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來了

2020-11-05 甜志願

10月3日,每年一度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揭曉,全國52名科技工作者獲得了這一獎項。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自1994年3月,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各捐資1億港元,在香港註冊成立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用來獎勵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學技術工作者,促進中國的科學與技術發展。至今,該獎設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以下2020年度獲獎人員名單:

1、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自設立以來,至今年已舉辦了27屆。歷史上,王大衍、王淦昌、錢學森、彭桓武、朱光亞、錢偉長、蘇步青等國內著名科學家曾獲得過成就獎。今年,基金會將這一獎項頒給了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獎勵他們在各自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2、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今年的進步獎,頒給了來自25家單位的30名科技工作者。北京大學成為了最大贏家,共有3名科技工作者獲得該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也各有2名科技工作者獲此殊榮。特別是成都理工大學、河南農業大學,這兩所在部分省市還是二本招生的院校,也有1名科技工作者獲得了此獎,展現出不俗的實力。

近三年來,進步獎有收緊的趨勢,每年獲獎人數在逐步減少。2018年37人獲獎、2019年35人獲獎、2020年30獲獎。

3、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今年的創新獎,則頒給了20名科技工作者。其中海軍工程大學已是連續3年有科技工作者獲得青年創新獎,真是令人稱奇,這也表現出海軍工程大學人才梯隊建設的厚度。另外,天津科技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昆明醫科大學等4所普通的"雙非"院校,今年均有1名科技工作者獲得了創新獎,也令人刮目相看。


不唯出身,只看成績。或許這才是此獎的可貴之處。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於1994年3月30日捐資創立的、以獎勵中華人民共和國傑出科技工作者為宗旨的科技獎勵基金。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表彰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其中,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國道榮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區域創新獎),表彰其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的突出貢獻。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公示
    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於1994年3月30日捐資創立的、以獎勵中華人民共和國傑出科技工作者為宗旨的科技獎勵基金。依據《評選章程》規定的「公平、公正、公開」評選原則,經過提名推薦、專業評審、考察聽證、終評審定的既定程序, 2020年8月28日評選委員會全體會議評選決定,2位為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作出卓越貢獻的傑出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獎牌、獎金100萬港元;30位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獎牌、獎金各20萬港元
  • 樊錦詩王愛勤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中國甘肅網11月4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召開,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
  • 實驗室主任汪衛華院士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共同捐資港幣4億元於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註冊成立的科技獎勵基金,其宗旨是通過獎勵取得傑出成就的我國科技工作者,倡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激勵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技術高峰。
  • 王愛勤研究員榮獲2020年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2020年中國非金屬礦產業高峰論壇暨非金屬礦綠色礦山評價交流會將於11月27-29日在河南鄭州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11月3日,備受矚目的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 我校副校長程博聞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52位傑出科技工作者被授予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獎勵。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程博聞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是我校首次獲得該項重大科技獎勵基金。
  • 軍隊系統6人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頒獎大會在京舉行,軍隊系統6人獲獎。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共評選出52位獲獎人。其中,2位為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作出卓越貢獻的傑出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0位在科學技術領域有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位取得高水平科技成就,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創造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近日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張澄教授自2004年開始,一直從事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發生機制和幹預策略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首次發現了炎症因子通過ASK1-MKK4-JNK1-NonO通路導致膠原代謝紊亂和動脈粥樣硬化(AS)斑塊不穩定的新機制、揭示了尼古丁和血管緊張素II通過上調AMPK-AP2-MMP2通路導致血管膠原降解和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於1994年創立,旨在獎勵中國傑出科學家,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
  • 蘇州兩名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獲獎科學家揭曉。「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共50位,其中,蘇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路健美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內科血液學教授吳德沛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這也是蘇州大學首次獲得該獎項。
  • 樊錦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召開,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共50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愛勤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長期致力於推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在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傑出科學技術工作者,獎金100萬港元。
  • 樊錦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樊錦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召開,有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
  • 觀瀾|這位山東沂源人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2020年11月3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今年全國共有52名科技人員獲獎,其中鍾南山和樊錦詩獲得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0人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人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1月7日,記者獲悉,這裡邊,有一位山東人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他就是畢業於淄博市沂源一中的96屆校友、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永生。
  • 鍾南山樊錦詩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本報北京11月4日電(記者袁於飛 通訊員蔣程)11月3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今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授予52名傑出科技工作者,其中最高獎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了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
  • 鍾南山樊錦詩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鍾南山樊錦詩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另有30位和20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文旅要聞】樊錦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召開,有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共50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愛勤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鍾南山再獲大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2020年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在北京舉行,鍾南山院士獲該基金年度最高獎:「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同時獲此大獎的還有樊錦詩研究員。 「何梁何利基金「是什麼來頭,網友很好奇?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各捐資1億港元於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註冊成立的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並依託香港普通法實行信任委託管理制度。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揭曉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表彰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其中,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國道榮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區域創新獎),表彰其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的突出貢獻。
  • 交大譚家華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日前,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譚家華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長期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課程教學工作,是我國最早開展海上施工設備與特殊裝備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一直從事海上施工設備應用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開發;是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自主研製的開拓者、倡導者和組織者,近20年來聯合中交疏浚等疏浚行業主力單位,攻克了大型絞吸疏浚裝備核心技術,研製成果為行業技術進步、一帶一路港口航道建設及遠海島礁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帶動了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學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