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便利店與餐飲店的咖啡已經不能滿足您的味蕾,又希望能天天喝到好咖啡,不如買一臺咖啡機放在家裡吧!有了咖啡機,就可以依照個人的喜好與預算選購咖啡豆,同時更僅需簡單的按鍵操作,便能衝泡出媲美專業品質的咖啡。而知名品牌如 NESCAFé雀巢、Jura、Delonghi德龍等都有推出各式咖啡機,到底該如何挑選最合適的機種呢?
本篇文章中不僅會介紹咖啡機的機種,還會分享幾個使用咖啡機的小秘訣,幫助大家實現自製泡咖啡的理想!
咖啡機的選購要點
先跟大家分享幾個挑選咖啡機時應該要注意的重點。本段將會簡單介紹常見的咖啡機類型,並分析個別機種的特色。
●配合個人喜好選擇機種
咖啡機的種類與功能非常多元,我們必須先認識各種咖啡機的基礎功能與特色,才能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適合的類型。首先就請大家一起來認識各種常見的咖啡機!
最經典的「滴濾式」
「滴濾式咖啡機」在中國常被稱為「美式咖啡機」,只需要在上層鋪好濾紙再放上咖啡粉,並將冷水倒入指定水位,按下按鈕後機器就會自動煮水並開始衝泡,具有類似用手衝式細口壺的衝泡效果。若只是想喝咖啡提神放鬆,可以選擇一般市售咖啡粉;如對咖啡品質特別講究,也可選擇每次衝泡前研磨豆子。
目前滴濾式咖啡機所搭配的咖啡壺煮要有玻璃與不鏽鋼兩種,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保溫效果。若習慣泡完馬上飲用,可以選擇玻璃制;而喜歡花長時間細細品嘗的人,則建議選擇保溫良好的不鏽鋼材質。
另須注意的是,機器內的咖啡濾網還可分為「單孔式」以及「多孔式」,單一出水孔可以泡出濃鬱有層次的咖啡,而多孔出水則可以迅速的泡出清爽溫和的口味。如果想改用家中的濾網衝泡,選購咖啡機時務必確認濾網尺寸是否能與咖啡機媒合。
衝泡、清洗都簡單的「膠囊式」與「易濾包式」
使用易濾包與膠囊咖啡機的優點之一在於操作更加簡單,只要在匣子內放入「咖啡膠囊」或「濃縮咖啡易濾包(Coffee POD)」,並依指示加入冷水或熱水,就能一鍵輕鬆衝泡出好喝的咖啡。膠囊和易濾包都是密封式的,咖啡粉較不易受潮能經得起久放;使用時也不用擔心搞錯分量或弄得滿桌都是粉末,不論是衝泡或清理都更加容易。
除了咖啡本身即有多樣的口味可選擇之外,膠囊式咖啡機亦可選則紅茶、奶茶、巧克力等等口味的膠囊來衝泡享用。不過缺點是咖啡膠囊的定價較咖啡粉高,且使用後的膠囊垃圾有可能成為環境的隱憂。須注意的是,不同廠牌的膠囊大多無法通用,只能選購與咖啡機相同品牌的膠囊來使用。
咖啡達人都愛用的「虹吸壺」
虹吸壺又稱為賽風壺,最大的特徵就是構造幾乎完全透明,可以看見製作咖啡的過程。分為上下兩個玻璃壺身的造型也非常時髦,經常被拿來做為室內布置的配件。虹吸壺的衝泡原理是利用蒸氣壓力萃取咖啡精華,雖然操作較為複雜,但若是操作夠熟練,虹吸壺的衝泡時間可以比手衝時間短上許多,並且能輕鬆泡出濃鬱溫潤的口味。
除了用酒精燈加熱的傳統虹吸壺,現在也有可接電加熱的虹吸壺咖啡機;因為咖啡機周遭容易有水汽,為了使用的安全性,建議選擇具有磁性、或其他防脫落安全設計的電源線。
手動到全自動,擁有多元機種的「濃縮咖啡機」
濃縮咖啡機顧名思義擅長衝泡濃厚的意式咖啡,有些濃縮咖啡機甚至還能衝制其他類型的咖啡,可滿足濃淡不一的口味喜好。濃縮咖啡機種類豐富,包含富有磨豆功能的全自動式、一般手動式、甚至還有與滴濾式設計一體化的商品等。
而其作用原理是以加壓後的高溫水蒸氣快速穿過咖啡粉末,瞬間萃取出咖啡的精華,使泡出的咖啡口感香醇濃鬱。且由於咖啡因等雜質的含量很低,因而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負擔,享受最純粹的美味。
除了水溫之外,蒸氣氣壓也是衝泡出好口味關鍵;一般來說意式咖啡的衝煮壓力會設定在9bar(亦可寫作「巴」;歐盟專用大氣壓力單位,1巴=100千帕)。而咖啡機提供壓力的能力通常會與價格成正比,因此咖啡機的價格也是辨別衝泡品質的重要指標,講究口味的人請從1萬元左右的機種選起。
●充分了解商品的規格和機能
各類型機種雖然有許多相異點,但也有不少類似的功能與設計,購買前應該要多方比較各種商品之間的異同,並配合自己的生活習慣選出最適合的機種。
約700mL 的容量最便於使用
每臺咖啡機的容量規格大不相同,通常衝泡量較大的機種體型也較大,在擺設、收納上也較為麻煩,因此選購之前也應先確認預定擺放位置的空間是否足夠。至於如何估算適合的咖啡機容量,建議可以一杯咖啡140mL 為單位,乘上一天中的使用人數;或者是一次需要衝泡的杯數,以粗估基本需求。
如果是普通家庭使用的話,建議選購一次可衝泡4~6杯(500~700mL)容量的機種;如果是放在辦公室使用,則可考慮一次衝泡一杯式的膠囊咖啡機,讓不同使用者選擇想要的口味;或者是選購大容量的機種,全員一起享用也不錯。
確認是否好清潔
與大部分的廚房家電一樣,方便清潔也是相當重要的考量因素。好清洗的機種不僅可提升頻繁使用的意願,也能避免不同咖啡粉之間的風味互相影響,因此咖啡機的構造也是購買前務必衡量的重點之一。
「咖啡槽是否能拆卸」、「內部空間是否方便手掌進出清理」、「構造是否簡單不複雜」等皆是需考量的關鍵。而容易組裝、拆卸的機型也較便於徹底清潔,讓每一泡咖啡都能呈現最乾淨的原味。此外,也需注意咖啡機是否有提供零件替換或是送修服務,以便維持咖啡機的性能與品質。
●是否有便利的附加功能
現在的機種擁有非常多元的附加設計,如市面上常見的有「悶煮功能」、「預約功能」、「自動萃取」、「自動奶泡」、「自動斷電」等等,不論是想要節省時間還是追求美味,這些額外功能都可讓使用體驗更升級。通常越高價的機種附加功能也越完善,預算充裕的話可以多多關注這方面的商品資訊。
操作化繁為簡,陶瓷研磨無焦味好的咖啡除了要擁有好的原料和專業的衝泡技術,就連磨豆器具都必須講究。而如果喝咖啡時常隱約嘗到焦味,很可能就是磨豆機太熱造成的變質。飛利浦拋棄舊式的金屬材質,改用100%純陶瓷的研磨刀片,確保高轉速下的磨豆過程不會產生過熱,有效保存豆子新鮮的氣味。
製作美味咖啡的訣竅
本段整理了幾項泡出好喝咖啡的小訣竅,不論是挑戰新買的咖啡機,或是覺得手邊的咖啡機怎麼泡都不順手的人,千萬別錯過囉!
●剛購入的咖啡機務必進行試泡
剛買回來的新品咖啡機通常都會散發一種獨特的氣味,這時候只要進行試泡,在確認是否功能正常的同時,還能利用咖啡容易吸附氣味的特性去除機器的怪味,可謂一舉兩得。而由於首次試泡出的咖啡多會吸附有機器的異味,若是想喝到最原本的咖啡味,建議在第二泡時再飲用。
此外,如果是使用自動咖啡機,在機器啟動後可讓機器先流出一小段的熱水,這個動作不但能幫助除去萃取管道中殘留的油垢和氣味,也能達到暖機的作用,有助提升衝泡的效果。
●悶煮過後香氣口味更濃鬱
悶煮可以帶出更加濃鬱的咖啡香氣及口感,是好咖啡的重要衝泡環節之一。如果咖啡機本身就附有悶煮功能固然最理想,但若未具備,只要在機器剛開始萃取出咖啡時關閉電源,並在20~30秒之後重新啟動,咖啡機就會重新開始加熱,產生類似悶煮的效果。
悶煮不僅能蒸散更多的水分,也能帶出更多的咖啡精華,因此即便是常喝的豆子也能泡出截然不同的風味,非常推薦各位讀者在家嘗試。
●保溫時間請勿過長
為了確保隨時有熱騰騰的咖啡可以喝,有些機種會有咖啡保溫的功能。然而長時間的保溫可能會讓咖啡加熱過頭,造成咖啡生成較多的雜質,或甚至出現難以入口的異味。尤其是熱源在下方的咖啡機特別容易過度加熱,因此泡完咖啡還是建議儘快飲用。
利用咖啡粉和咖啡豆泡出美味的咖啡
買了咖啡機當然就要積極地多加地利用囉!除了衝泡平常習慣喝的咖啡,也可以多嘗試其他不同口味與品牌,建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咖啡哲學!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下方連結。
總結
看了這麼多款不同的咖啡機,有沒有感覺隔著螢幕,似乎也能聞到一股濃鬱的咖啡香氣呢?如果各位是每天都有享用咖啡習慣的人,十分建議大家省下每天上咖啡館的錢,轉而投資一臺機能性十足的咖啡機。如此一來不但等壓縮每天的開銷,也能配合自己的口味喜好進行調整,讓各位在家中或辦公室都能隨時享受媲美專業咖啡館的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