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力能夠解釋天體的形成和相互作用的本質,比如:地月系通過太陽系星雲的引力塌縮形成,引力既為月球圍繞地球轉動提供了動力,也為地月系圍繞太陽轉動帶來動力之源。但是,引力似乎不能完全解釋天體的形成和相互作用的現象,比如:太陽系星雲剛好以這麼多的質量形成了月球和地球,剛好以這麼遠的距離確定了月球在地球周圍、地球在太陽周圍的位置。自然現象的豐富性和自然本質的單調性構成科學哲學的悖論關係,現象和本質符合科學哲學的「悖論原理」。夲質和現象、有限和無限、一和多符合哲學悖論的「等效原理」。物理學解釋了天體構成和運動的簡潔本質,卻難以解釋天體形成和變化的繁複現象,科學哲學的價值既在於解釋事物的本質,也在於解釋事物的現象。
(2)電磁力能夠解釋分子的形成和相互作用的本質,原子之間通過化學健的電磁作用組成分子,但是,就像引力難以解釋天體形成和相互作用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一樣,電磁力難以解釋分子形成和相互作用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對原子和分子、行星和恆星符合哲學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等效原理」。天體形成和天體結合是引力作用、或自然選擇的結果,似乎又與「宇宙基因論」、或先天決定論有關。原子的結合幾乎存在無限的豐富性,分子種類、或物質種類達到了巳知數量的百萬、千萬。僅從單一的電磁力難以解釋分子和物質種類的無限性。引力對天體形成和相互作用的解釋與電磁力對分子形成和相互作用的解釋符合哲學力學論的「等效原理」。
(3)天休的相互作用除了引力之外,還存在電磁力,這是因為引力和電磁力的長程性符合哲學力程論的「等效原理」。粒子的相互作用除了強力之外,還存在弱力,強力和弱力在長程距離上失去了作用、或強力和弱力符合哲學短程論的「等效原理」,強力和弱力因此不參與天體的相互作用。天體物理學家在建構「暗物質理論」、或預測暗物質的存在和分布時僅考慮了引力的相互作用,沒有或缺少對天體電磁相互作用的考慮。「迷失的暗物質」、或「缺失的暗物質」可能既與天休的引力相互作用、也與天體的電磁力相互作用相關,引力是表現為主要的天體相互作用,而電磁力表現為次要的天體相當作用。僅以引力和廣義相對論似乎不能充分地解釋暗能量迷失、或不足的現象,天體電磁理論也許彌補了暗物質缺失的問題。天體的電磁力在多大程度上彌補了天體「迷失的引力」?或天體電磁理論和「暗物質理論」存在怎樣的關聯,這依賴於末來科學家的天文觀測和理論分圻。
(4)天體受到引力和「暗能量」兩種力的作用,引力是已知的自然力,暗能量的「反引力」可能是某種未知的基本力,如果暗能量是「第五種基本力」,那麼宇宙天體受到兩種自然基本力的作用,如果將電磁力納入天體相互作用的範疇,那麼宇宙天體受到三種基本力的作用.。忽咯了非基本力在天體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卻不能忽略非基本力對物體構成和變化起到的作用。比如:一些物質材料接合的緊密性強,一些物質材料接合的緊密性弱,金屬和晶體材料的接合力強,非金屬和非晶體材料的接合力弱,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密度和接合力,通常說來,固態物質比液態物質、液態物質比氣態物質的密度大、接合力強。物質結構的堅固性、或物質材料結合的緊密性僅通過電磁作用力表現出來?不同物質結構對應不同物質材料抵抗變形的能力,物質材料的結合力和抵抗變形的能力主要來源於電磁力,在物質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是否存在非基本力?動植物的「生命生長力」、或細胞的新陳代謝可能包含了自然非基本力,人們對非基本力的性質和它們在物質形態變化中的作用了解的不多。物質以不同的結合方式形成黃沙和水泥、巖石和泥土、蘋果和香蕉,除了基本力的作用,也許能夠發現非基本力的作用方式,比如:液體表面的張力、毛細管現象的「毛細力」。
(5)哲學的考查或研究對象為物質與意識的相互關係,存在與思維、客觀與主觀、實體和精神為物質與意識關係的幾種表現形式。科學的考查或研究對象為物體與物體、物體與時空的相互關係。科學和哲學的研究對象不同,科學傾向於觀察和分析實在性的物質和時空,而哲學傾向於感知和認知非實在性的意識或思維活動。純粹客觀的科學和純粹主觀的哲學都不存在,科學和哲學符合哲學非純粹性的「等效原理」。科學不是純粹實在性的「形而下學」,哲學不是純粹非實在性的「形上學」,科學主要體現了「形而下學」的性質,哲學主要體現了「形上學」的特性。形而下學的科學和形上學的哲學符合哲學悖論性的「等效原理」。推而廣之,諾貝爾物理學獎和經濟學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符合哲學價值論的「等效原理」。沒有純粹實在性的科學和純輝非實在性的哲學。推而廣之,沒有一門純粹物質實在性的自然科學,也沒有一門純粹精神非實在性的社會科學。為什麼說存在純粹的自然性,不存在純粹的自然科學?存在純粹的意識性,不存在純粹的意識科學?這是因為科學認識離不開思維、或意識的活動。社會認識、或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不能脫離社會存在而存在,這與人的思想和意識不能離開大腦而存在相一致。
(宇哲筆記: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