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韋伯《周日戀曲》首演中文版
昨天,韋伯音樂劇《周日戀曲》中文版在美琪大戲院正式開票,首站上海將於6月8日在美琪連演15場,之後將前往廣州、北京、廈門、珠海、蘭州、深圳等地進行全國巡演。這部首次被改編為中文版的獨角戲將由譚維維、婁藝瀟等四位歌手輪番擔綱上陣。在昨天的發布會前,上戲音樂劇專業出身的婁藝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畢業多年涉足影視圈,這是頭一次回到本行,「算是回歸,也算是客串……但能夠演音樂劇了,而且是韋伯的音樂劇,見到老師和同學我都按捺不住地興奮。」
韋伯選定「明日之星」
音樂劇《周日戀曲》中文版由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與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公司聯合出品,是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與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所創立的英國真正好集團去年8月籤署戰略產業合作之後呈現的首部中文版韋伯作品,因此為中國精心選擇了這一部他珍愛的作品,作為打響中國市場「頭炮」。該劇故事圍繞一個「女孩」的成長之旅展開,她離開家鄉,在上海和北京兩個城市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和生活,經歷了甜蜜和成長,也遇到了迷茫和分別,然而從未放棄面對愛情和生活的勇氣,最終發現了自我的快樂和成長。
該劇從頭到尾只有一名女演員和6名樂手組成的樂隊,女演員因此需要獨挑大梁,完成多首傳唱度高的歌曲,還要將複雜飽滿的表演和情緒轉換傳遞給觀眾。也因此,《周日戀曲》中文版需要完成的首個任務,就是找到能獨挑萬鈞大梁的中國「韋伯女郎」。她必須貼近女主角自立的氣質,擁有直面愛情和現實的真誠以及勇氣,同時也要在音樂專業上達到和世界各地其他韋伯作品同樣高的水準。
經過長達半年的醞釀、選拔和考察,《周日戀曲》終於公布了2018首演季的四位重磅卡司——譚維維、婁藝瀟、徐麗東和李煒鈴。這四位演員此前的人生發展軌跡各不相同,她們的音樂和表演能力也獲得了韋伯本人和國際主創團隊的認可。從4月中旬開始,她們將在排練中直面《周日戀曲》帶來的挑戰。
集結黃金創作團隊
《周日戀曲》作為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一部馳名的音樂劇經典,此次首度進行中文版改編,雙方都不滿足於僅僅做英譯中的簡單翻版,而是期望這部女性情感經典作品可以立足中國當下大都會現實,進行再雕琢、再打磨,改編成為具有當代性的本土「戀曲」,為每一個平凡女性唱出內心讚歌,與現代中國都市族群產生最大的共鳴。
因此,該劇集結了一支最優秀的國際團隊。總導演保羅·華威·格裡芬擁有15年國際戲劇經驗,在倫敦西區著名的老維克劇院擔任常駐導演,並曾執導和參演多部韋伯作品。而中方導演馬玥來自上海戲劇學院;音樂總監菲茲·夏普爾是2012年音樂劇《貓》中文版的音樂總監,而中方音樂總監趙繼昀恰巧是他當年在製作《貓》時的黃金搭檔,兩人配合默契,且對於製作中文化作品經驗豐富;本次製作方還特別邀請了既是編劇又是金牌填詞人甘世佳做歌詞翻譯,力圖將中文美感融入旋律中;服裝設計則是卜柯文。
因為《周日戀曲》中文版是一位女演員從頭唱到尾的單人秀音樂劇作品。因此,令音樂劇迷最關心的問題是幾位女演員的演出場次。此次演出,四位女演員將採用輪演的方式,分別在不同的場次出演。而主辦方上海文廣演藝集團也在3月27日首輪開票時,就體貼入微地公布了音樂劇《周日戀曲》中文版的全國巡演計劃和四個場次的卡司排期,方便觀眾提早確定心儀的場次。目前已確認的巡演城市包括廣州、北京、廈門等。
(責編:溫璐、吳亞雄)
喜迎十九大,聽這19位名家的文藝"初心"廣大文藝工作者們不忘初心,思索、探索、行動,開啟了從"高原"邁向"高峰"的旅程。五年來,一批文藝名家做客人民網,聊創作心路,話人生感悟。【詳細】
這五年,這些好節目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電視文藝和網絡視聽文藝也走過了一段不尋常的發展道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