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活著》,從福貴的一生看人生的四個階段

2020-11-30 燕子情感說

高中的時候借了同學一本書《活著》,被名字吸引,一口氣讀完,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不敢相信世上竟有這麼悲慘的人。

最近重讀《活著》,經過歲月的歷練,在原來的震撼之餘,對福貴苦難的人生多了一份解讀。

大多數人的一生,何嘗不是一本《活著》的歷程?

福貴的一生,經歷了富裕、敗落、成長、歸於平淡這樣的過程。

1 少不更事期

富裕時期的福貴:兩耳不聞世間事,一心只管敗家財。

年輕時候的福貴是個闊少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連去私塾都要家裡的老僕人背著。

他終日流連在城裡的賭場和青樓,拿著家裡的銀子胡亂揮霍,每日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對於父母的規勸充耳不聞,還對懷著七八個月身孕的妻子施以拳腳,終於在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把家裡的房子和一百多畝地全輸光了。

一夜之間全家人從富裕之家跌落為窮人,不得不從青磚瓦房裡搬入破敗的茅草房子裡。

少不更事的年紀裡,福貴就像一條寄生蟲,吸乾了祖輩傳下來的財富。

縱觀現在很多像福貴一樣的子女,一出生就被父母嬌生慣養,長到成年還在父母的蔭蔽下生活,不會賺錢,也不想靠自己的雙手賺錢,吃著家裡喝著家裡,娶個媳婦耗光父母半輩子的血汗錢。

這樣的巨嬰,跟福貴本質上來說是相同的,都處在人生的風光之時,吃喝玩樂,好不瀟灑。只是這種風光,完全來自家庭的支撐,並不能長久,隨時可能失去。

2 直面生存期

家道敗落的福貴:風光不再,落入生存的實處。

輸光了家產的福貴,挑著地契和房契換來的銅錢去還帳,磨破了綢衣,磨爛了肩膀,終於意識到錢財的來之不易。

福貴的爹死了之後,老婆家珍也被嶽父接走了,他的人生開始走向實處。為了生存,不得不租了五畝地耕種。

從沒幹過農活兒的福貴,學著村裡人的樣子開始幹活兒。砍了腳割了手抹點泥巴就好了,雖然又苦又累,他的心卻變的踏實了。

多少年輕人,無不經歷這樣的時刻,父母漸漸老去,靠山不再堅強可依,生活所迫下,開始用自己的雙手打拼,既養活自己,也得接過父輩的擔子,承擔起養家的責任。

3 人到中年期

成長中的福貴:回歸家庭,尋找自我。

在生存中感到踏實的福貴,完全轉了性情,從前懟爹懟娘,打罵老婆,現在學會了心疼老婆,孝順老娘。

幹活兒的時候知道讓老婆歇歇了,老娘生病的時候知道擔心了,拿著僅有的兩塊銀元去城裡給老娘請郎中。

雖然因為抓兵被抓走了,幾年後回家老娘已不在了,但是福貴也在奔波流落中更渴望回歸家庭,更惦念親人。

輾轉回到家裡的福貴,老娘死了,女兒生病燒成了啞巴。

後來由於貧困,又經歷了把女兒送人、老婆得了軟骨病看不起、兒子因捐血而死亡、女兒生孩子大出血死去、家珍去世、女婿出意外、小外孫苦根被豆子撐死等一系列事情,最終只剩福貴一個人活著。

這一切不正是人到中年的映射,從幼稚浪蕩到慢慢成熟,開始理解父母、理解生活的意義,體味出什麼才是生命中重要的東西。

而福貴經歷的所有苦難事件,何嘗不是我們人生中的磕磕絆絆?養育孩子的辛苦、工作上的起伏波折、生活中的雞毛蒜皮,送別老人的悲痛欲絕……

我們在經歷中成長,也在成長中收穫越來越成熟的自己。

4 豁然開朗時

歸於平淡的福貴:親人離去,時光走遠,唯有活著,才能看日出日落,霞光萬丈。

莫泊桑在《一生》裡寫道: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

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送走了所有親人的福貴,最後和一頭老牛一起生活,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慢慢地犁地,慢慢地生活。

福貴說: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沒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回顧福貴的一生,從只知吃喝玩樂到歷經各種悲苦,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必經的生命之路。

人活到福貴這個年紀,對大多事情都已看開了,看淡了,功名利祿一切都是過眼雲煙,苦難也好,榮光也罷,都會隨著時間消逝。

唯有活著,才能看到希望,看到新一天升起的太陽。

相關焦點

  • 看了《活著》才明白,失去這三個人,人生將註定漂泊
    昨天收拾書櫃,從書櫃裡再次翻出了餘華的《活著》,即使已經讀過多次,可再看這本書,依然讓人忍不住淚流滿面。這本書的主人公叫做福貴,書的開頭,福貴從一個地主家的富少爺變成了困苦的窮人,開始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 餘華《活著》:人一生要明白的三個道理,越早知道越受益
    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因為這本書裡,藏著三個深刻的人生哲理。越早知道越受益活著,要學會珍惜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出生在富裕的地主家庭,從小衣食無憂,就連上學都要人背著去。
  • 活著,不僅只是個動詞,還是我們的人生態度!
    如果說活著是一種狀態,那麼福貴是這種狀態的展現,在他的展現裡,我們不僅看到了生活的無奈,還看到了一個浪子回頭的一生。《活著》這本書並不厚,不到兩百頁,卻將福貴一生命運躍然紙上,在讀的過程中,跟隨著他跌宕起伏,有時恨,有時愛,有時流淚。
  • 90年代影片《活著》,詮釋活著的意義,你怎麼理解今天的活著?
    一、經典影片回顧《活著》是一部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1994年6月30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 書海無涯‖餘華《活著》:向死而生,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
    「活著」,在這裡,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執著的信念。1、我想著,那一屁股債又不會和我一起吊死,算啦,別死啦《活著》的主人公福貴,在故事開篇特別不招讀者待見。如果把福貴的一生分為三個階段,那麼年輕時家境沒有敗落之前的那段時期,是他人生的第一階段。
  • 只有讀了餘華的《活著》,我們才能體會到活著的真諦
    我以前只看過《活著》原版,但我看了張藝謀電影《活著》。就像命運不可抗拒,這就是命運。我經常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本書回答說,人活著沒有理由,只是為了活本身,而不是為了任何事物而活著。我似乎看到了福貴,這樣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在經歷了人生中幾乎所有的災難之後,終於變成了一個軟弱無動於衷的老人,他經歷了長路的漫長一生。一個人痛苦的一生可以用幾行字來概括,別人能做什麼?也許你能看到一些悲傷和嘆息兩次。事實上仔細閱讀後,福貴既不是紳士也不是壞人,年輕時不是東西,當他老了,他知道如何糾正和努力靠自己的雙手生活來保護自己的家庭,但他還是做不到。
  • 餘華《活著》:有些人看到了悲傷,有些人看到了希望
    01莎士比亞說:「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閱歷不同,對事物的理解也不同。餘華的《活著》,有些人看到了悲傷,有些人卻看到了希望。這句話似乎是《活著》這部書的基調,整部書中充滿著這種悲涼的無奈,似乎在告訴你,命運面前,一切都是塵埃,你只能死去或者接受。福貴是《活著》的主人公,他的一生是悲涼無奈的一生。他不斷地在失去。
  • 暢銷國內外30年《活著》的真實意義: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
    凡是讀過《活著》的,至少是讀過兩遍。讀完餘華的《活著》剛好黃昏,黑暗一點點侵蝕,我仿佛在餘華筆中走完了富貴的一生,見證了他的滿目蒼夷,失無所失。讀完《活著》我們不禁思考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人生太多無常,苦難才是常態。
  • 《活著》震撼人心的悲劇其實是生活的意志
    當遇到挫折、遇到不幸、遇到苦難,也許有人會質疑人生的意義,有人甚至因此而放棄生命。那麼,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餘華的《活著》讓我深深地震撼。
  • 《活著》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道具對影片具有揭示主題、烘託氣氛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電影《活著》影片中兩個道具別具特徵:一個是皮影戲:正宗而優秀的民間瑰寶,強烈的中國民族特色。在秦腔蒼涼的唱腔中,五光十色,活靈活現。既表現了中國文化,又表述了電影對人生的感嘆。
  • 初中讀後感範文:讀《活著》有感700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讀後感範文:讀《活著》有感700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他活著,身邊的親人朋友卻一一在這個故事裡死去。   餘華用一種平淡而近似於冷酷的筆調寫完了福貴的一生。主人公福貴是民國時期的地主少爺,因嗜賭成性輸光了家產,父親被氣死後,福貴一家成為了佃農。
  • 活著讀後感800字
    有哪本書比《活著》更有意義,能更好地有感而發呢?是《青春之歌》,是《兄弟》還是《冷山》?《活著》,一個悲慘的故事。雖然不會像看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時哭得稀裡譁啦的,但看《活著》會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種不膚淺的感覺,一種看了讓人深感悲涼悽慘的感覺。這書看過很久了,但餘華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還是令我難忘:一個小村,一座小城。還有主人公福貴。
  • 夜讀丨《活著》:人的真正的成長,從失去開始
    《活著》一書中的福貴,就是在生活的錘鍊下,從悲痛中醒悟、在失去中成長,最終活得豁達從容。失去財富福貴出生在一個大地主家,大家都尊稱他為少爺,他的媳婦家珍是米行老闆的千金,賢惠又漂亮,嶽父大人不僅有錢,而且還是商會的會長。
  • 全家人都不在了,他為什麼還會快樂地活著?
    第一次是看電影:活著。看完之後頗為感慨,說:福貴這麼慘還能繼續活下去,真的太不容易;侄女說:你去看看原著,比這個還慘。我很驚訝,又去讀了原著。我一直很後悔讀了原著,因為它讓我痛苦到胸口發堵喉嚨哽咽,卻無法嚎啕,只能任憑眼淚止不住地流。
  • 餘華的《活著》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在死亡與苦難中笑著感受幸福
    兩年後,福貴在戰鬥中被解放軍俘虜,隨後又回到家鄉。母親已經病逝,幸好妻子家珍一直撫養著兩個孩子。土改運動開始了,贏了福貴家產的龍二被鬥死了,替福貴還了一條命。解放後,福貴以為可以過一段安心的日子了,結果,面臨的卻是一個個親人的不斷地悲慘死亡。在短短的十幾年裡,福貴親眼目睹了五個至親的人一個個死去。先是兒子有慶的死亡。
  • 【一本好書】讀《活著》有感
    >讀《活著》這本書之前,我其實已經做了一些思想準備,但看完這本書,我還是長嘆一聲了,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我一直以來都在找尋「活著到底有何意義」的答案,這本書從某個角度給了我一個答案。■■■「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 TFBOYS帶著甜甜圈,坐上諾亞方舟載著餘華的活著找尋人生的意義
    輕鬆地活著,享受各種樂趣我們的人生沒有意義,我們只是宇宙的塵埃,總有一天我們會被人遺忘在這樣艱難的現實下,我們仍然可以活著,享受這個世界的美好,你不覺得這碉堡了嗎?福貴賭博輸掉家產,一落千丈,之後痛失至親至愛,白髮人送黑髮人等等,但他依舊活著,遙想當初他可是富家公子哥啊,這樣大的人生落差,他一人卻也經歷了下來,不卑不亢,他承受了這所有的一切,臉上依舊還能帶著笑容,從容淡定的活著,福貴只是簡單的為了活著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所以他活著。
  • 《活著》作者:在太平間長大,投稿5年都被退,8部作品寫死了29人
    就這樣餘華開始沉迷於書海中不難自拔,他竟然在很短的時間裡把70年代所有的小說都看了個遍。也正是這個時候,為餘華日後的寫作打下了基礎。不過餘華沒有什麼考試運,在恢復高考制度以後,餘華毫不意外的落榜了,因為比起看教科書,他更喜歡看的是小說。後來餘華在父親的安排下成為了一名牙醫,雖然餘華對這份工作不排斥,但也說不上喜歡。
  • 張藝謀評分最高的電影,呈現「活著」多重狀態!
    電影中,從頭到尾,皮影都是富貴命運的縮影,它生動立體的見證了富貴的人生。 福貴無力,卻不能任性的放棄自己,也要為了身邊的人艱難的活著。 此時,死了容易,活著更難。
  • 爺爺說:人生的這四個階段,最容易犯錯,錯一次,苦一生,要避免
    所以,一個人在風光的時候,很容易飄,特別是人生的這四個階段,最容易犯錯,錯一次,就會悲苦一生,我們一定要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發生啊。那麼,我爺爺所說的這四個階段,究竟是指什麼呢?03◆第二個階段:中年危機。爺爺說,人到中年,很容易遭遇中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