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8月18日電(記者 吳光於)又是一個大涼山的雨季,雨水衝刷著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城西北角的拉莫足球場。一群個頭不一、膚色黝黑的孩子被教練分成了四組進行傳球訓練。
一年前,當11歲的彝族男孩阿作伍勒在海拔2700米的「雲端小學」的泥地球場上練習射門時,做夢也不會想到,一年後的夏天,自己會在真正的綠茵場上與來自皇家馬德裡基金會的歐足聯A級教練一起訓練。
在四川省昭覺縣拉莫足球場,昭覺皇家馬德裡足球隊剛結束傳球訓練賽,輸了的球員在接受獲勝方「懲罰」(2020年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足球小將下雲端
去年10月,皇馬基金會與涼山尼牧體育合作,在涼山啟動了青少年足球訓練項目。昭覺縣是該項目的第一站。
今年7月,通過學校推薦和項目方篩選,8名來自阿並洛古鄉瓦吾小學和7名來自縣城東方紅小學的男孩入選昭覺皇家馬德裡足球隊。今年7月13日,他們換上嶄新的隊服,在教練哈維爾·莫羅斯·巴雷拉和搭檔殷健淋的帶領下,開始了夏訓。
一年來,阿作伍勒的個頭躥了七八釐米,長成了一個大小夥子。
在海拔2700米的四川省昭覺縣「雲端小學」,學校足球隊創建人曲比史古老師(右一)與志願者們一道在校園外種索瑪花(2020年8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對於這個父親早亡、與奶奶相依為命的孩子來說,足球幾乎是他所有的快樂源泉。去年7月,當奶奶也去世後,伍勒難過得很長時間不願開口說話。曲比史古——伍勒的足球啟蒙教練,也是瓦吾小學的負責人,將他安頓在學校裡,每天帶著他踢球。是小小的皮球讓男孩重新振作、開朗。
過去的17年中,身為球迷的曲比史古一直將足球作為這個雲端村小的特色教育。他與同樣熱愛足球的支教老師們在學校裡進行著梯隊培養。
因為足球,來自大涼山深處的孩子們得以走出雲端——曾去南京踢過友誼賽,也在中超賽場上踢過表演賽。
今年「小升初」考試中,阿作伍勒在全縣5000多名考生中排名1300多名,被昭覺縣萬達愛心學校錄取。
這個暑假,他和夥伴們白天訓練,夜晚寄宿在萬達愛心學校的宿舍中,由瓦吾小學的兩位支教老師照顧生活起居。
對於球隊的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哈維爾是他們在昭覺縣見到的第一個外國人。
「起初伍勒很害羞,我覺得他可能有些害怕我。」哈維爾說,「但是,當他一碰到足球,就變了個人。」
比起過去在「雲端小學」泥地操場上的粗放式訓練,外教的訓練理念和方式都是全新的。
「與我們過去不斷重複的練習不同,外教把訓練融入許多遊戲中,孩子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每天都守在場地邊觀察、記錄的瓦吾小學支教老師崔洪明告訴記者。
在四川省昭覺縣拉莫足球場,昭覺皇家馬德裡足球隊球員、來自「雲端小學」的吉牛木牛(左)在訓練中拼搶(2020年8月12日攝)。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豪門」教練上涼山
今年30歲的哈維爾出生於西班牙薩拉戈薩,從4歲就開始接觸足球,大學畢業後,他告別家鄉,來到了萬裡之外的中國。
「最初的計劃是6個月,我卻待了6年。」哈維爾曾在深圳和貴陽執教,他說,是中國小球員的足球熱情將他留在了中國。
然而,執教大涼山無疑是高難度挑戰。
「過去從沒想過中國還有這樣的地方。」他說,「在我的印象裡,這個國家滿是高樓大廈,人們的生活都很富足。」
他如今駐紮的昭覺縣,位於中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的大涼山腹地,至今仍有3萬多人均年收入在42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在這個許多建築還保留著20世紀八九十年代模樣的縣城裡,學校和球場是最具現代氣息的地方。
他和搭檔殷健淋租住在球場附近一個陳舊的居民小區裡,一日三餐都在小飯館裡解決。除了麵條和中餐,他們也習慣了當地的「火盆燒烤」。周末休息的時候,會和當地的彝族朋友喝上兩瓶啤酒。
每天上午9點到11點,下午5點到7點,是球隊的訓練時間。
訓練結束後,哈維爾需要向駐紮在州府西昌市的競訓總監拉法·費爾南德斯匯報情況,並討論訓練計劃。
他告訴記者,皇馬基金會在昭覺的項目將持續3年,待到開學後,他們將利用課餘時間訓練。
除了昭覺,這個項目還計劃覆蓋德昌、會理、會東、寧南、普格、冕寧、鹽源、木裡、雷波等9個縣市。孩子們將在大涼山接受來自足球「豪門」量身定製的足球課程,培養認真謙遜、團隊工作、永不放棄、戰鬥到最後的體育價值觀。
「你們為什麼會累?因為不用腦!」烈日下,哈維爾用他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朝著當天有點蔫氣的男孩們大喊。
一個月來,哈維爾一直向小球員們強調「用腦踢球」。「每天訓練的前15分鐘,我常常被他們氣到無語,前一分鐘講過的注意事項,可能下一分鐘他們就忘記了。追著球跑沒有意義,我們需要的是判斷力和配合。對這些過去沒有接受過真正專業訓練的孩子,需要更多耐心。」他說。
雖然要把這些「野生」的小球員訓練成專業隊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孩子們的努力、對老師的尊敬,讓哈維爾很感動。「他們很少叫苦叫累,特別是來自瓦吾小學的孩子,非常強悍。」
「幸福馬拉松」是小球員們最害怕的一項訓練——需要在半場內全力衝刺完成教練設置的所有項目,包括有球訓練和無球協調性訓練習。來自雲端、常年在山間小路上奔跑的瓦吾小學的孩子們常常領先。
「為什麼叫『幸福馬拉松』?當比賽進行到第90分鐘,對方防守隊員已經喘不上氣時,你還能帶球直插禁區,難道你不幸福嗎?」哈維爾問道。
「幸福!」孩子們高喊。
「可是你們現在的水平應該連80分鐘都堅持不到,你們需要怎麼辦?」
「努力訓練!」
訓練場上,哈維爾是嚴厲的教練。訓練之外,精力無限的男孩們喜歡圍在他身邊調皮搗蛋。
如今,孩子們會用西班牙語說「你好」「謝謝」「明天見」。每天訓練結束時,大夥會一起高喊:「Hala Madrid!」
在四川省昭覺縣拉莫足球場,昭覺皇家馬德裡足球隊球員和教練們用身體擺成「昭覺」拼音首字母「ZJ」(無人機照片,2020年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王曦攝
夢將帶他們走更遠
作為一名歐足聯A級教練,本該能有機會執教更好的隊伍,為什麼選擇來到大涼山?面對記者的疑問,哈維爾說:「訓練他們成為更好的球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項運動讓這些孩子在未來擁有更多選擇。擁有一份好工作的同時也能幫助到他人,很值得。」
12歲的土比布布身材瘦小,極富靈性。奔跑在場上,像一隻靈巧的小猴。性格隨和的他擔任球隊中場,控球、組織能力都屬一流;11歲的吉牛木牛善於防守助攻,模樣清秀的他在賽場上很勇猛,他擔任邊後衛,有時也不甘寂寞,敢於與對方的後衛過招;12歲的土比土布是球隊的門將,比起同齡人身高已超出不少,性格溫和的他從不害怕對方的前鋒,最喜歡的就是撲出或沒收對手的必進之球……
這些極具足球天賦的孩子都與阿作伍勒一樣,出生於貧困家庭。如果沒有足球,他們也許還需要很多年才能走出大山。
「以前覺得踢球就是玩,現在,我覺得它會是一種出路。」吉牛木牛說,「我希望能一直踢球,將來當職業球員,讓我的爸爸媽媽不用再辛苦地在地裡幹活。」
經歷了親人的離世後,阿作伍勒顯得比同齡人成熟了很多。如今的他,學習比以往更加努力,當職業球員是他堅定的理想。
哈維爾說,按照原計劃,這支球隊應該在今年3月赴西班牙參加地中海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無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計劃擱淺。明年,足球小將們將踏上西班牙的土地,與世界一流的青少年隊伍過招。
在四川省昭覺縣拉莫足球場,歐足聯A級教練哈維爾(左二)帶領昭覺皇家馬德裡足球隊球員們進行「幸福馬拉松」耐力訓練(2020年8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17公裡外,雲端上的瓦吾小學,曲比史古依然帶領著孩子們訓練。周末的休息日,早已將這裡當成家的阿作伍勒也回來了。
過去一年,瓦吾小學發生了許多變化——一幢新的宿舍樓正在修建,教室上增加了一層板房用作老師的辦公室;學校又迎來了4位新的支教老師,已在此支教兩年的崔洪明決定再留3年;過去泥濘不堪的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如今有三條路通往學校;校門外的快樂農場裡,老師和孩子們種下了花椒、土豆、向日葵和索瑪花;很多學生的家庭告別雲端,搬進了縣城邊的集中安置點……
教室屋頂上,「讓鄉村學校成為一個有夢想的地方」幾個大字依然醒目。
一個月前,老師們為2020屆畢業生舉行了一個告別晚會,孩子們跳起歡快的達體舞。笑著,鬧著,不知不覺中,師生們哭成一團。
今日的雲端,貧窮與傷痛正漸行漸遠。
我們離開時,忍不住不停回頭,雲霧繚繞中,瘦瘦高高的阿作伍勒一直站在那裡,向我們做出必勝的手勢……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