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20-03-05 14:12:49
我們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石油鑽井的國家。早在西漢宣帝時(公元前60—70年),在現在的四川省和陝西省掘鑿鹽井發現天然氣,並用於煮鹽。到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在四川省自貢地區用人力頓鑽設備鑽出了「卓筒井」(小口徑井),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博士(1900—1995)認為頓鑽鑽井是我國的重要發明。世界旋轉鑽井始於1900年,我國到1936年開始引進旋轉鑽機在獨山子地區鑽了一批淺油井。1949年後,我國石油鑽井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1949—1959年為初創時期,在這個時期主要是引進和學習東歐等國家的鑽井裝備和技術,旋轉鑽井技術得到初步發展;1960—1978年是發展時期,通過自主攻關,形成了淺井和中深井的鑽井配套技術;1979—1998年是提高時期,廣泛吸收了國外先進鑽井技術,同時通過攻關,形成了深井鑽井和多種功能定向井鑽井的配套技術,並發展了保護油氣層技術;1998年以後是走向全面市場化的時期,在這時期主要發展了小井眼鑽井、大位移井鑽井、水平井鑽井、分支井鑽井、欠平衡鑽井、連續管鑽井和套管鑽井等鑽井新工藝技術。
21世紀石油鑽井技術發展的主導方向是實現鑽井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我國石油鑽井要進一步提高技術發展速度,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並努力實現鑽井工程的安全、優質、高效、環保和低成本。
在鑽井過程中,井眼軌跡參數,包括:井斜角、方位角、工具面角及輔助參數如溫度等數據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隨鑽測量技術中的方位定向問題尤為突出。井下的高溫環境,伴隨著強烈的震動衝擊,是隨鑽測量的一個攻克難點。國內青島智騰微電子生產的HQA-T系列高溫石英撓性加速度傳感器耐高溫,最高溫度可達185℃。高抗震性可達1000 g/0.5ms的衝擊。連續工作時間長達1000h~2000h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