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會有深記的兩種東西,快樂的和痛苦的。忘記的是最無聊的。 《像少年啦飛馳》
「最大的反派,就是索然無味的一生」
-
《乘風破浪》裡,徐正太站在天台疾呼:「我就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飛馳人生》裡,歸來是少年,歸去已是中年,銀幕暗了,燈光亮了,你我生活或許暗淡,但一切不還要繼續嗎?
中學時代,一本韓寒的小說印象很深,《像少年啦飛馳》。可能是脫離太久,年初一去看電影,竟以為《飛馳人生》是這部小說的電影版,懵懵走進影院,竟是歸來的中年演員沈騰,在青蔥的激情中,他確實略顯油膩。
「我曾擁有一切,轉眼都飄散雲煙。」故事就像這句歌詞一樣。
對比中學時代,喜歡的是像少年啦飛馳中對叛逆的真實解讀,對少年飛馳的相望,卻囫圇埋藏在課桌前的守望。
果敢、真實、無忌,面對表裡不一勇於現實的批判,總覺得自己是站在中心的一束光芒,在未開發C位的記憶裡:
「站在這裡,孤獨地,像黑夜一縷微光,不在乎誰看到我發光。」
如今,飛馳人生,無可避免的長大、老去,夢想飛馳總有代價,即使腰間鬆散的贅肉惶惶不可終日。
「你呢,是這輩子沒故事,想擁有一段故事。
我呢,是故事太多,想給故事一個結局。」
為了這份熱愛,在離開巴音布魯克賽道1852天的日子裡,張馳每天都在腦海中模擬,模擬飛馳在109公裡長、擁有1462道彎賽道的模樣,整整一萬次。直到熟悉它的每一道彎、每一個坎,如同熟悉自己的呼吸。
如果命運是風,一半吹跑了操蛋人生。
如果僅剩一秒的風暴,也足以燃燒另一半命運。
少年如夢,歸來已是中年,
但熱愛讓千瘡百孔,奔向山和大海。
我最可愛的反派,
至少,我此刻仍從索然無味看到山和大海。
「Heroes never die」
-
也許這是因為生活本就是一場悲劇,拿來旁觀卻成了一部喜劇,只不過我們身在其中所以渾然不覺。《喜劇之王》
同一片海,蔚藍;同一本書,自我;同一行字,你好。
「所謂人生,就是不斷自我打臉的過程。」不知出自哪位名人之口。
我皆凡人,同望一片海,也寫不出春暖花開,同望一面牆,也轉不出自我的屏障。
「永遠就是從現在直到宇宙毀滅,那宇宙毀滅之後呢?」
所謂希冀,就是寄託於他物為載體的自我克制,當克制失效,終歸轉移至他物。突然有些神神叨叨,寫下這段謬論,或許我自己都沒很懂。
但我有所堅持,這是我所知的,而有所堅定的念念。
「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後會很美的。」
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東西,看一部電影,不是做一部電影的背書。
世界與生活總有他自己的處事方式,我有所知,我有所想,我也有所希冀,足矣。
看了兩部電影,看到一個故事,看到一份如夢。
二〇一九,像少年啦飛馳,告別微小如塵。
在某個清晨 回望我一生活得雖認真 卻微小如塵想要唱首歌 去唱哭別人最後卻是我 滿臉淚痕早告別青春 活成了別人經歷的時代 已如此陌生年少時的話 又不敢承認低頭在人海 浮浮沉沉我的一半人生 飄蕩就像只風箏如果命運是風 什麼又是我的繩《一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