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熊蟲代替人類完成一項壯舉,或將成為月球第一批「居民」

2020-11-23 大宇雜貨鋪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地球上有形形色色的生物,因此地球是多姿多彩的。這些不同的生物因為生活習慣和環境差異,身體構造會有千差萬別的形態。

就比如人類來說,雖然自詡為地球的主宰,可是我們對生存的條件是相當苛刻的。氧氣必須充足,溫度還要適宜,人類最適宜的溫度應該就是在20~30度之間,過高會熱,過低會冷。如果空氣中充滿高輻射的話,人類也無法生存。

如果說單論生存能力,人類沒有佔據任何優勢。

可是在地球上有這麼一種生物,它們身體非常小,只有幾毫米,看上去好像很可愛,細看有點可怕。他們是地球上生存能力最強的生物,幾千米的高山上有它,4千米的深海裡有它,1500攝氏度的高溫中也有它。

而且它還有很強的輻射耐受力,這就是水熊蟲,之前我們在蟻人2中已經目睹過水熊蟲的真身。

這個小傢伙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5億年了,它之所以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是因為它代替人們完成了一項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就是水熊蟲已經先人類一步,在月球上定居了。

其實水熊蟲還有一個可愛的外號叫做苔蘚小豬,因為它們大多生存在潮溼的環境裡,尤其喜歡在苔蘚裡,再加上長相確實有點像豬。那麼這種生物到底有多強大呢?它們可以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就在宇宙中高輻射低溫的情況下生活下來。

科學家曾經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讓這些水熊蟲在近地軌道來了一次為期10天到生存大考驗。而這些蟲蟲也沒有讓我們失望,面對惡劣的環境,它迅速做出了調整。它排除了身體裡的水分,再將腿部收縮,然後變成了一個「球」,在這10天裡水熊蟲安然無恙。

溫到零下200度,高溫到150度,水熊蟲都可以毫髮無傷。

而它們在月球定居要從19年4月說起,那時以色列設計出了創世紀號飛船,想登上月球。但是萬萬沒想到,在登陸的時候,飛船墜毀在了月球。在墜毀的過程裡,這艘飛船裡有一些水熊蟲的樣本被灑在月球表面。

這些水熊蟲很可能已經在月球生存下來,不過甦醒的可能性不大。假以時日,當月球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信它們還會再次甦醒,到時他們將會代替人類,成為在月球上永久居住的第一批居民。

大宇明天見,大宇天天見。喜歡探索,宇宙,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大宇雜貨鋪,每天聽大宇為您閒扯八卦,帶來歡樂。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2019年的一次失敗,讓水熊蟲留在月球上,代替人類完成「定居」!
    一次意外,讓它代替人類在月球上「定居」,人送外號「苔蘚小豬」!地球上不同生物之間的生活習性也是各不相同的,這是由於受到了身體構造的影響。不管是日常活動還是外貌長相,都有著明顯的區別。它就是水熊蟲,水熊蟲從分類上來說屬於緩步動物,在地球上已經有5億年的歷史了。之所以水熊蟲再次進入我們的視線,是因為它們代替人類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水熊蟲已經代替人類在月球上「定居」了。沒有保護措施在太空中生存水熊蟲還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名字叫做苔蘚小豬,因為它們非常喜歡在潮溼的苔蘚當中生存,湖水當中一些腐爛的沉積物是它們最喜愛的地方。
  • 水熊蟲在極為惡劣的外星環境中,為何也能生存?
    此後,伴隨著世界大環境的穩定,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和不斷進步,除了美國之外,也陸續有國家向月球成功發射了探測器,雖然並不是載人登月,但是卻也足夠向全世界展現自己的科技實力。不過,雖然「創世紀」號登月失敗了,但是一些地球生物卻從此在月球表面「定居」了下來,它們作為「創世紀」號月球實驗的一部分,在離開地球之前,被脫水放入到人造琥珀之中,如今,伴隨著「創世紀」號的墜毀,它們作為地球生物成為了月球上的第一批「居民」。這些地球生物就是號稱地表最強的「水熊蟲」,正如上文中提及的,它們脫水也可以重新復活,可以說強大到令人震撼。
  • 水熊蟲將佔領月球?
    「月球圖書館」就是其中的一個計劃,即在月球上的圖書館。為此,「創世紀」的登月艇裡包含了三千萬頁有關人類文明的資料,通過納米壓縮科技,存放在120毫米的DVD裡。除此之外,還有1億個關於人類、植物、微生物的細胞,用於未來種族的延續。其中還特別包裹了上千隻脫水後的水熊蟲,用於科學研究。[2]
  • 水熊蟲是「地表最強」生物?它當之有愧
    筆者-菲君此前,以色列發射的首個登月探測器「創世紀」因登月失敗將一批水熊蟲遺留在了月面上,不少人相信,水熊蟲你那個作為地表最強生物很快就會適應月球的惡劣環境
  • 地表最強「水熊蟲」登陸月球,能存活多久?
    水熊蟲號稱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最堅不可摧的生物,它會被人類發現源於一次偶然。1983年,當一批日本科學家來到南極進行冰川考察時,他們意外遇到了一塊繁衍著非常奇怪生物的苔蘚。苔蘚上毫米大小的生物因為形似泰迪熊和毛毛蟲的結合,被命名為「水熊蟲」(tardigrades,又叫water bears,屬緩行動物門)。
  • 動物科普 | 水熊蟲將佔領月球?
    水和生物的存在從目前的的情況來看月球並不適合人類生存月球沒有大氣層的保護表面處於真空狀態沒有空氣、沒有水白天最高160℃夜間最低雖然人類沒有發現月球上任何土著生命的跡象但並不意味著月球上沒有生物今年4月份以色列的貝雷帽登月船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在過去基因改造只出現科幻小說裡,如今我們已經將這種技術運用到醫療科研中。而科學家認為,若道德層面允許,人類不得不基因改造,那麼最佳借鑑的基因,或許就是水熊蟲的基因。,成為已知的第一批在太空中存活下來的動物。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按照人類如此發展的勢頭,移民火星必然會發生,因此人類也將火星載人任務列入在本世紀計劃之中。然而,面對這項任務,我們還有很有問題需要克服,尤其是對於太空人。但是對於將來移民火星不回家的人來說,要長期適應這樣的環境,並且保持安全和健康,那是一項難以攻克的難題,或許只有基因改造才能克服。在過去基因改造只出現科幻小說裡,如今我們已經將這種技術運用到醫療科研中。
  • 「水熊蟲」會是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旅客嗎?
    其實月球上早已經有了地球的生命,比如說2019年的4月12日,以色列「SpaceIL」公司的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不幸就在月球登陸的過程中墜毀與地面失去了聯繫。一方面,「創世紀號」月球探測器是第1個由私人贊助的航空探測計劃,一旦成功,以色列也將成繼美國、前蘇聯和中國後,第4個成功實現在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 水熊蟲又進化了!科學家發現新種水熊蟲,可將致命紫外線轉為良性藍光!
    值得一提的是,水熊蟲的物理(機械)防禦方面依然是渣渣,一根手指頭就能碾死它。 發表在《生物快報》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印度科學研究所的生物化學家桑迪普·埃斯瓦拉帕(Sandeep Eswarappa)團隊一直在研究緩步動物門所使用的生存機制,於是在研究所的苔蘚裡抓了一把標本,回到實驗室裡篩選出一批水熊蟲,然後將水熊蟲暴露在一些極端條件下。
  • 如何殺死水熊蟲:一隻水熊蟲的自述
    搭乘水熊蟲的飛船在19年迫降於月球燭龍大人發了話他最痛恨的就是卑鄙的告密者雖然獎勵了食物但不代表不去懲罰其告密行徑愛憎分明是他的個性賞罰分明是他的職責於是小翠被送往了月球在那裡他將度過黯淡的餘生>零下200度能活好幾天但是我們身體上覆蓋著一層水膜它是我們的皮膚可以防止脫水乾燥還是與空氣交換氧氣的呼吸工具如果剝去了水膜我們將在哀嚎中死去
  • 中國完成一項壯舉,為未來發展鋪平道路,美媒:這僅僅只是個開始
    在11月24日的時候,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正式升空,而此次飛向太空的目的主要就是帶回一些月球上的土壤樣本,為接下來科學家們的探索和研究進行準備。說實話,在航空領域,中國發展得非常晚,從一開始就遭到了技術和資源的封鎖,所以受到了不小的限制,但是憑藉中國科學家的意志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我們還是實現了重大的突破。而且成為了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3個將航天員送入太空的國家,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驕傲。
  • 長徵五號完成一項壯舉,將為宇宙飛船帶來變革
    長徵五號B首飛後,長徵五號下半年還將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年底前,長徵五號還會攜帶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上空,在完成對月球表面採樣後才會返回地球。中國空間站總共分為多個部分組成,其中有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可在近地軌道在軌飛行10年以上,支持開展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技術試驗和空間應用等活動,成為國家級的太空科學實驗室。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雖然我們還不知道火星何時會成為「第二地球」,但火星迷們都相信人類一定可以做到,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人類若想移民火星,都需要完成哪些任務?火星該如何改造?我們都知道,按照火星目前的情況,顯然它並不適合人類。但是,未來如果對它加以改造,火星還是有機會變成「第二地球」的。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 水熊蟲稱霸月球?一次探月意外,竟令其成為首批太空「殖民者」
    一直以來,人類對於月球都充滿好奇。在各種古老的傳說中,都曾經提到月球是有生命的,為此人類一直在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抵達月球去一探究竟。與水熊蟲一起墜落月球的還有和它一起被放置於鎳模物件的存有人類DNA樣本和3000萬條人類文明的資訊。由於安置水熊蟲及DNA樣本和人類文明資訊的鎳模物件已經被覆蓋了一層環氧樹脂,所以意外發生之後,研究人員認為鎳模物件很可能能夠保護水熊蟲倖免於難,並且在月球存活下來。
  • 這些緩步類動物(水熊蟲)能在月球上的迫降中倖存下來了嗎?
    遇到一隻緩步類動物,也被稱為水熊。2019年4月22日,數千隻脫水的水熊被送往月球。他們很可愛,對吧?(圖源:科學之眼/科學資源/科學新聞)緩步類動物——也被稱為水熊——是地球上最堅韌、最具韌性的動物之一,儘管它們的體型很小,不到一毫米長。眾所周知,它們幾乎可以在任何環境中生存,甚至是在太空(真空狀態)中。
  • 改造火星將成現實,未來移民火星的第一批「居民」,並非人類
    火星是目前太陽系中和地球最相似的一顆行星,它的自轉周期和地球為相似,因此也有白天黑夜,自轉軸傾角相似因此也有春夏秋冬,它與地球相鄰,移民計劃選定了火星,因此改造火星將成為現實。原始海洋等,這樣才有機會將地球上的生物移民到火星上,才有機會在火星上完成生命的延續。
  • 「火星異種」來襲,月球成為具有生命的星球
    由於月球環境惡劣,月球上是沒有生命體的。加之超強的宇宙射線,晝夜溫差,缺氧的環境,使得月球成為了一顆孤獨的星球。日本曾經就科幻題材拍攝過一部電影《火星異種》,片中地球為了開發全無生命體的火星,向火星發射了生命力頑強的蟑螂來改造火星環境。誰知,蟑螂種群快速進化,成為了人形智能生命體。
  • 在月球上,人類尿液有大用!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
    德國《時代周報》10日報導,歐洲航天局(簡稱歐空局)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稱,人類尿液是「月球水泥」的理想成分,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如果太空人可以充分利用月球上發現的建築材料及尿液,從地球進行的補給飛行就有望減少。歐空局表示,人類每人每日約排出1.5升尿液,這將成為月球上穩定的建築材料來源。參與研究的瑪麗·阿恩霍夫表示,太空人的尿液只要稍作調整,就可以成為未來月球基地的關鍵可用材料。而且,這也可以免去開發複雜的太空汙水處理系統的麻煩。
  • 在月球上,人類尿液有大用!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
    德國《時代周報》10日報導,歐洲航天局(簡稱歐空局)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稱,人類尿液是「月球水泥」的理想成分,有朝一日可以幫助建立月球基地。資料圖 白繼開 攝根據該研究,尿素起著「超級增塑劑」的作用,可使「月球水泥」在硬化成最終的固體形態前變得更加柔軟,這減少了混合物所需的水。「月球水泥」 主要成分是月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