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說:人生的這四個階段,最容易犯錯,錯一次,苦一生,要避免

2020-11-30 南山大叔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01◆卷首故事

午後,我和爺爺坐在開滿了珊瑚藤花的院子裡喝茶閒聊。爺爺說,昨天,我們村裡的老汪回來了,不過,這次他回來,不是「富貴歸故裡」,而是賣了城裡的房子,灰溜溜地回來了。老汪啊,在自己發達的時候,沒能守住自己,參與了賭博,結果輸掉了大部分的財產,現在,只能回家過著孤獨而悽苦的生活了。所以,一個人在風光的時候,很容易飄,特別是人生的這四個階段,最容易犯錯,錯一次,就會悲苦一生,我們一定要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發生啊。那麼,我爺爺所說的這四個階段,究竟是指什麼呢?

02◆第一個階段:風光的時候。

爺爺說,一個人在風光的時候,最容易犯錯。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個人在風光的時候,自己在經濟方面,人脈資源方面,都會很豐富。當一個人擁有了這樣的優勢,難免會有一些帶有這樣那樣目的的人,簇擁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出來參與一些酒局飯局的時候,前呼後擁的,自然會感到很風光。而當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我們就會在眾人的吹捧下,飄飄忽忽的。這時候,心懷不軌的人就會看出我們的弱點,然後,有針對性地開始對我們進行「攻克」。一旦我們被一些不懷好意的人利用,跟著這些人犯錯,那我們就很容易遭遇想不到的黴運。到時,當我們陷入某種困境,甚至是沼澤地的時候,再想拔腿而出,就非常困難了。所以,在我們風光的時候,最容易犯錯,我們一定要保持警惕,千萬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03◆第二個階段:中年危機。

爺爺說,人到中年,很容易遭遇中年危機。關於中年危機,著名作家張愛玲在《半生緣》中寫的:「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是啊,一個人到了中年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壓力,比如「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比如婚姻進入七年之癢的壓力,比如升職加薪遇到年輕人和我們競爭的壓力,比如自己身體健康每況日下的壓力,等等。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難免會手足無措,這時候,一旦有一些外部的誘惑介入,我們就很容易走了歪門邪道,去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以此來化解壓力。一旦我們在中年危機來到的時候,沒有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線,誤入了某些「賊船」,那麼,等待我們的,就將是想不到的災禍了。所以,一個人在進入中年危機的時候,最容易犯錯,我們一定要謹慎小心地走過這一個艱難的階段啊。

04◆第三個階段:失戀的時候。

爺爺說,一個人在失戀的時候,很容易犯錯。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個人失戀的時候,甚至是自己婚姻失敗的時候,會對拋棄自己的人,產生一種怨恨的心理。在這種強烈的怨恨心理作用下,自己往往會失去理智,從而無法守住自己情感的底線,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關心或者引誘下,會麻木地選擇一種錯誤的情感方向。一個人,在自己戀愛失敗,甚至是婚姻失敗的時候,如果沒有守住自己情感的底線,被人誘惑,或者選擇跟自己的前任鬥氣,隨意選擇一個新的對象,那麼,等待自己的,可能就會是一場新的愛情悲劇,繼續重複著婚姻的悲苦和無奈啊。所以,一個人在失戀的時候,最容易犯錯,我們一定要懂得守住自己情感的底線,千萬不要誤入桃色陷阱,毀了自己的一生啊。

05◆第四個階段:落魄的時候。

爺爺說,一個人在落魄的時候,往往會自暴自棄。而自暴自棄,是一種很可怕的放棄。當一個人落魄的時候,如果不懂得用自己的努力去尋找新的人生方向,不懂得用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熬,而是選擇了自甘淪落,自我放棄。那麼,這樣的行為,就是在給自己「挖坑」,就是在給自己創設一種自我封閉的牛角尖,從而開始作繭自縛的生活。一旦一個人進入了這樣的狀態,那麼,自己的人生就會失去色彩,自己要想東山再起,就變得無比艱難的了。最後,進入晚年,等待自己的,只能是晚景悽涼的境地啊。所以,一個人在落魄的時候,最容易犯自暴自棄的錯誤,我們一定要保持警惕啊。

06◆結束語

朋友們,我爺爺說:「人生的這四個階段,最容易犯錯,錯一次,苦一生,要避免。」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相關焦點

  • 重讀《活著》,從福貴的一生看人生的四個階段
    最近重讀《活著》,經過歲月的歷練,在原來的震撼之餘,對福貴苦難的人生多了一份解讀。大多數人的一生,何嘗不是一本《活著》的歷程?福貴的一生,經歷了富裕、敗落、成長、歸於平淡這樣的過程。年輕時候的福貴是個闊少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連去私塾都要家裡的老僕人背著。他終日流連在城裡的賭場和青樓,拿著家裡的銀子胡亂揮霍,每日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 人生「七苦」這四種是必須經歷的,卻不知另外三種卻可以避免
    金庸先生曾經概括出人生有「七苦」其中四種是我們無法避免的苦,每個人幾乎都是要親身經歷的,只是每個人的處理方式不同,我們待遇也就不同,結果更是不一樣。抱著友善的態度和別人「攀比」學習,進步。這樣會使我們共同進步,還能體會到生活的樂趣。
  • 決定男人一生最關鍵的四個階段,你在哪一階段?
    一個男人的一生,有四個關鍵的階段,對照一下自己在哪一個階段?【1】20歲之前的志向——20歲之前,是一個人思想積累和朦朦朧朧的階段。這個階段,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志向,有很多的想法,這些想法,就構成了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人生價值觀,雖然這些人生價值觀看上去比較單純,看上去還沒有那麼完美,在這個階段,如果把這件事情做了,其實,你已經相當成功了,而這個時候形成的價值觀,會影響人一輩子,穿上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不斷的試錯,讓自己無話可說,只好付諸行動。
  • 古代打鐵、磨豆腐、撐船被稱為人生三苦,而蒲松齡一生三苦是什麼
    而這三大苦離不開的是水和火,乃人世間最苦的事情,被世人成為在水深火熱中煎熬,且從天還未亮到人們都睡下,這個時間段特別的長,也比較枯燥。看官接著且看蒲松齡的人生三苦我們都知道蒲松齡是聊齋志異的作者,一生都付出給個聊齋志異,而這部作品流傳後世,如今人人皆知,可謂是與我國的四大名著一樣的經典,看官且看這蒲松齡的三苦是何三苦;
  • 佛系人生的必經的四個階段,看完沉默了
    佛系人生的依次四個階段:接受父母是平庸的人,接受自己是平庸的人,接受配偶是平庸的人,接受孩子是平庸的人。 我爺爺被一隻蜘蛛咬了, 他看起來非常沮喪, 於是我準備給他去拿些藥膏, 可是就在我走出房間之前, 我聽到爺爺說:"到了這個年紀, 實在是承擔不了做蜘蛛俠的責任阿."
  • 佛說:人生實苦,唯有自渡!
    人生五味雜陳,這個世上生活艱辛的人多了去了,只有經得起生活的煎熬,經得起挫折,經得起打擊,才能勇敢地活著。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我們大多數人拼盡全力,不過就是為了過平凡的一生。人啊,要接受現實,接納自己,敬畏生命,懂得放下,把平凡平淡又有點艱辛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01曾經我也是個很讓人可憐的人,但是我自己從來不覺得自己可憐。既然背負責任,我就要負責到底。這是二十多歲的時候我自己的一個QQ籤名。
  • 佛說人生有八苦,苦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清楚
    佛說人生有八苦,苦到底是怎麼來的,一定要清楚。佛說人生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一、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身體的四大不調,百病叢生,所以苦。別說大病了,就是小小的牙痛,有句俗話「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除了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業障病等,很多疾病都是四大不調引起的。四、死苦:不光人是貪生怕死的,一切生命都是如此。我們的壽命享盡,病逝,或是天災人禍眾緣逼迫而終。臨終時是最苦的,四大解脫,痛如生龜剝殼。
  • 爺爺提醒我:人生的這三個臨界點,能夠順利通關的人,會很有福氣
    爺爺說,命好的人,往往會在關鍵的時候,克服難關,順利通關,接下來,他們的人生,就像開掛了一樣,會一帆風順,時來運轉。特別是人生的這三個轉運點,也就是福禍的臨界點,很多人難於逾越,所以,他們難以得到更理想的生活。而命大福大之人,他們往往會在這三個的人生臨界點,通過自己的努力,攻克突破,破繭而出,從而順利通關,自己的人生,也會迎來福報連連的景象。
  • 佛說「人生是苦」的真相!
    世人都說,佛教是消極的,悲觀厭世的,這種觀點多來自於佛說「人生是苦」,佛陀講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不懂的人,看見一個苦字,就覺得佛教把人生看得太灰暗了,何況你還講出八苦來,按你所說人活著便沒有意義了,這不是消極悲觀是什麼?但其實,佛教講人生是苦,是有著三層含義的,有著極為積極的態度與因由。第一、人生真苦。
  • 品味人生的苦,才能讀懂生命的意義!
    我們一直都覺得生活不容易,人生很苦,拼命的工作、拼命的維護人際關係、拼命地讓自己活得精彩!似乎我們逃不出這個怪圈,你把正常的苦當成黃蓮那樣的苦,不苦才怪。其實很多時候苦難中反而能找到樂趣,苦有時是需要用心去品味的!
  • 職業發展規律:普通人必經的四個階段
    肯定需要,這是一個毫無懸念的答案。即便是處於變革,規律性也是駕馭變革的基礎。當然,關於生涯發展階段,不同專家有不同的觀點。美國生涯發展專家舒伯曾提出,一個人的生涯發展分為五個時期: 0-14 歲是成長期; 15-24 歲是探索期; 25-44 歲是建立期; 45-64 歲是維持期; 65 歲以後是衰退期。而每個時期又有更為細緻的劃分。
  • 納蘭性德最惆悵的詞,人生飽嘗離愁之苦後,怎樣回憶自己的一生?
    他這一死,不僅震驚整個納蘭家,連康熙都被震動了,想要挽回這樣一個無心眷戀世間的惆悵客,但一切已經是回天乏力,身體上的疼痛是可治癒的,精神上的痛苦卻是藥石無醫,「一生恰如三月花」,也許這樣與世長辭,才是他所希望的,他的一生也正像這三月花一樣,短暫而又絢麗。納蘭性德是清朝歷史上最濃重的一抹色彩,納蘭詞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絢爛的一筆,不容忽視。
  • 根據年齡劃分,人生分為八個階段,對於目前的你屬於哪個階段呢
    狹義的心理發展就是人、個體、整個生命的歷程,通俗的一句話說:就是我們從出生,娘胎裡出來,然後到死的過程。人這一生,大部分人活到七八十歲、八九十歲或者一百多歲。百歲老人比例相對來說比較少,那按照人生百年來說明,在這100來年,人生主要分為哪幾個階段呢?
  • 人生的八個階段,自我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描述的圓滿一生
    如果我們在一場危機中都能成功地解決,我們一樣迎來下一階段的危機,也就是危機的解決並不是永久的。如果時光能倒流,就好了,我們倒著以終為始和大家分享埃裡克森提出的這八個階段吧。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叫成熟期。如果在之前的七個階段中都能夠成功地度過,會感受到生命是有價值的。有一種自我完整性。自我完整性的反面,是絕望,還沒有尋找到生命的意義,就面臨死亡。
  • 佛曰:「眾生皆苦」,這三種人最苦,看看有沒有你
    「一切皆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你就會慢慢的明白,人這一生就像喝醉了一樣,明明知道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還要拼命的去追,揮霍了半生賺了一點家業,轉眼間又入了黃土。人這一生知足常樂,唯有心靈上的快樂才是最珍貴的。
  • 後半生過得太苦的人,往往是在這四個方面作繭自縛了,醒悟吧
    但是,總結起來,前半生過得順暢,而後半生過得太苦的人,往往是因為在以下四個方面作繭自縛了。如果我們中了其中的一個,就要趕緊醒悟了,及時改變自己,走出作繭自縛的困境,才是王道。 後半生過得太苦的人,往往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對工作挑三揀四了。有的工作,他們嫌棄工資太低,卻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有些工作,他們嫌棄人文環境太差,卻不知道要自己磨練;有些工作,他們嫌棄太苦太累,卻不知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自己沒有資歷沒有閱歷的時候,多學習,多鍛鍊,多埋頭苦幹積累自己的本事才是聰明人的做法,而這些對工作挑三揀四的人,自然不明白這個道理。
  • 如何通過閱讀改變人生?這3個讀書階段,你一定要知道
    文/小宇 排版/小星股神巴菲特曾說:「閱讀改變了我的一生。」之後,他按照讀書高手的指導,從一位完全不讀書的普通員工,靠讀書實現人生翻盤,晉升為銷售總監,並和書友喜結良緣,收穫甜蜜愛情。書裡的洪鎮洙靠讀書逆襲人生,經歷了以下3個讀書階段:「100天培養讀書習慣--100本專業書籍,培養專業能力--365本自我啟迪式書籍,收穫成功思維」。
  • 人的一生究竟為何而活?答案只有這四個字,但卻很少有人能夠明白
    人的一生經常被這樣一個問題所困惑,那就是:我是誰?我從何處來?我到何處去?這是一個哲學的根本問題,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卻終其一生,也沒有弄明白。也許理解這個問題,並不需要很高深的哲學思想,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我是我自己,我從父母那裡來,我到越來越好的地方去。
  • 人一生的整個心理可以分哪幾個階段
    人一生就是不斷反省,不斷思考的一個動作。那麼人生的整個心裡過程可以分為七個階段∶這七個階段分別是。1,(從出生到1歲左右)基本信賴對基本不信賴。2,(4~5歲)創新對罪惡。3,(6~11歲)勤奮對自卑。
  • 真實故事:1962年,爺爺上了喜馬拉雅山
    四個兒女,幹過豆腐坊,養過數十頭牛羊,承包過上百畝莊稼地。子女逐漸長大成人,但是生活還沒有讓他有任何休息的意思。但印刻在他腦海裡的那些故事似乎從來沒有褪色。1937年,爺爺出生在中國西北渭北高原上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戰爭的煙火併沒有波及這裡,但也遭受著反動派的壓迫。爺爺酷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飛機製造學校。離開家鄉,遠赴外地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