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進一步被證實:不存在機率三億分之一

2021-01-07 網易手機

據英國媒體報導,7月4日,科學家宣布發現一種與希格斯玻色子類似的粒子。現在,藉助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小組報告稱,實驗結果的確定性水平達到5.9西格馬,進一步證實他們極有可能發現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粒子。

7月4日,科學家宣布發現一種與希格斯玻色子類似的粒子

  科學家尋找上帝粒子已經有數十年歷史,這種粒子是標準物理學模型中缺失的最後一環,能夠解釋物質為何擁有質量。確定性水平達到5.9西格馬意味 著上帝粒子不存在的機率只有三億分之一。只要實驗結果的確定性水平能夠達到5西格馬,即誤差少於350萬分之一,科學家便可宣布發現一種粒子。

  根據科學家在7月宣布的消息,Atlas(超環面儀器實驗的英文縮寫)實驗結果的確定性水平達到5西格馬,另一項搜尋上帝粒子的實驗CMS(緊 湊渺子線圈實驗的英文縮寫)的確定性水平也在4.9到5西格馬之間。CMS實驗的這一結果說明,尋找上帝粒子的方式很多。不過,任何一種方式都無法直接進 行觀測。

  大型強子對撞機通過質子束對撞產生巨大能量,進而形成上帝粒子。這種粒子瞬間即逝,衰變成其他可以被捕獲和進行分析的粒子,或者變成閃光。 Atlas項目組公布了衰變的分析報告,所分析的粒子包括兩種較輕的粒子,被稱之為「W玻色子」。根據他們發表在《物理快報B》上的分析報告,他們獲得的 實驗結果確定性水平達到5.9西格馬。CMS項目組在發表於《物理快報B》上的報告中指出,他們獲得的實驗結果確定性水平達到5西格馬。在此之前,他們對 有關高能粒子對撞的更多數據進行了分析。

  現在,物理學家已經達到宣布發現一種新粒子所需滿足的要求。不過,很多疑問仍沒有得到解答。例如:這種粒子是否就是科學家長期以來尋找的希格斯 玻色子?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科學家在宣布實驗結果時採取了謹慎的態度,將其稱之為「與希格斯玻色子類似的粒子」。現在,科學家仍需進行更多分析,以進一 步確定新發現的粒子是否符合標準模型。

文/新浪科技

本文來源:cnbeta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專家稱尚不能證實上帝粒子存在 數據結果誤差大
    據英國媒體今晨報導,歐洲原子能中心(CERN)昨高調宣布,在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實驗中,觀察到一種新粒子,與科學界尋覓近半世紀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特性一致。若最終證實「上帝粒子」存在,這一粒子將有助解釋物質為何有質量。
  • 【經典】追尋「上帝粒子」
    上帝粒子的傳說  消息的發布是在7月4日早晨9點,歐洲核子中心宣稱:我們(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發現了一個新粒子,它很有可能就是希格斯粒子(物理學家們解釋,這是因為希格斯粒子不穩定,只能通過痕跡反推它曾經存在過,關於希格斯的存在證據都會是機率的形式)。
  • 「上帝粒子」找到了!
    位於瑞士與法國邊界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4日宣布,根據最新的初步研究成果,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但這種粒子的特性還有待進一步確定。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沒有明確證實新發現的粒子就是物理學界長期尋找的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但是這一發現顯然對於粒子物理學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微觀世界的「上帝粒子」是怎麼一回事,它和「上帝」有沒有關係?
    希格斯說,多年前有人在撰寫關於希格斯玻色子的文章時,由於覺得這種粒子實在太難找到,便開玩笑地將其稱為「上帝詛咒的粒子」。但後來某位編輯覺得這個名字不太好,就將其改成了「上帝粒子」。所以,「上帝粒子」是對一種新的亞原子粒子——希格斯粒子的風趣稱呼。 希格斯說,科學家們在進行嚴肅討論時都不用「上帝粒子」這個名稱,但它的確非常吸引普通公眾的眼球。
  • 「上帝粒子」研究顯示「宇宙是不存在的」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先鋒太陽報》6月27日報導,在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工作的科學家們在對「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屬性進行研究,並將其與最近關於宇宙大爆炸後的另一理論相結合,最後得出「宇宙是不存在的」這一震驚世界的理論。只是還有許多新的物理學現象無法用這一理論進行解答,目前科學家們對宇宙的探索仍在繼續進行中。
  • 尋找「上帝粒子」 答案有望改變對宇宙的理解
    這一粒子能夠解釋質量的起源   希格斯玻色子是科學家按照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存在的一種粒子,最早在1964年由包括希格斯和恩格勒等在內的6位物理學家提出。這一粒子的使命是:解釋質量的起源。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國明說,為解釋物質的起源,物理學家假設了一套標準模型。
  • 歐洲證明「上帝粒子」存在 或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歐洲核子中心提供強力證據證明希格斯玻色子存在 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我專家解讀—— 用收音機搜到「上帝粒子」信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類距離了解宇宙誕生之謎又邁進一大步歐洲核子中心(CERN)昨日公布來自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重要數據,顯示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強有力證據。  中國社科院專家上午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稱,這一數據就好似我們用收音機收到了「上帝粒子」的信號,未來一年之內,將很有可能發現這一粒子,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 ...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上帝粒子﹄原名﹃該死的粒子﹄
    希格斯聽從建議,在自己發表於1964年10月19日、只有兩頁半篇幅的論文中加了一則註腳,表示注意到了他們的論文;又在正文中添加了最後一段,提出存在一種粒子場,並預言存在另一個有質量且自旋為零的玻色子的可能性,即存在希格斯場的量子粒子的可能性。這種能吸引其他粒子進而產生質量的粒子,就是著名的希格斯玻色子。
  • 「上帝粒子」原本叫「該死的粒子」
    根據這個模型,我們可以預言,宇宙中共存在著六十一種基本粒子,既不多,也不少,而每一種粒子,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這六十一種粒子,除了一種之外,其他已經全部被實驗所發現和證實(當然在1993年,頂夸克尚未被證實,不過很快於1995年被費米實驗室發現)。但讓人頭痛的是,最後那一種,也是極其關鍵的一種粒子卻始終不見蹤影——這就是希格斯粒子。
  • ...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
    3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之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召開研討會宣布,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顯微鏡」——大型強子對撞機尋找希格斯粒子時出現「重要進展」。
  • 上帝粒子的發現 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1日,上帝粒子的發現,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候發現的,有研究所正在對上帝粒子進行研究,那上帝粒子對於人類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上帝粒子的發現。
  • 英科學家發現「上帝粒子」跡象 系萬物質量之源
    尋找「上帝粒子」為了慶祝一種被稱為「質量之源」的粒子即將被證實,希格斯本人已經準備好了香檳,而史蒂芬·霍金則打賭這種粒子根本就不存在(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文/李崑崙1964年,英國粒子物理學家彼得
  • 盤點改變世界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法新社評論稱,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絲毫不亞於愛因斯坦首次系統地闡釋量子物理學。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MS實驗項目中國組物理分析負責人陳國明表示:「某種程度上,它的重要性堪比創造了一切的上帝。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希格斯粒子賦予基本粒子質量,使得物質得以形成、凝聚、演化,最終形成了星系,也形成了我們。」正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官方宣稱的那樣:「希格斯玻色子觸手可及。」
  • 盤點改變世界物理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該模型把基本粒子分為夸克、輕子和玻色子三大類,預言了62種基本粒子的存在。隨著實驗物理學家把加速器越造越大,標準模型預言的未知粒子全都在實驗中現身,只有最重要的希格斯·玻色子仍然「在逃」。由於它難以尋覓又極為重要,因此也被稱為「上帝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這個名字中的希格斯來自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
  • 對撞機有了比上帝粒子還神秘的新發現
    在粒子物理學上,宣布一項新發現是有統計學門檻的,也就是人們所說的「5個西格瑪」。這一標準對應的統計學意義是:某一信號是假信號的可能性低於350萬分之一,這一機率大致相當於你投擲22次硬幣,其中連續21次都是同一面朝上。目前,針對這一異常情況,在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上已經有科學家上傳了一些論文試圖進行解釋。
  • "上帝粒子"獲新證據支持 盤點該粒子的六大影響
    這項發現是在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中證實的,在實驗中質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環繞瑞士和法國地下一個27公裡長的環狀隧道運行,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學標準模型中唯一尚未找到的粒子,由於它極其重要又難以找到,因此也被稱為「上帝粒子」。
  • 科學網—「上帝粒子」與標準模型
    楊振寧創立了規範場理論,這個理論可以推導出所有的相互作用的方程,但楊振寧的理論裡物質粒子的質量只能是人為加上。 把楊振寧的理論與Higgs機制結合,就構成了前面提到的標準模型。所以,要科普「上帝粒子」,得先講楊振寧。 物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不同,是一門精確科學,很多理論結果能有實驗驗證到小數點後十幾位。
  • 霍金:「上帝粒子」害我輸了100美元
    ——彼得·希格斯本人在發布會現場發言「發現的那個粒子可能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它也許能夠解釋宇宙如何在大爆炸後的那萬億分之一秒內形成;也許它不是希格斯玻色子,而是一種比希格斯玻色子大很多的粒子,那麼,他也會打開一扇門,開啟一套比『標準模型』走得更遠的新理論。」
  • 上帝粒子真的存在嗎?有什麼科學依據嗎?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2012年7月,經過一代又一代對撞機升級,物理學家們終於在位於歐洲核子中心(CERN)的世界最大粒子對撞機LHC上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證據。至此,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預言的最後一個基本粒子,已經在實驗上被發現,標準模型完成了的最後一塊拼圖。Englert和希格斯也因此拿到了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