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多少人問,多少人回答過。在我們人生之途中,每個人都想過很多遍吧。幾十載春秋,再問一次,我們活著都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生兒育女?是為了孝敬父母?是為了實現自身的自我價值?還是為了吃喝玩樂?還是為了完結一個美好?還是為了死而後生?
兒時的我們,玩是我們的主題,帶著父母的愛在生活的大草原裡奔跑著,我們拾起來一朵花,看到了它的美麗,我們路過了一片荊棘,劃破了手知道了痛,我們趟過了一條條小河,找到了腳下的坑坑窪窪,我們追逐著飛翔的一切,嚮往著一起飛行,我們躺在一片綠草地裡,眼望天空,帶著我們的夢想在那一片天空中遐想。學生時代的我們,從飛奔的小屁孩跨上了自行車,從此開始了一路車行。在從二輪到四輪的車中變更著。
有同學的幫助,有心領神會的不謀而合,有一蹴而就的共同目標,友誼中嬉戲,愛情中徘徊。學涯中遊走,奮鬥中追求理想。步入社會的我們,從學習到實踐,從彷徨都堅定,從設想到現實,從追逐到駐目,我們開始了一個人內心真正獨行的起點。我們一步一步地走著走著,走走停停,顧盼左右,上下沉浮,在摸索中前進著,收穫著自己的一片天,收穫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喜悅。
我們走著,看著路邊的風景,為了完成兒時的夢想,抉擇著,努力著,實現著,成功著。步入家庭的我們,從愛到被愛,從生兒到育女,從思鄉到探望,從感恩到孜孜不倦的奉獻,為了我們的家庭展露著我們的愛。成熟的責任之愛,不離不棄的不渝之愛,不養兒不知父母的感懷,我們不得不成熟了,我們不得不負責任了,我們不得不選擇了堅守。
步入晚年的我們,從飛奔到穩健,從困惑到釋然,從珍惜到相守,從白頭到地久天長,我們完整了我們的人生,無論是怎麼樣的人生,都是一道獨有的風景線,無論是什麼樣的百花齊放,也有它瓜熟落地的必然,我們完成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一個中間「點」的印務,我們為我們的人生開放過,我們為我們的人生活過。無需再重複一遍,因為那已是今生的全部,應該無怨無悔,一切發生之必然。
我們的人生在歷史的長河中就是稍縱就逝的瞬間。短暫得就像毛毛蟲的一生為蝴蝶而生。毛毛蟲的一生是為了變成蝴蝶。不是每個毛毛蟲都能變成蝴蝶。毛毛蟲的世界是直接暴露在自然界的天然狀態下的世界,在它變成蝴蝶之前,它要做好最全面的準備,為了完成最美的脫變。毛毛蟲有它自己獨立的一生,毛毛蟲也是蝴蝶一生當中的一個階段,可以說毛毛蟲是為了蝴蝶而生,也是為了自己的完美結束而死。有些死是為了生成另一個不同的狀態,有些生是為了在死前做好準備。毛毛蟲為了變成蝴蝶而生,蝴蝶為了延續毛毛蟲而死。它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但它們的關係卻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我們可以是它們的看客,因為如果我們想,我們可以把握它們生命當中的任何階段。我們可以決定它們的生死,可我們不會去決定它們生死,因為我們和它們不是同物種,是不必必須接軌的兩條平行的軌道。也許我們和上帝的關係就是像毛毛蟲和我們的關係一樣,不必打擾,但我們正被看客看著,這次看客是上帝。如果我們的祖先是被創造出來的,那這個創造者只有一個。有人稱它為神,有人稱為上帝, 在我眼裡它們都是一種存在。
我們死後還有,只是它的載體有了變化,讓我們為毛毛蟲狀態下的我們而加油努力吧,也為我們能變成蝴蝶狀態下的存在而不再畏懼而勇敢過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