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學者挑戰進化論:蝌蚪青蛙是不同物種

2021-01-13 搜狐網

  據新華社電先有蝴蝶還是先有毛毛蟲?英國動物學家最近提出新觀點,蝴蝶和毛毛蟲最初是兩種不同生物,經過雜交和進化才形成了小時是毛毛蟲、而後蛻變為蝴蝶的現代物種。

  據2月份出版的英國《新科學家》雜誌介紹,許多無脊椎動物的幼蟲與成蟲外形完全不同,這種複雜的狀況是如何進化來的,一直令生物學家頗感興趣。利物浦大學的動物學家唐納德·威廉姆森提出,最初的蝴蝶小時候就是蝴蝶,而毛毛蟲長大了還是毛毛蟲,兩種生物偶然地雜交並繁育後代,才形成了現在的蝴蝶。這也許能更好地解釋為什麼毛毛蟲和蝴蝶的外表相差得那麼離譜。

  通常說來,不同物種即使雜交成功,產生的後代也不具備繁殖能力,譬如驢馬雜交而成的騾子。不同物種間的基因和染色體結構差異太大,它們混雜時會互不相容。不過威廉姆森認為,或許在千百萬年前,不同物種之間的壁壘還沒有這麼森嚴,生命只需要一次偶然的例外,就可能創造奇蹟。

  威廉姆森還說,他的理論還能更好地解釋為什麼不同種類昆蟲的成蟲外形差異很大,幼蟲卻非常相似,譬如葉蜂、舉尾蟲和蝴蝶。他認為,可能它們各自的祖先都從同一種成蟲像毛毛蟲那樣的生物那裡獲得了同樣的基因,所以幼蟲都長得一個樣子。其他生物學家評論說,威廉姆森的新觀念相當有趣,但是非凡的觀點必須有非凡的證據才行。在有確鑿證據之前,這一假說尚不能被生物學界廣泛接受。

  又訊威廉姆森的學說一經公布,立即引起了他的同行的關注,經過認真的繼續研究,英國的一群動物學家終於發現,不僅在無脊椎動物領域,甚至在脊椎動物領域,威廉姆森的理論照樣可以得到印證。他們已經確定,蝌蚪和青蛙原先也是兩種不搭界的動物,即蝌蚪始終是蝌蚪,而青蛙也始終是青蛙,只是因為偶然地雜交了一下,並成功地繁育出了後代,才形成了現在這樣的蝌蚪青蛙混合種,即幼時是蝌蚪,用腮呼吸,長大了變成青蛙,改用肺呼吸。

  這一研究成果轟動了英國學術界。這群英國動物學家認為,威廉姆森的雜交論有可能從根本上推翻他們的老前輩達爾文所創立的進化論。

相關焦點

  • 阿衰漫畫:小蝌蚪的進化論,阿衰:原來蝌蚪也不一定是「青蛙」?
    在農村長大的小朋友,很多從小都是玩著田裡的蝌蚪長大的,學生也學習過青蛙是蝌蚪變成的,其餘的蛙類比如癩蛤蟆,同樣小時候也是一個小蝌蚪,長大之後才會變成癩蛤蟆的呢!而這期帶來的就是阿衰漫畫:小蝌蚪的進化論,阿衰:原來蝌蚪也不一定是「青蛙」!
  • 人到底是猴子變的,還是從魚進化來的?《進化論》是個偽命題
    自從在1858年7月1日,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後,關於人類的起源是來自於猿猴轉變成類人猿,從而進化到人類的的學術說法逐漸被人接受後,又有了陸地上的生物都起源於大海的說法,也就是人類是從海裡的魚類進化而來的說法。
  • 人到底是猴子變的,還是從魚進化來的?《進化論》是個偽命題!
    大家都知道,在達爾文的《進化論》沒有出現以前,對人類和動物的起源,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誰也沒有個能讓人信服的理由。一直以來都是宗教界的關於人是神造的理論,逐漸影響著人們。西方的基督教《聖經》裡面是耶和華先造出亞當和夏娃,成了最早的人類先祖。
  • 一種神奇的青蛙,沒有繁殖器官,卻能直接生出蝌蚪,突破人類認知
    我們要知道,作為兩棲動物的青蛙大部分是沒有生殖器的,所以無法完成體內受精,所以一般而言,青蛙都是將精子和卵細胞排出體外,在水環境下完成受精作用,受精卵在體外完成一系列胚胎發育過程後發育為蝌蚪,再變態發育成為幼蛙。
  • 人到底是猴子變的,還是從魚進化來的?看來是進化論欺騙了我們
    自從在1858年7月1日,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後,關於人類的起源是來自於猿猴轉變成類人猿,從而進化到人類的的學術說法逐漸被人接受後,又有了陸地上的生物都起源於大海的說法,也就是人類是從海裡的魚類進化而來的說法。
  • 厄瓜多雨林新物種:吸蝸牛的蛇 無蝌蚪期的青蛙
    ,這其中包括小到可以從容「站立」在鉛筆頭上的壁虎和身體透明可以看見心臟跳動的青蛙等。除了上述新物種之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了無肺蠑螈和巨腹蛇,這種世界上最長的蟒蛇已經在其它地區消失殆盡。周身透明的青蛙在所有的發現中,最讓科學家感到興奮的是一種在樹上而不是在水中產卵的青蛙,不僅如此,這種青蛙的卵不會發育成蝌蚪,破卵而出的已然是成年青蛙的微縮版。
  • 蝌蚪變成青蛙,除了去尾長腿,還要……
    想要了解科學意義上的變態,我們還要從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說起。變態=改變形態小蝌蚪遊啊遊,見到動物就喊媽。很奇怪,小蝌蚪為什麼不認識自己的媽媽呢?因為小蝌蚪和它們的媽媽(青蛙)長相太不一樣了(圖1),科學家將這種在成長過程中,娃娃和媽媽形態差別很大的現象稱為「變態」,意思是變了個形態。
  • 基督教團體拍攝紀錄片挑戰達爾文進化論
    佛教在線訊 近日,一個由非牟利的基督教護教事工組成的聯合組織——創造論國際事工正在拍攝挑戰進化論的紀錄片。該事工希望趕在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紀念的時候重新挑戰這個人們深信不疑的進化論。   2009年2月12日是紀念物種起源150年周年以及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的日子,事工指出這是個難得的全球教會聯合挑戰進化論的機會。
  • 達爾文進化論的10大漏洞,地球生命仍然是個謎 !
    下面具體來講  1、物種取決於基因,但基因根本不進化,不同個體的遺傳密碼會有差異,但差異絕對不會超出物種的範圍,老虎的後代永遠是老虎,生不出獅子來,儘管它們都是貓科。雖說人類和黑猩猩基因很像,據說相似百分之九十九,但就是那百分之一是絕對不可能逾越的物種界限。
  • 《物種起源》發表了160年,進化論都發生了什麼改變?
    自從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以來,在長達160年來,進化論在不斷地在進化,被新的科學數據所驗證,被新的理論所充實完善,這早已和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時有了很多的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過去的160年裡,進化論都發生了哪些進化?
  • 蝌蚪變態成青蛙的過程,本質與量子力學有關,該學說能解釋一切?
    筆者:三體-小遙在自然界中,人們常常會觀察到很多特殊的現象,並且在物種多樣性的支持下,我們有了更多機會了解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隨著生物學的不斷發展,人們不僅認識到了生物進化的重要性,也了解了有關動物形態變化的各種反應,其中變態反應最為獨特,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而在擁有變態反應的動物中,蝌蚪是最好的例子,它們能夠在短短數周的時間裡從只有尾巴的蝌蚪變成擁有四肢的青蛙,期間身體內部還需要進行億萬次的化學反應,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想像。
  • 五個給進化論帶來挑戰的科學領域
    古生物學:缺乏中間/過渡物種的化石記錄。分類學。生物學家一直未能構建達爾文的「生命進化樹」。化學:生命的化學起源仍是一個未解之謎。而達爾文的進化論難以解釋這種集成複雜性。正如生物化學家富蘭克林·哈羅德(Franklin Harold)所承認的那樣:「目前對於任何生化或細胞系統進化而言,達爾文主義都無法給出詳細描述,只有各種一廂情願的猜測。」
  • 達爾文進化論有了實證,人類活動或將影響物種未來進化
    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受到主流科學的挑戰。進化論是否靠得住?進化論的可信度有多高?一時之間各種質疑風雲而起。2014年《自然雜誌》還曾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是否需要重新思考進化論》的評論,正反雙方的科學家對於這一理論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隨著時間推移,就連進化論自身也開始演化出不同的流派。
  • 在化石面前崩潰的達爾文進化論,物種起源之謎
    然而一百多年後,這個理論並沒有徹底回答人們提出的問題,物種的起源似乎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那麼達爾文的理論究竟遇到了哪些挑戰?物種起源之謎究竟還能否被揭開?達爾文的理論1859年11月下旬,達爾文的著作《自然選擇的物種起源》首次出版,並迅速發行了三個版本。在這本著作中,達爾文提出了他的進化論理論。
  • 我們都被進化論騙了,兩個不同的物種之間根本無法大規模進化
    那現在有好多人都在質疑進化論,首先,小編覺得一個物種的進化會導致這個物種的消失,但是我們所說的大猩猩已經和人很相似了,但是為什麼大猩猩還是大猩猩?那麼首先,我們通過進化論來講,已知人類最早的化石是700萬年在非洲發現的!
  • 青蛙記得蝌蚪的快樂嗎(圖)
    讓每一隻蝌蚪都能夠帶著快樂變成青蛙,讓每一隻青蛙都能記得蝌蚪的快樂——從蕭袤其人其文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奢望 作者有意無意地用童話語言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所有的蝌蚪,到最後總要變成青蛙的。就像所有的小孩子,最後總要變成大人一樣。這可怎麼辦好呢?」(《大蝌蚪》)  這不僅是一個逗小孩子神思遐想的問題,更是一個包含著深刻哲學思考和關懷意識的大問題。在童話世界裡,這只不想變成青蛙的黑蝌蚪一直遊啊遊,從小河到長江,從長江到大海,最後變得碩大無比,「又快樂,又孤獨」。
  •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進化論?
    在達爾文之前,就有少數科學家對聖經創世故事,對物種是固定不變的論斷提出質疑,第一個堅定的進化論者是法國學者拉馬克(Jean Baptiste Lamarck,1744—1829)。即便達爾文當時沒有發現進化規律,沒有發表《物種起源》,也會有其他學者提出相同的觀點和理論。19世紀50年代,另一位英國學者華萊士(A. R.
  • 形似神不似—進化論中物種的「相似性」
    在進化論當中,有個說法叫做生物之間的「相似性」,說的是類型相似的物種,它們有血緣關係或者有共同的祖先。舉個眾所周知的例子,人和猿猴在類型和外觀上都比較相似,所以是有血緣關係和共同的祖先,或者直接的說人就是猿猴演變而來!這種說法有點由果推因的味道!比如兩個長得很像的人,按進化論的由果推因,他們有可能是孿生兄弟(或姐妹),同一個父母所生。但事實上,長得很像卻毫無親緣關係的人很多。
  • 神手起源小蝌蚪能進化嗎?小蝌蚪進化等級一覽[多圖]
    神手起源遊戲中的主角是兩個小蝌蚪,這兩個小蝌蚪能在不斷前進的過程中進化嗎?很多玩神手起源這款遊戲的玩家都有這樣一個疑問,當小蝌蚪走得越來越遠,難道只能增加玩家的分數嗎?等你玩到最後,你會發現這款遊戲暗藏的驚喜,一款能讓小蝌蚪進化的趣味小遊戲。
  • 奇特的青蛙,進化出牛奶色保護色,還能分泌微性毒液!
    在南美洲叢林中,生活著世界上外表最美麗的青蛙,同時也是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箭毒蛙,但和箭毒蛙生活在同一片南美洲叢林還有一種披著一身牛奶衣裝的——牛奶蛙,也是外表非常美麗的青蛙。牛奶蛙進化出牛奶色保護色,是因為它們棲息在樹幹上或樹洞中,與一般樹蛙棲息於葉片上或葉片間也截然不同,為了適應這些環境,牛奶蛙進化出棕白保護色,牛奶蛙一般都有棕色和白色的迷彩,這些色彩異常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