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GaN氮化鎵技術開始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廠家著手推出各種大功率的氮化鎵快速充電器。這些大功率的氮化鎵充電器除了解決手機和其他便攜數碼設備的快充需求外,更重要的是針對筆記本電腦這類功耗更大的設備,解決它們的充電需求。
隨著智能輸出功率分配技術的日漸成熟,多口的氮化鎵充電器也提上日程,用戶終於不用局限在唯一的USB-C接口上了。筆者最近新入了一個綠聯的四口氮化鎵充電器,給大家搶鮮測評一下~
說到綠聯這個品牌,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一個做數碼配件的品牌,尤其他家的數據線和HDMI線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了。話不多說,直接開箱看產品吧,簡約的白色包裝,上面清晰的標註了3C1A、65W等關鍵信息。包裝盒是抽拉式抽屜盒設計,還挺精緻的。
拉開抽屜盒,裡面是充電器本體以及產品保修卡。
外觀設計
充電器通體黑色,正方形設計,不過四個角都做了圓弧過渡處理,不會硌手。外殼是PC防火材料,採用雷射紋理工藝,每一條紋理均彰顯細節之美,同時紋理的設計還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刮耐磨作用。基於PI GaN技術,重量僅為172g,拿在手上一點也不累贅,插腳是可摺疊的設計,出行攜帶時非常方便,不用擔心會刮花包包或者其他設備。
接下來看看接口,綠聯這款是四口氮化鎵快速充電器,可以同時給多個設備快充。從上到下依次為USB-C1、USB-C2、USB-C3和USB-A接口。其中USB-C1/USB-C2口支持PD快充,最大輸出功率為65W;USB-C3口也支持PD快充,最大輸出功率為18W;USB-A口支持華為5A超級快充,向下兼容FCP、QC3.0快充,最大輸出功率為22.5W。
充電測試
測試工具:綠聯3C1A 65W氮化鎵充電器、電流表、iPhone 11、Macbook Air 13、華為Mate20 Pro以及相應快充線。
連接好設備,用USB-C1給iPhone11充電,可以看到電流表上輸出電壓9.26V、電流1.95A,總功率18.04W,達到了18W PD快充。很多人擔心使用大功率充電器給手機充電會傷害電池,其實這是多慮了,因為充電器是向下兼容的,會自動匹配手機的額定功率。
接著用USB-C1給Macbook Air充電,可以看到電流表上輸出電壓20.19V、電流2.26A,總功率45.66W。這裡很多小夥伴可能會疑問怎麼不是65W,其實是因為我的Macbook Air的額定功率是45W,蘋果標配的原裝充電器才30W,這個充電錶現達到了額定功率,跟原裝充電器比起來也是快了蠻多的。
再來看看USB-A的充電錶現吧,用A口給我的華為Mate20 Pro充電,輸出電壓是4.76V、電流4.75A,功率22.56W,成功觸發華為超級快充。
最後再來看看多口同時充電的表現,用USB-C1為Macbook Air充電,同時用USB-C3為iPhone11 充電,功率分別為44.1W和15.3W,雖說雙口同時充電,功率會有一點點降低,但都達到了快充,這個表現我還是挺滿意的。
總結
綠聯這款四口氮化鎵充電器只需要一個充電頭就可以滿足大部分充電設備的快充需求,避免插板上插滿各種充電頭。充電錶現也讓人比較滿意,電腦、手機、平板以及switch都能快速充電。對於需要出差的用戶來說,綠聯3C1A 65W氮化鎵充電器就更方便了,出行只需帶一個充電頭,就能滿足各種設備的充電需求。人性化的摺疊插腳設計,也不必擔心劃傷其他設備。
總之,綠聯3C1A氮化鎵充電器各方面都表現不錯,兼容性、便攜性都符合用戶的使用需求。無論是居家日用,還是出差在外都很實用,堪稱幫助桌面整潔,減少出行負擔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