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輝煌一時,如今早已沒入塵埃的蘇聯,一共有16個加盟國,包括15國正式加盟國和1個非正式加盟國。
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共產主義國家,蘇聯的崛起和滅亡,都是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那麼在蘇聯存在的69年時間裡,這個大家庭到底有多少成員呢?靜夜史認為應該分幾個階段進行分析:
1、初創階段,四大金剛
蘇聯的成立頗多周折。
1919年2月蘇波戰爭時,俄羅斯在東歐成立波蘭蘇維埃共和國。
1920年4月,公司在貝加爾湖以東建立了遠東共和國,1922年11月併入俄羅斯聯邦。
1922年,外高加索三國,即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三個加盟共和國共同組成外高加索蘇維埃共和國。
1922年12月在蘇維埃十大上,東斯拉夫三國及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與外高加索共和國,共同組成蘇聯。
不過在1936年,作為蘇聯締造者的外高加索共和國分裂為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三個加盟共和國。
2、壯大階段,五朵金花
根據蘇聯締造者列寧的設想,原沙俄領土上的各大民族應成立以本民族為主體的加盟共和國,各加盟國以平等自願的原則加入蘇維埃大家庭。
在這樣的背景下,1924年,原屬於俄羅斯聯邦的土庫曼升格為蘇聯加盟國;
同年,原屬於俄羅斯聯邦的烏茲別克共和國併入蘇聯;
1929年,原屬於俄羅斯聯邦的塔吉克共和國併入蘇聯;
1936年,原沙俄領土上的哈薩克、吉爾吉斯成立共和國後併入蘇聯。
中亞地區五個加盟國的誕生,是在原沙俄土地上進行的建國行動,列寧的共產主義路線雖然更加長遠,但這樣的做法,無疑為蘇聯解體埋下了禍根,特別是對俄羅斯造成了巨大損害。
3、擴張階段,四小天鵝。
列寧去世後,史達林成為蘇聯的最高掌權者。
二戰前夕,為防範德國法西斯對蘇聯的入侵,史達林積極籌措自己的東方戰線。
1939年8月23日,蘇德秘密地接蘇德互不侵犯協定,為德國免除東線後顧之憂的同時,也為蘇聯贏得了更多的戰爭準備時間;
1939年9月17日在德國閃擊波蘭半個多月後,蘇軍出兵波蘭東部,佔領原屬於沙俄的西烏克蘭和西白羅斯地區。
1939年11月,蘇聯為增加列寧格勒縱深,武裝入侵芬蘭,這就是蘇芬戰爭。在蘇聯付出慘重代價後,蘇軍奪取了原屬於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峽地區,並在此基礎上成立卡累利阿芬蘭共和國。
不過這個共和國在1956年被撤銷,併入俄羅斯聯邦,成為俄羅斯的一個自治共和國;
1940年3月,蘇軍武力開進波羅的海三國,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強行併入蘇聯;
1940年6月,蘇軍武力奪取原屬於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隨後成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共和國。
至此,蘇聯的15個加盟國全部集合完畢。
值得一提的是,在15個加盟國中還有一個阿布哈茲蘇維埃共和國。這個加盟國於1990年成立,不過很快因為1991年蘇聯解體,阿布哈茲共和國併入喬治亞,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作為噬土成性的國家,蘇聯除了在內線經營自己的15個小夥伴,在外線也同樣沒有放鬆和懈怠,除了15個正式加盟國,在遙遠的東方,蘇聯直接控制的蒙古成為其事實上第16個加盟國。
自1911年沙俄煽動蒙古分立以來,俄羅斯就一直沒有放棄對蒙古的覬覦,在發現難以直接吞併後,俄羅斯開始以直接控制的方式進行殖民掠奪,這一政策被後來的蘇聯繼承。
史達林掌權後,對蒙古在經濟政治,文化,思想軍事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嚴密的控制,使曾經作為我國一部分的蒙古,徹底倒向蘇聯的懷抱,俄羅斯對蒙古的直接軍事控制一直延續到1992年。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