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科普 | 水熊蟲將佔領月球?

2021-01-14 翡翠灣濱海度假村

上個月20號

是人類登月50周年

不過探索了這麼多年

我們始終沒有發現

月球上有生物的存在



從目前的的情況來看

月球並不適合人類生存

月球沒有大氣層的保護

表面處於真空狀態

沒有空氣、沒有水

白天最高160℃

夜間最低-180℃

晝夜溫差超過300℃

這樣的極限環境別說人類了

絕大多數生物都不可能長時間生存



雖然人類沒有發現

月球上任何土著生命的跡象

但並不意味著月球上沒有生物

今年4月份

以色列的貝雷帽登月船(Beresheet lander)

試圖成為歷史上第一艘登上月球的私人飛船

可惜在登月的嘗試中墜毀



登月行動

一般都帶著任務和標本

這次以色列的登錄器上

就帶著一個包裹

裡面有一份3000萬頁的電子圖書館

一組人類DNA樣本

還有幾千隻……活的水熊蟲



雖然登錄器墜毀了

但是這個包裹很可能倖存下來

也就是說

水熊蟲

這個地表最強生物

可能已經登錄月球了




在表白界有句話

「我對你的愛,

就像水熊蟲,永不消亡」

雖然水熊蟲個頭極小

但是它的生命力卻極其頑強

可以和最美的愛情一樣

直到天荒地老


(上方為正常狀態,下方為隱生狀態)




當隱生的水熊蟲再次接觸到水時

它們便會重新「復活」

這個狀態被稱為「水合」

曾經有一隻經過水合後重生的水熊蟲

科學家們利用碳十四測定後發現

該水熊蟲隱生了超過120年


網友們的腦洞就打開了


相關焦點

  • 水熊蟲將佔領月球?
    當環境條件恢復到適宜的狀態時,生物體將恢復到隱生之前的代謝狀態。還記得前不久圓明園古蓮種子開出蓮花的新聞不?這其實和植物種子先保存實力,到合適的時機再發展,是一個道理。有科學家對水熊蟲應對缺水環境的分子水平機製做過研究。發現在缺水環境下,海藻糖(trehalose)對於穩定細胞中的蛋白質和膜結構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海藻糖也可以儘可能的和水分子結合,保留僅有的水分。
  • 這些緩步類動物(水熊蟲)能在月球上的迫降中倖存下來了嗎?
    遇到一隻緩步類動物,也被稱為水熊。2019年4月22日,數千隻脫水的水熊被送往月球。他們很可愛,對吧?(圖源:科學之眼/科學資源/科學新聞)緩步類動物——也被稱為水熊——是地球上最堅韌、最具韌性的動物之一,儘管它們的體型很小,不到一毫米長。眾所周知,它們幾乎可以在任何環境中生存,甚至是在太空(真空狀態)中。
  • 地表最強「水熊蟲」登陸月球,能存活多久?
    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要「定居」月球了?據外媒報導,今年4月,以色列一家私人企業發射的登月探測器在接近月球時發生墜毀,但其上搭載的數千份水熊蟲樣本或有幸著陸月球。不過,和通常人們對於生物在地外空間生存機率的擔憂不同,得知這個消息的全球網友們卻並不擔心水熊蟲是否能存活,問題只在於時間長短——10年,20年,還是100年?
  • 水熊蟲代替人類完成一項壯舉,或將成為月球第一批「居民」
    而且它還有很強的輻射耐受力,這就是水熊蟲,之前我們在蟻人2中已經目睹過水熊蟲的真身。這個小傢伙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5億年了,它之所以再次進入我們的視野,是因為它代替人們完成了一項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就是水熊蟲已經先人類一步,在月球上定居了。
  • 地球最強生物水熊墜落月球或倖存 水熊蟲生命力在地球堪稱孤獨求敗
    地球最強生物水熊墜落月球或倖存 水熊蟲生命力在地球堪稱孤獨求敗時間:2019-08-09 11: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球最強生物水熊墜落月球或倖存 水熊蟲生命力在地球堪稱孤獨求敗 8月7日,媒體報導隨著以色列探測器4月在月球表面墜毀,探測器上攜帶的微型動物水熊或在月球倖存
  • 「水熊蟲」會是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旅客嗎?
    另一方面,「創世紀號」攜帶了由非營利組織Arch Mission Foundation的月球圖書館,其中包括人類的DNA樣本和數千隻「水熊蟲」,這個行為就好像在月球上建立了一個地球生命的備份,所發送的人類細胞、微生物「水熊蟲」在將來的某一天很有可能被回收進行克隆和再生,但是科學家為什麼會選擇將「水熊蟲」這種體型很小、充滿皺紋、8隻短腳、憨態可掬的小傢伙帶上月球
  • 水熊蟲在極為惡劣的外星環境中,為何也能生存?
    不過,雖然「創世紀」號登月失敗了,但是一些地球生物卻從此在月球表面「定居」了下來,它們作為「創世紀」號月球實驗的一部分,在離開地球之前,被脫水放入到人造琥珀之中,如今,伴隨著「創世紀」號的墜毀,它們作為地球生物成為了月球上的第一批「居民」。這些地球生物就是號稱地表最強的「水熊蟲」,正如上文中提及的,它們脫水也可以重新復活,可以說強大到令人震撼。
  • 如何殺死水熊蟲:一隻水熊蟲的自述
    我們對食物的索求不多平時就是吃點苔蘚和地衣一點點就夠我們活很多年喜馬拉雅山脈也發現過水熊蟲搭乘水熊蟲的飛船在19年迫降於月球燭龍大人發了話他最痛恨的就是卑鄙的告密者雖然獎勵了食物但不代表不去懲罰其告密行徑愛憎分明是他的個性賞罰分明是他的職責於是小翠被送往了月球在那裡他將度過黯淡的餘生
  • 水熊蟲是「地表最強」生物?它當之有愧
    筆者-菲君此前,以色列發射的首個登月探測器「創世紀」因登月失敗將一批水熊蟲遺留在了月面上,不少人相信,水熊蟲你那個作為地表最強生物很快就會適應月球的惡劣環境
  • 水熊蟲又進化了!科學家發現新種水熊蟲,可將致命紫外線轉為良性藍光!
    但此「熊」非陸地上體型龐大的哺乳類熊科動物,而是體長不超過1毫米,只能通過顯微鏡觀察的,俗稱水熊蟲(water bear)的緩步動物。它們能適應地球上各種極端環境:抗缺水、超強抗壓、超級耐寒和耐熱、不畏輻射,也是已知唯一一種能在太空真空環境生存下來的動物,可謂是將自己的防禦屬性點到最滿。換句話說,它們能與太陽同壽,堅持到太陽毀滅的那一天。
  • 《動物管理局》——「水熊蟲」劉國棟的愛情觀
    「郝運」這個大臉因為記憶無法消除,不得不進入動物管理局……」片頭畫風清奇搞怪又喪喪的。其中印象最深刻莫過於水熊蟲精劉國棟了,他的自殺片段不僅給帶來了無限的歡笑,最後對人生、生活和愛情的解析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 什麼,你說地表最強生物水熊蟲已經上月球了?
    本周好消息: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生命的概率突然飆升!水熊蟲「登月」抗性超強、仿佛能活到世界盡頭的傳說生物水熊蟲登上月球了?這條引人遐想的消息成為了本周的熱門新聞。請注意,這張圖不代表實物(這件事本身其實發生在今年4月。2019年4月11日,來自以色列Space IL的登月飛船「創世紀」(Beresheet)在月球著陸失敗並墜毀。
  • 科普丨地球生存力「最強」生物墜落月球,可能倖存?
    近日#地球最強生物水熊蟲墜落月球或倖存#上了熱搜微博討論量突破3億引來一大波小夥伴的熱議微博截圖這其實是今年4月份的事情了,據報導,雖然以色列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墜毀,但探測器上攜帶了一些微型動物水熊蟲。這種生物集耐高溫、耐寒、耐輻射和真空環境於一身,被稱為地球最強生物,所以猜測它們或許能在月球上倖存。圖片來源網絡作為地球生物代表,終於有生物能在月球上「住下來」了?我們今天就好好研究研究這到底是個啥物種。水熊蟲到底是什麼生物?
  • 與太陽同壽的水熊蟲
    與太陽同壽的水熊蟲文/張濤拉罕水熊蟲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或許只有太陽停止燃燒,它們才會滅絕。變色、隱生、抗輻射,耐高溫,快來看看水熊蟲有哪些絕技吧。圖1:水熊蟲是世界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或許只有太陽停止燃燒,它們才會滅絕水熊蟲,乍一看這個名字,你或許會認為這種動物生活在水中,長得像一頭熊。關於第一部分的猜想,大致正確。
  • 水熊蟲:一個神奇的物種
    原來它們只是熊狀的蟲子,通常在水裡或潮溼的苔蘚上生活,由於樣子長得像熊,科學家才叫它們「水熊蟲」。水熊蟲的生命力超強,能在冷凍、水煮、風乾的狀態下存活,甚至……它還能在真空中或者放射性射線下存活。(1格雷放射線相當於5000臺胸透儀的放射強度,10~20格雷強度的放射線就能輕易殺死人類或者地球上大部分的動物)風乾:完全風乾十年後,泡點水馬上活過來。真空:在真空中依然能存活下來。壓力:可以經受住600兆帕斯的壓力,最深的馬尼亞納海溝水壓的6倍也無法把它壓扁。
  • 水熊蟲:對付脫水有秘訣
    但有一種動物,科學家確信絕對可以免於一死,那就是水熊蟲。水熊蟲是一種非常小的蟲子,最小只有50微米,最大也不超過1.4毫米。你必須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在顯微鏡下,它的樣子看起來像一頭憨態可掬的熊,故得其名。在生物學分類上,水熊蟲屬於緩步動物,有900多個品種。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水熊蟲也叫水熊,是緩步動物的俗稱,很小,很胖,除了頭部,還有8隻腳,走起路來和熊很像,可愛的模樣,就有了「水熊」和「苔蘚小豬」這樣的綽號。水熊蟲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5億年,可能與節肢動物有共同的祖先,目前已知的有1000多種,足跡遍布全球。水熊蟲最讓人佩服的是,它對極端環境的忍受力。
  • 如果人類要移民火星,那麼和水熊蟲的基因改造是必然的嗎?
    在過去基因改造只出現科幻小說裡,如今我們已經將這種技術運用到醫療科研中。而科學家認為,若道德層面允許,人類不得不基因改造,那麼最佳借鑑的基因,或許就是水熊蟲的基因。世界上最頑強的生物水熊蟲是地球上最頑強的動物,已經進化到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水熊蟲也叫水熊,是緩步動物的俗稱,很小,很胖,除了頭部,還有8隻腳,走起路來和熊很像,可愛的模樣,就有了「水熊」和「苔蘚小豬」這樣的綽號。
  • 水熊蟲之「死「
    但自然界中,偏偏存在著一些動物,它們竟然違背了基本法,水熊蟲便是如此。水熊是我們的老朋友,它們體型極小,大部分不超過1毫米。雖然小,但依然可以滿足我們,因為它擁有一項逆天的能力,那就是當周圍環境乾燥時,它們可以將身體的含水量從通常的80%減少到百分之幾,並蜷縮成圓桶狀,進入了一種三體人的脫水狀態,仿佛死去一般,靜靜地隱忍蟄伏。
  • 水熊蟲:動物界裡的「不死之身」
    Goeze,1731-1793)首次在顯微鏡下發現了一種非常微小的蟲子,這種蟲子體態憨厚,模樣像一隻爬行的熊,故而將其起名為「小水熊蟲」。自此水熊蟲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繼戈澤後,同時期的義大利生物學家斯帕蘭扎尼(Lazzaro Spallanzani,1729-1799)在1776年開始研究這種無脊椎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