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2020-11-07 中國青年報

近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

張澄教授自2004年開始,一直從事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發生機制和幹預策略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首次發現了炎症因子通過ASK1-MKK4-JNK1-NonO通路導致膠原代謝紊亂和動脈粥樣硬化(AS)斑塊不穩定的新機制、揭示了尼古丁和血管緊張素II通過上調AMPK-AP2-MMP2通路導致血管膠原降解和腹主動脈瘤的分子機制、發現了調節性T淋巴細胞和他汀抑制AS炎症反應和穩定斑塊的新機制、發現了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和血管緊張素1-7(Ang1-7)對於AS早期和晚期斑塊、糖尿病性心肌病和糖尿病性腎病的保護作用和分子機制並提出了ASCVD治療中ACE2-Ang1-7新軸線的概念、提出了ACE2耗竭是新型冠狀病毒導致心肺損傷的關鍵機制,在新冠感染合併高血壓患者的臨床對照研究中證明應用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可顯著降低死亡率。

張澄教授先後承擔國家863重大課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基金委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Nat Med、Cell Metab、Nat Commun、J Am Coll Cardiol、Nat Rev Cardiol、PNAS等國際著名雜誌發表SCI收錄論文130餘篇,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和中國百篇最具影響的國際學術論文獎,獲得中國五四青年獎章和山東省五四青年獎章,獲評美國心臟病學院Fellow(FACC)、歐洲心臟病學會Fellow(FESC)、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國家首批「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以及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

何梁何利基金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於1994年創立,旨在獎勵中國傑出科學家,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另有30位科技工作者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位科技工作者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其中6人獲「青年創新獎」,10人獲「產業創新獎」,4人獲「區域創新獎」,張澄教授獲得的是「青年創新獎」。

談到這個獎項,張澄教授表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中的青年創新獎競爭非常激烈,能夠獲此殊榮,對自己是一個巨大的鼓舞和鞭策,自己將會以本次獲獎為動力,發奮努力,不斷前進。在張澄看來,無論是臨床診斷技術還是治療方法,無不來自於基礎研究的成果;要善於從臨床工作中發現科學問題,利用科學研究手段尋找問題的答案。

此前,山東大學潘承洞(1995)、蔣民華(1996)、彭實戈(2007)、張運(2009)、陳子江(2012)等五位學者曾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另悉,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79級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澤金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來源:山東大學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近日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和中國百篇最具影響的國際學術論文獎,獲得中國五四青年獎章和山東省五四青年獎章,獲評美國心臟病學院Fellow(FACC)、歐洲心臟病學會Fellow(FESC)、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國家首批「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以及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
  • 我校副校長程博聞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52位傑出科技工作者被授予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獎勵。天津科技大學副校長程博聞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是我校首次獲得該項重大科技獎勵基金。
  • 觀瀾|這位山東沂源人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2020年11月3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今年全國共有52名科技人員獲獎,其中鍾南山和樊錦詩獲得科學與技術成就獎;30人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人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1月7日,記者獲悉,這裡邊,有一位山東人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他就是畢業於淄博市沂源一中的96屆校友、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永生。
  • 祝賀!實驗室主任汪衛華院士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共同捐資港幣4億元於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註冊成立的科技獎勵基金,其宗旨是通過獎勵取得傑出成就的我國科技工作者,倡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激勵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學技術高峰。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共有52名傑出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獲獎者2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獎者30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獲獎者20位。
  • 山東大學18人獲國家重要表彰!
    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劉智青教授獲此殊榮。劉智青教授長期活躍在實驗強子物理前沿研究領域,曾取得系列國際前沿的成果。2013年,他在BESIII實驗完成博士論文期間,代表合作組發現了新的帶電類粲偶素Zc(3900),被認為是首個具有確切實驗證據的四夸克粒子,並被美國物理學會《物理》雜誌評選為年度"十一項重要成果"首位。
  • 雲南科技工作者何黎、張宗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央廣網昆明11月5日消息(記者陳鴻燕)11月3日北京舉行的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上,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雲南省皮膚病醫院執行院長何黎、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宗亮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2020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來了
    10月3日,每年一度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揭曉,全國52名科技工作者獲得了這一獎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自1994年3月,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先生各捐資1億港元,在香港註冊成立社會公益性慈善基金,用來獎勵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學技術工作者,促進中國的科學與技術發展。
  • 祝賀!王愛勤研究員榮獲2020年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2020年中國非金屬礦產業高峰論壇暨非金屬礦綠色礦山評價交流會將於11月27-29日在河南鄭州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11月3日,備受矚目的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 北大教授程和平、顏學慶、季加孚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編者按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頒獎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程和平院士、物理學院顏學慶教授、腫瘤醫院季加孚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入選人數在全國高校中最多。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依據《評選章程》規定的「公平、公正、公開」評選原則,經過提名推薦、專業評審、考察聽證、終評審定的既定程序, 2020年8月28日評選委員會全體會議評選決定,2位為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作出卓越貢獻的傑出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獎牌、獎金100萬港元;30位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獎牌、獎金各20萬港元
  • 河南科技大學魏世忠教授獲頒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駱保恆 沈蘭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會上,河南科技大學副校長魏世忠教授獲頒「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以表彰其在金屬材料磨損控制與成型技術領域的重大成就和貢獻。獲獎者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等。
  • 蘇州兩名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獲獎科學家揭曉。「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共50位,其中,蘇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路健美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內科血液學教授吳德沛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這也是蘇州大學首次獲得該獎項。
  • 中科院10人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 2020年,共有52位中國科學家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30位,「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位。中國科學院此次共有10位科學家獲獎(詳見名單)。
  • 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3日訊(記者 秦思思)今(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重慶大學周緒紅院士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中國工程院院士、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結構工程師學會會士、重慶大學周緒紅教授長期致力於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工作,在鋼結構和鋼-混凝土混合結構體系研發、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表彰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其中,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劉國道榮獲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區域創新獎),表彰其對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的突出貢獻。
  • 祝賀!樊錦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樊錦詩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召開,有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其中「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位,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公示
    2020年度科學與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依據《評選章程》規定的「公平、公正、公開」評選原則,經過提名推薦、專業評審、考察聽證、終評審定的既定程序, 2020年8月28日評選委員會全體會議評選決定,2位為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作出卓越貢獻的傑出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獎牌、獎金100萬港元;30位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發明、發現和科技成果的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獎牌、獎金各20萬港元
  • 河南科技大學魏世忠教授獲頒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教育
    河南日報 李樹華 通訊員 駱保恆 沈蘭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會上,河南科技大學副校長魏世忠教授獲頒「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以表彰其在金屬材料磨損控制與成型技術領域的重大成就和貢獻。獲獎者還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等。
  • 重慶大學劉清友校友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2020年共有52名獲獎者,其中鍾南山、樊錦詩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重慶大學劉清友校友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集體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省部級二等獎3項;獲國家首屆"創新爭先"獎狀、"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孫越崎青年科技獎、四川省塔尖人才、四川省傑出創新獎、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青年科技獎等,2017年、2019年院士增選均進入第二輪評審有效候選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