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彎彎講到乾電池,楠楠問,什麼是乾電池呀?
是的,現在的小朋友,有的真的可能都沒有使用過乾電池,雖然楠楠是使用過的,只是她不知道那東西叫乾電池,因為孩子們學的,可能就叫電池。不過乾電池這種東西對於像我們這一代人來講,或者比我們年長的人來講,再熟悉不過了。
要知道,六七十年代,家裡如果有電器的話,可能第一個就是用乾電池的手電筒,然後就是收音機,再後來,有用乾電池的照像機,我手裡有一個錄音筆,就是用乾電池的。
有的朋友說了,現在都用充電電池,乾電池為什麼還有用武之地呢。其實,很多專業的設備現在還用乾電池,就是因為,它生產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滿電狀態,而且還便宜,在很多不方便充電的地區,隨時拿出來裝進去就可以使用了,用完了,就丟掉(當然了,不能夠隨意丟棄,會汙染環境的)。
這兩天聽音頻,聽見用乾電池來形容人生,還真是觸動比較大。仔細想想,這樣的人,其實佔了勞動者的絕大部份。用人的時候,就按照需要的類型,能力,把人招來,往那個工位一放,用完了,就把人解僱。像不像往電筒裡放乾電池呢,只要型號對,隨便找幾節往裡一放,用完了就丟掉。
人是靈活的動物,啥就成了乾電池一樣的了呢,原因很簡單,學校教的就是標準化的,標準化的教材,標準化的考試,標準化的答題方式,不同的,也許就是專業的不同吧。
久而久之,自己都感覺自己是一種型號的乾電池了,要找相同專業的工作,完成相同專業的事情,最好一生就穩定下來,直到退休,就像電池電量用得差不多了,雖然還有一些,但是和新電池比就沒用了。人的一生也就差不多了。
彎彎說自己不想做一枚乾電池,擁有乾電池一般的一生。
我告訴她,那就一定不要被標準化的學習變得標準化了,要有廣博的視野、探索欲、充滿熱情、終身學習,那麼將來,就可以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自己的理想,而不是被安放到一個位置完成周而復始的工作,來獲得一份生存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