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懂霍金的《時間簡史》?整理這20條書摘來幫你

2020-11-23 騰訊網

今天上午,加寶和你們一樣,聽到了一則令人悲傷的消息:

據英國BBC等外媒14日報導,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霍金教授的孩子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痛心。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遺產將會一直流傳。他勇敢、堅韌、輝煌、幽默激勵了全世界的人們。

關於霍金,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他的著作《時間簡史》,亦是他留給人類的寶貴遺產。霍金在書中給我們闡述了時間、宇宙、黑洞等關於宇宙的最前沿知識,書籍出版後,霸佔最暢銷書榜205周之久。在霸佔排行榜184周後,被收入金氏世界紀錄,陸續翻譯為40多種語言出版。

然而,一本定位於科普讀物,如此暢銷的書,卻成了很多人的必讀書單但卻一直沒有讀過的書,且有這樣一問

「普通人怎樣高效閱讀《時間簡史》?

只是想了解一些科學常識,不作深究。」

網友白如冰:

正確的看法就是不看。

霍金的書特點就是如果你缺少足夠的基礎知識,是一點都看不懂的!

加寶看後覺得該說點什麼,但畢竟文科出身,對於高維次的宇宙知識也不敢過多的解答,因此整理了20則書摘,幫你了解《時間簡史》,其中也蘊含著不少人生哲學。

1

我們看到的從很遠星系來的光是在幾百萬年之前發出的,在我們看到的最遠的物體的情況下,光是在80億年前發出的。這樣當我們看宇宙時,我們是在看它的過去。

2

為何我們從未看到碎杯子集合起來,離開地面並跳回到桌子上,通常的解釋是這違背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所表述的在任何閉合系統中無序度或熵總是隨時間而增加。

換言之,它是穆菲定律的一種形式:事情總是趨向于越變越糟!桌面上一個完整的杯子是一個高度有序的狀態,而地板破碎的杯子是一個無序的狀態。人們很容易從早先桌子上的杯子變成後來地面上的碎杯子,而不是相反。

3

現在我們知道,任何粒子都有會和它相湮滅的反粒子。(對於攜帶力的粒子,反粒子即為其自身。)也可能存在由反粒子構成的整個反世界和反人。然而,如果你遇到了反你,注意不要握手!否則,你們兩人都會在一個巨大的閃光中消失殆盡。

4

在20世紀之前從未有人暗示過,宇宙是在膨脹或是在收縮,這有趣地反映了當時的思維風氣。一般認為,宇宙或是以一種不變的狀態已存在了無限長的時間,或以多多少少正如我們今天所看的樣子被創生於有限久的過去。

其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人們傾向於相信永恆的真理,也由於雖然人會生老病死,但宇宙必須是不朽的、不變的這種觀念才能給人以安慰。

5

宇宙中的物質是由正能量組成的。

6

我們可以回到過去,卻終究無法改變歷史。

7

當愛因斯坦說到「上帝不擲骰子」的時候,他錯了。鑑於黑洞給予我們的暗示,上帝不僅擲篩子,而且往往將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以迷惑我們。

8

自從文明開始以來,人們即不甘心於將事件看做互不相關不可理解,他們渴望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今天我們仍然亟想知道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

人們求知的最深切的意願足以為我們從事的不斷探索提供充足理由,而我們的目標恰恰正是對於我們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出完整的描述。

9

宇宙中的所有結構都起源於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允許的最小起伏。

10

常識告訴我們,如果不進行外加幹涉,事物總是傾向於增加它的無序度。

11

在無限的宇宙中,有無數個「世界」在產生和消滅,不過作為無限的宇宙本身,卻是永恆存在的,生命不僅地球上有,在那些看不見的遙遠行星上也可能有。

12

宇宙便是完全自足的,而不受任何外在於它的東西影響。它既不被創生,也不被消滅。它就是存在。

13

一個好的理論必須滿足以下兩個要求:首先,這個理論必須能準確地描述大量的觀測——這些觀測是根據只包含少數任選的元素的模型所做出的;其次,這個理論能對未來觀測的結果作出明確的預言。

14

事實上,我們已經將科學的任務重新定義為,發現能使我們在由不確定性原理設定的界限內預言事件的定律。

15

力的真正效應總是改變物體的速度,而不是像原先想像的那樣,僅僅使之運動。同時,它還意味著,只要物體沒有外力,它就會以同樣的速度保持直線運動。

16

如果一個太空人撞上了奇點,那麼他的時間就到了終點。上帝討厭裸露的奇點!

17

事件的位置以及它們之間的距離對於在有軌電車上和鐵軌上的人來講是不同的,所以沒有理由以為一個人的立場比別人的更優越。

18

由於一個蘋果落到牛頓的頭上而使他得到靈感的故事,幾乎肯定是不足憑信的。牛頓自己只不過說過,當他陷入沉思之時,一個蘋果的下落使他得到了萬有引力的思想。

19

在過去的某一時刻(大約137億年以前)相鄰星系之間的距離必須為零。換言之,整個宇宙被擠壓在零尺度的單獨的一點,就像一個半徑為零的球。那時,宇宙的密度和時空曲率都為無限大。它是我們稱做大爆炸的時刻

20

一個質量足夠大,並且足夠緊緻的恆星可能具有如此強大的引力場,以至於連光線都不能逃逸。

任何從恆星表面發出的光,還沒到達非常遠的距離即被恆星的引力拉曳回來。這樣的物體就是我們現在稱做黑洞的東西,因為那是名副其實的:空間中的黑的空洞。

歷史匆匆走過留下不朽的痕跡,回顧他過往的成就與人生,像是一本厚重卻有趣的教科書,值得我們慢慢去品味。

Whil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 生命不息,希望不止。

在公眾號「學加加廣州」

回復以下數字關鍵詞看更多科學育兒知識

01--《紅黃藍後續|3招教你如何避免自己孩子中針!》

02--《公安部|這13道「保命題」救了1萬多名孩子》

03--《孩子溫暖過冬的10件事,只有1%的父母做對了》

04--《孩子從磨蹭到自覺,這位媽媽只做了1件事!》

05--《做到這5點,你的孩子也會愛上閱讀,遠離王者榮耀(附書單,小學生適用)》

06--《職場媽媽: 工作和孩子沒法平衡?只需這5步,兩頭兼顧!》

07--《孩子慢吞吞,很想發火怎麼辦?》

08--《為啥有些孩子回家就寫作業有些只玩遊戲,原因可能在這裡》

09--《好老師都在用的8個黃金教育法則(家長適用哦)》

10--《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媽媽都說這個方法好...》

關注學加加,更多親子玩樂推薦

相關焦點

  • 霍金去世,《時間簡史》銷量暴漲!看不懂?別不好意思,學學畢飛宇...
    慶春路購書中心值班經理傅琳芳說,「凡是和霍金相關的圖書,最近書店銷量明顯上升,不過大家關注度最高的還是那本最經典的《時間簡史》,銷量和平時相比的話,整整漲了20倍。」   但是,問題來了,你真的看懂《時間簡史》了嗎?如果你看不懂,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畢飛宇就寫過一篇《我讀》,他在裡面大方承認自己真的看不懂:「我一點也不懷疑專業人士可以讀懂這樣的論述,可是,我讀不懂……我和許多人討論過這本書,有一句話我問得特別多:『你讀得懂嗎?』得到的回答令人欣慰:『讀不懂。』我很喜歡這個回答,直截了當。
  • 你可以不讀霍金的《時間簡史》,但是不能不讀霍金的這篇文章
    美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北京時間2018年3月14日去世了。霍金一生成就斐然,最能表現霍金思想的就是他的著作《時間簡史》。你可以沒讀過這本書,但是你不能不讀《宇宙的未來》這篇文章。《宇宙的未來》是霍金1991年1月在劍橋大學的一次講演錄。這篇講演,從古代巫師的預言,談到近代宗教預言,再過渡到對宇宙未來的討論。主要探討了宇宙未來的兩種命運:一是繼續膨脹下去,一是收縮以至於坍縮成一個點。膨脹還是收縮,取決於宇宙的平均密度。
  • 為什麼要讀《時間簡史》?
    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辭世。人們在高度讚揚他巨大的科學成就,銘記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貢獻,讚美他堅韌不拔的生命勇氣,盛讚他的「科學鬥士」精神的同時,無不提及他的在科學界影響深遠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霍金的這部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首次出版於1988年。
  • 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你讀不懂卻不得不看的霍金
    《時間簡史》,1988年首次出版,全書共十二章,講述了宇宙學最前沿的知識,包括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不確定性原理、基本粒子和自然力、黑洞、宇宙的起源、蟲洞和時間旅行等等,霍金在此書中描繪了自己對於宇宙的認知,並對相關領域中的各類命題進行了闡述。
  • 人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其簡史 長沙圖書館舉辦霍金作品閱讀分享會
    4月15日,「人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作品閱讀分享會」在長沙圖書館2樓報告廳舉行。她2006年參加倫敦國際書展,順道前往劍橋大學拜訪霍金,達成了霍金中文版圖書與湖南科技出版社的合作意向。她當時見到一個知名科學家卻經受著身體疾病的折磨,自己心生同情和崇敬。而兩年後第二次見面時,霍金通過電子聲合成的話「我認識你」向孫桂均進行問候,這讓她感到親近和圖書出版人的驕傲。
  • 這本《時間簡史》,你讀得懂
    ◆ 吉 仁  這本《時間簡史》你可以讀得懂,不艱澀,適合看不懂霍金版《時間簡史》但又不想放棄的人
  • 《時間簡史》:霍金用這本書,讓科學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編者按: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1974年他在《自然》上發表了論文「黑洞爆炸麼?」其中提出了霍金輻射,這個假說認為質量較小的黑洞會釋放出物質。科研成就之外,霍金對於科學傳播的貢獻可能更大,《時間簡史》這本銷量超過一千萬的科普書大大提升了科學在文化界的地位,霍金的成功改變了科普寫作的格局。
  • 暢銷書作家霍金:閱讀霍金,懂與不懂都是收穫—新聞—科學網
    1985年也是霍金創作《時間簡史》的那年,他從合肥去北京的火車上還在寫作,他很坦率地說,寫這本科普書的目的就是為賺錢。因為,他要僱用一個醫生一個護士一個翻譯,開銷很大。 《時間簡史》在全球的銷售據說已到2500萬冊,在中國也早已過百萬冊。當然TIME雜誌曾說,購買《時間簡史》的人,大多只看到(或只能看到)第三頁。
  • 收好這份「時間」入門書單 從霍金寫的童書開始
    得知霍金去世的消息後,杭州市新華書店慶春路購書中心第一時間推出了「霍金」圖書展臺。「從3月14日開始,有不少讀者進來書店,點名要買霍金的書。」慶春路購書中心值班經理傅琳芳說,「凡是和霍金相關的圖書,最近書店銷量明顯上升,不過大家關注度最高的還是那本最經典的《時間簡史》,銷量和平時相比的話,整整漲了20倍。」 知道霍金的一定都聽說過《時間簡史》。
  • 懷念霍金:盤點《時間簡史》12條經典名句
    據英媒3月14日報導,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巧合的是,3.14這天亦是愛因斯坦誕生139年的紀念日。霍金年輕時被大家稱為小愛因斯坦,如今他也追隨愛因斯坦的腳步而去了,兩個科學巨人在另一個世界裡見面,思想碰撞之下,不知會發出怎樣燦爛的火花!
  • 回憶霍金之《時間簡史》(序章)
    對於霍金先生的離世冷言深深的感覺到理論物理學界又失去了一位殿堂級的神人,最重要的一點是:霍金先生所提出的許多理論都沒有得到證實,這是最讓人痛心的一件事情。霍金先生一生都致力於科普事業,《時間簡史》是霍金先生一生中最知名的著作。
  • 離開輪椅回歸宇宙 霍金用時間譜下一段簡史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時間簡史》作家霍金逝世,享年76歲。史蒂芬·霍金是現代最偉大的、最為人熟知的物理學家之一。我們永遠不會真正理解他的宇宙論、大爆炸理論、黑洞蒸發理論等在物理學界的意義。霍金的《時間簡史》卻以世界上最暢銷科學著作的成功,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帶入了現代物理學、宇宙學的世界。
  •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我所了解的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皆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
  • 時間簡史這本書很多人都看不懂,為啥許多人都買了?
    《時間簡史》這本書,是霍金最著名的一本書了,也是一本暢銷書,算是科普的內容,但是因為實在是太難看懂了,很多人買了之後,可能只是大概看了一眼,就放在書架子上,再也沒有碰過。這個也不能怪霍金寫的晦澀難懂,而是因為這本書講述的內容,本身就是太深奧的理論,霍金已經算是在努力寫的簡單易懂點了,但是畢竟內容的難度係數擺在這裡,普通人,或者說並非是這個理工專業的,真的是很難看懂,哪怕一丁點都費勁。有的人看了,也是似懂非懂,看懂了文字,卻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含義。
  • 霍金曾稱人們不讀《時間簡史》只好奇我如何克服殘疾成科學家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時間簡史》的暢銷程度常常是要與《聖經》相比的,似乎家中沒有這麼一本的話便缺失了點什麼,就連北京街角販賣盜版書的三輪車上,也時常在一堆歷史小說探案傳奇之間,閃出《時間簡史》的一角。之後的全球暢銷書便又拿自己跟《時間簡史》比,仿佛霍金這本並不那麼「簡」的書,已然成為了出版歷史上暢銷程度的一則標尺。霍金對此,當年也是大吃一驚。
  • 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 霍金去世!成名書籍:時間簡史
    根據英國的天空新聞等多家新聞媒體報導,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說道史蒂芬.霍金,讓人廣為人知的就是他的成名書籍:時間簡史,一本關於宇宙本性的前沿知識,對宇宙的起源,時間的變化等等,即便作為一個物力小白,天文小白,對裡面的很多具體的內容都看不懂,但也極大的開闊了我的眼界。說真的,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到這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 看不懂的《時間簡史》,愛你不是兩三天的《萬物理論》
    2018年3月14日,當代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逝世了,享年76歲。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記得曾看過這麼一段採訪,一位記者問霍金:這人間,最讓你感動的是什麼?霍金認真思考後回答:「遙遠的相似性。」3月14日,享年76歲,愛因斯坦與霍金這遙遠的相似性,我想我們是寧願相信這是一場時空的穿越的,他們共同為人類擁抱浩瀚的宇宙不懈思索、不斷運算,讓我們與未知的宇宙更貼近!
  • 從「時間簡史」到「我的簡史」 讀懂4本書感受霍金的偉大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這裡介紹關於霍金關於宇宙以及時間論述的書籍。我們不能完全看懂他的思想,但至少我們可以由此感受他工作的偉大。
  • 假期讀本書吧︱《圖解時間簡史:人人都可以讀懂的霍金》
  •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
    霍金童年時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2歲的霍金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1985年,霍金因肺炎而漸喪失說話能力。他只能靠右眼的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操作發聲器「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