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給出最易感染COVID-19的動物

2020-10-08 科技生活快汛

英國和馬來西亞的科學家們就各種動物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進行了計算機模擬。這項新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了《科學報告》雜誌上,印證了動物病例的最新統計數據,以及實驗室試驗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活體動物實驗數據。

結果顯示,鳥類、魚類和爬行動物不易感染。 SARS-CoV-2病毒可以感染多種哺乳動物。已經有貓、狗、水貂、以及野生動物(獅子、老虎、羚羊和長頸鹿)感染的病例。實驗室研究已經證實雪貂、兔子和獼猴有感染的可能性。包括牛和豬在內的重要的經濟牲畜也處於危險之下。

易感動物可以充當病毒的貯主,這就需要對動物進行仔細不斷的照看和監控。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製作新模型:展示最易感染COVID-19的地方
    美國每天都在打破記錄,感染人數剛剛超過13萬。一些歐洲國家也報告了創紀錄的數字,一些國家實施了新的限制和更有限的封鎖以此來控制感染率。自10月底以來,全球平均每天新增新冠肺炎病例超過50萬例,11月6日更是高達65萬例。無論當地採取何種措施,結果在幾周內都不會展示出來。
  • 研究顯示:40%易感染新冠病毒物種為瀕危動物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6日消息,科學家列出410種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脊椎動物,他們想通過研究弄清楚,哪些群體最易受新冠病毒威脅,以及新冠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染給人。研究詳情發布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科學家發現,動物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的胺基酸序列與人的相似程度決定了感染風險。
  • 美國COVID-19疫苗研究最新進展
    疫苗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前景良好: 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負責監督研究性COVID-19疫苗mRNA-1273的三期試驗,該委員會於2020年11月15日審查了試驗數據,並與試驗監督小組分享了其中期分析。
  • 床旁診斷系統在COVID-19中的應用現狀—最新外文文獻翻譯
    因此,此類測試最適合用於識別急性或早期感染。測試的效果取決於幾個因素:包括疾病發作的時間,標本中病毒的濃度,從人身上採集的標本的質量與其處理方式以及試劑的配方。此外,某些測試還可能識別出COVID-19以外的病毒抗原(例如來自人類冠狀病毒的抗原),這樣可能會出現假陽性結果。如果抗原檢測試驗均顯示出足夠的準確度和穩定性,那麼就可以將其用於快速篩查可能患有COVID-19的患者,從而減少或消除對昂貴的分子檢測的需求。
  • Nat Med:屏障免疫有望降低COVID-19疫情擴散
    那些從感染中康復過來的患者可能具有免疫力,即假定免疫力(presumed immunity),這可能使得他們能夠在某些高接觸性職業(比如醫務人員)中安全地替代易感人群。針對預期的短期免受再次感染---稱為屏障免疫(shield immunity)---可能會使得康復患者擴大與受感染者和易感人群的互動,從而在允許擴大互動的情況下,可能會降低總體傳播率。
  •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五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還感染了其它呼吸道病毒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五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還感染了其它呼吸道病毒  Emma Chou • 2020-03-31 10
  • COVID-19如何成為瀕危野生動物的好消息
    探索頻道5月5日報導,得益於席捲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全世界野生動物的販運活動可能即將結束。在發現COVID-19病毒可能是從海鮮市場中傳播出來之後,科學家還發現,被販運的穿山甲可以攜帶與大流行毒株非常相似的冠狀病毒
  • ...Care:我國科學家鑑定出武漢市85例COVID-19死亡病例的臨床特徵
    2020年5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多家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中國武漢市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早期死亡的85名COVID-19患者的最常見特徵。他們報告了迄今為止研究中最大的冠狀病毒患者死亡群體的共性。
  • Science子刊:複製性RNA COVID-19疫苗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中觸發強大...
    2020年7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用脂質納米顆粒乳液配製的複製性RNA疫苗在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中進行一次免疫就能產生針對COVID-19冠狀病毒(即SARS-CoV-2)的抗體。這些抗體能有效地中和這種病毒。
  • 科學家建立非洲綠猴COVID-19感染模型
    科學家建立非洲綠猴COVID-19感染模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01:20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Thomas W. Geisbert小組建立了非洲綠猴COVID-19感染模型。
  • Scientific American|對COVID-19的免疫實際上意味著什麼?
    與用於確認病毒是否存在以及檢測時點病毒載量的診斷實驗(即核酸檢測)不同,抗體檢測有助於確定某一個體先前是否被感染,即使此人從未表現出症狀。此類檢測方案的廣泛使用有助於使科學家更深入地了解病毒的致死性以及該病毒在大範圍人群中的傳播程度。
  • 新冠肺炎(Covid-19)的相關詞彙及釋義(中英對照)
    一組相關的動物和人類病毒,它們具有類似冠狀的外觀。包括SARS,MERS和普通感冒病毒。RNA病毒。感染呼吸道:肺,氣道。該病毒通常生活在動物宿主中,但現在已經變異為能夠感染人類並在人類中繁殖的病毒。Covid-19可能包括病毒性肺炎或病毒直接造成的肺部感染。這會削弱肺部並使之易於受細菌感染,從而導致嚴重疾病。
  • 「covid-19獻血群」裡好熱鬧!10名新冠肺炎康復者陸續獻血漿
    2月28日,武漢市第四醫院楊莉、安坤龍、江金宇這三位工作人員的獻血照片一發到「covid-19獻血群」,群裡再次熱鬧了起來。三位獻血者同時捐獻血漿楊莉、安坤龍、江金宇都是武漢市第四醫院「covid-19獻血群」的成員,剛剛過了隔離期的他們,碰巧被安排到同一天在武漢血液中心進行恢復期血漿捐獻。
  •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4:52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Reed AC Siemieniuk團隊對covid-19的藥物治療進行了生活系統回顧和網絡薈萃分析
  • Nat Commun:科學家篩選出能有效治療COVID-19感染的迷你抗體—sy...
    2020年1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能幫助抵禦COVID-19的合成性迷你抗體分子。
  • 積極發現與管理病例:遏制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措施
    通過研究模型估計,如果沒有實施這些圍堵措施,中國COVID-19患者數將增加67倍。[34]據此模型評估,發現並隔離病例、追蹤和隔離醫學觀察密切接觸者是圍堵策略的最有效措施——較旅行限制和減少接觸的措施更為有效,能夠避免更多的人員感染。[34]當這些措施與其他非藥物幹預措施綜合運用時,效果更強。
  • 【Economist】Covid-19 in 2020: The plague year
    Another reason to expect change—or, at least, to wish for it—is that covid-19 has served as a warning.
  • 【English Paradise】Chaguan: The stigma of covid-19
    -19 in Xicheng, a district of Beijing.At the time of writing, Beijing has detected 44 cases of covid in the past month, after millions of tests. For comparison, London is finding more than 8,500 new cases a day.
  • COVID-19疫苗可能會導致人們更容易感染愛滋病病毒?
    在今天的 《柳葉刀》雜誌上,四位資深研究人員通過講述他們進行名為STEP的安慰劑對照愛滋病疫苗試驗的經驗,對那些COVID-19疫苗候選者發出警告信號。對STEP的中期分析發現,未接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男性在接種疫苗之前自然感染了Ad5,尤其容易感染愛滋病病毒。默克公司生產的這種疫苗一直是人們的主要希望,然後才進行了為期20年的尋找可以阻止愛滋病毒的疫苗的搜索。
  • 釋新聞|實驗室布病感染如何避免?血樣處理最易出問題
    曾從該所購買過實驗動物的多所高校也紛紛展開檢測。此外,12月10日,黑龍江衛健委發通報稱,今年8月曾在蘭州獸醫所接觸動物研究工作的13名哈爾濱學生出布病抗體陽性,其中1人確診為布病。蘭州獸研所布病感染事件中的師生究竟何時、如何感染,衛生疾控部門仍在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