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人都不在了,他為什麼還會快樂地活著?

2021-01-13 Sanni的天空

第一次是看電影:活著。看完之後頗為感慨,說:福貴這麼慘還能繼續活下去,真的太不容易;侄女說:你去看看原著,比這個還慘。我很驚訝,又去讀了原著。

我一直很後悔讀了原著,因為它讓我痛苦到胸口發堵喉嚨哽咽,卻無法嚎啕,只能任憑眼淚止不住地流。

眼淚會在因為實在太窮只能把鳳霞送人;鳳霞偷偷跑回家又被福貴背著送回去,快到別人家門口的時候,福貴把她放下來,鳳霞沒有哭,卻伸出手來摸福貴的臉的時候流;

眼淚會在倔強又懂事的有慶,為縣長夫人輸血,被抽血直抽到死的時候流;

眼淚會在飢病困苦交加的家珍,天天晚上聽到福貴的腳步從村西回來,就知道有慶已經死了,但福貴卻一直瞞著她,於是讓福貴背著她去墳頭看看,她撲到墳頭,眼淚譁譁地流,兩隻手在墳上像是要摸有慶,可卻一點力氣都沒有,只有指頭稍稍能動的時候流;

眼淚會在不會說話的鳳霞,孩子生下來卻大出血死了都沒人知道的時候流;

眼淚會在家珍看到死去的鳳霞,卻一滴淚都流不出來,只拿手在鳳霞臉上和頭髮上摸的時候流;

眼淚會在氣若遊絲、骨瘦如柴的家珍突然捏住福貴的手,像睡著一樣死去的時候流;

眼淚會在二喜被四塊水泥板壓扁,死前像是要把胸膛都喊破的那一聲「苦根」的時候流;

眼淚會在生下來死了娘、三歲死了爹、五歲就成了福貴的好幫手、七歲生病後,福貴專門給他煮了半鍋平時吃不到的豆子,小苦根被撐死的時候流;

眼淚還會在福貴平靜地敘說這些的時候止不住地流......

心裡的那種壓抑、憋屈、漚得肺腑流血、萬念俱灰......

我一直在問自己:福貴最後只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日子還是那樣的困苦,他也越發老邁,病痛纏身,為什麼他還願意活下去?為什麼他的臉上還會有生動的笑容,如同田間小路般的皺紋都會在笑容裡遊動?

再讀《活著》

三讀《活著》

我終於讀懂:福貴活著,不是為了未來,而是因為過去。

他生命中所有過往的親人,都是熊熊燃燒的烈火,足夠溫暖並照亮他的整個一生。

福貴他娘:在福貴敗光了家產後,只說了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天都要塌下來的事,她沒有去罵兒子,反倒上來就責怪福貴他爹;

變在佃農之後的日子雖然忍飢挨餓,但她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她從沒有抱怨過兒子福貴做下的錯事,讓她一把年紀還要跟著受罪,反而一直對他呵護有加:

用鐮刀時讓他:別把手割破了;

用鋤頭時讓他:留神別砍了腳;

親家要接走家珍時,她彎腰懇求:看在福貴他爹的份上,讓家珍留下吧;

福貴被抓了壯丁後杳無音信,她臨死前還一遍又一遍和家珍說:福貴不會去賭錢的......

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說過: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福貴他娘給他的這份寵溺和信任,就像熊熊烈火,讓他的一生都是溫暖的記憶。

妻子家珍:用現在的標準絕對是個白福美;用福貴的話說,是他前世做狗吠叫了一輩子換來的賢惠女人,是當代無數人心目中的白月光;

她對福貴的理解和愛不亞於福貴的娘;所以在福貴輸光家產後,她也只有一句話:「只要你以後不賭就好了」;

甚至在她爹把她接走,已經和福貴家一刀兩斷之後,她仍然在生了有慶半年之後,帶著兩個孩子回到了福貴那個八面漏風的茅草屋裡;

並且從此脫下旗袍,穿上粗布衣服,雖然整天累是喘不上氣,仍然總是笑盈盈的;

「我也不想要什麼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給你做一雙新鞋」。

她不求福貴能給她什麼,只想守著福貴,一家人天天在一起,福貴是闊少爺的時候如此,福貴一貧如洗的時候亦如此。

家珍在家裡實在揭不開鍋,有慶餓得只能喝水充飢時,艱難地柱著拐杖、拖著瘦幹的身子,慢慢吞吞去城裡找她爹。等快到家時候,身體一軟跪在地上,直到福貴去扶她,她才從懷裡掏出一點帶著體溫的小米;就是這點小米讓一家人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

後來她病得實在動不了,躺在床上還讓福貴把所有的破爛衣服放在床邊,拆拆縫縫又給鳳霞和有慶一人做了一件衣服;因為「有活幹心裡踏實」。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甚至在想,福貴應該慶幸他生活在那個年代。

有數據顯示,中國2019年的離婚率已經高達43.86%;很多小夥子初入職場,還沒有能力拿到更高工資的時候,就開始為各大節日要送女朋友什麼樣的禮物而傷腦筋了;

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面笑的女人可不是一個兩個;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可見當今時代,沒有足夠豐盈的物質,是沒有辦法撐起一個幸福的婚姻和家庭的。

當有慶知道把姐姐送人後,就犟著不去上學,福貴氣得要拿掃帚揍他;家珍拉住他說:「你輕點,嚇唬嚇唬就行了,別真的揍他」。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特別熟悉?

仿佛就是小時候媽媽勸爸爸的樣子;也仿佛是現在自己勸孩子爸爸時的樣子,因為這是天下所有慈母都有的小心思。

她是那麼愛福貴愛孩子,心裡裝的都是這個家;也正是這份深沉而沒有更多物質追求的愛,撐起了這個風雨飄搖、一貧如洗的家;

一家人的肚子是空的,但因為有她,就有了滿滿的愛和溫暖;這更是撐起福貴的精神支柱。

女兒鳳霞:這件小棉襖一直暖在福貴心間。

鳳霞不會說話,但她疼弟弟,敬爸媽,愛丈夫;她是個堅韌、質樸、乖巧的孩子;也是個從小當大人用、懂事到讓人心疼的孩子;總是無聲無息地為這個家付出,所有的委屈都會默默地承受;

當她知道要把她送人後,她的眼淚一顆一顆滴在自己的腿上......

當她偷偷跑回來又被送回那家的路上,她還會伸出小手去摸摸福貴的臉,自己卻沒有流淚......

當福貴決定背她回家,不再送給別人時,她的小胳膊緊緊地抱住了他的脖子......

有慶死後,家珍的病更是雪上加霜,福貴也一病不起,鳳霞一邊服侍他們,一邊下地掙工分,但她始終任勞任怨堅強地撐著這個家;

福貴一家最幸福的那段時光,是鳳霞嫁給二喜的日子;

她常常回來看爹娘,福貴也經常帶點自家地裡的青菜什麼的去看看女兒女婿,再把鄰居對鳳霞的誇讚帶回家,講給臥床不起的家珍聽,這是多麼平淡、平常又溫馨的畫面呀。

農忙的時候鳳霞依舊會回家伺候家珍,替福貴做飯燒水......每次總要等福貴用手一推一推把她推出村口才會走......用福貴的話說:「村裡誰家的女兒也沒像鳳霞對她爹娘這麼好的」......

時代雖然造成了福貴的悲慘遭遇,只能掙扎卻無力改變;但他卻又是多麼幸運呀:寵愛有加的母親;至死不渝的家珍;乖巧孝順的女兒;還有兒子有慶、女婿二喜、孫子苦根......

做為一個男人,他人生的每個階段又是如此的豐盈,如此高光,足以讓他一生受之無窮。

正如作者自己所寫: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福貴活著的本身,就是被這些深情所充盈和塑造。

所以,他曾經所有的享受和忍受,在現在或未來,都依舊會和老牛、和他人繼續分享和回憶,他們一起活著。

以後無論他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或是遇到什麼人什麼事,都不是他去思考和活著的理由。

福貴,抑或是芸芸眾生中的大多數人:活著不是因為詩和遠方,而只是因為當下順逆境所擁有的感覺;不是為了未來,而是因為過去。因為,活著,總能讓時間的新樹叉上,一直開滿曾經的小紅花。

相關焦點

  • 從消防員到輕生者 他問人為什麼活著?
    無論人從何而來,最終都將歸於虛無,或上了天堂,或投胎轉世到下一輪迴,或散了魂魄成一抔土。那麼,有多少人認真的想過:我們為什麼活著?想起三年前的一個深夜,微信上突然跳出一個多年不見的朋友「一根草」的消 息,說要離開這個世界,著實把我嚇了一跳。「一根草」是我彼時供職的新聞網站的BBS的活躍成員,我們在一次公益活動中認識。
  • 薛丁格: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那麼如何對抗才能獲得快樂?
    人活著必須要吃苦嗎?相信很多人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人從出生第一聲啼哭就開始感受痛苦。吃不到奶餓的感覺是痛苦,玩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是痛苦,工作被領導罵是痛苦,年紀大了生病也是痛苦……人似乎無時無刻不在吃苦,痛苦似乎永遠比快樂容易。
  • 海燕|我每一天都很快樂
    幾天後慧宗返回寺院,眾弟子忐忑不安地準備領受責罰。哪知慧宗得知原委後,神態自若。他寬慰弟子們說:「當初,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是啊,生活中有多少事情其實本都是為了快樂而去做,而一旦不盡如人意,我們便會後悔不已或陷入無盡的悲傷中。要記住,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讓自己和身邊的人快樂。試想,生活中,我們錯過了多少快樂呢?
  • 活著讓自己快樂是一種能力,也是最大的成功。(經典好文)
    有一種人無論遭遇怎樣的荊棘之路,總能讓自己活得雲淡風輕,就像宋代大詩人蘇東坡,他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顛沛流離,但是他留給世人的詩作瑰寶中,我們所能感受到的都是他的豁達開朗、積極樂觀。人生如逆旅在蘇軾的《定風波》詞作中,可窺見蘇軾的豁達與豪放精神,雖然他遭遇被貶,境遇十分艱難,但他仍能樂觀地吟誦出千古名句
  • 今天我們說說,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個的永恆的話題
    但是,我以為,無論哪一個人,無論你為什麼而活,你存在這個世界多久,你生命的最終追求都是為了提升現有生命的層次和境界。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走一回,都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而活,自己人生最終追求的目的是什麼,因為關於這個問題的不同思考和不同答案,直接影響你一生的生命走向和最終的人生價值的實現。
  • 《活著》作者:在太平間長大,投稿5年都被退,8部作品寫死了29人
    小時候餘華的生活很艱苦,直到他十歲那年父親才分了一套職工宿舍,這個時候全家人算是有了著落。可是這個宿舍的地理環境很特殊,從宿舍望出去,可以看到對面的房子裡停放著很多蓋著白布的屍體,還會時不時聽到有人哭喊。後來,餘華才知道,原來家對面就是太平間。不過作為醫生的孩子,餘華根本就不怕這些,他還經常望向太平間,也會跟著父親一起進手術室。
  • 快樂是什麼,我們為什麼不快樂?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喜歡做一件事情,覺得它有價值,無非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大腦分泌了多巴胺,從而給予我們快樂和滿足感。同樣,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吃一點甜食,有助於改善情緒,原因同樣在於多巴胺 —— 它激活了你的獎賞系統,喚醒了你的動力。
  • 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直快樂?
    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直快樂?那麼會有人問,既然多巴胺是個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大腦不可以一直分泌呢?1. 什麼是多巴胺?通常人們認為多巴胺是一種能引起人快樂、愉悅的激素。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神經性的傳導物質,主要用於細胞間化學物質的傳送。它的功能廣泛,和人的情感密切相關,可以傳遞快樂、興奮的神經衝動,所以,多巴胺和各種上癮行為(菸癮、酒癮)也相關。
  • 《被塗汙的鳥》死裡逃生地活著
    同樣,作者筆下的小男孩也是被「人們」認為的異端,他追求的自由,與別人不同。如果說《被塗汙的鳥》是一部煽動性的紀實性作品,這樣的評價在當時二戰的背景下也不為過。但我更喜歡把它理解為這是一本批判人性的書,是一位來自東歐的小男孩死裡逃生地活著的故事。作者耶日·科辛斯基根據自己的部分經歷改編,作為一個猶太人,為了保住生命經歷了很多曲折。
  • 《心靈奇旅》——活著就是活著的意義
    從1995年推出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動畫長片《玩具總動員》,到去年推出《心靈奇旅》,整整25年,皮克斯推出的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無一例外。這種少而精的作派很符合賈伯斯的理念,他的在天之靈應該會感到欣慰。人生的意義並不在於追求目標、實現目標《心靈奇旅》為什麼評分這麼高呢?因為它回答了一個幾千年來人類不斷問自己的問題: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簡單地活著,認真地老去!(寫的真好)
    世人都知道:人一簡單就快樂,但快樂的人卻寥寥無幾;人一複雜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卻熙熙攘攘。為啥?因為,因為人心太複雜、欲望值太高、利益分配更複雜。小時候的歡樂,是單純帶來的;長大後的痛苦,是複雜給予的。小時候,即使在沒人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很快樂,因為簡單的心容易接納幸福;長大後,就算在擁擠的人群裡,我們也可能感到孤單,因為心與心之間有了太多的距離。做一個平常的人比較容易,但做一個簡單的平常人就是難上加難。所以,簡單地生活,也只有擁有大智慧的人才可以做到。
  • 書海無涯‖餘華《活著》:向死而生,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
    餘華在《活著》裡,描寫了這樣一個人物,他的一生充滿變故和苦難,家人不間斷地離他而去,以至死之將至之時,他與一頭瀕死的耕牛相依相伴。令讀者驚嘆不已的,苦難和困頓雖伴隨他的一生,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
  • 職場人生感覺累和不快樂:重塑快樂認知模型,感知快樂該有的樣子
    我們聊到當下的生活狀態,朋友說:「疫情歸疫情,反正總會過去,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還是累著不快樂」。我忽然語焉不詳有點思維短路,只是電話裡回了一句:阿拉上海人呀,儂在不快樂,我們不要活的拉呀!哈」。其實,朋友不是在裝低調,我也沒有調侃朋友的意思。我知道他是年薪幾十萬的公司高管。
  • 今日清單:人快樂的活著的需要哪些必要條件?
    今日清單:人快樂的活著的需要哪些必要條件?關鍵詞:活著、故障、工作、愛電腦出故障了,沒法自我修復,需要人協助來打開電腦,然後修理一番,或送到修理專家那裡。但是實際上,人不是電腦,電腦壞了不能自我修復,但是不管發生什麼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復原正常的生活。而實事上植物更像人類,沒錯。有時候植物看起來簡直就快要枯萎死掉了,但是沒有完全死絕的時候,只要給足夠的陽光、水和養分,植物就會起死會生。同樣如此,人如果想要生氣勃勃也是需要條件的。
  • 學會具體地活著
    範偉老師在他主演的電影《求求你表揚我》中,說了這樣一段臺詞:幸福就是我餓了,看別人手裡拿個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別人穿了一件厚棉襖,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個坑, 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 朋友送來一盆彼岸花苗,誰知長大後卻成了這樣,全家人都傻眼了!
    朋友送來一盆彼岸花苗,誰知長大後卻成了這樣,全家人都傻眼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知不覺就開始喜歡上了養花,家裡大大小小的花盆加起來有幾十盆了, 有一細心的朋友還特地送來一盆彼岸花苗,誰知長大之後卻變成了這個樣子,全家人都傻眼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人為什麼要活著?這是我聽過最棒的答案
    您是否曾經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人類為什麼要生存?很多人都想過這個問題,也應該多想一次,畢竟人生路漫漫,沒有人真正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人們只知道給予我們生命,那麼我們就需要活著,當然也有很多哲理在告訴我們要活著,還要活得好,但還是有人會因為不想活,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是不容易的,但既然來了,在這個世界上,究竟還有什麼意義是我們應該了解的呢?許多人都會抱怨自己的生活是屬於那種一見鍾情的生活,所以很無聊也不知道有什麼意義,覺得是在地球上浪費時間。
  • 妻兒相繼離世,孤家寡人地活著有什麼意思呢?
    小時候經常聽說債主又找上家門來了,他為了小兒子的人身安全一次次替他還錢,或許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縱容,他的小兒子在賭的路上一去不復返,最終在外地被人發現自殺於一條小河邊。依稀記得噩耗傳來時他老婆那撕心裂肺地哭嚎,我在家裡聽得一清二楚。那陣子村裡人都知道他們心裡不好受,所以都不敢隨意去他家喧譁,他兒媳婦也帶著倆孫子離開了。
  • 餘華的《活著》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在死亡與苦難中笑著感受幸福
    解放後,福貴以為可以過一段安心的日子了,結果,面臨的卻是一個個親人的不斷地悲慘死亡。在短短的十幾年裡,福貴親眼目睹了五個至親的人一個個死去。先是兒子有慶的死亡。有慶是一個很懂事而又刻苦的孩子,福貴罵他穿鞋太費,他就自己赤腳上學,赤腳趕羊。但因為有慶的血型很特殊,為了給有病的縣長夫人獻血,被救討好縣長的醫生給活活地抽乾了血,最後身體衰竭死了。
  • 可樂為什麼被叫做肥宅快樂水?而不是其他飲料?成為快樂水只是偶然
    對於肥宅來說,沒有可樂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可樂和肥宅到底有什麼關聯?為什麼可樂會成為肥宅快樂水?儘管肥宅快樂水的稱號早已火遍大江南北,可是關於他具體起源於哪裡,各界說法並不統一。我們現在所說的宅其實是源於日本的「御宅族」一詞,因為他們長期呆在家,因而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肥宅的烙印。所以,肥宅一詞最初是帶有貶義色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