霞……

【作者簡介】劉宏宇,常用筆名毛穎、荊泓。實力派小說家、資深編劇、北京作協會員,「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獲獎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忽必烈平定乃顏之亂,兩軍在陣前親熱地打招呼,這仗怎麼打?

花木蘭只是詩歌裡的抒情傳說?

相關焦點

  • 三星堆是外來文明嗎,華夏5000年豈容爾等質疑
    我們常說中國是有5000文明的國家。但是國外對此是不認同的。一些國外學者說,中國沒有發現距今5000年的擁有城市、青銅器、文字的文化遺蹟,所以不認同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也對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並不認同。而三星堆文化遺址的出現,一下子讓華夏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齊肩,刷新了世界對中國文明的認知。然而儘管如此,三星堆文化也存在巨大的猜疑和爭議。
  • 跟瑪雅文明齊名的三星堆至今無人破解,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可令人困惑的是,這裡面卻沒有發現生活用品,絕大多數都是已經損壞了的祭祀用品,由於「三星堆」文化沒有文字記載,因此這也成了一個巨大的謎團,在人們對其進行探索的時候,就仿佛置身於一個我們從未見過的「外星文明」中!Part1.「三星堆」是世界朝聖中心?
  • 三星堆為何不能深入研究?也許是觸碰到了文明痛點
    三星堆是我國近代所發現最神秘的遺蹟之一,這座遺蹟關乎的意義重大,而且其內部發現的大量器物,也讓世人無比震撼。這預示著數千年前的蜀地,可能有一個比同時期中原文明更加先進的文明,其本質可能關係著我們中華文明的來源問題,不容小覷。
  • 是華夏文明,還是西亞文明?為什麼專家不敢深入研究三星堆文明?
    眾所周知:三星堆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源流之一!但是,專家們卻不敢深入研究三星堆文化,因為研究得越深入,越會發現三星堆文明跟華夏文明差異很大,和愛琴海地區的文明古國卻非常相像。研究越多,謎團越多。顛覆了很多已有觀念。
  • 三星堆人明明曾生活在中國,為何長得不像中國人?專家:來源複雜
    三星堆人明明曾生活在中國,為何長得不像中國人?專家:來源複雜三星堆遺址在四川,因發現地在三星堆,故命名為三星堆文明。三星堆遺址明明在中國,可出土的文物展現出來的人物形象,卻長得一點也不像中國人。再者,三星堆文明距今4000多年,遠遠早於傳說中的夏朝。
  • 投資5000萬美元 本土電影《三星堆》即將浮出水面
    原標題:投資5000萬美元 本土電影《三星堆》即將浮出水面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三星堆,承載了數千年前的高度文明和富庶生活,而這一龐大帝國的神奇滅亡又成為世界歷史上迄今為止無法解答的難題。之前關於《三星堆》的紀錄片、舞臺劇、繪畫以及詩歌不少,但迄今還沒有一部關於三星堆的電影問世,如今這個空白即將被填寫。7月16日,「三星堆與世界上古文明暨紀念三星堆祭祀坑發現3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成都舉行,其間記者獲悉,一部名為《三星堆》的電影即將在四川拍攝。觸摸中華文明最古老的源流,因為有三星堆及良渚,中華5000年的文明史才會完整。
  • 是不聞不問,還是不敢深入研究?三星堆遺址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眾所周知:三星堆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源流之一! 但是,專家們卻不敢深入研究三星堆文化,因為研究的越深入,越會發現三星堆文明跟華夏文明差異很大,和愛琴海地區的文明古國卻非常相像。研究越多,謎團越多。顛覆了很多已有觀念。
  • 神秘三星堆遺址文化
    自從上世紀我國發現三星堆古遺址,才挖了不到一半,就不敢再挖了,外界也不再流傳關於三星堆古遺址的考古消息了。考古學家是在掩飾什麼?還是刻意隱瞞什麼?還是在挖掘三星堆的過程中發生了詭異事件?據說發現外星人在7000年前曾入侵地球的證據。
  • 三星堆文明背後的秘密:與瑪雅文明的關係是巧合還是另有玄機?
    前不久,我國考古團隊再次對三星堆遺址進行了挖掘研究。三星堆文明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令考古學家們在時隔34年後再次對其動土考究呢?三星堆文明發現於四川省廣漢三星堆遺址。有專家稱,三星堆人是古蜀國人,但許多考古學家表示懷疑,因為從銅像看來,三星堆人一點都不像那個年代的人們更像是某種未知文明,或者說是外星文明與人類的雜交。
  • 追尋史前文明之源頭—三星堆
    不過對於對中國史前史有一定了解的人來說,仰韶文化具代表性的遺址點是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河南陝州廟底溝等等地,仰韶村遺址卻相對平庸。所以現在一般還是按照典型地點而不是發現地點來命名。 ▌失落的文明 三星堆文化是1980年至1981年間考古學界對三星堆遺址第二期起連續幾期文化遺存的概稱,對其文化年代下限也存在爭議。
  • 神秘三星堆文化出土4米高的青銅樹,震驚世界!
    考古學家通過持續幾十年的發掘和研究,發現古蜀國早在距今4800~2800年前就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明,三星堆就是這個古文明的中心。從三星堆遺址可以看出,這是一座規模龐大、布局合理、建築技藝十分成熟的。古城南北長200米,東西最寬處也達到了2000米,總面積達到了3.5平方米。
  • 四川三星堆挖掘出來的地下文化,為何與中國文化有著巨大差異?
    四川三星堆遺址古文化,其特殊器型確實有別於其他地區考古學發現,但也屬於中國文化,因為地區、習俗、傳統、工藝等因素文物表現有所迥異正是中國文化的特點。 四川三星堆特殊器型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很獨特,許多人紛紛猜測可能是史前文明,也有很多人大腦一開說是外星文明,拿出「方向盤」叫陣,你在黃帝時期開部汽車來試試?
  • 三星堆來源於何方?三星堆有何秘密?三星堆文明有多強大?
    三星堆遺址,作為中國20世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自1934年被首次挖掘以來,迄今大大小小的反覆發掘已達13次。是什麼,吸引著考古專家和世人的目光?三星堆遺址裡面,究竟隱藏著什麼驚天秘密?從三星堆遺址已經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我們可以管中窺豹一番。
  • 三星堆文化明明可以深入研究,為何不繼續發掘?
    中華的文化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厚重,在幾千來的文化傳遞中,出現了多種炫彩奪目的文化以及文化的相互滲透和交融,在公元前2800年,當時的中國還處於三皇五帝時期,在當時誕生了三星堆文明驚豔了整個世界。三星堆文明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擁有著很深遠的意義,不僅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而且當時的文明可以說是領先於世界的。隨著三星堆遺址被發現,越來越多的歷史碎片被拼接成畫面,如果繼續深入發掘那麼將會給人類的歷史空白帶來前所未有的充實,但是三星堆在初步挖掘之後便停工了,專家說出土的這樣東西,誰都不敢繼續往下挖。
  • 為什麼中國有些歷史學家要隱瞞「三星堆」研究?其中涉及了什麼?
    為什麼中國有些歷史學家要隱瞞「三星堆」研究?其中涉及了什麼?三星堆文化確實比較特殊,但是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廣漢德陽鎮,是古蜀文化的一個階段,和中原文化相比確實各異其趣。三星堆遺址,是令世人震驚的考古發現。這個川蜀腹地中、長江流域的文明曾經燦爛而繁盛。它和黃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一樣也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 三星堆文物為什麼越挖問題越多,三星堆文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1934年一位勤勞的農民正在田在種地,突然一榔頭蹉到一個硬物,挖開一看,居然是一件文物,這位善良的農民立馬上報給國家,隨後考古隊就到這,發現了這個「三星堆遺蹟」三星堆位於四川省廣漢市的鴨子河畔中,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
  • 三星堆到底有何秘密?這件文物出土後,證實史前文明或許存在
    在很多傳說中,都有關於史前文明,但史前文明真的存在嗎?其實這在世界上還是一個謎題。在我國的考古中,也有不少關於上古的遺址,其中最著名的就屬三星堆遺址了,這個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稀世國寶級文物,不過在世人看來這個遺址還是個千古謎團。
  • 三星堆為啥不挖了?
    三星堆的挖掘在考古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在全世界範圍來看都可以排得上名號。三星堆為什麼重要?因為三星堆發現的文物顛覆了我們對原有文化的認知,與我國文明的起源有較大的關聯。隨著三星堆挖掘的逐漸深入,考古學家對三星堆文明起源的思考日益增多,古蜀文化來源於哪?與中原文明有沒有關係?此類問題增多,進一步也引發對我國文明來源的思索。
  • 「三星堆」與彝族文化
    [摘要]「三星堆」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經過專家學者研究以後感到奇怪的是這些造型奇特的三星堆文化與中原文化格格不入,而與同屬一域的彝族文化牽強可言。目前「三星堆」族屬仍是一個謎,就近年有關專家學者對三星堆文明與彝族古文化探討基礎上說說淺識。
  • 三星堆為啥不挖了,這個遺址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三星堆文明到底來自哪?三星堆文明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古文明。這個文明大概處於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相當於商周時期。核心位置在四川盆地的廣漢一帶,因為發掘於廣漢市三星堆鎮,故有此名。自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發掘以來,她就不斷刷新考古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