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集團總裁助理、正大香港製藥集團副董事長鄭翔玲
文/綏德縣委宣傳部
播撒愛心的使者——鄭翔玲
泰國正大集團舉世聞名,不僅因為它有很強的經濟實力,其還有更令人敬仰的一面,它源源不斷的將「愛心」撒向世間。
正大集團愛國、愛家、愛公司、愛顧客、愛個人,把「利國、利民、利公司」的理念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
受益於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時時不忘對祖國的深深回報,在投資企業的同時,為中國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款金額達3億元人民幣。
正大集團由老一輩華裔實業家謝易初、謝少飛兄弟於1921年在曼谷創建,經過8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農牧、水產、種子、電信、商業零售為核心,石化、房地產、金融等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作為知名跨國企業,綜合實力進入全球500強,在中國投資額近50億美元,年銷售額超過300億人民幣。
在正大集團成功的背後,還有一位傳聞海內外的傳奇人物,又為正大集團增添了一筆更加鮮豔的色彩。這個人就是陝西省政協常委、正大集團總裁助理、正大香港製藥集團副董事長鄭翔玲。
鄭翔玲出身於聞名華夏大地的民謠「米脂婆姨綏德漢」的故裡——綏德縣,深受皇天厚土人文歷史薰陶的鄭翔玲,以把奉獻愛心當為人生享樂,不斷創業進取,扶貧濟世。
近日,中共綏德縣委宣傳部受全縣35萬父老鄉親重託,專程赴北京採訪了翔玲......
像夢境一樣的傳奇人生
翔玲說,自己的人生之路很順利,回想起來像做夢一樣。
生於困難時期的鄭翔玲,在家中兄妹六人當中排行老四,小時候十分聰明活潑,代替父母掌管著家務。
那時候,雖然貧窮,但是,因為父母都非常勤勞,尤其是母親很會過日子,從不鋪張浪費,家裡也從沒斷過糧食吃。
1979年,年滿15歲的小翔玲,被陝西省軍區特招入伍,先後在陝西省軍區門診部、蘭州軍區門診部保健處工作。
1984年畢業於蘭州軍區軍醫學校,隨後調入北京總參謀部保健處工作。
1990年轉業到北京中醫藥大學,任該校世界醫學氣功學會副秘書長、國際醫學氣功交流中心主任等職。
1992年結婚後定居香港,丈夫是泰國正大集團副董事長,因此她也成為正大集團的一員。
眾所周知,鄭翔玲小時候是一個「神童」,她在十幾歲的時候,先天具有的特異功能引起人們的重視,她會用耳朵認字,能用肉眼透視人體內內臟,能把盛開的菊花看凋零,把活著金魚看死……
小時候,家裡人都以為是得了一種怪病,不讓小翔玲說給別人聽。
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表姐從家鄉帶到西安,住在姑媽家,由於鄰居是醫生,知道她會用耳朵認字,消息一下子傳開了,之後,就邁上了她有著傳奇色彩的人生道路。
翔玲有透視人體的特異功能,再加上在醫學院多年的刻苦專研,成了一位醫術高超、技藝精湛的女軍醫。
二十多年裡,她曾經為許許多多的患者進行過透視檢查,其中包括很多中央首長。
在看病的同時,老首長教給翔玲一些做人的道理,讓她終身受益匪淺,其中最令她難忘的是,一位老首長送給她的三句話。
就是,不懂的話就要問就要學,不要自欺欺人,若你不懂裝懂的話,到最後,最愧的就是你自己,最丟面子的也是你自己;
一定要自強不息,不要去享別人的福,自己創造出來的才會感覺到有滋有味;
一定要懂得往自己身上長肉,只有這樣才能為你遮風擋雨,別人身上的肉替你遮不了風擋不了雨,也壯大不了你自己。
說起與丈夫謝炳的結合,她顯得非常開心。古人常把美滿姻緣,說成是「三生石」上註定的。
翔玲超乎尋常的人生經歷,熱情開朗的性格,使她轉業後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謝炳是華人富商,早就耳聞翔玲是如何的「厲害」、「了不起」,不禁萌發了好奇心,經常偷偷的在暗地裡和她接觸,被翔玲一顰一笑的魅力和陝北人特有的直爽厚道所吸引,他們之間大概就是所謂「三生石」上註定的姻緣。
謝炳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看上去一團和氣,為人正直善良,多年來一直在商海的風口浪尖拼搏,是一位很成功的商人。
他對於翔玲巨額資助家鄉發展的事,從來都是舉雙手贊成。說起一雙小兒女,翔玲更是喜得合不攏嘴,因為她育兒教子有方,兩人都很乖巧懂事,聽話孝順。
奮鬥的人永遠年輕,不斷的奮鬥給她帶來了不斷的激情,而不斷的激情是讓她永遠年輕的秘訣。
也許,當奮鬥成為一種習慣,那就不會再覺得是一種拖累,也就變成了快樂。
人們常說,四十歲是人生的分水嶺,一部分人在經歷了艱難和成功之後,走向平庸、世俗,樂於安逸、享受,停止了奮鬥;另一部分人則以更加成熟的心態和力量,繼續著他們的夢,走向了精品人生。
而翔玲正是屬於後者,是啊!她就是這樣的從容自如,在談笑間,完美地演繹著美麗的人生之夢,她是這個時代的驕子。真心希望翔玲能夠在屬於她的世界裡展翅翱翔。
(原載2006年《綏德》雜誌,摘自綏德宣傳網,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