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 2020-08-26 09:46:34
第三批集採,中國生物製藥也有多個品種中標,且都降幅明顯,未來如何應對集採帶來的銷售額萎縮,如何獲得更廣闊的市場,將是新任CEO需要考慮的問題。
1千億市值藥企,掌舵人卸任
近日,中國生物製藥發布公告,公司首席執行長謝炳卸任,並獲調任為公司董事會資深副主席。謝炳將留任公司執行董事以及執行董事委員會及提名委員會成員。
董事會同時宣布,李一獲委任為本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長(CEO)。
資料顯示,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是一家綜合性兼集團化的製藥企業。創始人謝炳是著名泰國首富家族——謝氏家族的後代之一,1997年,江蘇正大天晴藥業的成立拉開了公司的發展序幕。2003年,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公司市值在2017年突破千億。
中國生物製藥是正大集團在中國市場上的醫藥業務上的重要布局,旗下子公司正大天晴也是國內頭部藥企。
目前,謝炳還是正大集團資深副董事長,正大製藥集團董事長,泰華國際銀行常務董事局主席,香港富泰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事實上,這家公司早已完成了財富和權力向下一代過渡的舉動。2015年,謝炳之女謝其潤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接力棒,上任中國生物製藥公司董事會主席;謝炳之子謝承潤成為中國生物製藥執行董事,正大製藥集團常務董事。
此次,謝炳辭任中國生物製藥的執行長,將這家千億市值的集團放權給職業經理人,未來公司或會迎來新一輪發展變革。
中國生物製藥的新任CEO李一簡歷顯示,其現年59歲,於2014年10月加入摩根大通擔任中國區主席兼執行長,同時擔任摩根大通中國區管理委員會主席一職,負責管理該集團在中國的全部業務。
李一致力於打造一支實力雄厚,全方位的專業化管理團隊,從長期戰略層面支持摩根大通在華業務的全面健康發展。
2015年4月,李一被任命為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並於2018年5月升任摩根大通全球銀行副主席,致力於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以及中國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參與程度。
2受到集採挑戰
日前,Wind最新發布2020年半年度「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榜單。截至2020年6月30日,有7家公司市值超1萬億元,數量較一季度末減少1家。中國生物製藥位列第92名,市值為1628億元。
據了解,中國生物製藥具備全面的產品線以及全科室銷售能力,主要產品歸屬於肝病、抗腫瘤、心腦血管、鎮痛、骨科、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抗感染、腸外營養、內分泌等多個領域。
該公司有5個銷售過10億品種,分別為潤眾(恩替卡韋)分散片、凱紛(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天晴甘美(異甘草酸鎂)注射液、福可維(鹽酸安羅替尼)膠囊、海德威(骨化三醇)膠囊。
中國生物製藥2019年年報顯示,Q4業績承壓,全年業績略低於預期。中國生物製藥2019年實現收入242.3億元(+16.0%),Q4單季收入49.1億元(-4.8%);歸母淨利潤27.1億元(-70.1%),此外,抗腫瘤線快速增長,吸入製劑產品迎來收穫。
據悉,抗腫瘤產品收入54.3億元(+70.3%),佔收入的22.4%,重磅品種安羅替尼估計貢獻超過28億元收入,已獲批3個適應症,隨著更多適應症獲批,安羅替尼仍有望快速增長,並成為公司抗腫瘤管線最重磅品種。
對於這家國內頭部企業,國家集採的影響是其未來要面對的挑戰,年報顯示,全國集中採購的衝擊在2019/2020年集中體現。公司的大品種恩替卡韋、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瑞舒伐他汀、氟比洛芬酯等在4+7集採以及後續的聯盟集採中大幅降價,預計2020年仍將受到降價的負面影響。
比如在4+7中標後,雖然恩替卡韋的總銷售量有大幅提升,但價格的大幅下降導致銷售額不增反降,銷售額的佔比下降至不足20%。
但也有研究機構認為,中國生物製藥後續的集採品種均為公司銷售額較小,或是剛上市的品種,公司的身份由「穿鞋的」轉變為「光腳的」,利好這些品種的迅速放量。
8月20日,第三批全國集採在上海開標,中國生物製藥的9個品種均有申報資格,其中阿哌沙班、替格瑞洛、託法替布 3 個品種中國生物製藥子公司正大天晴和南京正大天晴均有資格參加競標。最終中標結果顯示,中國生物製藥9中7,對國採的響應力度比較大,降幅也相對明顯。
隨著集採的常態化,這家公司未來如何應對集採帶來的銷售額萎縮,如何獲得集採外更廣闊的市場,將是新任CEO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