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周日戀曲》首演中文版 6月連演15場

2021-01-21 人民網

原標題:韋伯《周日戀曲》首演中文版

  昨天,韋伯音樂劇《周日戀曲》中文版在美琪大戲院正式開票,首站上海將於6月8日在美琪連演15場,之後將前往廣州、北京、廈門、珠海、蘭州、深圳等地進行全國巡演。這部首次被改編為中文版的獨角戲將由譚維維、婁藝瀟等四位歌手輪番擔綱上陣。在昨天的發布會前,上戲音樂劇專業出身的婁藝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畢業多年涉足影視圈,這是頭一次回到本行,「算是回歸,也算是客串……但能夠演音樂劇了,而且是韋伯的音樂劇,見到老師和同學我都按捺不住地興奮。」

  韋伯選定「明日之星」

  音樂劇《周日戀曲》中文版由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與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公司聯合出品,是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與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所創立的英國真正好集團去年8月籤署戰略產業合作之後呈現的首部中文版韋伯作品,因此為中國精心選擇了這一部他珍愛的作品,作為打響中國市場「頭炮」。該劇故事圍繞一個「女孩」的成長之旅展開,她離開家鄉,在上海和北京兩個城市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和生活,經歷了甜蜜和成長,也遇到了迷茫和分別,然而從未放棄面對愛情和生活的勇氣,最終發現了自我的快樂和成長。

  該劇從頭到尾只有一名女演員和6名樂手組成的樂隊,女演員因此需要獨挑大梁,完成多首傳唱度高的歌曲,還要將複雜飽滿的表演和情緒轉換傳遞給觀眾。也因此,《周日戀曲》中文版需要完成的首個任務,就是找到能獨挑萬鈞大梁的中國「韋伯女郎」。她必須貼近女主角自立的氣質,擁有直面愛情和現實的真誠以及勇氣,同時也要在音樂專業上達到和世界各地其他韋伯作品同樣高的水準。

  經過長達半年的醞釀、選拔和考察,《周日戀曲》終於公布了2018首演季的四位重磅卡司——譚維維、婁藝瀟、徐麗東和李煒鈴。這四位演員此前的人生發展軌跡各不相同,她們的音樂和表演能力也獲得了韋伯本人和國際主創團隊的認可。從4月中旬開始,她們將在排練中直面《周日戀曲》帶來的挑戰。

  集結黃金創作團隊

  《周日戀曲》作為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一部馳名的音樂劇經典,此次首度進行中文版改編,雙方都不滿足於僅僅做英譯中的簡單翻版,而是期望這部女性情感經典作品可以立足中國當下大都會現實,進行再雕琢、再打磨,改編成為具有當代性的本土「戀曲」,為每一個平凡女性唱出內心讚歌,與現代中國都市族群產生最大的共鳴。

  因此,該劇集結了一支最優秀的國際團隊。總導演保羅·華威·格裡芬擁有15年國際戲劇經驗,在倫敦西區著名的老維克劇院擔任常駐導演,並曾執導和參演多部韋伯作品。而中方導演馬玥來自上海戲劇學院;音樂總監菲茲·夏普爾是2012年音樂劇《貓》中文版的音樂總監,而中方音樂總監趙繼昀恰巧是他當年在製作《貓》時的黃金搭檔,兩人配合默契,且對於製作中文化作品經驗豐富;本次製作方還特別邀請了既是編劇又是金牌填詞人甘世佳做歌詞翻譯,力圖將中文美感融入旋律中;服裝設計則是卜柯文。

  因為《周日戀曲》中文版是一位女演員從頭唱到尾的單人秀音樂劇作品。因此,令音樂劇迷最關心的問題是幾位女演員的演出場次。此次演出,四位女演員將採用輪演的方式,分別在不同的場次出演。而主辦方上海文廣演藝集團也在3月27日首輪開票時,就體貼入微地公布了音樂劇《周日戀曲》中文版的全國巡演計劃和四個場次的卡司排期,方便觀眾提早確定心儀的場次。目前已確認的巡演城市包括廣州、北京、廈門等。

  

(責編:溫璐、吳亞雄)

推薦閱讀

喜迎十九大,聽這19位名家的文藝"初心"廣大文藝工作者們不忘初心,思索、探索、行動,開啟了從"高原"邁向"高峰"的旅程。五年來,一批文藝名家做客人民網,聊創作心路,話人生感悟。【詳細】

這五年,這些好節目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電視文藝和網絡視聽文藝也走過了一段不尋常的發展道路。【詳細】

相關焦點

  • 眾星助陣《劇院魅影》北京首演 前15場票售罄
    11月18日,世界經典音樂劇《劇院魅影》在天橋藝術中心迎來首演禮活動首演禮現場星光熠熠,朱軍、朱迅、劉謙、毛阿敏、沙寶亮、孫淳、付笛生夫婦、春妮、金銘、俞白眉、戴樂樂等人出席當晚的首演禮紅毯並全程觀看了《劇院魅影》的演出。首演結束後,觀眾掌聲連綿不絕,演員們更是三次返場謝幕,明星也化身為粉絲對演員和劇目讚不絕口。即日起《劇院魅影》英文巡演版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連演64場,據悉前15場演出已一票難求。
  • 《亂世佳人》《卡門》《歌舞線上》,這些音樂劇年末來滬連演50場!
    經典百老匯音樂劇《貓》和年輕而新鮮的《長靴皇后》正在熱演。而接下來,還將有一系列精彩的音樂劇輪番來滬。7月26日,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提前揭開了2018年「年末大戲」的神秘面紗。從12月12日到明年1月27日,將有三部大戲連演50場!它們分別是:熱辣的西班牙語音樂劇《卡門·古巴》、浪漫的音樂劇《亂世佳人》和文藝的百老匯經典音樂劇《歌舞線上》。這三部作品全都是首次登陸中國,發布當天就吸引了不少觀眾來到文化廣場現場排隊搶票。
  • 上海迪士尼首演中文版《獅子王》:土狼說東北話
    參考消息網6月15日報導 臺媒稱,上海迪士尼在華特迪士尼大劇院舉行中文版《獅子王》音樂劇首演。劇中除了有角色操著一口東北口音外,竟還出現美猴王孫悟空。據臺灣「中央社」6月15日報導,上海迪士尼14日舉行開幕慶典系列活動,當晚7時30分在園內的華特迪士尼大劇院舉行中文版獅子王音樂劇全球首演。報導指出,演出中包含娃娃親、回家喝西北風…等大陸慣用語外,劇中的土狼更操著一口東北話。此外,根據媒體公布的照片,劇中居然出現京劇扮相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 《巴黎聖母院》第三次來滬連演30場 17年前遇冷如今一票難求
    7月18日—8月11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大教堂時代》重新被唱響,《巴黎聖母院》首演20周年紀念版將在上海連演30場。扮演卡西莫多的義大利演員安傑洛·德爾·維奇奧說:「繼續歌唱巴黎聖母院,是對她所遭不幸的最好安撫。」  唱起《大教堂時代》的詩人格蘭古瓦,由法國演員理察·查雷斯特扮演,他至今已出演超過1000場《巴黎聖母院》。
  • 《嘟嘟泡泡》首演圓滿落幕,全國巡演精彩開啟
    11月28日,持續降溫的杭州有點冷,不過這絲毫沒有阻擋小朋友們奔赴嘟嘟和泡泡之約的熱情——創意繪畫互動親子劇《嘟嘟泡泡》全國首演在杭州劇院萌趣開演,票房火爆!除了杭州首站,春節前《嘟嘟泡泡》將到上海、北京、天津、廣東、福建5省8城進行巡演,邀你一起踏上奇趣旅程。
  • 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上海首演:看過電影版,話劇版有哪些不同?
    在上月結束了北京第二輪演出後,話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昨晚在人民大舞臺迎來了上海站首輪演出。除了話劇迷,不少原作小說和改編電影的粉絲也走進劇院,一探究竟。不過,它的話劇版本問世更早,1963年在百老匯首演,當年就創造了82場演出的記錄。此次中國版的排演,導演佟欣雨保留了最初話劇劇本的架構,呈現給觀眾原汁原味的「瘋人院之旅」。圖說:《飛越瘋人院》劇照 官方圖電影與話劇的敘事語言是完全不同的,最大的區別體現在「酋長」身上。
  • 陳少琪原創音樂劇《愛在星光裡》建組啟動 11月在滬上演
    近日,由黑芝麻娛樂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出品,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製作以及運營的音樂劇《愛在星光裡》於8月30日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劇正式建組啟動並公開售票。該劇已列入「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單元,將於2018年11月8日至11月10日期間,在美琪大戲院首演四場。其後進入2019年國內巡演,包含將在2019年1月上海美琪大戲院演出六場、4月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演出七場等計劃。
  • 歐美大戲與中文原創齊飛 上海上半年音樂劇演292場
    而繼安德魯·韋伯巨作《貝隆夫人》和《德語音樂劇明星音樂會》後,下半年演出市場還將輪番獻演法語原版音樂劇《搖滾紅與黑》、託尼獎最佳音樂劇《鐵達尼號》、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等重磅大戲。與此同時,本土音樂劇也帶來驚喜,上半年有三部中文版音樂劇進入票房榜前十。不少中文音樂劇從上海走出去、輻射長三角,讓上海成為了帶動全國音樂劇市場增長的排頭兵。
  • 一個演員一塊背景板演遍世界 「兒藝」《我要飛,去月球》首演
    東方網記者桑怡6月30日報導:7月1日、2日,由上海兒童藝術劇場製作的首部多媒體動畫創意劇中文版《我要飛,去月球!》將連演兩晚,為放暑假的孩子們獻上一部精彩的兒童劇。這個由西班牙導演辛西婭·米蘭達創作和執導的劇目,已被製作成多個國家的版本,其講述了一個關於想像力的故事。
  • 國慶連演十場
    國慶連演十場 2019-09-21 19:18: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排練照片 中國兒藝供圖
  • 《謀殺歌謠》中文版將上演,一出沒有對白的搖滾音樂劇
    時隔六年,曾經推出過中文版音樂劇《貓》和《媽媽咪呀!》的製作人田元又將和《媽媽咪呀!》中文版的導演胡曉慶一起,推出百老匯音樂劇《謀殺歌謠》的中文版。《謀殺歌謠》首演於 2012 年,曾經推出過韓版和日版。製作人田元選擇引進這部音樂劇,也是得到了觀看過這部作品的導演胡曉慶的推薦。
  • 百老匯經典大秀首次來華《王者之舞》5月在滬連演6場--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4月23日電 (記者 曹玲娟)作為美國、愛爾蘭兩國總統共同認證的「踢踏舞第一人」,5月3日至6日,《王者之舞》將在上海文化廣場連演6場,這是主辦方今天在滬宣布的。 與譽滿中華的《大河之舞》相比,《王者之舞》則是第一次來到中國巡演,部分原因是因為《王者之舞》的每周的運營費高達驚人的上百萬美金,團隊之前對於中國市場是否能消化這麼高的成本一直持觀望態度。而長期運營《大河之舞》的九維文化,也一直不懈的努力想把麥可弗萊利的這部巔峰巨作,帶入中國。
  • 線上讀書會|馬克斯·韋伯逝世100周年:雲上思韋伯
    生活書店與近代文化時間:6月13日(周六)15:00-16:00地點:中華書局的直播間主講人:陳揮(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生活書店,1932年7月成立於《生活》周刊社基礎之上雲上思韋伯——馬克斯·韋伯百年忌辰網絡紀念論壇時間:6月14日(周日)9:00-11:00、21:00-23:00地點:學術志嘉賓:李猛(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閻克文(浙江大學兼任教授)、徐曉宏
  • 阿良戀曲丨一位香港「昆蟲」的自述
    題釋:香港有首老歌叫「阿郎戀曲」,用其體。崑劇又稱崑曲,戀曲,又可以作「熱愛崑曲」解。我姓陳,耳東陳,叫良輝,優良的良光輝的輝。我是泉州人。我們泉州人喜歡叫名字的第一個字,在泉州大家都我阿良。我十歲來香港,香港這邊叫我阿輝。
  • 《雷雨》《雷雨·後》將在海口連演兩天 劉愷威、何賽飛等演繹
    作為2020年(第二十一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藝術演藝周推出的精品劇目,這臺精彩的連臺戲《雷雨》《雷雨·後》將於12月5日、6日在海口灣演藝中心舉行全球首演,由劉愷威、何賽飛、史可、孔維、呂星辰等超明星陣容演出。
  • 北化原創話劇《侯德榜》首演 震撼師生心靈
    人民網北京4月9日電(歐興榮)「讓我們用中國人的智慧,興旺華夏民族;讓我們用科研的力量,推動世界發展!」當舞臺上的侯德榜振臂高呼,說出這段振聾發聵的臺詞時,觀眾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現場爆發雷鳴般的掌聲。昨晚,由北京化工大學學子自編、自導、自演的文獻史實劇《侯德榜》在東校區科學會堂隆重首演,觀眾爆棚,掌聲如潮。
  • 「永不消失的電波」 重郵原創話劇《紅色長波》首演開演
    話劇首演現場。  據悉,該劇展演場次共計六場,於10月16至10月21日分批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