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衛報》、BBC、天空新聞頻道等多家外網消息,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今日去世,享年76歲。
從中午開始,朋友圈就不斷出現緬懷霍金的圖片和金句。
但是每次有刷屏事件的時候總會有兩種不同的聲音,就像春節那個為父母祈福的圖片一樣,到頭來被扣上無知、敷衍、不長腦子的帽子。
而這次:「你連時間簡史都沒看過,有什麼可惋惜的???」
當得知這個消息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錯愕,然後是惋惜,是發自內心的惋惜。
雖然我除了《時間簡史》這本書和在《生活大爆炸》中和謝耳朵的對戲之外,再想不起關於他的其他關鍵詞。
我承認我是如此的無知,甚至到他死我連《時間簡史》這本書都未曾翻開過,但我打心眼裡知道這肯定是整個人類群體的損失。
「你屁都不知道,在這惋惜什麼?」
emmmm 雖然他那些偉大的科學貢獻我知之甚少,但是有些和學問無關的東西我確實還有印象。
我知道他因在21歲時被確診患上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就是漸凍症,冰桶挑戰的那個),從此逐漸喪失行動能力,寫字能力,說話能力...
當時醫生說他也只剩兩年好活,然而事實我們現在都知道了。
從說話含糊不清喪失行動能力,到因肺炎接受氣管切開手術而喪失語言能力,最後連呼吸有時都要靠機器來完成。
我想,哪怕上帝給了我和他一樣優秀的頭腦,我也覺得自己恐怕堅持不到76歲,更何況對於霍金,這不是苟延殘喘的過往,他在自己有限而艱難的時間裡,完成了大多數人無法觸及的成就。
也許是這些原因,讓作為一名「烏合之眾」的我,因為他的堅強和樂觀去為他惋惜,因為上帝如此「折磨」他,他卻笑著把自己的一生演繹的如此精彩。
也許我學時淺薄,但我也從不「無知者無畏」,你有你的那些高瞻遠矚,而我也只是為我所見而有所感悟而已。
霍金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我們一世為人被教導很多常識,但常識往往只是偏見的代名詞。
作者:丁一亓
轉載請先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