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面積最大時候達到了2240萬平方公裡,而遠東共和國國土面積達到了300多萬平方公裡,約佔蘇聯國土面積七分之一。奇怪的是,蘇聯的15個加盟共和國中,卻沒有遠東共和國,這是為什麼呢?

蘇聯的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此前的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勝利後,建立的國家政權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與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是有區別的,後者是前者中的一部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也就是蘇聯,成立於1922年12月30日,除了俄羅斯聯邦外,還有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愛沙尼亞、喬治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塔吉克斯坦斯坦、土庫曼斯坦、烏克蘭和烏茲別克斯坦等。
在蘇聯歷史上,遠東共和國曾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國土面積也非常大、地位也非常重要。不過,加盟共和國的名單中並沒有遠東共和國,這是為啥呢?

我們先看看遠東共和國的歷史。
十月革命後,列寧首先建立的國家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也就是俄羅斯聯邦。這個國家算是列寧集團的核心國家,但是當時面臨的壓力也很大。在俄羅斯聯邦的西方有沙俄殘餘部落白軍,以及歐洲列強的反對者。在東方,還有日本。
列寧考慮到了,如果兩線作戰,很難勝利。不過,通過對東西線的全盤考慮,認為還是要先解決西線的事情。咋整呢?列寧考慮到應該在東方找一個緩衝地帶,建立一個國家。讓這個國家與日本周旋,從而是俄羅斯聯邦進可攻,退可守。在這種背景下,遠東共和國建立了。
當列寧用遠東共和國對付日本,為西線作戰贏得了時間。西線勝利後,列寧集中精力經營東線,對付日本。當時,遠東共和國利用美國和日本的矛盾,將美國、日本分化拉攏,在孤立了日本幹涉軍同時,遠東人民革命軍不斷擊敗了反政府武裝,並收復失地。隨著蘇聯和遠東共和國的節節勝利,迫於無奈的日本政府被迫與遠東共和國再次進行了談判,1922年10月25日,日本幹涉軍撤離了海參崴。
當東線戰事結束,日本妥協後,列寧考慮到遠東共和國已經失去了原來的價值,決定撤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列寧要做一個更大的布局!

當東線、西線戰事平穩後,列寧要做一件更大的事情,要把周邊的區域變成加盟共和國,成立蘇聯。就這樣,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南高加索聯邦等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蘇聯。
我們看下遠東共和國的成立與撤銷的時間。這個國家成立於1920年4月6,撤銷於1922年11月5日,而撤銷55天後,1922年12月30日,蘇聯成立。能夠看得出,列寧這麼著急撤銷遠東共和國,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與烏克蘭等國家不同,遠東共和國是在俄羅斯聯邦的領土上建立的國家,國土面積超300多萬平方公裡,算是俄羅斯聯邦的私有財產,一塊大大的肥肉。如果遠東共和國不取消,勢必會成為與烏克蘭等加盟國一樣的地位。那樣,就會削弱俄羅斯聯邦的地位,所以列寧撤銷了遠東共和國,而將其領土劃為俄羅斯聯邦管轄。

1922年12月30日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首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那天,列寧因病沒有出席,史達林在會上作關於成立蘇聯的報告。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各個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不過,遠東共和國國號已經取消多年,且屬於俄羅斯聯邦的領土,根本就沒有能力和理由與其他加盟國一樣獨立。
不過,在遠東一些州和邊疆區也提出了要恢復歷史上的遠東共和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是要搞分裂,所以俄羅斯聯邦堅決不同意。【參考資料:《世界歷史》、《蘇聯》】(作者: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