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要發現了?可能有400億個地球大小系外行星,或2021年找到

2020-11-29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在宇宙之中,對於外星生命或者是外星人來說,人類對於它的發現可能也是越來越接近了,首先是證明了這樣的生物可能存在,並且概率很大,其次就是尋找適合它們生存的行星,科學家們也有了重大發現。根據科學最新報告顯示,科學家揭秘了潛伏在我們太陽系的新生命體,可能在2021年找到,也就是外星人或者地外生命的發現越來越近了。

科學報告指出,在過去20年的一系列重大發現之後,外星生命的想法並不像過去那樣牽強。發現現在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可能即將發生。雖然生命是一種特殊的複雜化學過程,但所涉及的元素並不特別:碳,氫,氧等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之一,在複雜的有機化學之中也是非常常見。所以這些生命的基礎元素能夠在其他星球上進行確定,那麼生命存在幾乎就可以定義出現。

例如,科學家們在彗星的尾巴中發現了「胺基酸」,就像那些構成我們體內每種蛋白質的胺基酸一樣,同時火星土壤中也有其他有機化合物,同樣是構造生命的基礎,所以火星存在生命並不奇怪。自從第一顆行星在1995年發現的之後,那時候天文學家就編織了數千個星球,並認為可居住的行星似乎也很普遍,而距離我們有6500光年遠的巨大空間,可能還並不止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並且具有生命存在,因為6500光年遠有一個恆星空間。

根據恆星的定義,美國天文學家指出,在恆星周圍所謂的「可居住區」內可能有多達400億個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溫度足夠溫和,可以存在液態水,並且存在表面上。甚至還有一個潛在的類似地球的世界繞著我們最近的鄰近恆星,例如:Proxima Centauri。距離我們僅僅4光年,這就是我們主要探索的「超級地球」星體,來對生命進行發現。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我們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相關的,最終來自第一個活細胞,大約40億年前出現。細菌,真菌,仙人掌和蟑螂都是我們的「堂兄弟」,我們都擁有相同的基本分子機制:製造RNA的DNA和製造蛋白質的RNA。然而,生命的第二個樣本可能代表「第二個起源」, 與我們完全無關。也許它會在其DNA中使用不同的編碼系統。或者它可能根本沒有DNA,而是傳遞遺傳信息的其他方法。

也就是說宇宙可能並不只有地球的獨有生命模式,第二個獨立的「生命之樹」意味著,我們需要排除地球上生命的快速出現方式,換取其他方式來進行對宇宙中的生命探索,這是科學家們的一個「新思維」,是否能夠在2021年找到地外深, 其實科學家的定義也為時過早,畢竟宇宙的星球很多,我們如今也還沒有發現任何一個星球存在生命。

相關焦點

  • 當我們在搜尋系外行星的智慧生命時,外星人或許早已發現地球人類
    儘管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天文學家對系外行星的搜尋,已經讓我們發現了超過4000顆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但這也引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是不是早就我們所搜尋的系外行星發現了。這是兩位天文學家在這周早些時候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一項研究中所提出的問題。
  • 系外行星的發現
    1,據外國媒體報導,系外行星碰撞:科學家在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行星系統BD + 20 307年,發現在許多溫暖的塵雲,他們開始感到興奮,因為最近的塵雲可能更多證據行星碰撞,這種觀察是首次提出在10年前,2019年4月再次確認。對科學家來說,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更深入地分析碰撞過程是如何影響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的。行星系統與地球非常相似,因為人們認為地球和月球是在一次巨大的撞擊後形成的。
  • 什麼樣的系外行星能孕育生命?假設地球是系外行星,它會是什麼樣
    科學家長期以來都堅持著「什麼樣的系外行星更像地球」的思路,但有一些人卻用了逆向思維,思考「如果地球是系外行星會是什麼樣」。如果地球是系外行星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寄希望於能夠在遙遠的太空找到人類的下一個家園,或者宇宙中的同伴。
  • NGTS:發現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NGTS:發現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CHEN • 2021-01-13 16:33:27 來源:前瞻網 E1458G0
  • 科學家發現地球表哥,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人類想移居卻是妄想
    近年來,科學家展開了大規模的太陽系外行星的搜尋活動,並且發現了一些可能和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在這些眾多系外行星中有一顆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像地球的。科學家把這顆行星命名為克卜勒452b。克卜勒452b是美國NASA科學家在2015年發現的一顆位於天鵝座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距離地球大約1400光年。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顆和地球高度相似系外行星。
  • 如何尋找系外行星,發現第二地球
    但是導致恆星亮度變化的原因很多,行星可能只是其中一種,所以 Kepler 衛星目前找到的是大量的地外行星候選名單,真正的確認一般需要其他方法輔助。 我們也可以通過仔細的研究凌日的時刻和持續時間來獲得更多的信息。例如對於一個有多個行星的系統,凌日時間可能會有些變化。這樣甚至可以發現那些不會發生凌日的行星,因為這些天體之間通過引力相互左右的。
  • 10顆可能有外星生命的系外行星
    【博科園-科學科普-歡迎留言評論或建議】外行星泛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歷史上天文學家一般相信在太陽系以外存在著其它行星,然而它們的普遍程度和性質則是一個謎。直至1990年代人類才首次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過20個新發現的系外行星。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2、流浪系外行星可能環繞黑洞:2019年10月,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發現一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不受恆星引力作用,竟然環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吞噬光線的黑洞邊緣科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這一原始觀測,但他們希望利用2021年發射升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進一步研究這顆系外行星。
  • TESS發現了第一顆地球大小的宜居區系外行星:TOI700d
    TOI 700d是位於多拉多(Dorado)星座100光年外的行星系統,TOI 700 d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過渡系外行星調查衛星發現的第一個地球大小的宜居區行星。TESS是過境系外行星調查衛星,於2018年發射,目的發現太陽系附近恆星的附屬小行星,這些恆星的亮度足以對它們行星的質量和大氣層進行表徵。
  • 銀河系中或有上億顆「地球」,為何至今都沒有找到外星人?
    通過多年來對於系外行星的搜索,科學家們判斷,在銀河系之中,與地球大小相仿的星球數量至少有10億顆,其中很多都與地球一樣是巖石行星,而放眼整個宇宙,至少有1000億個銀河系一般的星系存在,這也意味著,在宇宙之中,生命是非常普遍的,不過,迄今為止,人類卻從未找到外星人。
  • 天文科普:什麼是系外行星?
    除了支持地球和其他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觀點(日心說),他還提出了恆星與太陽相似,也有行星繞其運行的觀點。到目前為止,在我們的宇宙中發現的可能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名單。最終,直到1992年,天文學家亞歷山大·沃爾茲森和戴爾·弗雷爾使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觀察了幾個地球質量的行星圍繞著脈衝星PSR B1257+12旋轉,才有了第一次發現。直到1995年才首次證實有一顆系外行星圍繞著一顆主序星運行。這顆系外行星51 Pegasi b圍繞類太陽恆星51 Pegasi(距離太陽大約51光年的巨行星)運行,周期為4天。
  • 研究:地球在銀河系中可能擁有60億鄰近宜居系外行星
    據外媒報導,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研究人員對銀河系中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的潛在數量進行了新的估算,最終得出的數字是60億顆。 這一估算是基於銀河系中G型恆星的數量得出的,G型恆星類似於地球所在星系的太陽。
  • 公文包大小的衛星發現了系外行星
    (圖片:©NASA/JPL加州理工學院)一顆公文包大小的衛星成功探索到了外星世界,這為微型太空飛行器捕捉系外天體提供可能。一項新的研究報導,用於天體物理學研究的弧秒太空望遠鏡(ASTERIA)立方體衛星(在2017年11月由國際空間站部署進入近地軌道)觀測到了系外行星 55 巨蟹座。微型立方體衛星未能發現先前未知的世界。
  • 科學家利用引力透鏡發現系外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發現系外行星的方法有許多種,其中凌日法是目前使用較為頻繁的方法,比如克卜勒探測器上的觀測原理。目前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使用了微引力透鏡的方法尋找系外行星,他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夏威夷W.M.凱克天文臺對恆星OGLE-2005-BLG-169進行了觀測,發現其周圍存在一顆天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這是微引力透鏡技術的又一個發現案例。這一發現打開了一個新的時空,即在恆星周圍更大的軌道半徑上發現行星。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系外行星是如何發現的?
    1992年,射電天文學家亞歷山大·沃爾茲森和戴爾·弗萊在精確測量脈衝星PSR 1257+12的脈衝信號時,找到了不屬於脈衝星的其他信號,進而發現了它周圍的兩顆系外行星,並被證實。然而脈衝星是高速自轉的中子星,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死亡的一類產物,它的密度大到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體積內,可以集中數噸的重量。脈衝星又因為有強磁場,高速轉動並不斷向外發出周期性強輻射。
  • 神奇——看得見的系外行星
    在當時,宇宙中最大的謎團之一就是在太陽系之外是否有行星繞著其他恆星運行。當時所有人都傾向於有可能,只是我們還沒有看到。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一切發生了戲劇化的改變,就在幾天前,美國宇航局通過宣布了一次性發現1200多顆系外行星,使已知數量超過了4000顆而創造了歷史,他們現在相信在我們的宇宙中大部分的恆星極有可能至少擁有一顆行星。除此之外,這些新發現的世界中有幾十個已知的類地行星。
  • 發現系外行星J1407b光環系統 遠大於土星光環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26日消息,J1407b這一首個被探測到的擁有環系統的太陽系外行星,它擁有30多個光環,每個環直徑達數千萬英裡,總直徑為土星光環的200多倍。2012年,荷蘭萊頓天文臺和紐約羅切斯特大學首次發現J1407b的環系統。相關數據表明,環間存在間隙,其中或有系外衛星。
  • 另一地球可能發現?克卜勒452b行星與地球相似指數0.98 在1400光年外
    這次發現的行星命名為克卜勒452b。 自1995年第一顆系外行星被發現以來,在21年內,科學家對類地行星的觀測一直沒有太大的進展,在系外行星被發現之前,類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處於科幻小說的範疇。現在,科學家通過先進的望遠鏡觀測到一直試圖尋找的類地行星,目前還有4661顆行星仍然處於候選狀態,還沒有進一步確認。
  • 海洋環流可能是發現宜居系外行星的關鍵!
    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的系外行星。像苔絲這樣的太空探測器很可能會發現成千上萬的這樣的行星。但大多數系外行星都是氣態巨行星、熔融的地獄洞或冰凍的廢物。我們怎麼能在大海撈針的可居住世界裡找到那些針呢?換句話說,我們如何縮小搜索範圍?首先,我們需要找到水。
  • NASA發現地球「近親」 可能有大氣層和流動水
    探索  如何讓「外星人」來找咱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23日宣布,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是迄今發現最接近地球的行星,很可能是「另一個地球」。  但是,迄今發現的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星球距離地球數十、數百乃至上千光年。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不可能前去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